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街村

关键词:

  上小街村位于六合街道西南,东临辛河路,西与胡家村接连,南靠利津县边界,北与荆家村相邻。权属土地面积1600亩,其中耕地面积650亩,户口数138户,人口420人,党员20人,土质属沙碱性土壤,主要种植大棚蔬菜、棉花、玉米等农作物。

  清光绪年间,利津城武举人周鸿三之父周玉珍,得官府封地于此,并建有房子,在此居住垦耕,取名“周家屋子”。后利津城东关小街遭受黄河水灾,盖德荣等24户迁到周家屋子两侧立村,村名沿用“小街”。1944年解放后,因两村只一道之隔,便合并建政,并用名“周家屋子小街”,因村东北还有一个小街“下小街”,于是改名“上小街”。1964年,因下小街迁到六合村,本村改称“小街”。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村名与利津县虎滩乡小街村重名,1981年6月恢复为“上小街”。

  2015年底全村共有周、刘、张、杨、马、王、车、李、韩、尚、盖、林、崔、裴、陈、胡、朱等17姓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2012年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婚事不大操大办,白事从简。从2015年起,婚事晚上不准宴请,白天从简办婚礼。白事不准发丧,取消丧宴,来吊唁的亲朋好友只吃顿便饭。

  建村初期,上小街村生产条件较差,农作物种植单一,主要农作物为大豆、高粱、谷子,缺少生产工具、牲畜、水源,吃水都非常困难,没有住房、搭窝棚住地屋子,靠天吃饭,赶上灾年,庄稼欠收,只能吃糠咽菜充饥。

  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运动,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农业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生产管理体制的制约,土地产出率低,农民生活拮据,基本上吃粮靠国家供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1年上小街村全面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极大的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种田的积极性,他们主动学习科学种田知识,接收新的种田模式。在水利设施上国家建设了农田水利配套工程,使村里的土地浇上了黄河水,粮、棉产量连年增产,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群众盖起了新砖瓦房,多数群众购置了新农具、新生产机械。1985年全村通了电,1986年新建了砖瓦结构的学校和幼儿园。

  1995年新建了饮水水库,家家通上了自来水。

  2005年村新建了文化大院和文化文化广场,为群众提供了学习农业新技术和管理知识和文化娱乐的舒心场所。村民们完成了一天的劳作,晚上到文化广场参加唱歌跳舞和其它娱乐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舒展了自己的心情。

  2006年上小街村投资开挖了两洼台田150亩,池塘150亩,发展上农下渔农业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

  2012年在河口区海洋渔业局的帮扶下,投资31万元为大棚种植区修建了800多米的沥青路,彻底解决了棚区菜农的出行难题。

  2013年投资20万元 扩建了3万立方米的水库,解决了大棚蔬菜种植用水不及时问题;同时投资8万元为大棚区上了电;村内投资14万元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为群众夜间出行方便;投资15万元,整理村内街道,道路两侧种树植花,安排专人清理街道卫生;投资6万元 维修文化广场,村周围、路旁、沟渠边植树5000棵,绿化村庄、美化环境,安排专人清理村外垃圾杂草;投资9万元修建了村西农田生产桥和西洼台田池塘清淤整路,为村民农田生产劳作提供方便。

  迈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免除了农业税,棉、粮实行了直补,购买大型农业机械都有现金补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60岁以上老人享受基础养老金人均150元,年度春节前70岁以上老人领取补助800—1200元,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解决了群众看病难、老年养老难和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村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部分村民在河口、六合买上了新楼房,购买了汽车、摩托、电动车等。多数群众安装了太阳能、空调,家家都有电视、冰箱、洗衣机,全村2015年人均纯收入13000元,多数村民银行有存款。当今的村时代,真是丰衣足食、幸福安康,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太平盛世。

  柳编副业组

  由村民朱庆洪编织能手担任组长,组员由有柳编专业特长的车纯孝、刘成信、王树梓等6名村民组成。副业组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原材料的问题。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很难购买到编织用的柳条、荆条,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1967年秋收秋种完成后,他们6人背上粮食下了荒草大洼、四号桩、五号桩,也就是现在的孤东采油厂,收割野生的柳条、荆条,那时的孤东深秋蚊子、牛虻真是多的让人难以承受,特别是到了天黑,他们得早到自己所支的蚊帐里,躲避蚊虫叮咬。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用了一个月时间收割完成了一个冬、春农闲季节所用的编织材料。回村顾不上休息,接着开始了编筐编篓的工作。他们取长补短,合理分工,擅长细活的编小篓到利津外贸公司销售,擅长粗活的编筐到农资集市销售,就这样一个冬、春的劳动获得了可喜的经济收获。村里根据他们积极贡献,分给了他们较高的工资报酬,同时也壮大了集体经济。村里的柳编副业组,这种生产形式持续了八年的时间,直到七十年代中期因市场原因而停产。

