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沟村

关键词:

  后沟村位于河口区南部,六合街道西南约3公里,东临荆家村,北临河口经济开发区,南临前沟村,西靠草桥沟。该村权属土地面积2204余亩,土质沙碱性土壤,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小麦、花生、果树。(苹果种植面积42亩、葡萄种植面积13亩,宅基地面积135亩,白蜡树18亩)。

  清朝道光年间,利津县汀河村李坡、盐窝村陈守贤两人迁至此地,在潮道沟子旁以晒盐为生,后住户增多,形成村落,人称“潮道沟子”。以后,村南约一华里处又形成一个小村落,也称“潮道沟子”,本村位后,故称“后潮道沟子”。1941年解放后简称“后沟”, 1991年河口区人民政府命名该村标准名称为后沟村。

  全村188户,540人,主要有:陈、李、王、张、徐、刘、冀、韩、崔、董 10姓氏。

  经济发展

  建村后,后沟村生产条件较差,农作物种植单一,主要作物为高粱、小麦、大豆、谷子等。缺少生产工具、牲畜,缺少水源,靠挖水坑取水,靠天吃饭,遇灾害,只能挖野菜充饥。

  经过土地改革运动, 成立互助组,初级社人民公社,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生产管理体制的制约,农民生活非常拮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后沟村全面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学习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接受新的种植模式,国家建成草桥沟、六分干,后沟村浇上了黄河水,粮食产量猛增,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强,吃、穿、住、行有了很大的提高。

  1996年开挖上农下渔台田开发工程造地110亩台田,池塘110亩,同年在村西北处建成了水库,水库面积110亩,可用农田抗旱。

  2004年,庄北开发台田460亩,2008年草桥沟西开发台田230亩,把撂荒地都开发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村民生活大大的提高。2014年人均收入达1300元,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60岁以上老人享受养老金,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解决了百姓看病难、老人养老难、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老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有38户住上了楼房,45户购买了汽车,70%的户按上了太阳能,家家户户有彩电、冰箱。村里成立了农民舞蹈队,实现了村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

  规划建设

  村内房屋建设为棋盘街、房屋高度、宽度不限,台子高度一致,规划道路12条,全为柏油路,宽度为15米、10米、8米不等,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主干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办公室进行了装修改造。

  村民习俗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村民思想也不断提高。但是一些古老的传统习俗也有一些保留。各种习俗至今也一直传承。春节,即俗称“过年”,是农历的正月初一。过年的前几天,常年在外的亲人,相继回家与亲人团聚,共庆平安。在年初一的这一天。村中辈分小的人,在吃过年的早饭后,先到父母房中请安问好,祝老人长寿过年吉祥幸福。给父母拜完年后,再向村中长辈问好,祝来年好运。

  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晚上家家都挂灯,过完十五就算过完年了。

  婚俗,等儿女长大成人之后。父母双方便托人提亲。现在的年青人一般都自由恋爱,自主婚姻。无论托人提亲或自由恋爱,一旦确立联姻关系,男方必备礼金、礼品送往女方,称为下彩礼,女方会在男方礼金中拿出部分返回给男方,这样这门亲事便会定下。如果双方各有亲人故去,一方会来此慰问并付慰问金。到了结婚时,会按照古老的传统,先找先生选结婚日期,等日期确定以后,在结婚的前一、二日,会派人通知各自的亲朋好友,亲朋好友接到消息后,会在结婚当日带上礼金前去祝贺。过去结婚时,那些繁琐的礼仪也不再进行。在结婚的这一天,双方父母及亲朋好友都到选定的饭店,为新人举行一场隆重的结婚仪式。

  丧俗,如果人死亡后,先净面、净身,男人要理发,然后换上寿衣,移于灵床,灵床设在正房朝门处,死者所有子女身穿孝服,日夜守候,轮番烧纸、上香,称为“守灵”。人死后一般要在家中存二或三天。人故去后,死者家属派人到死者亲朋好友处送信,告诉何时去世及何时出殡。届时,各处亲朋好友会在出殡这天前来吊唁,并送祭礼。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提高,有些习俗也在不断废除。现在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帮助村民打理一些事务,少了些许繁琐,丧事改革仍在继续当中。

