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羊村
南羊村位于垦利街道办事处驻地东7.5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7°35′,东经118°37′。北靠永丰河,东临青垦路,南邻广兴村,西与营子村相望。全村有153户389人,皆汉族。土地总面积4500亩,其中耕地1260亩。冬季干冷,夏季温热,四季分明,属温带季风气候。村内主要种植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莲藕、冬枣等。
村名来历
1934年,韩复榘属下营长张信田部的一部分功劳兵屯垦居住于此,故称“功劳兵局子”(亦称“电垦局子”)。1941年,因该村在东、中、西羊栏子以南,因此,更名为“南羊栏子”。同年,在该村以东,曹玉贵等几户村民从广饶县曹家迁此居住,以放羊为主,起名“曹玉贵屋子”。后齐姓四户村民,从寿光县官台村迁此开荒种地,又起名为“官台屋子”。时因两个屋子居住较近,且在南羊栏子东南,故将这两个屋子合并起名“东南羊栏子”。1979年,将南羊栏子和东南羊栏子合并,成立南羊大队(原名荆三大队),1984年,建南羊村民委员会至今。
姓氏来源
该村现有曹、隋、谢、谭、齐、朱、张、刘、袁、魏、宋、任、扬、单、王、李、盖、岳、侯、胡、扈、季、薄23姓。
曹姓1941年5月,由广饶县曹家村迁入。
隋姓1942年6月,由广饶县北隋村迁入。
谢姓1945年6月,由广饶县大王镇迁入。
谭姓1945年2月,由广饶县曹家村迁入。
齐姓1941年7月,由寿光县官台村迁入。
张姓1945年3月,由寿光县道口村迁入。
袁姓1948年2月,由寿光县道口村迁入。
魏姓1949年5月,由寿光县侯镇村迁入。
宋姓1946年3月,由寿光县大家注迁入。
任姓1943年2月,由寿光县侯镇斜庙子迁入。
杨姓1946年3月,由寿光县杨庄村迁入。
单姓1944年2月,由寿光县道口乡单家迁入。
王姓1946年3月,由寿光县宅科村迁入。
李姓1941年5月,由寿光县道口李家村迁入。
盖姓1987年6月,由本县大务村迁入。
岳姓1940年1月,由今郝家镇前岳村迁入。
胡姓1940年2月,由临西县大刘庄乡胡庄村迁入。
侯姓1940年2月,由临西县迁入。
扈姓1941年8月,由利津县北岭乡扈家滩迁入。
季姓1941年8月,由利津县北岭乡薄家庄迁入。
朱姓1943年7月,由寿光县道口河崖子迁入。
刘姓1940年,从寿光县桥付和余店迁入。
薄姓1927年,从利津县薄家庄迁入。
经济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多为黄河淤积土地,人员稀少,杂草丛生。由于当时土地大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广大农户土地很少,甚至没有土地。尤其是1940年代初,人们除开垦土地外,大多数人家,以养羊为主。由于生产条件、生产工具老化而落后,农业始终受大自然摆布,遇旱不能浇灌,遇涝不能排水,农民的生产生活无保障。粮食种植单一,靠天吃饭,粮食亩产仅在50公斤左右徘徊。如遇灾荒之年,多数人家靠借高利贷(粮食“借一还三”),和依靠乡亲帮衬度日,加之此地土匪猖獗,时有战乱,广大农民缴粮纳税后,所剩无几。常年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不断发展,村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受农村经济制度的制约,和三年困难时期及“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影响,使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的温饱问题仍没有解决。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民丰公社号召走“旱改水”的道路修建了一号扬水站,开挖了一分干,疏通了虹吸沟,引来黄河水,人们种上了水稻,生产、生活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村内由过去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为主,调整为种植水稻、莲藕、棉花等稳产高产作物。农业生产从耕地、播种到收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良种优化,科学施肥和科学管理,使全村人均占有粮食1吨以上。水稻亩产达500公斤以上,莲藕亩产1500~2000公斤以上。而且农业收入已不是村民唯一的收入来源,随着个体私营和民营经济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村内开始有部分群众,先后搞起了土方工程、汽车维修、海上捕捞、滩涂开发、小型土建工程等。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按种粮面积实行现金直补,家电下乡、大型机械下乡,均有现金补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基本解决村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享受160元的基础养老金,基本解决老有所养问题。
目前,全村有运输汽车6辆,挖掘机3台,面包车和轿车20多辆,机动三轮车5辆,电动三轮车153辆,大型拖拉机推土机2台。投资10万元的林业有限公司1家。家家有彩电,户户有冰箱,大部分农户安装了空调和电脑,户户有电话,人人有手机,有10余户村民在外购买了楼房。全村从事工、商、服务、建筑行业的人员占全村劳动力的80%以上,至2015年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95元,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知名人士
王福田1949年11月生,1964年参军入伍,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主要历任战士、副班长、技师兼班长、排长、副连长、营参谋长副营长、营长、团长、副师长、师长;空军地空导弹学院院长;第二炮兵某基地副司令员(副军级,少将军衔)。
刘少华1955年10月生,1970年入伍,中共党员。沈阳军区联勤第二分部副部长(副师级),大校。
侯光北海舰队某部政委,现转业青岛市委工作(正厅级)。
刘少山1957年3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程师。济南军区生产基地油区办副主任(正处级)。
刘少民1967年生,1985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曾任济南军区联勤部处长(副团级),现转业于东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大事记
1.1984年,村集体投资5万余元,架设通电线路,解决稻田抽水和照明问题。
2.1997年,村集体投资5万元,挖水库一座,占地面积20亩并安装水泵、水管。
3.2003年,村集体投资30万元,修村内公路1600米,方便村民出行。
4.2005年,村集体投资20万元,安自来水主管线3200米,户管线1100米,实现户户通自来水。
5.2007年,村集体投资10万元,挖水库一座,占地100亩,蓄水能力达30万立方米,解决了村南1000亩土地的用水问题。
6.2012年,村集体投资7万元,修铁桥一座,解决了村民种地出行难的问题。同年3月,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在村内征用土地101亩,共打油井9口。
7.2013年,村集体投资49万元,村内修水泥路1200米。
光荣榜
集体荣誉
1.2012年,该村夜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夜校”称号。
2.2014年,该村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计生自治示范村”称号。
个人荣誉
2014年,齐文礼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计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历届村党支部书记
岳金章(1955.2-1960.12)
李荣胜(1961.1-1963.12)
1963年12月至1980年前,属老荆羊大队
单润五(19823—1985.12)
刘少山(1986.1-1988.10)
王希朋(1989.1-1989.8)
曹元城(1998.9-1994.12)
齐建华(1995.1-2001.2)
张玉生(2001.3-2003.3)
齐文礼(2003.4-)
历届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胡振堂(1961.1-1963.12)
1963年12月至1980年前,属老荆羊大队
刘丰昌(1980.3-1982.2)
齐建华(1983.1-1994.2)
王希传(1995.4-1999.12)
宋恒志(2000.1-2001.12)
任学军(2002.1-2004.12)
齐文礼(2005.1-)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