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围村

关键词:

  邱围村位于垦利街道办事处驻地东2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7°35′,东经118°35′。南接振兴路,北、西与七村、六村相连,东与东青高速路相近。全村有135户413人,皆汉族。土地面积630亩,其中耕地面积520亩。主产水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村名来历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寿光县发生大面积蝗灾,庄稼全部被蝗虫吃光,老百姓无法维持生活,只好背井离乡四处逃荒要饭。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寿光县灾民邱香、张德先、邱冠桀、郭志元、何同吉等最早来此垦荒。立村初,黄河流经邱围村南呈东北、西南方向,为防水淹,人们选择了地势较高的地方,以芦苇为主打马架子屋子居住。当时,此地能吃的野生植物很多,胡豆子、胡绿豆、苦苦菜等满坡皆是。由于那时黄河从西双河至邱围段是双河道,因此,该村最早得名为“东双河屋子”。随着黄河水连年淤积,双河道淤成了单河道,黄河水时常泛滥、漫滩把屋子淹没,人们只好在此选择最高的地块,重建家园。为防黄河洪水侵袭,当时修筑了护庄围坝,因当时的居民以邱姓为主,故改名为“邱家围子”,后简称邱围村。1984年,建邱围村民委员会至今。

姓氏来源

  该村现有邱、张、王、朱、李、杨、孙、韩、袁、赵、郭、卢12姓。

  邱姓1896年,由寿光县侯镇西毕村迁入。

  张姓1896年,由寿光县侯镇北仉村迁入。

  王姓1901年,由寿光县大家洼镇七里村迁入。

  朱姓1905年,由寿光县道口乡朱家园迁入(因黄河水淹没屋子,逃到沾化县义和镇王家集居住。1940年第二次迁入该村居住)。

  李姓1941年,由寿光县上口镇周苍村迁入。

  杨姓1941年,由寿光县大家洼镇大家洼村迁入。

  韩姓1941年,由寿光县苗吕镇崔家庄子迁入。

  孙姓1940年,由今东营区辛店镇陈家村迁入。

  郭姓1896年,由寿光县上口镇郎家南邵村迁入。

  赵姓1947年,由垦利县原手枪旅村迁入。

  郑姓1949年,由寿光县道口乡石桥村迁入。

  卢姓1902年,由潍坊卢家码头村迁入。

经济发展状况

  立村之初,此地为利津“东北洼”,黄河穿境而过,“邱家围子”沿河而立村,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当时,尽管黄河淤积土地广阔,但缺乏兴修水利之举,黄河堤坝低矮单薄,千疮百孔,经常决口泛滥成灾,人民深受河害之苦。农业受大自然摆布,遇旱不能浇灌,只有仰天祈雨;遇涝不能排水,任其顺势自流,生产生活无保障甚至有种无收。加之当时村内土地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广大农民土地很少,甚至有的没有土地,人们只好扛长工、打短工和采集胡绿豆、草种子等野生植物维生。由于生产工具落后而老化,种植粮食单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上不去,每亩粮食产量仅有50公斤左右。如遇灾年和婚、丧、嫁、娶,多数人家还得靠借高利贷(粮食“借一还三”)靠亲戚帮衬度日。又加之1940年代初,此地土匪猖獗、时有战乱,农民缴粮纳税后所剩无几,常年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

  1941年垦区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但因缺少水浇条件,退海之地,土质盐破性严重能靠天吃饭,亩产在100公斤左右。1958年大刮浮夸风,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三年困难时期,每人每天3两粮的生活,什么样的草籽、树皮、树芽都吃过,全村90%的人得了水肿。1964年,按上级政策每人分得2分地的自留地,生活才一步步好转。“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只抓革命,生产却没人管,造成了严重损失,农民的温饱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1970年,民丰公社组织全社劳动力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经过一冬一春的奋战,一二分干顺利建成,并修建了大型一号扬水站。引来黄河水,种上了水稻,群众吃上了自己种植的大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群众分得了责任田后干劲十足,当年人均稻谷100多公斤。从此,全村有了涝能排、旱能浇的稳产、高产田,生活无忧,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进入21世纪,全村从事工、商、服务业的人员占全村劳动力的80%,农业收入仅占家庭总收入的15%。到2015年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20元,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全村有家庭轿车40辆,面包车10辆,大型运输车3辆,养鸡专业户3户,养猪专业户5户,有30多户农民在外购买了楼房,村民的衣食住行步入了小康。

大事记

  1.1943年11月18日至12月8日,日伪军对清河区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残酷的21天“大扫荡”,村民朱元路被打死,邱心广脖子被刺伤,邱天广被推进火里险些丧命。

  2.1964年7月至9月,连降大暴雨,降雨量达657.6毫米,庄稼颗粒无收。

  3.1986年,村集体投资30万元,修建了1600米的柏油路,并安装了路灯。同年,在市委工作组的帮助下,投资25万元修建了宽80米长350米的生活用水水库,并接上了自来水。

  4.1987年5月,胜利油田在村内打了第一口油井。

  5.1990年,改用垦利县自来水公司的纯净水。

  6.2006年,胜利油田在境内大会战共打油井11口。

光荣榜

  1.1993年5月,该村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

  2.1999年7月,该村被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授予“计划生育模范村”称号。

  3.2003年6月,该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五个好党支部”称号。

  4.2007年12月,该村被市爱卫会授予“市级卫生村”称号。

  5.2008年6月,该村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新家庭示范村”称号。同年12月,该村被市文明委授予“小康文明村”称号。

历届村党支部书记

  王心田(1947.12-1948.9)

  孙其昌(1948.10-1949.6)

  王佰友(1949.7-1956.12)

  杨法冉(1957.1-1960.12)

  于希品(1961.1-1965.8)

  王桂兰(1970.3-1972.12)

  于希林(1973.1-1981.5)

  袁崇西(1981.6-1982.12)

  单希庆(1983.1-1984.12)

  邱悦广(1985.3-1987.12)

  韩学友(1988.1-2010.12)

  张平(2005.1-2010.12)

  邱善波(2011.1.-)

历届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邱发全(1944.1-1947.12)

  邱财全(1948.1-1949.12)

  邱善德(1950.1-1953.12)

  王佰友(1954.1-1955.12)

  王佰仲(1956.1-1957.12)

  杨洪城(1958.1-1960.2)

  王传居(1961.1-1963.12)

  王佰友(1964.1—1966.12)

  邱悦广(1967.1—1978.12)

  邱法义(1979.1-—1984.12)

  韩学友(1985.1-1997.12)

  李太勇(1998.1-2010.12)

  邱善波(2011.1—)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