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村
梅家村位于河口区六合街道驻地西南四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7.8,东经118.5。东临胡家村,北与前沟村相连,南与利津县汀罗镇接壤。村西是草桥沟,沟西大部分土地和利津县土地邻接。现今全村土地权属面积3884亩,其中耕种面积1532.7亩,土质多属沙碱性土壤,主要种植棉花、玉米等作物。
清光绪二十四年,有利津县梅家庄(现属垦利县梅家庄)人王在发为谋生,迁来此地垦荒种田。后垦荒户增多,渐成村庄。村名沿用了王在发迁出地梅家庄的村名,后简称梅家村。
2015年全村共有130户,428人,主要有王、李、张、刘、胡、索、韩、马、韦、宫、程、常等12姓。
村中丧葬习俗,旧时候农民对丧葬很重视。主家置办丧事,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等级不同,划分不同规模不同档次,扛分若干,有32人抬、24人抬大架子,架子上人物故事、24孝、72贤、八仙过海等,发丧期间表演舞狮(狮子大人)、虎斗牛(次等),请上吹鼓手、打对棚,用现在的话说表演比赛,红白两帽,红帽子称礼相,负责大宾人事,白帽子领孝子,小丧一人兼两帽,请大宾时头戴红色帽子领引,领孝子时换成白色帽子领引,礼拜不等,有24拜、三跪九叩、四叩礼等,晚上献菜赞礼,亲朋拿赏钱,赞礼生唱菜、菜名、来历故事,花样繁多。穷人家老人病故,年景不好,不下地,丘在地上,等年景好了有钱再发丧,旧时候,讲人生三件大事,“盖屋、取媳妇、发丧”,这几件没办就是人事没办。
建村初期,生产条件差,原始耕作,靠天吃饭。建国后,50年代由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成立,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生产管理体制的制约,土地产出率低,农民生活非常拮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年梅家村全面推行土地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从此结束了生产靠队长指挥,社员凭工分吃饭的历史。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农民自主经营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逐步改善,村容村貌也不断改观。
2000年开始实行土地延长承包期30年不变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人均收入从1984年的400元增加到2015年的11000元。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免除了农业税,种粮实行直补,购买家电以及大型农业机械都有现金补贴。60岁以上老人享受基础养老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部分村民住上了楼房,青年人一半以上都开上了小车,小型货车、三轮车若干辆。有挖掘机、半挂罐车两辆。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基本家家都有。富裕起来的梅家村有了自己的文化大院、广场,老年人跳起了广场舞,实现了村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
1955年村里创办了小学,1978年村自筹资金建起10间砖瓦房学校,课桌有原来的土台子换成了统一的木制桌凳, 1987年合并三联小学,2000年合并到六合小学,更好的全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梅家的黄盆窑
梅家村有一项特殊的“黄盆窑”手艺,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这项传承了几代人的手艺,渐渐地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划上了一个句号。说起黄盆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梅家村一项很了不起的副业。当年“抓革命,促生产”,农村根本就没有什么经济可发展,一个劳动力出勤一天挣一个工分(10分),工值几分钱到两三毛钱,可当时梅家村的工值七、八毛钱。
