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吕村

关键词:

  八吕村位于河口区城区海盛路北首,河滨路北侧,西邻六吕村,东北邻东五村。全村土地面积6670亩。土质属沙碱性和红土性土壤,主要种植小麦、棉花、高粱、谷子等,均为低产农田。

  2015年底,全村 172户,496人,党员55名。八吕村属移民村,为多姓氏自然村,主要有王、董、周、宋、李、张、马、陈、孟、卢、孔、付、袁、闫、朱、尚、齐、彭、毕、扈、路、刘、牟、牛、高、盖、徐、夏、孙、苏、刁、褚、樊、戴、邬、霍、胡、许、曾、邱、安、赵、范、鞠、吴、魏、庞、崔、杨、薄、万、肖、韩、时、季、吕、郭、国、胥等59个姓氏。

  八吕村属河口城区规划内村庄,自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为建设新兴的河口城区提供基础土地。从1973—2011年,村内为油田开发建设、沾化县化肥厂建设、河口城区建设等公共社会事业建设贡献了大部分的土地,是承托河口油城的重要城郊村之一。

  八吕村的来历与变迁

  1917年7月,黄河由利津虎滩嘴东南分出一支支流入今河口区境内大牟里、小牟里、四扣、刘坨、韩家屋子以北的面条沟(今挑河)入海。河沟两侧淤积出了大量的土地。后有利津县第二区的蔡家庄、三佛店张如廷、张连升两大户人家出资向县垦务局买下面条沟两侧,西起今刘坨村、东到今八吕村东,北到海滩这片洼地。始引蔡家庄、三佛店农民来此耕垦,并居于现六吕村以北四公里处,取名蔡家庄屋子和甜水井屋子。1935年,黄河在山东鄄城决口,致沿黄数以万计群众流离失所。民国山东省政府迁灾民到此垦殖,政府为安置灾民,从今刘坨村东,到今挑河一线间重新划分垦户集居地点,并把蔡家庄屋子、甜水井屋子先期到达的灾民,南迁六华里。自西向东划定集居地十个闾(闾字后简写成了吕字),八吕村由此定名。后又由于黄河泛滥、海潮侵袭,与兵荒匪乱等多重自然灾害的发生、离散与重聚的变化,村庄分并更迭,有的村庄消失,有的村庄合并,现在只剩了二、六、八三个吕。

  到1938年7月大海潮后,二吕、六吕、八吕合为一个行政村,称二八吕村。村民也称共和村。20世纪40—50年代,垦利、利津迁来部分移民到二八吕,人口增加。1958年,六吕、二吕、八吕分开各建生产大队,本村称八吕生产大队。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时,撤销大队名称,改建为八吕村村民委员会。1991年,河口区人民政府公布该村标准名称为“八吕村”。

  多种经营替代了传统农业

  立村之初,新淤地广袤无垠,地广人稀,处在农业生产的原始和传统状态。由于当时农业生产条件所限,实行大面积垦荒种植,主要种植耐旱涝、耐荒草的高粱和大豆,少有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这种种植方式一直持续至20世纪80年代。1951年划定阶级成分。自此,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束,各种形式的生产互助组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全村有四个互助组。1953年,农民个体所有制开始向集体所有制过渡。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9月,全国建立人民公社,实行社、管区、队三级管理,八吕村属刘坨管区管理。不久,高级社合并为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1961年体制下放,自然村改为生产大队。1979年开始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1980年分田到户,成立四个互助合作组,搞农业生产。

  建区后,该村因地制宜,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开发。不断探索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路子,他们先后进行了水稻种植改革、芦竹种植、冬枣种植等实验,但都没有取得成功的经验。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1年正式签定家庭承包经营合同,全村土地承包到户。1991年推行“双田制”改革。1998年取消“双田制”,两田变一田,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2003—2005年,实施“上农下渔”农业生产项目,开发建设高产优质棉田2000亩,同时开发建设了1000亩苇草生产基地。2005年,制定“农业生态园发展规划”,借八吕水库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借助八吕城郊农业示范园,发展蔬菜大棚、休闲观光农业,增加土地效益;开发建设高效林果园、蔬菜园、休闲垂钓园和农业生态观光园。2000年开始发展林果业种植冬枣、苹果、石榴等林果。

