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村

关键词:

  范家村位于六合街道驻地以东,河口区东外环路(海昌路)南端向西转弯处南侧。东临三干沟,西与六合中学相邻,南邻后毕,西南是六合集贸市场。全村权属土地面积7428.7亩,其中耕地面积4164.5亩,确权分配土地每人0.6亩,有偿定期分配土地1亩,现有住户239户,总人口762人。

  立村前,这里是黄河入海淤积之地,当时水草丰盈,土地肥沃,林木丛生。最先进入此地的是利津城西夏吴两姓人家在此河叉间以打鱼为生。后来搭窝棚,开垦少量土地种植庄稼补给生活,当时称此地为“柳树林子”。

  清光绪十三年,由县衙统一组织迁移,利津城东“三范”村(即南范、北范、东范)的部分农民,在南范村农民刘锡九带领下安置于此。划分土地,搭建茅屋,形成村落,称“范家屋子”,后称“范儿庄”,1947年定名范家村。

  现在村内有王、张、李、陈、扈、毕、徐、姚、薛、胥、夏、冉、隆、刘、吴、崔、孟、杨、赵、商20姓人家。

  解放前,这里地广人稀,自然原始生产条件困苦。农民主要是依靠家庭的力量,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创造着自己的家园和生活。如刘锡三、刘锡九、刘锡琛三兄弟及其子孙、曾孙四代五十余口人统一生产统一生活,而家庭依然和睦,生活气息浓厚。                          

  经过了几十年间的耕作积累,贫富出现明显的差距,有了如刘家、李家、崔家等人口众多,收入颇丰的种粮大户。

  1947年人民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没有或很少土地的农户分到了土地。从此村民们真正走上了均等拥有土地、人人平等享有劳动成果的安定生活。

  从1954年政府号召成立互助组,到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到1956年高级农业社成立。1958年人民公社化,村中的面貌和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可是由于管理机制的制约,土地产出率低,农民收入不高,农民生活仍然十分拮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农村实行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结束了集体生产管理体制的历史。村民自此开创起富裕之路,过上了舒舒坦坦的生活。

  村中具有邻居间互帮互助的传统。一家有比较大的活动,自家办不了或办不好的营生,大家伙都出人出力,互帮互衬,直至完工。如过去盖屋建房,从垫房台到脱坯,垒墙都是街坊邻居帮忙,相互不计报酬。

  1987年村两委决定开发村北千亩盐碱土地。筹集资金,并向油田争取机械支援。于1988年冬季,把村盐碱地改造成了沟渠配套,能灌能排的稻田。并与油田协调,引用孤河水库之水,解决稻田用水难题。当年水稻丰收,亩产稻谷达400公斤。连续七年,每年全村稻谷总产都达40万公斤,村民的经济收入大大提高,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米白面成了人们的家常便饭。

  2003年村两委适应村民要求,用河口开发区征用的土地赔偿款,在村两委主持下,对村周围空间盐碱地进行改造,借用外地经验,改造成上农下渔的台田地。人均分配土地0.7亩,种植棉花,收入逐年增加,村民的生活也有了保障。之后,又把东崔坝以东称苇改地改造成台田,人均台田地0.3亩,都种上了棉花,经济收入大大增加。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后,全村大多数户造起了新家院,盖起了新砖房,置办了新家具,家用电器,生产机械成为了劳动生活的重要用具。家家户户都买上了电动车和摩托车。还借离河口城区较近的优势,剩余劳动力都到建筑工地和开发区各个工厂打工,经济收入连年增加。如今家家都步入了小康生活。收入增加了,村民们有的买了大小型翻斗车30多辆,为绿化工程和建筑工程跑运输。全村近三分之一农户购买了小轿车。有的年轻人还到河口城区内买了楼房,过上了现代化城市生活。这样好的生活,完全归于党的政策好。村两委已做出未来十年的规划设想,一是在已经实现户户门前通公路的基础上和有线宽带和水、电、气的开通,未来五年,准修建高标准雨、污排放工程,并实现主要街道安全体系和绿化、亮化一体化。二是在未来五年里实施定向扶贫计划,使少数贫困户、人员逐步脱贫。

  手工老粗布

  老粗布也叫土布,是用棉絮经过手工纺织而成。历史上家庭妇女是纺织土布的主要力量。粗布与“洋布”相比较,因线粗而比较粗糙,却厚实,耐洗耐磨。因为是纯棉线织成,对皮肤无刺激和过敏之感觉,穿盖舒服,尤受劳动人们喜爱。过去粗布是人们穿衣的主要来源。如今只是人们用做手工艺品送友赠宾的礼品了。

