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村

关键词:

  胡家村位于六合街道西南,北临上小街村,西邻梅家村,南邻利津县汀罗镇牛家村,全村土地总面积1170亩,人口270人,土质属沙碱性土壤,主要种植棉花,花生,大豆,高粱等作物。

  1939年垦荒谋生的刘希章来此定居后,陆续有垦荒户前来,随着来人增多,渐成村落。村落曾先后称过孙家屋子、刘家台子,再后来垦荒户逐渐都傍着胡姓的宅地周围,盖地棚子居住,慢慢的村名就叫胡家屋子,后改称胡家村。

  2015年,村有姓氏孙、刘、胡、徐、张、秦、李、赵、牛、王、季共十一姓。

  传统节日

  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这是村中最重视、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前,常年在外工作务工的亲人,都想方设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过了农历腊月23日,节日的气氛就开始浓了,购买年货、杀猪宰羊、买肉买鱼,蒸馍馍、蒸年糕、清扫室内、打扫院子、买鞭炮、贴对联、辞旧迎新以示欢乐吉祥。

  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每家都要放鞭炮,吃饺子,张灯结彩,男女儿童打灯笼,放烟花,欢度佳节。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在大人小孩(男性)剃龙头,家家户户炒黄豆,在院子里画着圆圈洒草木灰,俗称(扫粮仓),祈求风调雨顺。

  清明节称“寒食”,各家到祖坟上添土烧纸,哀悼已故亲人。建国后,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在校学生为烈士扫墓,进行革命统统教育。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也叫五月单阳节。这天吃粽子,门窗上插“艾草”,儿童手腕上系五色彩线,寓意是驱虫消灾。

  农历七月十五日鬼节,村民到祖坟上祭祀。

  农历八月十五日,仲秋节、团圆节,村民普遍欢庆。吃月饼、供月亮、家人团聚、花好月圆,吃着月饼赏月,乐至深秋夜。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老年节,子女为父母尽孝,政府为老年人赠送礼品,倡导尊老敬老的新风尚。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鬼节,给先祖上坟烧纸。

  腊八日,村民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有的村民也有制作腊八蒜的习惯,将蒜淹于食醋中,待春节时食用,这也是吃水饺的可口佐料。

  小年腊月二十三,民间有供奉灶神辞灶之俗,称“灶王爷上西天,再过七天来过年”,上天言好事,回来带平安。

  婚俗

  过去村内的红公事大部分使用大红轿娶回家,有的用八抬大轿(就是八个人抬),待客四天,凡是娘家来人都坐席,席上都是八个碗,好烟好酒。从细节上来说,第一天叫一日,第二天叫二日,第三天、第四天俗语叫三回四,第三天回娘家,第四天回婆家,这才叫完成一桩红公事。过了一段时间就不再用大红轿了,先进了一步改为了用马车娶亲。但是,席还是不少,随着发展,开始用小车娶亲,举行婚礼一天完成。

  丧葬

  白公事的做法,在以前不管是村里什么人家死了老人,村里几个老人一商议拿出主导意见,排九,排七,排五,排三,排几就是几天。老人死后,自己的儿女必须身穿白衣,头戴白布大帽子,后边带着一条长长的白布(生),孝子在老人死后几天内见了村里的人必须叩头。下地前,儿女给老人置办大棺材,把老人下地,入土为安。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里自一九九二年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红白公事都有了改革,红公事本着从简出发,一天办完喜事;白事从俭,不用大棺材,不用孝衣,不戴大白布帽子。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受到村民的好评。

  建村初期条件比较差,农作物种植单一,主要作物有高粱,大豆,棉花,花生,玉米,地瓜,缺少生产工具、牲畜,缺少水源,靠挖土坑取水,生活用水也是一样。没房子盖地窝子居住。靠天吃饭,遇灾害只能挖野菜充饥。特别是在1928年和1930年发生的两次蝗虫灾害。那时候没有农药,也没有喷雾器,用土办法治蝗,用铁锨挖沟,用扫竺把蝗虫扫进沟里,用土埋死。据说蝗虫飞来时,像天上的乌云,黑压压的压下来,落到哪块地里那块地里的庄稼不论是高粱、玉米、谷子的叶子和果实全部吃光,有时连杆秸也落不下,造成庄稼减产甚至绝产,农民只能忍饥挨饿。解放后,有了农药治蝗,那时候用的农药是六六六、加六粉,用飞机撒药,杀死了成虫及仔蝗,大大遏制了蝗灾的发生。

  1953年经过土地改革,成立了互助组、人民公社,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生产管理体制的制约,土地产出率仍然较低,农民生活非常拮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土地进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了新的种植模式。国家修建了“七干渠”,农民用上了黄河水,地里浇上了黄河水,粮食产量猛增,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农民富裕了,住房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家家户户盖上了砖瓦房。胡家村的经济主导产业是农业和畜牧养殖业。2001年耕地面积280.5亩,粮食总产4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2005年区、乡两级政府投资25万元,开发荒地挖台田120亩,水面100亩。增加耕地面积490亩,粮食总产6万吨,棉花总产30吨,果品总产3吨,蔬菜总产750吨。羊1030只,猪505头,鸡853羽。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全村台田120亩,东洼地90亩。西洼地条田14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2000年以后,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家家有了收音机,电视机。家家户户都有了电冰箱、洗衣机、电动车,人人都有手机。一半以上的村民安装了电脑,还有一部分村民买了小轿车,家家户户有农用车,还有的村民住上了楼房。自从1989年开始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来,2009年至2015年参保率100%。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生活保障360元和1200元。2014年至今增加至500元。最低生活保障户5户,享受安居工程3户。           