  从1991年起,大力发展水产业。水产养殖主要品种有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黑鱼、对虾、毛蟹等10多个品种。2005年,八吕村村民采取投资入股办企业的经营模式,成立东营市黄河口水产批发市场、八吕冷藏厂、八吕水产养殖公司等,东营市黄河口水产批发市场是东营市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业龙头项目,是东营市唯一冠名“黄河口”名称的市级专业水产品批发市场。占地面积133亩,建筑面积97700平方米。2007年5月19日,东营市黄河口水产批发市场正式启用。该市场由八吕村村民投资入股,海华水产公司主办,总投资1703万元,建筑面积97950平方米,建有四栋楼式商品房,四条商铺街,两个交易大棚,配有一座800吨冷藏厂,12个水产暂养池,三个水产加工厂,集水产养殖、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为一体。以经营水产品干鲜货为主,涉及各种海水、淡水鱼类、贝类、观赏鱼、渔具、鱼饲料等产口300多个品种,同时,兼营肉禽蛋、蔬菜、鲜花副食、粮油调料等农产品。

  建筑队伍不断扩大,从几个人的小打小闹,逐步发展壮大。1986年,村集体成立八吕建筑安装工程队、劳务队,主要从事民房建筑,沟渠桥涵等基础工程设施建设和劳务工程,为油田生产建设服务。1994年,注册成立河口区宏盛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注册资金 601万元,年创产值600万元,利税1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80万元的规模。1998年5月,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02万元的股份分别被村委会及村民、公司职工买断。公司有3支一线建筑队伍,就业者近300人,主要承接油田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公路、桥梁等大中型建筑物及土建工程施工。2004年资质晋升为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企业,经营范围: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管道工程;园林绿化工程;钢结构工程;外墙保温工程;公、民用建设项目的设备安装工程;水泥预制。公司现有办公楼1200㎡,职工185人,注册资金1270.6万元,净资产2885万元,大中型机械设备127台(件),动力装备率达到15.5千瓦/人,有职称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50余人,各岗位持证上岗人员80余人,二级建造师10人,下设4个工程处,一个水泥制品公司,年可完成建安产值1.5亿元。

  2005年2月公司通过了CQM国际认证联盟成员北京方圆认证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通过认证管理施工中严把质量关,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0%以上,施工安全事故为零,环境安全事故为零。自觉做到重合同、守信用,把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并使之逐年提高,2002年以来连年被河口区住建局评为优秀施工企业, 2005年连续被评为河口区质量管理先进单位,2012-2016年连续被东营市工商局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

  在大力发展一、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80年代开始,八吕村相继实行生产责任制,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局与模式发生着重大变化,村民陆续走向市场,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发展多种经营。他们发挥靠近河口的优势,村民自发组织规模不大的建筑劳务及少量的餐饮业。刚刚兴起的餐饮业,就是一个小门面,自己家的人掌勺,也不用服务人员,炒好菜端到桌上就行,没有其它的讲究。在滨孤路两边开了十几家这样的小饭店。随着经济的发展,饭店的档次在不断提高,从过去的小板房到砖瓦房再到二层楼房;从过去的二三间房发展到一二十间;从过去的三四个桌子发展到二三十桌、四五十、七八十桌不等;装饰也由过去的素面相对发展到精度装修;设施上从简单的小饭桌发展到大圆桌;装备上从过去只有茶壶、茶碗发展到功放、音箱、灯光等设施。原来的路边小吃店发展到与城里的大饭店相媲美。

  90年代初期,八吕村村民个人开始购买各类运输车辆,从事原油、建筑材料的运输,有大型拖挂汽车1台(部),大型拖拉机2台(部),小型拖拉机4台。随着各类机械的增加,原来在路边从事自行车、小推车维修的人员逐步转向了汽车、拖拉机的维修、保养。当初远近闻名的自行车行—洪发维修也改了行。2015年,全村规模型餐饮业5家,从事百货经营、日用品批发零售等个体工商户4家,汽车修理厂1家,综合维修服务3家,普通车维修2家。全部坐落在村南侧河口城区河滨路北侧之主干道,有商品房2800平方米,从业人员110多人,占全村劳力的80%以上,年创产值200多万元。

