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坨村

关键词:

  刘坨村位于滨孤路两侧,河口街道办事处西1公里处,西与六扣村相邻,村北4公里处为沾化苇场,南与李坨村地片相邻。全村土地面积5300亩,土质属沙碱土壤,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本村群众从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到以多种经营为主。

  2015年,全村146户,436人。主要有连、薄、马、赵、刘、李、张、鲁、魏、宁、陈、崔、董、吕、齐、尚、宋、孙、王、邢、徐、杨、姚、薛、于、程、苏、苟、阳、高、胡、黄、胥、芦、文、曹、柳、白、袁、何、朱、周、钱、范、曲、许、金、屈、顾、庞、呼、万等52个姓氏。

  刘坨村的形成过程

  椐村中老人回忆,刘坨村来得最早的是利津县张窝村的刘氏家族,当时这里还没有住家,有的只是一些暂住的打鱼的窝棚。窝铺都建在高地上,当地人都习惯把这些高地叫坨子。刘氏家族成员不但在此打鱼,也负责管理坨子上的鱼虾贸易。在坨子周围有许多“沙子井”,沙子井里能长出甘美的甜水,这在茫茫海滩新淤地上是难得的事情。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当时,人们解释不清楚这种现象,认为这是非常灵怪的事情,所以,利津县境内每遇特大旱灾时,便来此求雨,曾有县长坐着插着柳树枝子的轿子,来“沙子井”求雨,有时还真能下雨。当时有一石碑,上刻“圣水灵池”四个大字,就是当年求雨后留下的古迹。

  1934年,利津县大户刘学让来此领地,后渐有许多种地屋子,垦荒者,春来秋走,流动种地;同年,利津县薄家庄薄宗田迁此居住,随着落居的人增多,渐渐形成了一个小的村落,因此处地势较高,形似坨子,又是刘姓捷足先登,故取名刘家坨子,简称刘坨。

  后来,陆续有诸多移民或垦荒户迁居于此,形成多个自然村,人称刘坨村五大闾(马家屋子、十六户屋子、七扣、刘家坨子、南闾)。1950年,马家屋子并入了长清县移民迁来成立的长青村。1958年南闾归了六扣村管辖,从此刘坨村由买卖街、七扣、十六户屋子3个自然村组成。20世纪70年代中期,七扣村民搬到滨孤路北侧十六户屋子。刘坨村形成了南北两块,至今村型未变。

  不断优化的生产结构

  本村早期均为种地屋子组成,种植方式是传统的广种薄收。20世纪60年代末,村民多以种植高粱、大豆为主。1967年,四扣人民公社组织基础性的农田基本建设,项目主要安排在2000余亩耕地的治理改造上,但由于水资源一直受到制约,所有耕地处在中低产水平。50—80年代初期,全村耕地呈加快碱化趋势,农业种植业收入是全村经济主体,占农村总收入的75%以上,另有集体养殖业、村办企业等不足25%。

  1985年,利用草桥沟调蓄水源,在四扣乡政府和胜利油田的支持帮助下,全村开发稻田2500亩。同年,国家投资帮助建设小水库4座合成为一体的小水库组,水库以养鱼为主,村委会对外承包。1999年,再次实施农田改造,以治理盐碱为目的,修筑台田1000亩,田间布局是每50亩一个台面和一个水池,形成“上农下渔”的开发模式;改造之初,台田种植棉花,5年后改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台田下的水池全部进行养鱼,经济效益稳定提高。2000年开始,在突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利用地处公路沿线和盐碱地广阔的优势,积极发展饮食服务业和芦苇生产,老年人和妇女种植台田,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另有多家从事运输业、工商业,汽修业及养殖业等,多元化经济发展格局形成。

  1947年,村落基本成型时,当时的5个自然村,约近百户,均养牛1—2头。20世纪80年代,每年养牛稳定在50多头,马3匹,驴极少;生产队配置胶轮车7套,驾辕拉套全由成年牛完成,全部用于种植业生产中的田间耕作、庄稼运输、场间收打等。1998年,全村马、牛、驴等大牲畜养殖发展为80—100头,户均一套胶轮车。1999年开始,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不再养殖大牲畜。村民有养羊的习惯,集体年代多为各家各户散养,户均在3—5只左右,多的10余只。后期,村集体出工分,将散养户的羊全部集中起来,集中放牧,收工后各自领回,规模达到300—1000只;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村民不再规模化养羊。

  名胜古迹

  圣水灵池

  黄河造陆之前,此处属于沼泽地,人们将比较高的土地称为坨子,居民主要是打鱼为生,在高岗上居住。有几个沙子井(从贝壳堆里向外渗水)可供坨子上的人和四周渔民饮用。当时这些沙子井比较有名,长年不断,人们传说有神灵的,也有说这里的水通大海的,说法不一。有人在李坨村西南上见到“圣水灵池”的石碑,位置在现在的的鸣翠湖中,在修鸣翠湖时没了下家,没有人知道其下落。

  据利津县志记载:圣水灵池濒海,地址在去县治百里一个叫幻水坨的地方。相传在滨海斥卤之中,潮汐往来之地,有一清泉涌出,甘且洌,大旱不涸,大涝不溢。灵池旁有奇草,名重楼草。遇天旱取其水祷雨,很是灵验,故人称“圣水灵池”。

