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村

关键词:

  安家村位于六合街道驻地南500米,南与利津县交界,西与荆家村、小义和村一道之隔,东北与范家村遥遥相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为河口区之南大门。该村土地面积3323.6亩,其中耕地面积1124.9亩,土质属沙碱性土壤,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大豆、花生、小麦等农作物。

  清光绪六年,利津县城安家庄人安河令来此垦荒耕耘,得名安家屋子,1900年前后,因附近自然河沟旁边有一片树林子,所以又称树林子。1940年,自然河沟遭黄河水淤漫,树林子不复存在,所以又恢复名安家屋子,以后逐渐来此耕种的人增多,村子形成规模,1949年解放后,称安家村至今。

  全村140余户,436口人,姓氏有安、高、宋、荆、李、邵、邓、张、韩等。

  建村初期,安家村生产条件较差,农作物种植单一,主要作物为高粱、大豆,缺少生产工具、牲畜,缺少水源,靠挖水坑取水用。没有房子,住地屋子,靠天吃饭,遇灾害只能挖野菜充饥。

  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运动,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生产管理体质的制约,土地产出率低、农民生活非常拮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家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提高。1981年,安家村率先在全乡通电、柏油路,安装使用上自来水。

  1997年,村两委投资数百万元,实施“上农下渔”工程,确保每户一个台田、一个池塘,使村民从根本上致富。采取一切有利措施,以最优惠的政策支持运输业和农副业发展,因地制宜,鼓励村民广开财源,增加个人收入,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当年本村拥有12马力拖拉机20余辆,搞拉砖拉土运输,农用三轮车、小型捕鱼船三十余辆,使本村人均收入明显提高,2006年被市、区评为小康文明村。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免除了农业税,种粮实行直补,购买家电以及大型农业机械都有现金补贴,使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6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基础养老金,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解决了百姓看病难、老年人养老难和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砖瓦房,购买了汽车,安装上了太阳能、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富裕起来的安家村成立了自己的广场舞蹈队,实现了村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

  安家戏班子。解放初期,村民自行组织成立了安家村扬琴戏剧团(时称戏班子),请来了当时盛名利津、广饶的时殿祥老师传授指导,每逢年节,村民都自发的聚集在一起,购置了道具、服装、化妆等用品,巡演于安家、荆家、小义和、后毕、范家等各村,剧目有《王小赶脚》、《三打四劝》、《王定宝借当》、《王天保娶媳妇》、《双换》、《借年》、《小姑贤》等传统剧目,培育了一大批扬琴戏人。如,擅唱旦角的郭安芝,擅唱小生的邓金章,擅扮丑角的刘思聪、荆其真等人,在当时深受群众的喜爱。如今,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老艺人的离世,安家扬琴戏已后继无人,濒临失传。

  安家豆腐。80年代,村民安立动、安新华、邓文亮三人传承了利津石磨做法,并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改进,做出的豆腐品质优,耐炖、口感好,在当时享誉六合。

  安家豆腐制作所需器械及物品。旱石磨一套,水石磨(称“水磨”,需固定在木架上)一套,直径1.2米左右的铁锅(或大盆)2个,长柄铁勺(直径10厘米,深3—5厘米)一把,长1.3米宽1米的竹篦子2个(一个过箩用,一个压浆用,不得混用),半米见方的茅草苫子两片,木质拍扒一个,大细箩一个(直径80厘米左右,深40厘米左右),直径1米的大铁锅灶台一套,100升左右的小缸瓮一个,细石膏粉一宗,烧好并筛细的豆秸灰一宗,秫秸或竹子穿制成的笼子(80厘米*60厘米*30厘米)一个,1米2见方的笼布一块,大铁料勺一把(直径约25厘米,深3—5厘米),方石料(重约50斤)一块,长约60厘米的方木棍2块。

  磨豆浆。选粒大饱满的大豆用旱磨粗碾成豆瓣)放入水桶内加满水(约需20斤水)浸泡约6---8小时,看豆瓣浸透膨胀后,开始用水磨(固定在木架上,下面接一铁锅或大盆)推豆浆。一般大号水磨用人推(驴拉磨很少用),小号水磨刚采用一种省劲的办法叫“拐磨”,即在磨上方边沿上按一木柺,接上长杆,一人推杆转磨,另一人负责上料加辅助推杆,这种方法工作强度大点,而效率则比一般石磨快一半时间(一般9斤豆瓣人推约需45分钟,而拐磨则需25分钟左右)。这样磨完成的豆浆中有很多泡沫不便过筛,需除沫,名曰“杀沫”。

  杀沫。取纯大豆油1两半左右倒入长柄铁勺中,放在柴火上熬,待油烧开后,取一撮豆秸灰放入勺内,待勺内泡沫满勺后,迅速将油沫放入生豆浆中,紧接用勺快速搅拌,随着勺子的不停搅动,浆内泡沫也就消散了,继而准备过箩筛渣。

