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家咀村

关键词:

  明洪武年间,从河北枣强迁至滨州以东的毕姓,立村毕家庄。距今六百余年的历史中,有毕姓后人北迁利津县海岸铁门关东二里的,一个咀状海叉处打渔为生,久居后此地称毕家咀村。由于黄河入海的不断造陆向北延伸,以渔为业的毕姓,便跟随海岸向下迁移。到清光绪年间,一部分毕姓再次分迁于现东崔村以西,范家村东北,广河村以南地带定居。并仍用村名毕家咀。期间,村庄经受多次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袭,造成村庄面貌颓废。

  1976年经政府批准,全村整体迁址到黄河退出的行洪新淤地上。1980年现居新村全部迁入,毕家咀村名仍沿用至今。村容村貌方面,街道整齐清洁,中心大街道两旁都是树木成行,小巷街道两旁也都栽上树,现在树苗生长旺盛。一百多户的大村庄基本上都盖起了四合院房屋,一个棋盘式的村庄,整洁的马路,翠绿的树木,红瓦白墙,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壮观美丽。

  全村土地总面积3750亩,其中耕地950亩,198户,586口人,有毕、郭、崔、陈、杨、张等6姓氏。

  解放前,本村80%的村民以捕鱼为生,只有20%的村民在家务农种地,是原利津县远近闻名的渔业村。由于生产方式和捕鱼工具落后,年复一年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房屋也很简陋。

  村里的教育卫生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村民对教育和卫生也很重视。

  村民们早就认识到,只有抓好孩子们的教育,才能有奔头,才能有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是天下做父母的共同期盼。但是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毫无疑问,这就需要我们去抓好孩子们的教育。解放前,村里有一处小学,校舍五间,教师是毕月先,有学生二十余人。1943年日本鬼子21天大扫荡,学校被鬼子烧掉,还把大鼓等文艺用品烧光。解放后,村里重新盖起了五间学校,先后任教的教师有:郭子绰、桑洪文、牛胜元、伍泽民等,1972年-1993年,由毕玉刚、毕宜庄、杨桂兰、毕宜秀任教,毕玉刚任校长。直到1999年,学校并入六合中心小学。

  解决群众的就医问题,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延误,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1975年村里建起卫生室,毕宜海任乡村医生。毕宜海医德高尚,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工作热情高。行医四十余年,远近闻名,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直到19  年,合并到老庙卫生室,现在老庙社区任主治医师。

  黄河防汛

    六十年代的黄河防汛,是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人员由县社统一分工,每年村里出民工30余人,防讯2至30天不等,每人带5个草堆,人手一车、土筐等,在大坝上扎窝棚,吃住在河边(当时都是义务工,国家无补助)。1964年黄河出大水,大水都涨到黄河大坝,为了保村庄, 由县社统一调配组织汀河公社全体村民修筑了围村坝,大水勉强没进村庄,保住了村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清河区北海银行印钞厂

    看似不起眼的贫穷落后的小渔村,抗日战争时期的北海银行印钞厂却设在了这里。

  清河区抗日根据地创立后,清河行署成立了清河区北海银行渤海分行,印制和发行北海银行货币,以保证根据地军民抗战的需要。1943年底,伴随着八路军对日寇扫荡作战的转移,清河区北海银行渤海分行,在与冀鲁边区银行合并后迁移到了位于垦区根据地大后方地带的毕家咀村。诚实热情的毕家咀村民,积极接纳支持银行的建设和生产,家家户户踊跃腾房给工作人员住,出工出力帮助银行建房五十余间,挖水井供一百多人和一个排的警卫战士吃用。村民自觉维护银行的安全,保护银行印钞生产,资材保管、发行等场所的秘密。而在工作业余时和节日间,工作人员、战士们都对村民热情帮助劳动,打扫村内卫生,组织联欢、演节目等活动,军民关系十分融洽。1944年清河军区八路军解放了利津县城,清河区根据地快速扩大。清河行署为适应新的战略与战场形势的需要,使北海银行货币迅速占领市场,加速印制钞票成为了一项急迫任务。为此决定银行印钞厂向扩大的新解放区迁移,以减轻远距离路途运输材料和钞票的往来负担。1945年秋印钞厂迁离毕家咀村,往蒲台县境内,从此毕家咀村印钞厂完成了历史使命。为了纪念清河区北海银行渤海分行的艰难历程,2013年东营市政府批准,在毕家咀村竖起纪念碑一座,现矗立在村文化大院前。

