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村
于家村位于河口区南端,六合街道办事处北500米处,东临范家村,北临广河村,南临安家村,2015年年底,该村土地面积1100亩,其中耕地420亩,土质属沙碱土壤,主要种植玉米、棉花、蔬菜等农作物。在1960年—1970年间曾和范家村合并、分离过两次。
2005年之前,本村居住杂乱,房屋简陋,村貌脏污不整,从2005年初开始,规划拆旧、建新村,到2006年新村建设竣工,年底全村72户迁入新村。
清道光年间于姓一家兄弟由利津县原丰国镇、河圈村(今利津县汀罗镇汀河村)以下洼谋生搬到此地,主要靠打渔为生,起名渔窝棚,住户多为于姓,又改为于窝棚。1941年解放后,改为于家村沿用至今。
2015年底,全村112户,311人,主要有于、毕、姜、李、陈、周、王7姓。
于家村原来是处在一块没有人烟的荒草大洼,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住窝棚、地屋子,靠打鱼拾柴为维持生计,为了吃饱肚子,后来开垦了些不存水的沟洼地块种植农作物,该处缺乏水源,挖坑取水,水质碱涩,有人编成顺口溜,出门听“鸦连子”叫,回家喝“骡马尿”。
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成立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因生产管理制度的制约、土地产出率低,农民生活还是很拮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于家村全面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他们自动学习科学知识,接受新的种植模式,在水利设施上,国家建成了河王渠,于家村的土地浇上了黄河水,农作物产量猛增,人们的生活富足起来,住房有了很大的改变,家家购买了新农具,新型生产机械,1984年通了电,集体购买了大功率的抽水机,1994年修了柏油路,1996年用上了水,大大的改变了生产条件,2002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成立了开发领导小组,把村北的低产地、摞荒地开发成上农下渔的台田1000亩,每户一个台田种棉花、蔬菜等农作物,一个池塘养鱼虾,使农民的生产条件有了改变。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减免了农业税,种粮实行直补,购买大型农业机械都有现金补贴。2015年底人均纯收入14000元,农村新兴合作医疗覆盖率100%,60岁老人享受基础养老金,70岁老人住上了老年公寓,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3—6岁的孩子都上了幼儿园,基本解决了百姓看病难、老人养老难、孩子上学难的问题。环境建设出现了新面貌,于家村实现了绿化、硬化、亮化建设,扩建柏油路5500米,安装了路灯、地下排水管道4000米,对部分管道进行拓宽,扩建了绿化带,凡村内路旁、房边均由绿树、花草覆盖,户户安装了太阳能,建了沼气池,用上了天燃气,有线电视家家通,建起了文化大院,新铺设了整齐的娱乐广场,安装了健身器、篮球场,配套了小康书屋、图书室,村里成立了秧歌队,广场舞每晚按时练演出。该村目前已呈现了房、林、路、水、电、气、太阳能、书、文、体全面配套的新格局,户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部分村民住上了楼房,买了汽车、电脑及电器,家具一应俱全,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
接力共绘搬迁图
于家村大部分农户世世代代生活在旧村中,村民居住杂乱,居住房屋简陋,道路弯曲,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道不道,街不街”,出行、饮水极为不便,生存条件极为艰苦,就地脱贫的困难很大。在省委省政府启动扶贫开发工作,鼓励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简称:两不具备)的村庄实施整村搬迁。于家村抓住机遇,决定实施搬迁脱贫工程。2000年冬天,村两委绘制新村规划蓝图。经过大量走访,谋划,两委成员付出大量的心血,付出艰辛的劳苦,挨家挨户做村民的工作,进行全民总动员。六合乡高标准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村就此拉开了序幕。村“两委”在书记于维建的带领下,多方求援、争取上级支持,筹集各方资金高达1000余万元,完善村庄的基础配套设施。积极争取部门资源,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全部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讯。