  筛渣熬浆。将竹篦子放在灶膛上的锅沿上,上面交错铺上茅草苫子,苫子上面放上大细箩,然后将生豆浆舀入箩内,再用大木拍扒慢慢挤压,挤压干净一遍后,整平箩内豆渣,再加入箩内生水约30斤,用扒慢慢搅勺,再过二次筛,到最后压净,剩在箩内的为豆腐渣,压入锅内的为细生豆浆,除去豆渣、箩、篦子等后,盖上锅盖开始点火熬豆浆。

  下膏。烧锅的同时需追备好大舀子、长柄铁勺、小瓮子、大料勺等物品到锅台跟前,取三两石膏粉(后减为二两半)放入碗中加水4两左右搅匀待用,同时在另一铁锅或大盆上铺好另一竹篦子(不能用过箩的篦子,否则直接影响下一次做豆腐的质量)放上笼子,笼内对角铺好笼布。待大锅内的豆浆烧开后(这时的豆浆为真正的豆汁,可直接食用)约1分钟,用大舀子上下左右搅动几下,再将豆汁迅速舀入小缸瓮中,这时需两人配合好,一人搅匀,一人下膏,即一人用长筒勺在缸内上下搅汁,待汁上下翻流后,另一人将碗内的石膏用筷子搅匀后,边搅边倒入缸内翻流的豆汁中。搅勺人则从石膏入缸起开始计数搅勺次数,一般为40—45下,计数的同时,还要根据手感,觉得轻快就多搅几下,觉得手感阻力大了就少搅几下,然后从缸内舀一勺豆汁滴入一滴清水叫“看点”。若水滴边缘清晰明显为正好,若不清晰则为“老”,需减少凝固时间,若不见水滴或不出边缘为“嫩”,需延长凝固时间,一般正常为5-6分钟开始“装笼”。

  装笼成型。五六分钟后,用大料勺入缸内舀一勺豆腐脑(这时为真正的豆腐脑,即可食)查看,若以成形则需赶快装笼。将豆腐脑一勺勺均匀装入铺好笼布的笼子后,将笼布四角对接叠好搭好,上面放上小篦子,篦子上放上压棍,再把石头放在压棍上放好,为的是把豆腐脑内多余的水分挤出,使豆腐成形。经过6-8小时的挤压凝固,便可去笼子,翻开笼布,将整块豆腐翻上盘子,这样一块豆腐才算做好。

  后来因做豆腐太费时、费力、利润低而停工。

  安家粗布。安家手工粗布在当地也首屈一指。粗布又称“土布”,它是淳朴的劳动人民以纯棉为原料,用原始的纺车,木织布机一梭一梭精心编织而成,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手工粗布纺织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大小小70余道工序,老粗布图案是从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基本色幻化出的几百种色线交织出无穷无尽的几何图形,绚丽多彩的图案,千变万化,巧夺天工,风格有粗朴豪放的,也有精致时尚的,每道工序、每件产品都包含着繁复的劳动,是现代手工业的佼佼者,堪称巧夺天工、千变万化。在西方纺织技术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衣服,床铺都是用粗布手工纺织而成,由于这种布纺出的衣服线条简单,色彩单调,质感也较为粗糙,近百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现代化,粗布逐步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这几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绿色,环保,自然”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昔日的老粗布经过现代工艺的创新和改变,色彩更丰富,触感更舒适,成为适合现代人群需求新型家纺用品。农闲时节,家庭妇女在村妇联的组织带领下,人工纺棉花、绕线墩、染色、挂机织布,纯手工制作,加工出纯原始手工粗布床单,花纹优美淡雅,铺着舒适怡人,吸汗耐潮,冬暖夏凉,实为自用、馈赠亲友之佳品,一直畅销不衰,供不应求,享誉黄河口。

  安家小学。建于1979年的安家小学位于安家村文化大院南260米处,座北朝南,青砖瓦房,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院墙百米,在油田的支援下,协调37#钢管百余根作为建房梁檩,赊来青砖五万余块,利用人抬肩扛方式,历时两个月,建成该校,于1980年正式投入使用。在校生达130余人,为当时本村的教育事业提供了便利,使本村学生入学率达到了100%,为社会输送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1990年因生源减少而与其他邻村合并,本校改为安家村幼儿园,至2002年幼儿园合并至六合乡幼儿园。

  安家采摘、垂钓园。进入21世纪,在村两委和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数百万元实施“上农下渔”工程,挖池塘、造台田,台田上种植优质葡萄、沾化冬枣等农作物,池中引进南美白对虾、黄河口鲫、鲤鱼等优良品种,都获得了良好收益,近年来,“安家采摘园、垂钓园”享名河口。