  从棉花变成棉絮,到纺成线上络子、纤机、刷机、上机、织布,然后织成各色不同的白布、三大绺,五小绺粗布,须要若干道工序而成,是一忠繁琐耗工的劳动,并体现着农民很高的技艺水平。目前范家村仍有村民纺织粗布的习惯,并成为价值较高的一种商品经济。

  过年拜祖请“家堂”

  “家堂”,就是本家族已故老人,按辈份从始祖开始为第一位,一辈一辈往下排列,用毛笔工工整整把各辈老人的名字填写在台阶式的格子里。右边为父名,左面写母氏姓氏,其称谓,是以生者辈分最高的男性口气,从逝者的父母开始,一辈辈向高处登记,每长一辈,格式也增高一格,直到始祖。

  “家堂”也叫“轴子”。样式和现在装裱的字画画轴一样,可以卷起来存放。在填写名字的格子外,都以鲜艳的色彩,画上房屋、飞檐画栋,明柱对联,张灯结彩,一番年节喜庆景象。大门两边青松翠柏,男女笑逐颜开,一片人财两旺的气氛。

  大年三十早饭后,把“家堂”悬挂在堂屋正中八仙桌靠墙的墙壁上,然后在桌子上摆上六个或八个茶杯,并斟上茶水,再点燃三绺香,头不回的出门,到离家最近的十字路口,面向本家祖坟的方向深深一揖,然后手举香火回家进屋,手执香火向悬挂的“家堂”又深深一揖,把香插入香炉,然后把茶斟满,等于请已故老人家先用茶,等到午饭时分,桌上供上6个或8个菜碗,有鸡、鱼、丸子、大肉、豆腐等菜。同时还供上两盘馍馍或花卷。还要满上6-8个酒杯,置放新筷子,并放置两个红烛台,并插红蜡烛,桌前挂上红布桌头,以示喜庆。香烟燎绕,代表香火不断。每当全家开饭前,必先盛一碗饭、菜端上桌,并放一双筷子,表示先让先人用餐。

  大年三十晚上,点燃蜡烛,小孩在桌前不能大声喧哗,只有全家唯一长辈才能端坐桌子边椅子上,整个堂屋既喜气盎然,又庄严肃穆。

  大年初一起五更,饺子熟了,盛上第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换去昨晚的一碗供饭。然后,由长者带领子孙跪在“家堂”前磕头四个,随着屋外发纸钱的亮光和清脆的鞭炮声,孩子们纷纷向爷爷奶奶和爹娘问好。这时全家老少围在桌前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过一个欢乐、温馨的春节。

  年夜饭刚刚吃完,太阳还没出来,本家族的男男女女晚辈,接踵来拜祖先,这时主人早在地面上铺上垫子,供来人跪拜之用。本家族人拜毕,外姓年轻后辈也陆续来拜年,对于他们,主人都婉谢不必跪拜。大年初一这天,主人一般不外出拜年,始终在家坐守。

  初一年夜过去,初二早饭后,要送祖宗,主人先在桌前跪拜,烧纸钱,然后端一托盘,内放三碗水,并撮钱粮灰撒入碗内,用手把家堂抖一抖。端托盘出门,头不回的至十字路口,先跪拜,向祖宗坟方向磕三个头,然后把碗中水洒在地上,把荼杯倒扣盘中,回家,过年请“家堂”仪式完成

  建国初期,八月十五也请家堂,但只请一天,即头午请,下午送。再后来,过年时初二早饭后就送祖宗,现在初一下午就送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基本上每个家族都有几户挂“家堂”拜祖宗,如今全村也不过三、五家还请。

  范家小学

  1949年,范家小学建立。最初,学校在被没收地主刘家的院内南屋里。1951年范家小学规模扩大,为1-6年级,从此利津县范家完全小学诞生。当时在利津县北部是为数不多的完全小学之一。在本校就读的学生除老庙乡的学生以外,同时还有金盆、毛坨、刘坨、二吕、八吕、六吕、协胜、三义和村一带的学生前来就读。他(她)们背着干粮寄宿在范家村内老乡家里,早起晚睡,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早操的哨音,伴随着晚自习的鐘声和课间嘹亮的歌声,给村庄添加了勃勃生机。到1955年,又扩招了两个五年级班。在原校舍前又盖了三间宽敞的崭新的土坯房,形成了前后两个院子。这时1-6年级学生近200人,教师八位。

  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有来自青岛的三位知青,进入范家完小学当老师,在当时上山下乡的洪流里,来到这穷乡僻壤,他(她)们在范家完小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为范家村的教育事业贡献了青春和力量,后人将永远记住他们。

