新民村
新民村位于垦利街道办事处驻地南1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7°34′,东经118°33′。东与新安村相连,西与新兴小区相邻,北与区人民医院相依,南与垦利石化总厂相望。全村有108户,290人,皆汉族。土地面积185亩,其中耕地面积85亩。1980年前,村内土地大多用于种植蔬菜,主要供“九二三厂”(今胜利油田)食用。1980年后,村内以种植大豆、小麦及水稻为主。因城区扩建,大部分土地被征用,至1995年,全村农转非,是典型的失地村。村民依靠经商、务工及个体经营为生。
村名来历
1928年,杨召荣、侯泰三、朱胜之、袁步高、黄全美等20余户村民因生活困难由寿光县大家洼逃荒迁此建村。当时人们以逃荒要饭、拾庄稼、打短工维持生活。住的是地屋子、秸杆棚。1938年7月,寿光县大家洼一带海上刮大潮,造成洱河发大水,七天七夜的大雨将农田全部淹没,庄稼颗粒无收。张明富、张思珠、孙洪效等人也因此逃荒至此落户。立村初始称“老侯屋子”“王传远屋子”“杨召荣、袁步高屋子”等。后来此落户人家增多,并以嘉言更名为“新民村”。1970年3月至1980年,新民村属原寿山大队。1980年至2003年3月29日,与新安村属同一行政村。2003年3月29日,与新安村分村,建立新民村民委员会至今。
姓氏来源
该村现有杨、朱、黄、袁、孙、王、张、单、李9姓。
杨姓 1928年,分别由寿光县七里庄、刘呈迁入。
朱姓 1928年,由寿光县朱家村(今石桥村)迁入。
黄姓 1928年,由寿光县七里庄迁入。
袁姓 1953年,由寿光县周疃村迁入。
孙姓 1938年,由寿光县道口村迁入。
王姓 1950年,分别由寿光县大家洼村、河套村迁入。
张姓 1938年,分别由寿光县张呈、王呈两村迁入。
单姓 1946年,由寿光县单家村迁入。
李姓 1966年,由广饶县迁入。
经济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以农业收入为主。粮食作物多以种植大豆、小麦、玉米等。种植结构单一,生产条件及生产工具极其落后,基本是靠人种天收维持生活。粮食亩产量长期在80-100公斤左右徘徊。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改天换地的生产斗争,农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但因农村经济体制和“文化大革命”及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使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受到重大挫折,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每人每年从生产队分得的口粮不足150公斤。农民吃的是野糠菜,住的是土坯房,温饱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全村在上级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引黄改碱种稻和发展多种经营,群众的生产生活才有了显著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村随着土地的日趋减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全村经济发展呈现多样化,村内凭借集体年代早有的烧砖窑、渔船捕捞为基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致富门路。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逐年被占用减少。1995年,全村108户,290人,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全村转非后,发挥地处县城腹地的优势,于1997年建起了沿街商住楼,全村有21户村民走上了经商、服务之路,先后办起超市、饭店、殡葬品店、卫浴店等。还有的从事建筑、安装等项目。个体私营业的迅猛发展,使全村村民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免除了农业税,按种粮面积实行现金补贴。机械下乡、家电下乡均有现金补贴。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领取基础养老金160元,春节领取慰问金200元;70岁以上老人每人领取慰问金300元,基本解决老有所养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基本解决了村民看病难问题。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免费上学。全村从事工、商、服务业的人员占全村劳动力的97%,农业收入仅占家庭全年总收入的17%。2011年,村内建设了“农家书屋”,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村内每年发放生活补贴,发放福利(面粉4袋、食用油20斤、燃用液化气2罐),人均发放分粮款1500元,建设了老年活动中心,组建了秧歌队。至2015年,全村有个体工商户21户,土建工程队4支,围绕县城及企业打工60余人,家庭轿车70余辆,家家有彩电,户户有冰箱,电脑网络基本普及,村民的衣食住行真正步入了小康。
知名人士
袁云庆 1962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80年入伍,随后考入广西桂林陆军学院,1984年,毕业后进入广州五四四二三防化团。1996年,任防化团团长。199年,转业分配到深圳市公安局消防大队,任大队长至今。
大事记
1.1943年11月18日至12月8日,日伪军对清河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残酷的21天“大扫荡”。
2.1964年7月,连降大雨,导致村内出现涝灾,庄稼颗粒无收。
3.1973年,村内实现户户通电,结束了点煤油灯的历史。
4.1989年,村内集中供水,户户安装自来水管,村民告别了吃河水的历史。
5.2004年,村内建起了文化大院。
6.2005年,投资数十万元硬化路面,建设小广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供村民健身娱乐。
7.2014年,垦利县第二实验中学落户该村,占地118亩。
光荣榜
1.2006年,该村被市文明委授予“小康文明村”称号。
2.2008年,该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五个好’党支部”称号。
3.2009年,该村被市爱卫会授予“市级卫生村”称号。
4.2010年,该村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村”称号。
5.2011年,该村被市文明委授予“文明信用村”称号
同年,该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历届村党支部书记
袁步高(1958.2-1970.3)
张玉富(2003.3-)
历届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朱胜之(1959.2-1963.3)
杨好智(1963.4-1975.3)
袁子江(1975.5-1985.6)
张明富(1985.7-1987.6)
杨玉林(1987.7-1989.10)
张玉富(1989.11-2014.12)
孙广庆(2014.12-)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