建起了文化大院,配置了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相应设施,村内街道两旁配套了绿化带。2004年率先安置三户后,2005年大批户民搬迁到新村。2006年搬迁全部竣工,年底全村72户全部迁入,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新村南北长380米,东西宽320米,横9户竖10户的棋盘格局的村貌形成,平坦路、明亮灯、干净水、卫生厕、整洁房、洁净能源的村容村貌展现在眼前。新村成为环境优美、实力强大、管理创新、风气良好的“秀美宜居乡村”。于家人享受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实惠,生活环境变了,幸福指数提高了。于家村村民陈合廷激动地告诉记者:“现在于家整体搬迁,人们心里都很高兴,原来的小路都不好走,现在搬到新村去,路也硬化了,房子也整齐了,人们的心情都舒畅了,以前想都不敢想呀!”搬迁的于家村作为东营市新农村建设的精品亮点,成为全市新农村示范点,全国学习的榜样。先后有18家国家、省市区媒体给予了报道,推介其做法。
新村引领农民新生活
让农民搬出来,最终目的还是要他们富起来。村“两委”早在搬迁之处就定下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利用盐碱地,开发上农下渔台田模式,就是切合于家村实际的增收致富之路。
从旧村到新村,过程何其艰难。可不畏艰难的于家村和广大村民硬是凭着一股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探索出了一条“领导重视、群众自愿;规划引领、试点先行;资金投入、机制推进;设施保障、产业发展”的搬迁之路。
新村建设,村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空前的改善,也从根本上提高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尝到甜头的村民,把村支部、村委会当成了离不开的主心骨。
休闲农业促发展
2005年,立足本村上农下渔工程基础,村两委又投资250余万元,以高标准、高规格,对50多处上农下渔项目进一步规范化建设。实行全村统一,结合种植特点,台田上种植多种蔬菜瓜果,台下池内养鱼、养虾。鱼以黄金鲫、鲤鱼、草鱼、白鲳鱼为主。刚开始时,到了蔬菜瓜果采摘季节,因经验不足,引导与管理不善,前来采摘的人多而凌乱,采摘时间控制不当,游客白采白摘,只顾采摘,不爱惜庄稼,本来想通过采摘这一形式,丰富有人们的乐趣,提高农民的收入,两全其美,结果采的乱七八糟,摘得一塌糊涂。农民收入不但没得到提高,多数还赔了本钱,种植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这时,村两委领导挨家挨户调查情况,书记于维建、主任于耀山起早贪黑到各种植基地走访安慰,帮农民出点子、想办法,鼓励人们别灰心,不泄气,不但继续种,还要种的比往年好。又到了采摘季节,大家总结上次的经验教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采摘须知”,有专人在采摘入口处向游人讲解提示,采摘者有序进入,文明采摘,采摘完自动过秤,如数交钱,这样,游人边采边玩,不时与菜农果农交谈,了解种植管理过程,体验劳动的不易,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自身回归于自然,仿佛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
村“两委”设置了多条线路,采摘、游览、观光、垂钓。喜欢采摘的市民,纷纷驾车到采摘园,大部分一家三、四口,边采摘边拍照,傍晚,大包小包的提着自己采摘的新鲜蔬菜,满意而归。一家人走进大自然,感受亲手采摘的乐趣。据一户经营采摘园的村民介绍,她家在旺季,每天都能接待二三十位游客,收入颇丰。
时任村委主任的于耀山、村民于耀民,是于家村种菜种果养鱼的两个能人,他们的鱼池,人们爱去垂钓,他们的菜园,人们愿意去采。单说垂钓,每到清晨、黄昏或周末、节假日,来自各地的垂钓爱好者,一个个凝神稳坐于五颜六色的大太阳伞下,有的嘴里叼着香烟,有的静观着水面,烟雾与水面的薄薄的雾气混为一体。鱼儿水中漫游,钓者岸上坐等,比的是耐心,修的是心性,练的是技巧,小景着实很美。有禁不住诱惑的贪吃者吞了铒钩,方知上当,但为时已晚,钓者迅速提起鱼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被钓上来。池塘边一条条鱼杆横于水面,反复提起,一条条鱼儿掉进鱼盆,收获着劳动的果实。静与动的画面彼此交替展现,心情与心境交融,人与水与风与自然相融,体会到一种没有压力的恬静,收获着满意的喜悦,又不时挪动一下坐麻的屁股,真是悠哉悠哉啊!
