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村

关键词:

  七村位于垦利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1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7°36′,东经18°35′。村呈东西长方形,东临荆岭村,西与六村毗邻,南与邱围村接壤,北与左一、左二村隔七干干渠相望。全村有101户,263人,皆汉族。村域东西最大横距1公里,南北纵距06公里,土地总面积3110.9亩,其中耕地面积1200亩。农作物种植主要以水稻莲藕、玉米、棉花为主,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季风影响明显,冬季千冷,夏季湿热,四季分明,土质属沙碱性。

村名来历

  1935年,黄河自鲁西鄄城决口,十余县受灾,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为安抚灾民,将鲁西灾民分编成组,分批迁入今垦利东部,以序数排列,先后建立29个村庄。1936年春,东平县大安山区(原称东平老八区)张官屯、淤河堤、大董庄、青古堆、郭庄、宋庄、冯庄、李官屯、彭村、乔庄、李庄、李楼、谭庄、解庄、四柳村、闫集等16个村,100户,500口人,迁到黄河南垦区八大组一村地块建村,排名二十七村。同年,二十七村又从垦区一村地块搬迁至现在七村村址,移民新村面积56600平方米,进驻移民500人,其中男性260人,女性240人。二十七村定居后,人丁兴旺,移民安居乐业。1937年,村大集成立,集日为农历每月的四、九赶集。立集后,改二十七村为“新七村”。1945年后,简称“七村”。1958年立七村大队。

  1984年,建七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姓氏来源

  该村现有于、王、牛、冯、孙、杜、刘、闫国、李、周、郑、范、罗、屈、赵、郝、高、郭、吕、单、曹、谭、沈、吴、朱、董、张、韩、杨、唐29姓。

  于姓1936年,由梁山县小安山镇闫集村迁入。

  王姓1936年,由梁山县小安山镇青谷堆村迁入。

  朱姓1936年,由东平县迁入。

  冯姓1936年,由梁山县小安山镇张集村迁入。

  孙姓1936年,由今河口区义和镇西河村迁入。

  刘姓1936年,由梁山县小安山镇青谷堆村迁入。

  闫姓1936年,由梁山县小安山镇闰楼村迁入。

  李姓1936年,由平阴县迁入。

  周姓1936年,由梁山县小安山镇李官屯村迁入。

  范姓1936年,由今河口区新户乡康圈子村迁入。

  罗姓1936年,由梁山县李集乡罗楼村迁入。

  屈姓1936年,由梁山县小安山镇李庄村迁入。

  赵姓1936年,由今河口区义和镇东南村迁入。

  郝姓1936年,由梁山县馆驿乡徐楼村迁入。

  高姓1936年,由梁山县小安山镇青谷堆村迁入。

  郭姓1936年,由梁山县小安山镇青谷堆村迁入。

  吕姓1936年,由梁山县馆驿乡侯集村迁入。

  单姓2010年,由今垦利街道沈家村迁入。

  曹姓1936年,由梁山县小安镇李楼村迁入。

  谭姓1936年,由梁山县小安山镇谭庄村迁入。

  沈姓1936年,由东平县大安山乡圩河堤村迁入。

  吴姓1936年,由梁山县韩岗吴庄村迁入。

  董姓1936年,由梁山县小安山镇张官屯村迁入。

  张姓1936年,由利津县盐窝镇张峰村迁入。

  韩姓1936年,由梁山县馆驿乡潘庄村迁入。

  杨姓1936年,由梁山馆驿乡小刘庄村迁入。

  唐姓1936年,由梁山县馆驿乡小刘庄村迁入。

  郑姓1936年,由东平县小安山迁入。

  杜姓1936年,由东平县小安山迁入。

经济发展状况

  立村之初,由于人们的思想落后,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和种植习惯,大都是靠祖辈流传的陈旧模式及其落后的耕种方式,农业生产靠广种薄收和人种天收。农民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种植大豆、玉米、高粱、谷子,靠天吃饭。加之境内多旱少雨,又无水浇条件,使农民的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很低,粮食亩产仅在50~60公斤。随着移民户的日趋增多,原分土地远远不够耕种,不少农户只好靠租种他人土地和扛长工打短工维持生计。农民缴粮纳税后,所剩无几。常年过着半菜半粮和艰难困苦的生活。

