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村
张新村位于垦利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22.5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7°41′,东经118°42′。东与北兴隆村为邻,西与北盐窝村相接,南与牧场村相连,北与黃河口镇生产村相望。全村87户,245口人,皆汉族。土地总面积680亩,其中耕地540亩。土质属粘、沙碱性土壤,主产小麦玉米、大豆,经济作物有棉花、蜜A桃、冬枣、苹果等。
村名来历
1978年,西张公社东张村部分村民为种地方便迁此建村,因是新建村,老村又是东张,故命名“张新”。1984年归西宋乡管辖,同年,成立张新村民委员会。
姓氏来源
该村现有张、朱、王、刘、李、孟、徐、杨、马、生、高、彭12姓。
张姓1880年,分别由利津县十六户迁入。
朱姓1920年,由沾化县迁入。
王姓1941年,由寿光县迁入。
刘姓分别于1921年由寿光县、1941年由利津县迁入。
杨姓1941年,由寿光县迁入。
马姓1941年,由寿光县迁入。
李姓1907年,由利津县十六户迁入。
徐姓1907年,由利津县十六户迁入。
生姓1940年,由今东营区史口迁入。
彭姓1949年后,由荣成市迁入。
高姓1942年,由利津县十六户迁入。
孟姓1953年,由山东沂南县迁入。
经济发展状况
张新村1978年前,隶属西张公社东张村,与东张村村民一样,历经了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公社及“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生产同样也经过了由落后的耕作方式向现代农业进程的转变。
1978年,该村搬迁到新村后,由于土地比较肥沃,仍然在生产队统一管理、集体耕种、统一分配,搬迁户村民的温饱问题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进行了体制改革,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大锅饭”的弊端,村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农业得到稳步发展,粮棉产量逐年提高。从1980年前的亩产150公斤,一跃发展到后来的600公斤以上,村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在粮食增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适时调整产业结构。近几年发展蜜桃200亩,冬枣20亩,苹果50亩,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家盖起砖瓦房,大部分户有了小轿车,家电普及,户户有存款农民的经济收入、消费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9元。
大事记
1.1943年11月18日至12月8日,日伪军对清河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残酷的21天“大扫荡。
2.1964年7月至9月,连降大雨6576毫米,造成大涝,庄稼颗粒无收。
3.1969年7月18日,渤海湾西部发生74级地震,境内震感强烈,道路多处裂缝,平地涌出黑水、泥沙,本村房屋不同程度受损。
4.1998年,铺设自来水管线,解决了村民吃水、用水,告别了挑水拉水的历史。
5.2000年,全村进行了电网改造,既节约了电能又安全可靠。
6.2007年,对自来水管线进行改造,村民喝上了清洁卫生的长流水。
7.2009年春,村集体投资60余万元,将全村大街小巷修成柏油路。同年秋,全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同年,村集体投资3万余元,给各户装上电视机顶盒,与县电视台无线联网。
8.2014年春,村集体投资40余万元,建起文化大院、健身广场。给村民学习科普知识,娱乐健身带来了方便。
历届村党支部书记
张立洲(1978-1983.12)
王本科(1984.1-1990.12)
孟凡云(1991.1-1992.12)
朱景福(1993.1-)
历届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王本科(1978-1986.12)
孟凡云(1987.1-1988.12)
张观周(1989.1-1991.12)
朱景福(1992.1-1999.12)
徐树新(1999.12-2001.12)
朱景福(2002.1-)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