  毕家咀村秧歌队

    毕家咀村由于清河区印钞厂时期军民联欢的影响,其后文艺活动一直活跃,1946年-1948年,毕家咀村成立了民间艺术队“跑旱船”秧歌队,经常到邻村演出慰问。1953年-1957年联合渔业社成立了戏剧班,每年正月初四到正月初十连续五年在村里搭起戏台,白黑连续唱戏七天。周围邻村村民都到毕家咀村来看戏,受到邻村村民的赞赏。演出的戏种有:“老洋琴”、“新四平”,演出戏曲有“拾玉镯”、“小姑贤”、“双焕”、“断桥”、“王定宝借当”等节目。

  1966年-1968年成立了新文艺宣传队,宣传计划生育、党的政策,“三句半”、“对口词”、“数来宝”、“歌咏”、“舞蹈”,在利津县表演中获得二等奖。村里还有一支会打“得胜鼓”的队伍,每逢国庆、元旦、春节,全村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喜气洋洋,鼓艺传至今天。

  兴旺的渔业发展史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土地改革,互助组、合作社,农民生活有了好转。1951年全县渔民在县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刁口建立刁口堡,有专职机构对全县渔业生产统一管理和领导。政府扶持渔民给贷款买船买网,改善了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渔民的生产积极性。1953年在刁口堡镇委领导下,村里渔民成立了互助组,也就是“九大伙”(渔民有崔德三、毕成先、毕兆德、毕玉才、毕宜温、毕玉还、宋合兴、毕清泉、毕玉希),有渔民35人。1954年又成立了“联合渔业社”。由崔汝华任书记,崔德三任社长。经济增长在全刁口堡五个渔业社中名列前茅,渔民年收入2500元(当时30斤小麦3元钱左右)。1954年至1957年渔业社渔民达到了168人,每人每月定量粮食45斤,国家统一供应,户口属刁口镇,由刁口镇统一领导。1962年沾化县、利津县、垦利县分家后,联合渔业社又划归垦利县领导,由渔业书记崔汝华带领迁往垦利县“大稳流堡”生产。1965年,为了生产方便,海堡又搬迁到“防潮闸堡”生产。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只余部分渔民自愿留下继续从事海洋捕捞,维持渔业社生产。

  2001年河口区政府给毕家咀村承包了11000亩海滩,由村长毕玉明、老书记毕荣华组织成立了“海龙股份有限公司”,由毕玉明任总经理,毕荣华任付经理。在两个经理的带动下,全村40户渔民入了股。2014年海域承包期已满,在这十几年的渔业生产中,“海龙股份有限公司”总收入1500万元,每个渔民股份分红和个人生产,这十几年收入100万元以上,都换了新船,更换了双挂机装置,每户渔民都盖起了砂石结构的新四合院,每户院子造价40万元。各户渔民都买上了10-20万元的豪华汽车,家具全更换一流的,家家都有空调和太阳能淋浴,电视基本都更换上大尺寸的液晶电视机,手机基本普及,生活水平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

  农业生产上台阶

    在家耕作的村民也相继成立了合作社,毕玉英任社长,毕宜文任书记。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也调动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百姓都踊跃学习科学种田知识,不断改进生产工具,接受了新的生产方式,由原先的渔业生产为主,变为渔业生产、农业生产共同发展的模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出台了多项富民政策,免除了农业税,种粮种棉实行定补,政策扶持挖沟渠,盐碱地被挖成台田,挖成的台田沟渠配套,旱涝保收,生产一年好于一年,人均年收入从生产责任制开始时的每人2000元增长到现在的15000元。