  1993年,针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更新住房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对村庄规划的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八吕村决定由东营市规划设计院对新村建设进行规划设计,规划建设的新村是将老村进行改造,将老村位置拆除重建。平房区规划在村东部,整个新村的布局是南北4排,设主干道4条,东西4列,设主干道3条,东侧与沾化啤酒厂相邻,西侧与别墅小区连接,集体每户补助2000元。2004年,新村改造完成。2005-2006年规划建设了八吕别墅小区,新村建设与别墅小区同步进行,别墅小区在规划范围内最初由8户开始,集体每户补助5000元,村民自购物料,自行组织建筑队伍,统一标准、统一格式进行建设,一般投资在14—20万元之间。2006年,全村有35户建成投入使用。2014年,共有50户住进别墅小区。

  战争年代八吕村对革命的贡献

  1942—1945年,八吕村为支援抗日战争,在中国共产党海上工作委员会(简称海上工委)和海防办事处的领导下,积极宣传、发动群众,建立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和民兵自卫队等抗日救国群众组织,配合抗日部队打击日本侵略和国民党伪顽固势力。

  1947年春,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抗日民主政府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八吕村成立村公所,设立贫协会管理八吕村,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改善。同时,开始组织生产互助组,发展生产,是年冬,对土改进行大复查,发动农民“三查”(查土地、查受地主的气、查斗争决心)“八比”(比田地、比生活、比庄稼、比房屋、比农具、比生产、比齐心、比工作),使土地真正回到人民手中。

  1946—1949年,该村有20多人参军,先后组织民兵自卫队、支前队和担架队,参加鲁南大会战、孟良崮战役、解放潍坊和淮海等战役,并组织妇救会生产军需粮食、服装,支援前线。当时,渤海军区八路军野战医院驻在八吕村东,该村妇救会组织妇女护理伤病员,受到部队的嘉奖。

  红红火火的八吕马车店

  1971年,生产大队集体开设的马车店,盖了20多间房,利津的、沾化的马车、地排车每天络绎不绝,曾经成为当时滨孤路一道亮丽的风景。

  20世纪70年代,河口采油厂建设时期,沾化县的马车队将沙石料、钢筋、水泥、水泥线杆等建筑材料和电力器材通过马车源源不断运往河口地区。八吕村在河口采油厂驻地,又靠近荒洼,运货物的马车来此有的当天不能卸货,有的卸货后,当天不能原路返回,需要住店;一些域外的沾化、利津人春天下洼拾青草、放牧的;秋天来此拾野货、打柴草的,也经常来打尖歇脚。一条繁忙的运输线带动了马车店生意的红火,从富国到河口的沿路雨后春笋般建起不少的马车店。聪明的八吕人,发现了挣钱的商机,很快盖起了一处马车店。马车店由最初的几间土房子发展到后来的一个大院子,生意很是红火,那几年挣下了不少钱,为巩固集体经济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马车店的开张其实很简单,只要有足够的房舍给运输者提供食宿方便就可以了,是一种差不多一劳永逸的生财之道。往往店里要有睡觉的床铺,还要有灶具,客人来了将自带的干粮交给店家,店家将干粮切成片状,在上面沾一层面糊,然后锅里放点油炝炝锅加水烧沸,放入干粮片即可。那时条件都差,虽说有“穷家富路”之说,但真正奢侈的出门人很少。有讲究点的,至多要求在锅里放上点菜叶,连吃带喝,然后睡前烫一下脚,舒舒服服地在草铺上歇上一个晚上,第二天就赶路了。

  八吕村的马车店红火了若干年后开始生意冷清。经济条件好了,作为运载工具的马车被后来的拖拉机、汽车所替代,司机们也不再满足于仅仅吃饱饭、睡足觉,开始讲究比较高档次的享受。鉴于此,八吕人开店的意识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也要与时俱进。于是,有部分农民发挥靠近城区的优势,建起了小旅馆,从开始的几间平房,到现在的三层楼房,管理也逐步正规,走上了规范经营之路。可以说现在在滨孤路两边开设的十几家生意兴隆的饭店、旅馆就是昔日马车店的延续,没有当初马车店的开张,就没有经营这些店业的意识和经验,兴隆之说也就无从谈起。

