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立村

关键词:

  新立村位于垦利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18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7°10′,东经11842′。东靠赵屋村,南靠黄河大堤,西倚生态观光园公路,北与东兴村、张新村隔河(小岛河)相望。全村有42户,136口人,皆汉族。耕地面积400亩,主要种植冬枣、苹果、蜜桃,兼有玉米、棉花及杂粮种植。土质属红粘土壤。冬季干冷,夏季湿热,四季分明,属温带季风气候。

村名来历

  1978年,部分村民自今垦利街道闫家村、中张村迁此建村,编为一个大队,因系新立村,故得名“新立”。1978年立新立大队,1984年建新立村民委员会。

姓氏来源  

    该村现有张、刘、李、闫、董、赵、耿7姓。

  张姓1886年,分别由利津县陈庄镇盐窝和胜坨镇张庄村迁入。

  刘姓1943年,由利津县盐窝刘村迁入。

  李姓1939年,由利津县陈庄镇迁入。

  闫姓1886年,由利津县盐窝杨柳村迁入。

  董姓1939年,由利津县盐窝董家庄迁入。

  赵姓由潍县迁入(迁入时间不详)。

  耿姓1948年,由郝家镇耿家迁入。

  (上述时间指迁入闫家村、中张村时间。)

经济发展状况

  新立村1978年北迁之前,是原来闫家村的一部分村民,隶属西张公社所辖。新中国成立前后到改革开放前,农业种植一致沿用老式的种植模式,一年一季或一年两茬的种植结构。由于耕种条件所限,加之土地逐年碱化严重,粮食产量仍满足不了群众生活需求。针对土地状况,引用黄河水改地种稻,收到了一定的效益,群众生活有所改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村村民已迁入新立村,当时的土地条件比较好,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19802000年,大胆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实行科学种田,优化种植结构,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亩产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不足150公斤,上升到90年代中后期的近500公斤。在解决村民温饱问题的同时,大力拓展经济创收,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引进冬枣种植。到2003年,冬枣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收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极大鼓舞了群众科学种田、勤劳致富的积极性。至2013年,林果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冬枣种植面积发展到300亩,苹果种植面积50亩。为确实增加群众收入,村集体投资30余万元,建冬枣大棚9栋、香瓜大棚1栋,使冬枣、香瓜提前上市,大大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

  2014年,以土地流转方式接种外村土地100亩,全部用来增扩枣种植面积。现全村有果园450亩,户均10多亩,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0余元。在努力增加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拓宽产品市场经营渠道,确保和提升群众的致富成效。现已形成以冬枣、苹果、蜜桃为主导产业的生产经营链,为全力提升农业种植优质高效打下了有力基础。男女劳动力,除按季节种好管好农田及果园外,多数外出打工或从事第三产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至2015年,全村有大型运输车6部、家庭小轿车15部、小型三轮车、电动车遍布家家户户,家电齐全,有6户在城区购买了楼房。村内道路平坦(柏油路),房屋整齐,墙体粉刷一新,夜晚路灯闪闪,文化娱乐、全民健身都有专用场地。经济大发展,环境大改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大幅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知名人士

  闫寒原名同顺刚,1974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3年参加工作,就职于河口区艺术团,先后担任乐队队长、副团长、团长。2004年作为特殊拔尖人才调入山东歌舞剧院。系山东省歌舞剧院青年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山东省艺术学校流行唱法客座教授、山东省流行音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东营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2008年,赴北川地震灾区慰问演出中,获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嘉奖。2009年11月,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筹办宣传工作中荣立“三等功”。

大事记

  1.2004年,村集体投资60万元,建高标准文化大院一处,修村内柏油路1400米。

  2.2006年,村集体投资40万元,修建村内排水沟300米,公路护坡1000米,新建空调库两座,并完成了新装变压器和用电线路改造工程,完成自来水户户通利民工程。

  3.2013年,冬枣发展到300亩、苹果50亩,村集体投资30万元建设冬枣大棚9栋、香瓜大棚1栋。

光荣榜

  1.2005年至2009年,该村党支部连续五年被县委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

  2.2006年,该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先进党组织”称号。

  同年,该村被市文明委授予“小康文明村”称号。

  3.2012年,该村被市爱卫会授予“先进卫生村”称号。

历届村党支部书记

  李村民(1978-1997.2)

  闫顺兴(1997.3-)

历届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李村民(1978-1997.2)

  闫顺兴(1997.3-)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