  乾隆三十二年,春天无雨,至夏四月仍不见半滴雨星,时民皆悬耜,野无青草,眼看一年收成无望。知县程士范乃命学博张本大撰《祷雨文》,亲自率领同僚到圣水灵池取来圣水,供奉于龙王庙,并拜祈于阶下。此时,风猛日烈,不见一丝云彩,人们都怕不下雨。谁知到傍晚,突见“海畔生云,雷电交作,澍雨滂沱,四郊沾足”,喜雨解旱,民众无不欢欣鼓舞。过后,程士范专门安排将圣水灵池周边砌砖修护,并刻石立碑铭记此事,程士范亲自撰写碑文《幻水坨祷雨灵验记》,以昭神贶。圣水灵池以此更加出名。

  李应甲《圣水灵池》诗曰:“野静山遥烟水渺,有龙蟠在灵之沼。政平人和雨露滋,闲对重楼龙不扰。”

  “圣水灵池”石碑还是当时沾化、利津县界的标志:据光绪九年《利津县志》,沾化利津分界纪略: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沾利两县交界处,河道变迁,大片退海之地成为新淤沃土,群众争相垦种,发生争执。山东省垦务局提调冯树勋、武定知府曹荣、沾化县知县姚鹏图、利津县知县沈福介,共同协商并禀告府县、藩县,划定了两县县界:

  “自利国镇旧有芦洼道起,正北偏东斜直至中流沟之间,居中划分。在北偏东之利津官灶城、李家屋子之间,亦系居中划分。在北偏东至胡往屋子向正北、东至黄河边、西属沾境东为利地,自北向东北沿河曲线至幻水坨、圣水灵池石碑下,正北2420步止以黄河西北岸为界。西北属沾,东南连河身属利地。在往正东1880步止,又自沾境之大洋铺、龙王庙东山墙起,向正东5400步止。在向正北至海。西属沾境、东属利地,绘图立案,永久遵守。”

  八扣井

  在刘坨村西南,原七扣村南的地方,有一个八扣井,现在七十多岁的老人对八扣村居民没有了印象,但八扣井却都知道,不仅在刘坨村,就是在周围的六扣、四扣、长青、南旺等村,八扣井都是名声响亮。八扣井说是个井,其实不是一个,而是由几个取水的土井集体的名字。

  20世纪中期,每逢干旱时节,周围村的居民都要到此等水。据调查,八扣在当时也是一个大村。属于当初分扣子地时的第八扣。据说八扣村有几百口人,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八扣村住户都搬迁了,但八扣井却留了下来,为当地居住造福。直到各村通了自来水才结束了历史使命。现在因农田开发,这些留着历史痕迹的井被台田所覆盖。

  买卖街

  买卖街位于现村村南,当初这里有一条东西向的河道,通往从李坨村东经二吕、八吕的挑河,它是黄河决口后形成的支流,从八吕东注入现在的挑河。在这淤积成的河沟崖上因船来船往,形成一个码头,由于南来北往的人在此经营,就形成了买卖街,形成的具体时间已无从查考。

  据村里的老人讲,当时的买卖街主要经营粮食、布匹、蔬菜及日用品,固定的经营户有包子铺、馒头房等,村旁河道中,船只川流不息,交易繁忙,是当时沾化东部最早的集贸市场。当时利津的盐窝、利城的许多农户来沾化洼耕种,他们春来秋走,每年将庄稼收获后,在这里将一年的收获从买卖街码头装船运回利津老家,第二年春,再坐船来此耕种。

  1958年,四扣公社在四扣村成立,在公社驻地设立了集市,买卖街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见义勇为的“赵建武、张金华”

  2011年12月7日上午8时40分许,一辆出租车在滨孤路河口街道刘坨村路段因会车不慎发生侧翻,在连续撞倒三棵行道树后翻入南侧沟内。当时沟内水深约1.5米,车辆倾覆并全部没入水中,仅后侧两轮露出水面,司机及4名乘客被困车内,情况万分危急。

  此时,张金华、赵建武正在距离事发地点约50米的超市内。两人听到响声后,出门看到三棵行道树歪倒,迅速作出事故判断,快速冲到现场,毫不犹豫地跳入冷水中,逐一将被困人员救出,并将5人全部送上救护车。自发现事故到救出所有被困人员仅用不到3分钟,若救援稍有延误,后果将不堪设想。

  2012年3月,张金华、赵建武两位同志被东营市政法委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给予每人5000元的现金奖励。

  人物名录

  孙建安  1924年出生,1946年4月入伍,1949年失踪,1981年8月30日追封为烈士,失踪时任解放军华野二十八军八十三师一四九团战士。

  李义泉  曾任江西省自西县一中任校长、沾化县供销社主任。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 

  连福堂 1954—1959

  鲁义成 1959—1964

  连福堂 1964—1967  

  马敬先 1967—1988

  薄万华 1988—1993

  张胜林 1993—1999

  薄万华 1999—至今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胡金明 1953—1954

  连福堂 1954—1958

  李德昌 1958—1968

  李永歧 1968—1989

  李相武 1989—1993

  薄景明 1993—1996

  李  华 1996—1999

  薄景明 1999—2004 

  薄万华 2004—2014

  宁吉祥 2014—至今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