李景就是当时的“窑把式”(把式是对有专长技术人的称呼),他的手艺在邻近几县可算是一流,捋出来的水罐、花盆、泥壶、玩具、泥瓮、大小黄盆,样式美观,下地捎水、盛米面、做饭洗涮,很受人们欢迎,是当时农村家庭里生产生活使用的主要器皿。
做黄盆的手艺说起来虽然比较简单,但实际做起来也不容易,一件完整的黄盆成品下来需要经过取土、揉泥、制坯、烧制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较高的要求,是纯手工制作。取土,制作黄盆用的黄泥材料,主要采自地底下有筋性的泥土,梅家村附近一带的百姓,俗称这种粘土为“淤泥板子”,要从平地刨下一米多深才能挖掘出来,这是清朝光绪年间年黄河决口发大水时淤积的淤泥,粘度大、韧性高,是制作黄盆的绝佳材料;揉泥,黄泥运到家,然后把挖来的黄泥用水一遍遍地阴湿,开始要用木榔头砸,直到将“淤泥板子”砸成面粉一样,再用水和,就像和面一样把黄泥和匀,泥中加水踩制,像和面一样细揉;制坯,成团后再由把式上模具轮做成软坯,根据泥团的软硬匀细程度与轮子的转速,可以做出不同大小、形状各异、薄厚不同的坯子,制作过程全靠手里的‘巧劲儿’,万一哪一个步骤的分寸没有把握好,就得重新来过。有时候,一个普普通通的黄盆要在这个轮子上转100多遍才能成型。稍微凉晒后,可在黄盆上任意刻写兰草花鸟或书法诗句等简单的图案,晾晒干实后装窑;烧制,装窑后需要温火慢烧,所以多数必须用高粱秸或谷草杆等烘烧,一般在夜间十个小时左右便可制成。
为了储备待烧的黄盆,需要修建地窑,因为做黄盆一般都是在春冬两季烧制,所以,做出坯子来,首先必须防冻,也要防雨雪,就必须建地下室,一般是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平地刨下两米深,用木头梁檀搭起来,多是宽七至八米,长十多米,这要根据做盆安轮的多少而定。那时一般一座窑棚安装两支模具轮,大者三支,少则一支,三到九个男劳力,做盆的师傅被人尊称为把式,把式的助手叫二做,三做负责烧窑,踩泥等杂活,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乡下人俗称“黄盆窑”,是手工作坊,根据老百姓的实际需要,主要生产各种生活器具,如便盆、花盆、面盆,水平高的可以制作各种型号的瓮,甚至做装饰用的花瓶等,各种产品统称做“黄盆”。黄盆出售时,根据盆的直径大小多为每套三个,有的按黄盆大小,分两件套、三件套,称为“套二”、“套三”,别小看这制作黄盆的小小手艺,据说是传男不传女的,只有心灵手巧之人才能学成,才可从事制作这一关键环节,如果头脑呆笨,手脚笨拙,那只有去挖土和揉泥了。制作黄盆,手艺较好的,除了能制作用以养花的花盆以外,还可以制作盛水的瓦罐,制作盛粮食的黄瓮,这些用泥陶制作的产品透气性好。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梅家黄盆,已逐步被淄博瓷盆、搪瓷所替代,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梅家黄盆逐渐被淘汰。
梅家村保护地栽培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村民从粮食种植转向经济作物种植,由刚开始的土质墙砖木结构低温大棚建设,逐步发展到现在的砖石、钢管结构的高温大棚,并使用上了卷帘机。梅家村也慢慢发展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近几年来,部分村民根据个人的地理资源优势,建起了大拱棚,主要种植甜瓜、秋延西红柿、黄瓜等。蔬菜高温大棚有98个,特种种植有桑椹、葡萄,主要种植西红柿、油菜、空心菜、芹菜等10多个果蔬,亩收入1-2万元,实事求是的说,市场经济行情不定,价格不稳,户与户不同,棚与棚各异,所以说收入1-2万元不等。梅家村大棚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大棚蔬菜在错时上市、反季节供应上做好文章,争取发展成绿色有机蔬菜,创出自己的名牌。
自1992年以来,梅家村就发展蔬菜大棚100多个,平均每户一个。刚开始时,由于受市场的制约和种植技术的限制,大棚蔬菜没给人们多少好脸色,有的群众干脆就丢下大棚干别的生意去了。2001年,村两委在区、乡包村干部的帮助下,投资近百万元,新修了柏油路,新建了35个冬暖式高标准蔬菜大棚,种植上了辣椒、茄子、黄瓜等高档优质蔬菜。同时,又对老式棚进行维修改造,使蔬菜早上市,很受群众喜爱,有的蔬菜还被寿光客户提前签订合同收购,成了菜贩子的王牌菜。去冬至今,梅家村大棚蔬菜反季节种菜总收入60多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80%。
农民发明家王善良