  在家种地的村民收入也很乐观,有的棉农每年出售籽棉10000多斤,超20000斤棉花的棉农也有十几户。

  渔民毕玉银

    毕玉银是毕家咀村村民,从14岁就跟父亲下海捕鱼,在海上漂泊50多年,亲身见证了渔民生活的变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1979年春天,渔业社开了一个渔民大会,迸出一条新闻“渔业社要承包”。承包?这不是拆散集体吗!很多人扭不过弯来。可是后来还是包了。毕玉银包了一只小木船。别看这只船小,承包前还是4人管理呢。4人一条小船,脾气合不来,硬往一条船上塞,谁愿多出力?可真是同舟共“挤”啦。因此,一天网不了几条鱼。承包以后就不同了,毕玉银和大儿早出晚归,驱风逐浪,一年下来,除交承包费,还剩下3000元。3000元呢,多厚实。毕玉银就想派个用场,就买了一条大船,说大,也就8米来长。有了自己的船,心里踏实多了。把三小子也叫到船上,爷三个拚命干,这下网沉了,一网拉上来,白花花的,爷三个欢喜得合不拢嘴,这年毕玉银挣了15000多元。     毕玉银这人手里搁不住钱,又花3千多元,在船上装了一台8马力的柴油机,还置了两张大网,就这样船越开越大,鱼越网越多。1986年秋后,毕玉银又领着4个儿子来了次“海上革命”,借一片海洼子围堰打坎,自己开了20亩虾池。放上了虾苗,1987年又丰收了,养对虾挣了30000多元,捕鱼挣了7000元,大儿媳妇、三儿媳妇捉蛤、捉蟹还挣了4000多元。

  1988年春季,毕玉银又买了一辆三轮车,让小儿子进城卖海货。收音机里不是常讲“产、供、销”一体化吗,他也来个一体化。秋季又雇来推土机,推了百余亩虾池。说来也怪,公家的虾场,一人才管十多亩,可这百多亩虾池,三儿和他媳妇就管得过来。当然,毕玉银和小四出海归来,也帮一把。一家人劲往一处使,越过越有劲。一年下来,收入也有10多万元。

  大事记

  1953年在刁口堡镇委领导下,村里渔民成立了互助组。

  1954年又成立了“联合渔业社”。由崔汝华任书记,崔德三任社长。

  1962年沾化县、利津县、垦利县分家后,联合渔业社又划归垦利县领导,由渔业书记崔汝华带领迁往垦利县“大稳流堡”生产。

  1965年,为了生产方便,海堡又搬迁到“防潮闸堡”生产。

  1987年投资8万余元建学校一处。

  1990年村里通了电,解决了多年来照明问题。

  1992年村里出资挖水库20余亩解决了全村吃水问题。

  2001年经政府帮助,修了1200米的柏油路。

  2006年修建了文化大院,并植树绿化了村公路两侧。

  2007年村里安装了户户通,让群众吃上了自来水。

  2010年筹资120万元为村里各条街道通上了柏油路,配套了排水沟。

  2012年投资7.5万元安装了25盏路灯,实现了村级亮化。

  2015年投资10.5万元维修了文化大院,村庄绿化,排水沟维修。

  村里走出去的人士

  郭学琴,1941年入伍,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48年以来先后任利津县县大队指导员、八路军渤海大队教导员、济南军区营长,参加过解放义和庄、郭局、利津城、寿光、广饶、济南、淮海战役,1967年6月病故。

  毕登先,曾任福建省福州市商业局长。

  杨子辉,曾任利津县、河口区体委主任。

  郭  华,任利津县地税局局长。

  崔炳刚,任东营市技术监督局督察大队长。

  毕宜生,曾任仙河镇工商银行行长。

  毕作庆,任河口区湖滨新区党组副书记。

  郭友泉,任利津县卫生局副局长。

  杨建花,任河口区畜牧局副主任科员。

  历任村支部书记及任职时间

  毕宜文  1958年-1965年

  毕荣华  1971年-1975年

  崔汝让  1975年-1980年

  毕宜久  1980年-1986年

  毕荣华  1987年-1995年

  陈步亮  1955年-2001年

  毕宜安  2001年-2006年

  毕玉强  2006年至今

  历任村长、村委主任、大队长及任职时间

  毕玉堂  1953年-1955年

  毕玉英  1955年-1957年

  杨宗芝  1958年-1965年

  毕玉刚  1966年-1972年

  毕宜坦  1980年-1991年

  毕宜军  1991年-1994年

  毕宜喜  1995年-2001年

  毕玉明  2001年-2006年

  毕玉强  2006年至今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