  喜俗,一般是祝寿、添喜。长辈生日这天,子孙或亲朋好友都会带上礼品、礼金前去为老人祝寿。愿老人长命百岁,身体健康;添喜,如果村里有人添人口,无论生男生女,都是村里一大喜事。过去,无论谁家添喜,街里四邻有的送鸡蛋,有的送红糖等,当小孩到了12天,娘家人或自家亲友都会带上礼品、礼盒、礼物前来贺喜,愿小孩长命百岁。

  被遗弃的氨水池

  一个长5米,宽3米,高3米的废弃氨水池遗址隐没在后沟村西北角。四周被泥土和杂草覆盖,深绿色的荒草野腾也爬满了水泥池的表面。没有村支书崔光平的释义下,我们都不知道这是何物,有何用?

  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下,1975年后沟大队和三个生产队凑备资金,建成三组氨水池,每个生产队使用一组,各保管员具体负责。购买氨水,生产队套用马车到村北15华里的利津化肥厂去拉。氨水有很强的腐蚀性,氨水运输时,需要专门的容器,铁制容器是不能盛氨水的。马车上有一个用橡胶做的皮囊,即胶囊,和马车箱大小差不多大,颜色是黑的,厚厚的。作用类似于现在拉危险化学物品汽车上边的那个大罐。当装满氨水时,赶马车的人就坐在黑皮囊上,皮囊里的氨水来回晃动,人在上边就跟坐轿一样,洋洋得意,悠哉游哉,很是舒服。氨水拉回村里,从皮囊放入氨水池里,密闭封存。每逢农作物施肥时期,各生产队需用氨水坛子分装在马车上,运到田间地头。具体操作是:氨水池左下角处有管子,解开筘绳对在坛子的口上,一会儿的功夫就能灌满,之后,用坛子配套的陶瓷质地盖子拧紧,再弄些泥巴把缝隙堵死,不然,挥发性很强的氨水就会从缝隙处挥发。在田间地头,两人架起坛子将氨水倒入氨水耧的灰色塑料容器里,坛子里散发出刺鼻气味的液体,足能让撒肥人员眼泪哗哗的流。刺鼻气味散出,很呛人,人们闻到会打喷嚏、咳嗽。使用时打开容器阀门,随氨水耧的行进流淌进田地里。

  当年的老把式陈老汉介绍说,刚刚用氨水施肥的时候,由于不了解氨水的“副作用”,认为施肥越多,庄稼长得就越快,加上过于熏刺,不小心,外溢出到农作物上,结果第二天队长来查看时,却看到禾苗已经“烧焦”了。王文华回忆说,用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农家肥作用忒慢,而氨水却见效神速,能让庄稼在几天之内明显生长,让朴实的乡亲们看到了化学肥料的力量。有了氨水池,村民们尝到了化肥的甜头,作物得到充足的养分,一片片的农作物生机盎然,碧绿修长的叶片在微风中舒展,长势喜人。

  “庄稼一支花 全靠肥当家” 。氨水作为农业社里的“宝贝”红火过几年,效能杠杠的。氨水池也成为村里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它见证了当年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氨水池从兴盛到废弃,折射出的中国农业生产的巨大变化。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遍大地,1980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农民们可以买到固体碳氨,氨水池被淘汰成为必然,只留下空空的氨水池寂寞的蹲在村西北的角落里,氨水池开始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陈迹。