村医王善良,在为群众治病的同时,潜心进行医学科研,两年时间获得三项国家专利。今年46岁的王善良从22岁就开始当村医。20多年来,他致力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以高明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群众服务。在工作之余,还热心医学科研。治疗扁桃体病症,医学上一直采取切除手术,病人痛苦大,费用高,且有一定的危险。他受“马尾勒猴子(内痣)”的启示,发明了扁桃体套扎器。其方法不仅解决了因手术治疗带来的诸多不利问题,费用降低了98%,而且不需住院。尤其对儿童患者更为适宜。此项发明在1990年获得了国家专利。经各大医院临床试验,受到普遍好评。 初步的成功,增加了他的信心。1991年又发明了一次性输液器并获得专利。此项发明不但费用低,而且还解决了注射器注药传播细菌的问题。1991年,他发明的柴油汽化炉也获得了国家专利。他研究的鼻炎口服药经临床观察,患者治愈率竟高达97%。
舞龙灯
1949年随着全国统一解放,为庆祝这一伟大胜利,这年冬天,梅家村自发成立“舞龙灯”宣传队。王士华、王海青等人,自己买来竹竿,劈开削成长竹条,用来扎制龙灯。制龙灯最难的是扎龙灯头。他们废寝忘食,亲自轧制,费时36天,50多斤重的龙灯头轧制成形。然后用竹条扎成圈儿,自大而小排开作为龙灯体,从龙灯头到龙灯尾中间用一根长麻绳穿在一起,主圈四周用棉蚊帐布裹起来,龙头、龙角、龙眼、龙鳞、龙尾栩栩如生。王士华舞龙头,王海青耍龙尾,李景扮傻小子。龙身则由年轻灵活的村民担任。动作有:“蛟龙漫游”、“蛇蜕皮”、“龙头钻节”、“金龙追宝珠”、“龙腾跳跃”还有“龙头龙尾齐钻节”等。1950年元宵节,龙灯首次在本村舞起。耍龙灯在锣鼓的乐曲伴奏声中,巨龙追捕着红色的宝珠腾飞跳跃,一阵子龙头高耸似冲云端,一会儿又腾空飞舞,好似蛟龙狂舞,忽而低下,像入海破浪,这样高低错落,蜿蜒盘旋的精湛表演,使村民们陶醉。龙灯头尾照应,左右上下翻滚,活灵活现,龙如真龙显身,热闹吉祥。邻村乡亲闻讯都来看热闹,还被邀请到他们村舞耍。说来也怪,从1949年到1958年,梅家村连年风调雨顺,老人们都说这是舞龙灯感动了天上的真龙,梅家村才有了这样的收成。
光荣榜
2008年2月被评为全区特色种养殖示范村
2008年6月六合乡授予梅家村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3年3月被评为六合街道2012年度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2013年3月被六合街道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2016年2月被评为富民强村固基工程先进单位
2016年3月被评为六合街道2012年度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村内走出去的人士
刘景芳,曾任四川万县法院院长。
宫德民,曾任北京市电报大楼行政处处长。
王永昌,曾任河口区财政局局长。
程明军,现任陕西省略阳县消防大队营参谋。
王 刚,现任河口区畜牧局副局长。
王 超,现任河口区河口街道办事处扶贫办副主任
村内重大事项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梅家村成为梅家生产大队。
1959年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第一年,当地更是遭受蝗虫、冰雹自然灾害。
1970年村建立了卫生室。
1985年全村通电。
1989年村内通公路
1990年村里一条东西主路硬化。
1992年村里安装使用上了自来水
1999年村内三条南北路硬化。
2007年区政协协调扶持40余万元,重修、抬高路基,硬化路面。
2013年村内所有东西路、南北主要路全部硬化。
历届村党支部及任职时间
崔汝津, 1963年-1965年
王洪祥, 1965年-1972年
李发德, 1978年-1980年
王炳敏, 1978年-1980年
王克贤, 1980年-1985年
宫德华, 1985年-1998年
李发杰, 1998年-2003年
李 炜, 2003年-2004年
王希左, 2004年—2015年
孙 峰, 2009年-2012年
杨 磊, 2012年-2013年
扈玉明, 2013年-2015年
村历届主任(社长、村长、大队长)及任职时间
王洪祥, 1944年-1957年。
李维汉, 1957年-1958年。
李文行, 1961年-1964年。
李发德, 1965年-1972年。
王洪祥, 1973年-1978年。
李志华, 1973年-1978年。
王钦良, 1987年-1991年。
李志华, 1992年-1998年。
王钦忠, 1998年-2014年。
王希永, 2014年至今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