  省级先进程美英。提起安家村妇联主任程美英,人们无不交口赞誉她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热心人”。

  当年60岁的程美英是18岁入党的老党员。自1972年分管村里的计划生育工作以来,程美英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使全村未出现一列超生、抱养现象,年年完成上级分配的计划生育任务,多次受到省、市、区、乡的表彰。

  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很大,程美英是怎样做好这项工作的呢?首先,她做到了“门前清”。程美英的7个孩子,已有5个结了婚,没有一个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她的三女儿结婚后生了一个男孩,但公婆还想再要一个,怕程美英知道了不同意,半年没让媳妇回娘家。程美英觉得蹊跷,当知道女儿是因为怀孕不敢回来时,就赶到女儿家里劝说,亲家母拉下脸来说:“亲家,不是俺撵你,这吃里扒外的事你少管。”听了这饯人的话,程美英不急不恼,耐着性子,三番五次地做工作,终于说服了亲家。亲家母无可奈何地说:“不怨人家说你是计划生育的‘老积极’,这下俺算是服了。”    今年春季,程美英有个近门孙媳妇计划外怀了孕。她三番五次登门做工作,硬是动员孙媳流了产。这一来,村里类似的4户也主动到医院做了引、流产手术。事后,孙媳半带委屈半夸奖地说:“俺奶奶做计划生育工作,俺也跟着沾了光。”    程美英有一副好心肠,人送绰号“好心婆婆”。对妇女们生病长灾,她时时刻刻挂在心上。育龄妇女高兴红,今年春季流产后大出血,正在忙着插稻秧的程美英听说后,扔下手中的活,让儿子用自行车把她带到医院,买来止血药,高兴红得及时治疗,避免了危险。育龄妇女们做引、流产手术时,程美英总是从住院陪到出院,精心侍候。有一年秋季,她陪本村的一位妇女到陈庄医院引产,当痊愈准备回家时,发现外村的一位妇女无人照顾,就将本村妇女送回家,又返回来照顾这位素不相识的妇女,一直到出院。由于程美英对妇女们关心体贴,大家都把她当成了知心人。      程美英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和党给予的荣誉,1985年,她被省人民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个人”称号。

  大事记

  1941年冬,日寇 “大扫荡”到此烧杀抢夺,无恶不作,给老百姓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是年设村制。

  1979年,村里建起了学校和大队办公室。

  1981年,全村通电。

  1990年,通上自来水、柏油路。

  2000年,村里率先搞“上农下渔”工程,大搞开挖台田工程。

  2002年,全村统一规划,新村搬迁工作开始。

  2006年,新村整体搬迁工作完成,全村70%以上村民搬入新规划的安家新村。

  2006年,新建村文化大院,图书室、活动室、文化休闲广场,娱乐设施齐全。

  2013年,修建村围护墙,建不锈钢村标志大门楼一处。

  村内走出去的人士

  李树坦,烈士, 1944年参加革命,渤海军区基干二营战士,1945年8月于利津盐窝战斗中牺牲。

  程梅英, 曾多年任村妇代会主任,被评为“东营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邵云山,曾任绵阳市处级干部。

  毕宜彬,正科级干部。

  安振业,正科级干部。

  安振文,曾任滨洲市劳动局副局长。

  张群智,正科级干部。

  李树根,科级干部。

  高乐军,正科级干部。

  光荣榜

  1986年,荣获“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称号。

  2003年,被评为“五好村党支部”。

  2004年,被评为“市级卫生村”。

  2005年、2006年、2010年、2011年度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2006年,“小康文明村”,“2005年度红旗妇代会”。

  2007年,“省级文明村”。

  2011年,“山东省先进村老工委”

  2013年度“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度农村目标 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

  2013、2014年年度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历届村党支部书记及任职时间

  赵庆玉  1942年——1955年

  张俊先  1955年----1966年

  安宝俭  1966年----1975年

  扈奎良  1976年----1979年

  李树祥  1980年----1994年

  宋占风  1995年----1996年

  宋其华  1997年----1998年

  于耀亭  1998年----1999年(挂职)

  李树祥  2000年——2014年

  高兴军  2015年至今

  历届村主任(村长、大队长、村委会主任)及任职时间

  王景武  1941年——1943年

  安吉祥  1944年——1947年

  宋广兴  1948年——1953年

  刘桐彬  1953年——1959年

  安光甲  1960年——1961年

  李景冉  1962年——1978年

  安宝俭  1979年——1982年

  宋占亮  1983年——1989年

  宋吉友  1990年——1995年

  赵汝良  1996年——1998年

  邓乃华  1999年——2004年

  李树祥  2005年——2014年

  高兴军  2015年至今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