  村里的制砖厂

  1973年村里为了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办起了砖厂。当时胜利油田大会战在这里正处于大开发的初期,河口、孤岛采油厂的新村建设急需建筑材料,砖的需求量很大。村里抓住这一时机办起了砖厂,从鲁西南引进了烧制砖瓦的大把式,在村南建起了砖厂,开始投产的时候砖的质量一般,但正是油田需求旺季,砖的销量很好,别的村看到了这一商机纷纷上马,由于产量猛增,出现了销路难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村党支部及大队部开了好几次村部会议研究对策,最后决定上机械制砖生产线,机制砖形状好看,尺寸标准,成本低,产量高。派出了两名懂行的同志上滨州引进了机制砖生产线,生产出来的砖质量确实好,又一次赢得了市场,有了不错的销路,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村里的砖厂经营了近五年的时间,随着油田大开发的完成,市场需求转弱,村里的砖厂不得不停止经营。

  村里的大棚菜

  1992年,农民日报在“科技致富百人谈(40)”栏目中,刊登文章题目为“盐碱滩上拓富路”的报道。开头文:“含盐量4%以上的土地,历来被专家们认为是农作物生长的禁区,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乡上小街村青年农民刘松海依靠科学技术,潜心研究滨海盐碱地塑料大棚种菜技术,获得成功”。1985年以来,他每年种植大棚菜800平方米,收入都在万元以上,平均亩产值8500元。在他的带动下,上小街及邻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为盐碱地农民开辟一条致富途径。那段时间还有“大众日报”“山东青年报”“山东科技报”“东营日报”都刊登过这方面的报导。

  刘松海是上小街村人,高中毕业后回村务农,像其他农民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忙碌一年,经济收入仅能维持生活温饱。当时他在想,种植蔬菜经济收入较高,于是他萌生了在盐碱地上种植蔬菜的念头。家乡的盐碱地含盐量高的惊人,被称为是“农作物生长的禁区”。他背上干粮去济南,跑寿光,学习种菜技术,回来后一头扎进盐碱地里研究土壤。又东拼西凑了些钱去寿光购进建大棚的材料,1984年建起了东营市黄河以北地区首个冬暖式塑料大棚。蔬菜定植前,采取大棚内两次大水压碱的措施,经过他苦心的劳作管理,首战告捷,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开辟了一条四季鲜的绿洲,生产出了绿色、环保、新鲜的蔬菜,在蔬菜销售的淡季上市,收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塑料大棚不但能保温、保湿,还能减少水分蒸发,阻止土壤盐分上升,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适合在盐碱地大面积推广应用。1985年本村及邻村的群众看到了大棚种菜确实效益高,收益快,纷纷向刘松海学习请教,也搞起了大棚菜种植项目。在他的带动指导下,到1986年本村两委统一了思想,认为这是一条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路,于是在村东盐碱地上规划了大棚菜种植区,沟渠路统一规划,新建蔬菜大棚96个,总面积108亩,年亩产效益达到了近万元,从此,大棚菜生产战为本村的主导产业。时任东营市市长的李殿奎莅临上小街视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就这样刘松海带动群众走上了利用盐碱地种大棚菜共同致富路,在当地创造了奇迹,刘松海也成了当时全区第一个种菜万元户。