于耀山介绍,到他的水库来钓鱼的人,大多数来自河口油田的退休职工,有的来自东营及附近村庄,他们钓到的最大的一条胜利品重约6斤多,多数在2—3斤。最多的人一天能钓到四、五十斤。还有的钓完后在情调小屋外,借用露天大锅,炖上几条,坐在水泥檩条与木头搭成的棚子底下,品尝着鲜鱼,喝上几盅小烧酒,鱼香酒香四溢,朗朗的笑谈声在池边回荡,真是美哉美哉!于耀山的池塘,鱼多个大,他又人品好、态度好,所以,慕名而来的垂钓人越来越多,他的收入也越来越高。人们都学着养,模仿着做,于耀山也非常乐意为老少爷们指导、帮忙、介绍经验。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发展48个上农下鱼项目,经济效益在较短时间内有了实实在在的提升,村民们的腰包慢慢地鼓起来。于家村名声外传,在河口区成了有名的休闲观光农业村。街道区市各级政府也十分关注,给予认可,树立为休闲农业的典型。2005至2013年间是于家上农下鱼发展壮大的旺盛和鼎盛时期,在这期间,中央电视台还专门采访并播放了于耀山养殖垂钓的新闻报道,为于家村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省级先进于清泉
今年85岁的建国前老党员于清泉同志,解放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炮兵部队曾担任过秘密交通员。当时他在干交通员时,父母都不知道他干啥。干这一行是极其危险的,一旦暴露就会被敌人杀头。而他冒着生命危险为党传送情报三年之久。1948年当兵,参加了若干次战役,大的战役有淮海战役、上海战役、渡江战役,在渡江战役中受伤复原回家。回家后接受国家安排工作,调到乡里分管打土豪分田地,工作非常出色。曾经在沾化、利津、垦利工作十几年。六十年代因家庭困难,无法生活,退职回家,在于家村担任支部书记、大队长职务。六二年任支部书记期间,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于家村工作上的很快发展,经济直线上升。年人均收入在惠民地区第一名。在六三至六四两年里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于清泉同志曾两次参加胜利的表彰,被省地市县评为先进党支部书记。后来因年龄、身体原因退休。但是退休后的于清泉也非常关心村里的各项工作,为年轻的村干部出谋划策,言传身教,在村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每年在村内公路傍的绿化带拔拔草,帮清洁工打扫卫生等,发挥一位老党员的余热。
难以忘记的日寇暴行
1941年冬,日寇21天“大扫荡”,在于家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连年迈老人也不放过。于溶86岁的母亲(张氏),坐在炕上,鬼子用五齿铁粪叉插在老人头顶上,老人当场昏迷过去,得亏家人近处藏匿,鬼子撤走后立即进村,才把老人头上的铁粪叉拔下,取出仅藏的一点高粮面把老人头上的血口堵住,后经精心护理,老人的生命才保存下来,但留在老人头顶上的伤疤,永远印证着日寇残无人道的累累罪行。后来日寇把当地作为战略区,进行拉锯式的不断清扫,见人就杀,该村多数住房被烧,物品被抢。村里人为了保命,1943年都到汀河、陈庄一带村庄避难,1944年以后人们才陆续回村又一次重建家园。
村里走出的人士
于耀忠,曾任滨州市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朱桂臻,曾任滨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
于耀坤,曾任利津县统计局局长。
于淑芳,在滨州市建设局工作至今。
于耀亭,河口区安监局副局长。
于耀新,六合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协胜管区书记。
于耀亮,曾任河口区交通局局长。
于 娟,东营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至今,副科级。
于耀芳,河口区发改委副局长至今。
于耀芹,河口区执法局任职至今(副科级)。
光荣榜
于家村2002年——2006年连续5年被东营市授予养殖示范村。
2003年被东营市授予卫生村、养殖先进村。
2003年——2006年连续5年被东营市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责任目标监督检查先进单位。
2004年被山东省授予文明信用村、东营市文明村、东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河口区先进村。
2005年被东营市授予无家庭暴力先进村。
2006年被东营市授予先进党支部。
2007年被山东省授予卫生村、东营市信息化示范村、河口区沼气池先进单位、河口区基层党建示范村。
2008年东营市优秀农村文化大院、全区小康文明示范村。
2009年平安东营建设模范村。
2010年全市民主法制示范村。
2013年山东省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村。
1951年村里建立了小学。
1971年建起了大队办公室,并设立了卫生室。
1984年村里通了电。
1994年村子里修了柏油路。
1996年村子安装了自来水。
2005年—2006年拆旧建立新村,农农户户安装太阳能、沼气池,2014年户户安装天燃气。
历届党支部书记及任职时间
于清泉, 1971年—1977年。
于奎泉, 1978年—1979年。
于维建, 1980年—2007年。
于耀山, 2008年—2011年。
于耀生, 2011年至今。
历届村主任(村长、大队长)及任职时间
于学智, 1942年—1949年。
毕守礼, 1950年—1952年。
于学功, 1953年—1959年。
于克俭, 1961年—1962年。
于清泉, 1971年—1972年。
陈合廷, 1973年—1992年。
于明泉, 1993年—1995年。
于耀生, 1996年—2002年。
于耀山, 2002年—2004年。
2008年—2011年。
于维建 ,2005年—2007年。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