  喧宾夺主的八吕汽车站

  八吕村还有一个出名的地方就是八吕汽车站了。这个名字曾一度盖过河口,远行的人们只知八吕、不知河口。从1975年设立了八吕汽车站开始,人们出行和从外地来河口地区,乘车购票都是买到八吕汽车站的票。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口采油厂的建设,来此的人不断增加,使这个地区的名声不断扩大,但在对外交往中,特别是乘坐公共汽车,只能买到八吕站的车票。

  河口区成立后,八吕汽车站改为了河口汽车站,刚开始的那几年,外地来河口的旅客,咋一换名,还不适应,以为买错票了、坐错站了,他们哪里会想到,八吕汽车站就是河口汽车站。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知道八吕汽车站的已经不多了。

  八吕村因多项工作成绩突出报上有名

  1996年9月10日,以《尊师重教的村支书》为题,《东营日报》对村支部书记董子平关心、支持、资助学校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报道。1997年12月10日以《“孝心榜”的效应》为题,《东营日报》对本村赡养老人、爱老敬老的社会美德进行了报道。1999年2月4日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搞得好》为题,《东营日报》对村务风清气正的情况进行了报道。1999年2月5日以《创业者之歌》为题,《东营日报》对带领全村搞发展的支部书记董子平工作事迹进行了报道。1999年8月16日以《经济建设争排头  精神文明数风流》为题,《东营日报》对本村双文明建设进行了纪实报道。2000年11月7日以《“孝心榜”里看文明》为题,《东营日报》对本村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进行了报道。2000年11月29日以《好媳妇――李金宝》为题,《东营日报》报道了本村的优秀妇女典型李金宝照顾重病的公婆的事迹。2001年2月12日又再次跟踪报道李金宝的事迹。2002年5月22日,在东营市“文明信用工程”系列报道中,本村被选为重点报道单位。

  机修工“孙洪发”

  村民孙洪发,依据自己的特长和居住在交通要道路旁的地理优势,靠干汽拖维修发了家。1991年,他的固定资产已达50多万元,维修车间9间,兼有维修、配件、汽车销售,成为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

  孙洪发1982年从沾化啤酒厂退休后,回到家乡。他在厂里干的是机修工,对汽拖维修相当内行,他发现这里紧靠河口,车辆多,但又缺少维修人员。于是,便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踣口边盖起了3间土坯房,购来必要的设备,干起了维修。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修个自行车、补补汽车、拖拉机轮胎,一天下来也收不了几个钱。

  1983年,他将原来的自行车行改成了汽车、拖拉机维修部,正式干起了汽拖维修业务,由于他苦心经营、又善于经营,不几年的功夫,就把维修部变成了“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的摇钱树。

  随着维修业务的增多和生产的需要,1984年,他又投资建起了汽车配件门市部,随着业务门类的健全,企业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为了使企业形成规模效益,他还和北镇国营京联装修厂搞起了联营,他出厂房,对方出人才和技术,并且兼营汽车销售,每年仅纯收入就增加了2.5万元。

  人物名录

  张乃文  1920年出生,1941年入伍,1947年牺牲于德州。牺牲时任职于渤海四分区。

  董子平  曾任河口街道人大副主任。

  张英然  现任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调研员、东营港城筹建办事处党委书记、仙河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卢洪鹏  现任河口区审计局局长。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

  董振光 1962—1977

  张义然 1977—1981

  董子平 1981—2004

  王乃余 2004—2011

  董子虎 2011—至今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牟俊善 1947—1954

  曹务岭 1955—1959

  宋玉成 1955—1966

  张义然 1967—1968

  董振光 1968—1977

  张义然 1977—1981

  夏现玉 1981—1993

  董子平  1993—2004

  王乃余  2004—2014

  马合田 2014.12—至今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