  看到刘松海干出了名堂,乡亲们服了,主动上门请教。1987年他主动拿出2000元,帮助有困难的户建大棚,还主动挑起了指导全乡种菜的重担。在区乡政府和区科协的帮助下,刘松海组织起了40人的农村青年蔬菜种植研究会,积极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努力争取和完成了省、市、区科研项目五项。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21项,其中“滨海盐碱地塑料大棚蔬菜综合丰产技术研究”项目,荣获199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东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刘松海的愿望实现了。但他并不满足,他还想帮助更多的人掌握新的种菜技术,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是他先后到河口采油厂农工商,河口黄河修防段,本区的四乡一镇,利津的王庄乡、罗镇乡、付窝乡等十九个单位去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等和技术讲座,从未收过一分钱的指导费。另外,无偿为种菜户提供菜苗20万株,帮助120户菜农脱贫致富,及时回复了来自全国9省184封来信、来函咨询,为市科技情报所录制了科教片《盐碱地大棚蔬菜栽培》,此片先后在中央、省、市电视台农科节目中播放,为推广科学种菜发挥了示范作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松海有了小知名度,1992年分别获市、区农民科技状元,并获得了农业师技术职称,1987年被推选为河口区人大代表,1991年被推选为河口区政协常委,他的这一科学种菜战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北方盐渍土地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创造了成功的经验。

  村里的宣传队

  1970年-1976年村里建有文艺宣传队,在农闲季节为群众演出些小节目,宣传内容主要是结合当时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也表演些快书、相声、表演唱等,很受群众欢迎。宣传队1976年春节期间参加了利津县文化汇演,获得了二等奖。2015年我村文书杨文峰为队长,组建了15人的舞蹈队,利用业余时间在村文化广场跳广场舞。每天晚上吸引很多群众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群众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显著的提升。2015年春我村舞蹈队参加了六合街道举办的“文明乡村,最美六合”广场舞比赛,荣获二等奖。

  村内走出去的人士

  王宝祥,1944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利津县大队,罗镇区工所工作,主要是从事敌后反特工作。1949年6月在罗镇区后墩村执行任务时被敌特分子重重包围,壮烈牺牲。

  周炳刚: 1948年参军,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8师炮团工兵连通讯员。1951年6月牺牲于朝鲜战场。

  盖德俊, 曾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工作,处级干部。

  盖德民、李义增两人同时参加了淮海战役支前工作,因为执行任务成绩突出,荣立了“支前三等功”。

  张金峰,积极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做出了积极贡献。

  盖清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报社总编辑。

  刘东方:山东航空公司飞行员,正驾。

  刘维荣:河口区农业局,高级兽医师。

  周义村:河口区民政局局长。

  周义宝:市交通局大队长。

  周维清:曾任河口区老龄办主任。

  刘维荣:河口区农牧局,高级兽医师。

  周义峰:河口区交通局,工程师。

  周  强:河口区老龄委副主任科员。

  刘建文:北京民航总局,工程师。

  周义娥:河口区人民医院,高级医师。

  韩凤起:胜利油田科瑞公司,工程师。

  裴学军:河口区纪检委,经济师。

  周建青:河口区油区办,经济师。

  王合青:河口区交通局,工程师。

  刘明峰:河口区交通局,工程师。

  马景国:河口区民政局,经济师。

  刘松海:农民农艺师。

  大事记

  1945年大参军,上小街村有6名青年参军抗击日寇。

  1948年,土地改革、农会成立。

  1943年,日寇21天大扫荡,我村民盖布德被日寇打断一根腿,使他终身残废。

  1975年,村里建了砖厂,建了大队办公室、合作医疗室。

  1986年,全村通了电,新建了学校和幼儿园。

  1987年,东营市市长李殿奎视察上小街村大棚蔬菜。

  2014年,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

  光荣榜

  1993年,被评为河口区大棚蔬菜生产示范村。

  2005年,被评为东营市卫生村。

  2007年,被评为河口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8年,被评为山东省级卫生村。

  历届村党支部书记及任职时间

  何德青, 1963年—1964年

  裴云祥, 1965年—1970年

  薄瑞卿, 1970年—1971年

  张金岭, 1974年—1993年

  刘松海, 1994年—2001年

  李希平, 2001年—2001年

  王树云,,2002年—2007年

  周和青, 2008年—2014年

  刘建强,2015年至今

  历届村委会主任及任职时间

  杨玉光, 1948年—1955年

  刘成仁, 1956年—1959年

  裴洪奎, 1967年—1969年

  张金岭, 1970年—1974年

  韩振旭, 1975年—1992年

  刘松海, 1993年—1993年

  王树云, 1997年—2000年

  刘金银, 2001年—2004年

  王树云, 2005年—2007年

  朱庆峰, 2008年—2008年

  周和青, 2009年—2014年

  刘建强,2015年至今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