  垦区解放后,农村经过土地改革运动,互助组、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改天换地的生产斗争,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因受经济体制的制和三年困难时期的影响,使经济建设和百姓生活跌入低谷。1958年“大跃进”、1966年发起的“文革”,都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村集体时期,村内始终以旱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粮食生产由于受当时水利条件和人们接受科学种田、科学施肥、科学管理积极性不高等因素的制约,粮食亩产量只有70~80公斤,人均收入最好的年份也不超过20~30元。一年到头,人们从生产队分得的口粮不足180公斤。多数年份靠吃国家救济粮度日,农民的温饱问题始终没得到解决。

  1970年初,民丰公社走旱改水的路子,大面积改旱田为水田,大兴水利之举,改碱种稻。随着公社一号扬水站一、二、三分干水系配套和村开挖水库、配套沟渠,引来黄河水。在村南、村北开发稻田250余亩,水稻亩产当年就达350公斤以上。从此,广大群众吃上自己种的大米,生产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特别是进入80年代初期,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局面。广大群众鼓足了干劲,充满了信心。

  同时,也使不少的村民冲破传统观念,干起了个体,搞起了养殖等。进入90年代初,就有废品收购一家,淡水养殖小区一个,河蟹养殖十余户,畜牧养牛大户一家,群众生活不断提高,经济收入明显增加。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充分发挥当地黄河七干干渠沿村而过和干北1号水库建成投入使用的资源优势,合理利用黄河水同时借助“六村片”联合开发的大好机遇,整平荒碱地1200亩,开发种植水稻。通过沟渠配套、改良品种和科学施肥、科学管理,水

  稻亩产量达500公斤以上,使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如今的米粮仓。农业丰收,经济发展。如今,村内庄稼种植、收割、运输,全部实现机械化。2013年,全村实现粮食总产96万斤,户均4752公斤,人均占有粮食1800公斤。经济收入238万元,户均23800元,人均收入9000元。在东营市财政局、东营市烟草专卖局的大力帮助下,协调资金400余万元,建起了七村优质水稻1200亩科技示范区1个购置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各1台。建设384平方米文化大院及1200平方米文化广场各1处,安装健身器材15件,路灯22盏,铺设大理石路面3100米,建设休闲凉亭1座。村内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宽敞优美的环境,已是村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和健身、起舞的新时尚。

  目前,全村除少数劳动力在家种地外,其余劳动力大都从事季节性外出打工,还有的从事个体运输、加工、养殖、销售,还有的投资成立公司、合作社等。全村有生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1家华昌石油装备公司1家、阳光旅行社责任有限公司1家、村集体投铁制造1家、河蟹销售1家、个人养殖3家。企业就业人数26人,劳务输出76人。村内有摩托车31辆、电动车92辆、家庭轿车27辆、农用拖拉机23辆、播种机4台、抽水机47台、洗衣机58台、微机36台、空调27台、手机186部、太阳能43台,家家有彩电、户户有冰箱。2014年春,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山东省乡村文明家园省级文明村”。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0元。

知名人士

  曹阳明1953年8月生,1971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历任垦利县交警大队大队长、东营市交通局副局长职务。

革命烈士

  杨洪彬1957年1月参军入伍。解放军某部队2中队4分队战士,曾荣立集体三等功。1958年1月在福建牺牲,被追认革命烈士。

大事记

  1.1936年春,二十七村建村,共100户500人,分为四个闾,每闾设5邻,每邻安5户。

  2.1937年,立集,每月农历四、九为赶集日。

  3.1938年,黄河在花园口决口,黄河水南行入淮,垦利境内河水枯竭,七村村民用水渐绝水源。

  4.1939年,因战乱,村民返回原籍46户,175人,占立村户和人口的46%和35%。

  5.1941年9月,七村妇女救国会成立,郑克坤任会长。10月,七村农救会成立,于德志任会长。

  6.1943年,七村建立村级组织。村长王明武,农救会长王允让,自卫团长展广元,民兵连长王笃皆,儿童团长郑灿周、闫厚平。李宾如任民办教师,在村中开展文化教育宣传,开办晨班、午班、夜班。

  7.1944年,七村、邱围村、六村等三个自然村组建行政村。五区成立区中队,王笃汉任区中队长。蒋士传、张广七、杨洪臣、王兴合于庆思、王笃香等八名青壮年参军。

  8.1948年,七村成立民兵基干队,闰纪昌任基干队长。冬,由王笃汉领队,王成彬、范明云、王笃皆、张广印、杨庆怀等支援前线。

  9.1950年春,七村公办小学成立,教师李文显,学生28人;6月,七村成立团支部,闫厚平任团支部书记;成立供销门市部,经理王福三、售货员任宪贵。

  10.1951年,七村成立农民协会,王笃汉任会长。

  11.1952年,成立基干民兵队,闫厚平任队长。

  12.1953年,刘志林、徐荣连、吕登聘、于希品四户合伙开办七村第一处棉花加工坊。李养田办起第一座联户股份制窑场,27户参加股份。春,加高加宽加固黄河一号大堤,七村硪工获得竞赛第一名。

