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合村

关键词:

  胜合村位于垦利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16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7°38′,东经118°41′。南与栾家村、北与西宋村相望,东与西坨村毗邻,西与沈家村相邻。全村有72户,186人,皆汉族。土地总面积3600亩,其中耕地面积2800亩,土质沙碱性,冬天干冷,夏季湿热,四季分明,属温带季风气候。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兼有杂粮种植。

村名来历

  1937年,宋生扬自今胜坨镇宋家村迁此定居,始系种地屋子,故得名“宋生杨屋子”。1953年为便于管理,县人民政府将东南“王大娘屋子”及南“高家屋子”迁聚此地,与“宋生扬屋子”并为一村,并以嘉言命名“胜合”沿用至今。

姓氏来源

  该村现有李、杨、杜、宋、刘、许、徐、郑、高、王、陈11姓。

  李姓1942年,由利津县北岭村迁入。

  杨姓1942年,由寿光县迁入。

  杜姓1944年,由郓城县迁入。

  宋姓1944年,由利津县王庄村迁入。

  刘姓1945年,由利津县迁入。

  许姓1947年,由利津县迁入。

  徐姓1945年,由寿光县迁入。

  郑姓1946年,由寿光县迁入。

  高姓1946年,由利津县迁入。

  王姓1948年,由利津县迁入。

  陈姓1969年,由利津县陈家村迁入。

经济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大部分农民是以逃荒要饭或到此垦荒种地维持生活,当时大部分土地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新迁移来的农民只能靠扛长工、打短工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度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士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相继又组织起互助组、农业合作社,畜力、生产工具统一调配使用,解决了一家一户干不了或解决不了的问题,粮食产量较前有所提高。

  人民公社化时期,一度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但由于推行“大二公”的政策,搞虚报浮夸,放“高产卫星”、大办“集体食堂”让农民吃大锅饭,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

  1962年,贯彻中央制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落实“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使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农业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在“以粮为纲”的方针指导下,农业生产有所改善,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以空前的热情种植责任田,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在粮食增产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当地优势,除管理好农业生产外,向第三产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免除了农业税,农民种粮棉按亩数给予现金直补;家电下乡、大型农业机械下乡都有现金补贴;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享受基础养老金160元;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免费上学。现在每家每户都有彩电、冰箱,大部分年轻人都购买了家庭轿车,农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58元。

大事记

  1.1943年11月18日至12月8日,日伪军对清河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残酷的21天“大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1969年7月18日,渤海湾西部发生74级地震,境内震感强烈,道路多处裂缝,平地涌出黑水泥沙,该村房屋不同程度受损。

  3.1990年11月,全村通电,用上了电灯照明,从此结束了点煤油灯的历史

  4.1995年11月,村集体投资26万元,建设水库两座,占地1300亩,确保全村浇地用水。

  5.2002年7月,村集体投资57万元,修筑该村至西宋村公路2.1公里。

  6.2003年4月,村集体投资30万元,整平配套村南荒碱地980亩,当年种植棉花喜获丰收。

  7.2004年5月,村集体投资12万元,全村通自来水管,村民喝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8.2008年,进行村庄规划建设,村集体投资56万元,修建村内三横五纵柏油路,至2010年村庄改造全部完成。

  9.2010年11月,建文化大院、群众健身广场各一处。

光荣榜

  1.2012年,该村被省政府及市政府授予“生态文明村”称号。

  2.2013年,该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先进党组织”称号。

历届村党支部书记

  杨清富(1963.10-1966.10)

  宋子后(1960-1969.11)

  张重龙(1969.11-1975.11)

  王云友(1975.11-1996.11)

  李占全(1996.11-)

历届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李占奎(1963.10-1983.9)

  王云祥(1983.9-1993.10)

  李占全(1993.10)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