  从范家完小走出的学生有许多品学兼优和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他(她)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在祖国各条战线发挥了他们应有的作用。譬如,在一九五四年第二届毕业的学生史树公,是第一个考入陈庄中学初中部,三年后又考入北镇中学高中部,毕业后考取沈阳化工学院的本科生,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洛阳市工作,曾任洛阳市政协主席。在那个时代可算凤毛麟角。范家完小的毕业生,除一部分为上级学校输送了人才和部分走上了工作岗位外,大多数成为农业战线的中坚力量。

  到2000年合并入六合小学为止,从范家村小学走出去的学生中,有研究生学历者多名,本科生数十人,大专中专学历者若干。他(她)们在各自岗位上都做出了优异的成绩,为范家村学校争得了荣誉。

  光荣榜

  范家村村两委是个注重争取荣誉的班子,因此在历年各项工作评比中多次受到六合街道的表扬,同时还获得过区、市、省、还有民政部的各种表彰:

  区级表彰:

  2006年获先进村

  2008年获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9年获先进妇代会

  2007年获十佳人民调解委员会

  2010年获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单位

  2012年获老年人五星级体育活动站点

  市级表彰:

  2007年获先进村

  2008年获民主法制示范村

  2012年获无邪教先进单位

  2007年获卫生村

  2008年获优秀农村文化大院

  2007年获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站点

  2007年获小康文明村

  2009年获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市级规范化站点

  省级表彰:

  2008年获民主法治示范村

  2007年获卫生村

  2007年获文明村

  民政部表彰:

  2008年获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典型单位

  在村内也掀起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的热潮,在2012年,由村两委推举出:

  孝星:李学明

  好婆婆:商克英

  好媳妇:陈香粉

  优秀建议提议者:王利栋

  优秀村民:赵泽民

  村中走出去的人士

  王兰芳, 1947年入伍,中共党员,参加过莱芜战役和一江山岛战役。1955年复员回村。1958年带队去淄博大炼钢铁。曾任本村民兵连长,大队长等职。

  王树良, 1947年入伍,1949年入党。曾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解放上海等战役。1950年入朝参战,曾参加上甘岭战役。一九五七年复员回村。先后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和之六合公社拖拉机站站长等职。

  李树春,男,1947年入伍。曾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和解放上海等战役。1950年入朝作战。在某次战役中集体被俘。在俘虏营曾被卖过华工到泰国作苦役。三年后,交换被俘人员时,被台湾当局安置在金门地区。两岸关系解冻后,1988年曾回家探过一次亲。

  张洪勋,曾任垦利县人民法院庭长。

  刘树桢,曾任公社任民政助理。

  刘煜华,曾任惠民地区二轻局任财务科长。

  刘莉君,现任东营市国税局东城分局局长。

  张胜安,曾任河口区供销合作社主任。

  张希俭,在胜利油田设计规划院任工程师。

  王秀军,中石油总公司工作。

  刘煜英,曾任东营日报印刷厂财务科长。

  崔秀国,任利津司法局局长。

  刘增翔,商务部工作。

  李建国,留学加拿大并加入加国国籍。

  张希军,任东营市供销商场副总经理。

  刘莉莉,留学日本,现居澳大利亚。

  王强,现供职于海军总医院。

  张守义,济南军区训练基地某团团长。

  历任村支部书记任职时间

  赵建民      1955年-1957年

  王树樑      1958年-1962年

  赵建民      1963年-1973年

  张宝德      1974年-1979年

  吴立业      1980年-1981年

  张宝德      1982年-1986年

  王善文      1987年-1991年

  赵顺民      1992年-1995年

  夏学俭      1996年-1999年

  张学亮      2000年-2002年

  张希武      2002年-2015年

  李建成      2015年任职

  历任村务委会主任及任职时间

  刘增歧

  1948年-1954年

  赵德永

  1954年-1955年

  赵德永

  1956年-1957年

  张树贞

  1958年-1966年

  张宝德

  1967年-1968年

  王兰芳

  1973年-1979年

  王树栋

  1980年-1981年

  张希武

  1982年-1983年

  王树栋

  1968年-1972年

  张希武

  1984年-1986年

  王寿仁

  1987年-1988年

  夏学俭

  1989年-1990年

  赵庆民

  1991年-1992年

  夏学俭

  1992年-1993年

  赵秀民

  1994年-1998年

  张守峰

  1999年-2001年

  李建成

  2002年-2004年

  张希武

  李建成

  2005年-2015年

  2015年至今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