  13.1954年8月,连降暴雨,七村庄稼淹没受灾500亩,危房倒塌。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

  14.1955年,成立东西2个初级社,西社社长王允亭、副社长闫厚平、会计高传生,入社户数51户。东社社长王笃皆、副社长于希品、会计王成彬,入社户数49户。7月,两个初级社转为高级社,七村改称七村大队。

  15.1958年,成立民兵连,于希品任民兵连长。杨庆怀等20人到淄博洪山黑旺碳煤矿下井挖煤三个月。

  16.1965年2月,七村和邱围村合并改称七村大队。

  17.1967年12月,协调胜利油田在一号坝头建成三村联合扬站1处并投入使用。

  18.1969年,7月18日,渤海湾发生74级地震,村内有震感道路多处裂缝,平地涌出黑水,泥沙,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9.1971年,村南120亩和村北130亩土地改种水稻。

  20.1976年,改造完成村生产用电线路,照明线路安装到户。

  21.1979年,实行统一核算,包工到组,联产计酬,超产奖励的责任制。

  22.1980年,七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开展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

  23.1981年,七村大队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1984年,8月18日,双河镇更名垦利镇。七村大队改村民委员会,生产小队改村民小组。

  25.1987年,七村和邱围村建联合小学。

  26.1992年,8月31日上午10时到9月1日21时,遭受特大海潮和暴风雨袭击,七村遭受严重影响和损失。同年,全村遭受60年未有的特大旱灾,黄河断流120天,播种任务完成50%,农作物死苗严重,水稻推迟育苗期。

  27.1994年春,黄河断流,干渠无水,稻田推迟插秧期,水稻减产45%左右。

  28.1995年,县交警大队为七村修建村北水库,面积260亩,水深平均2米,库容量375000立方米。同年秋,垦利镇政府在七村、荆条岭村、中西村建干北大水库。占地面积1000余亩。

  29.1996年,县驻七村帮扶工作队和市广播电台出资,市交通局施工,为七村街道铺设柏油路面。

  30.1997年,市广播电视台资助1万元,开挖扩建大型水库1座,坑塘2个,占地面积1266亩,库容量274000立方米。

  31.2002年9月,七村联合小学并入垦利县第二试验小学。

  32.2011年,引进垦利三合新型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七村投资开发农业旅游观光项目。建设农业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处。县政府投资110万元,对村路和街路全部硬化。

  33.2012年,改造村内外道路9条共420米。

  34.2013年,市财政局、城市管理执法局、水利局、胜利油田等单位投资295.5万元,村民自筹100万元,修建村文化大院1处,成立水稻合作社1家,开辟水稻生态示范园1处,建设生态游乐园1处。建设蔬菜示范大棚,进行电网改造,为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免费安装水管线、燃气管线。

光荣榜

  1.2013年12月,该村被省烟草专卖局授予“全省非烟生态村先进合作社”称号。

  2.2014年春,该村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乡村文明家园省级文明村”称号。

历届村党支部书记

  郝继贤(1950.3-19653)

  于希品(1965.3-1970.3)

  王桂兰(1970.3-1975.5)

  于希林(1975.5-1980.9)

  罗衍山(1980.10-1985.3)

  张如君(1985.4-1991.3)

  罗衍山(1991.4-1998.3)

  董生华(1998.4-1999.11)

  孙金宝(1999.12-2000.10)

  屈传顺(2000.12-2006.11)

  董生华(2006.1-)

历届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王允祯(1941.12)

  孙文礼(1942.1-1944.7)

  王明武(1944.8-1945.12)

  闫振玲(1946.1-1947.12)

  闫振明(1948.1-1955.12)

  张玉起(1982.1-1986.12)

  王英三(1987.1-1989.12)

  孙国信(1990.1-1992.12)

  王群三(1993.1-1995.12)

  屈传顺(1996.1-1998.12)

  彭布明(1999.1-2001.12)

  张振军(2002.1-2006.11)

  董生华(2006.11-)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