  受人喜爱的后沟庄户剧团

  1964年,时任大队长的李干泉,利用冬闲季节,组织村里有文艺特长的张光华、张志乾、王文岭、张宗英、陈光辉、徐文祥、张宝海、李兆臣、张宗安等15余人成立了后沟村庄户剧团,李干泉任团长。村民的生活很困难,剧团的条件也很简陋,乐器、服装、道具都是剧团成员们自己凑钱置办的,在剧团排练更是没有任何报酬,但这些都挡不住成员们每次排演的热情满满。曾排练演出过《小姑贤》、《姊妹易嫁》、《三十仇》、《红嫂》等吕剧和老扬琴戏曲。数九寒冬的季节,滴水成冰的年代,春节及元宵节等闲时,但只要一听说剧团要演出了,村民们便早早地去抢好位置,十里八乡百姓听说后,都纷纷提前到村里占位看戏。戏场挤满观众,这在当时是十分轰动的事情。浅显易懂的故事让老人们回味无穷,演出过程中,台下的乡亲们无数次流泪,无数次鼓掌,反响很强烈。后沟村的农民剧团,演的样板戏好的出了名,四里八乡的村都前来邀请演出。剧团还多次到利津县罗镇乡金盆村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边防驻军基地慰问演出。《三十仇》、《红嫂》剧目尤为受到广大官兵喜爱。演出之余,演员与官兵拉家常,叙军民鱼水情,拉近了军民关系。青年演员刘佩英是后沟村的“公家小姨”,她为人热情、善良,在屡次到部队慰问演出时,经常帮战士们拆洗衣服被褥,并与湖南籍的黄军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发展成了爱情,最后两人走到了一起,成了“军民鱼水情”的动人佳话。

  小戏曲唱出大道理。庄户剧团,虽然规模都不是很大,可在农村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小觑。既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传播了“大文明”。 青少年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又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村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提高,家庭和睦,父慈子孝等社会风气有了较好的体现。剧团积极主动地用小戏小品的方式讲述着中国故事,引领人民向前进。1966年因文革冲击剧团被解散。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为庆祝胜利,村共青团、妇代会组织宣传队,王文华任队长,队员有李清三、徐文涛、崔汝祥、王立民、徐文美、崔光花、李吉叶、李忠芹等,自编自演相声、小品、快板等节目,为演出吕剧《墙头记》,王文华、王立民二人骑自行车到四十里外的北岭乡借剧本。王文华、徐文涛、崔汝祥等演出《墙头记》,李忠芹等演出的《两垅地》都很出色,参加了六合公社的文艺汇演,并到利津县做汇报演出,受到乡亲们的好评和认可。       

  村内走出去的人士

  烈士冀长坤,1922年3月出生,1938年12月入伍任四野六纵十七师排长,1947年4月四平战役中牺牲。

  王立峰,现任中央党校教授。

  陈树一,曾任惠民地区印刷厂书记、厂长。

  王文山,曾任河口区质量监督局局长。

  陈凤海,任东营市运输交通局科长。

  陈凤和,任河口区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

  光荣榜

  2005年荣获市级卫生村。2009年荣获全区民主法制示范村。2010年荣获全区计划生育“三为主合格村”。

  大事记

  1951年创办小学,房屋四间设小学班4个。

  1980年,全村实现电灯照明。

  1986年,建村幼儿园

  1989年,与前沟、梅家创建“六合乡三联小学”,占地15亩,房屋35间,设教学班12个。

  1990年,村集体投资40万元,对村内路面进行硬化,长度8公里。

  1992年,村建自来水泵房,户户通上自来水。

  1996年,村内电网改造。

  2004年,投资12万元建成村文化大院,在文化大院内,投资2万元,配备体育健身器材,建蓝球场地。

  2007年,全区户户通工程,使全村用上干净自来水,7月份建成医疗卫生室。

  2010年,第二次电网网改造。

  2012年,新修柏油路927米排水沟500米,投资40万元。

  历届村党支部书记及任职时间

  李峰泉,1947年—1949年

  尚树桥,1949年—1955年

  李坤泉,1955年—1962年

  陈树论,1962年—1975年

  李干泉,1975年—1994年

  陈凤超,1995年—2002年

  王建庆,2002年—2004年

  王温河,2004年—2011年

  崔光平,2012年至今

  历届村主任(村长、大队长)及任职时间

  薛印福, 1947年—1951年

  张曰功, 1954年—1960年

  李干泉, 1961年—1966年

  王温歧, 1981年—1987年

  王文东, 1987年—1993年

  陈凤超, 1993年—1995年

  李荣军, 1996年—2002年

  王温河, 2002年—2005年

  陈志国, 2012年至今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