  原先村里栽植的树木大多因碱化而枯死。针对这种现象,村两委结合村民的成功经验,发动群众选择耐碱又在短期内能取得经济效益的枣树,作为发展庭院经济的首选经济树种大力推广,效果明显。

  早年胡家村的经济条件较差,在温饱都难以解决的年代,提高农民收入更是难以企及的奢望。大约在1958年前后,村民刘春梅到沾化县走亲戚,看到那里的庭院枣树种的好,收入也不错,就移栽了几棵到自己家的院子里,经过精心管理,树种活了,三年以后就长了大枣,而且每棵树上都结了十几斤,拿到集市上还卖了好价钱,这在当时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创举,在村里引起了很大轰动。后来街坊四邻都陆续移栽了枣树,当时的主要品种是大铃枣树、乐陵小枣树。这种大铃枣也叫梨枣、脆枣等,树势中庸,发枝力强,树体中大,当年栽植当年结果,果实多数似梨形,为枣树中稀有的名贵鲜食品种。梨枣原产于山西运城龙居乡东辛庄一带,为枣树中稀有的名贵鲜食品种,后来山东沾化县大山村村民有移栽的。以早实、丰产、果实特大、皮薄肉厚、清香甜脆、风味独特,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消费者的欢迎,可食率达 97%,品质上等,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良鲜食品种。 主要是通过嫁接繁殖,结果早,树冠小,特丰产果实特大,品质上等,适宜鲜食。树势中庸,发枝力强,树体高大,进入结果期早,丰产稳定。定植当年可少量开花结果,三年进入丰产期, 四年进入盛果期。缺点是采前遇风较易落果;另一个品种就是金丝小枣,是由酸枣演进而来。成熟后采摘,掰开半干的小枣,可清晰的看到由果胶质和糖组成的缕缕金丝粘连于果肉之间,拉长1—2寸不断,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金丝小枣由此得名。小枣多为椭圆形和鹅卵形,核小皮薄,果肉丰满,肉质细腻,鲜枣呈鲜红色,肉质清脆,甘甜而略具酸味,干枣果皮呈深红色,肉薄而坚韧,皱纹浅细,利于储存和运输。金丝小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滋补身体和辅助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虚咳嗽,贫血等病症的功能。

  全村因地制宜,利用庭院发展枣林生产,在庭院经济上做文章,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们的印象中,计划经济商品匮乏的年代,村里的枣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特别是每年七、八月份的收获季节,更是带给村里少年们极大的诱惑。

  到目前,全村仍保有枣树近两千棵,人均七棵,仅此一项,全村收入近8万元。村民胡信贤一家5口人,在庭院内栽种枣树62棵,现已有35棵大量结枣,年收入达1300多元。

  大事记

  1963年创建了胡家村小学,占地面积700平方米,设小学1—5年级总合班。1977年转入胡街小学。1997年转入三联小学(前沟村和后沟村之间和梅家村联办)。2003年转入六合乡中心小学。2010年全区乡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

  1992年本村投入6万元,建成了文化大院,设有党支部办公室和村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电教室,图书室,计划生育服务站等公益设施。

  1983年全村筹集2.5万元用上了高压电。1992年投资6万元村自建用上了自来水,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同年投资26万元修建了中心路350米的柏油路。2007年乡政府投资8万元,自筹1.5万元对村内路面进行了全面维修,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

  1991年对村内街道进行了改造,改变了没有进出道路的局面,新建进村桥梁两座,村内道路形成二纵七横,主干道硬化成650米长4米宽的柏油路。并且,对村内的树木、房屋、宅基地进行了整顿,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05年村委协调油区及乡政府,新增一纵三横柏油路,改善了村内道路泥泞状况。计划在2016年完成村内四横道路的硬化,村主干道路排水改造,村委办公室修缮。

  光荣榜

  一九九二年被六合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和“计划生育先进村”称号。

  二〇〇五年二月被东营市爱国卫生委员会评为“市级卫生村”称号。

  二〇一二年被评为“六合街道二〇〇一年社会稳定先进村”称号。

  二〇一四年被六和街道办事处评为“二〇一三年度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二〇一五年被六合街道评为“富民强村先进单位”称号。

  村中走出去的人士

  胡英贤,烈士,1945年参军,1948年济南战役牺牲。

  刘春荣,曾任利津县盐窝镇党委书记,离休。

  张景林,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

  刘宗民,青岛市北区委企业工委副书记

  胡士俊,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孙玉明,任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科科长。

  何树江,任东营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队长。

  胡士峰,任东营市人社局社会保障科科长。

  秦金峰,任胜利油田管理局孤岛采油厂作业大队东区大队长。

  何树林,任河口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及任职时间

  何德清,1963年——1976年

  孙守昌,1976年——1982年

  胡士贵,1982年——1986年

  孙玉宝,1986年——1989年

  刘宗海,1989年——1990年

  孙守峰,1990年——1993年

  牛兆昌,1993年——2011年

  孙玉亮,2011年至今

  历任村主任、社长、大队长及任职时间

  刘希亭,1954年—1958年

  崔忠贤,1958年—1966年

  刘春梅,1966年—1973年

  胡忠贤,1973年—1982年

  孙守昌,1982年—1986年

  胡士明,1986年—1989年

  徐永林,1989年—1993年

  孙守山,1993年—1998年           

  李秀山,1999年—2000年

  牛兆昌,2002年—2007年            

  孙王滨,2007年—2014年

  刘召功,2014年至今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