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坨村

关键词:

  李坨村位于河口城区海宁路西侧,河滨路西首南侧,属城郊村。2015年底,全村330户,756人,其中男性363人,女性393人,党员59名。主要有毕、张、杨、程、高、单、孙、李、董、王、丛、侯、冯、陈、锡、薄、蔡、曹、付、傅、胡、扈、林、陵、刘、马、宋、许、袁、赵、龚、朱、闫、生、任、徐、耿、盖、焦、周、黄、武、苟、郭、罗、崔、曲、方、郝、吕、姚、尚、蒋、倪、卢、滕等56个姓氏。

  一条黄河支流造就李坨村

  1917年7月,黄河由利津虎滩嘴东南分出一支流入今河口区内的大牟里、小牟里、四扣、刘坨、韩家屋子以此的面条沟(今挑河)入海。此后,沟南侧就淤积出了李坨村四周的大片土地。

  1934年伏汛期,经山东省国民政府批准,铁门关地区的付洪三买下今李坨村周围土地,约有2000亩,进行租佃收利。当时的佃户有寿光县的杨似功、杨顺柳、毕仁德、王松房等。1935年,住义和村的利津县李春棣在此建房占地,因此处地形似坨子,故名李家坨子。1943年,开始土地改革,划分成分时,李家坨子没有地主富农之成分,村民都是租种土地的佃户,附近称“佃户村”多年。1958年,人民公社化,村建大队,改村名为李坨。因该地属黄河新淤地,土地较肥沃,来自寿光县和利津县的农民逐渐增多。

  1964年大海潮将李坨村附近变成一片汪洋,土地逐步碱化,耕地减少,群众生活窘迫,部分住户迁返回原籍居住。1979年原居住于李坨村西南角的五吕村由于剩余20几户人家不足100口人,上级政府为便于协调管理,将五吕村并入李坨村,五吕村成为李坨村一个生产小队。李坨村村名沿用至今。

  依托城郊优势  推动经济发展

  建村初期除去李春棣等四户长期居住外,都是外地移民来此开荒种地,当时土地比较肥沃,地域宽满,全靠人种天收,秋收后把粮食运回原籍。1949年,本村增加到100多户,成为当时有一定规模的村庄。

  1964年大海潮,李坨村遭受海潮侵袭,土地碱化,生产条件极差,旱涝碱潮成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最大威胁。1965年,在村西西河滩(地名)开挖深沟台田,使其小沟通大沟,大沟连大河,解决排碱和抗旱排涝的问题。通过建设台田,整平土地,蓄淡压碱,降低地下水位,解决土地返碱的矛盾,最终实现旱涝保收。经过一个冬春的人工治理,使1000亩荒碱涝洼地变成李坨的粮食主产阵地。

  1980—1981年全面落实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逐步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群众生活逐步改善。从1980年开始,李坨村逐步实施稻田开发。通过油地共建(油田支援地方),投资40万元,在村南建成小型水库1座,蓄水能力50—70万立方米,作为稻田所需水源供给。从此人们能生产自给并有余粮。

  自1984年河口区成立以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利用地处城乡结合部优势,大力发展运输业、建筑业、劳务业、餐饮业、服务业等多种经济。其中:

  运输始于1985年,村民借助油田开发建设对运输业的市场需求,开始从事以原油运输为主体的个体运输业,并且发展速度很快。1990年,全村个人运输车辆达到54台(部),其中上海—50型拖拉机50台(部),解放牌16吨运输拖挂汽车4台(部);村民张宝宗、高廷芝、董月明等人从事客运村民,购置客车4台,路线分别为河口—东营、潍坊、滨州、德州。

  村建筑业起始于1984年前后,最初组织成立由13人组成的筑路队,主要承接乡镇公路和油田生产路的建设,由30—80人不等的劳务队伍实施。1992年,杨业堂挑头组建河口区第三建筑安装公司,主要经营土木工程、水电暖管道安装、筑路桥闸、水泥预制和劳务工程,注册员工人数为300人,注册资本156万元人民币。1991年与潍坊宏伟金属材料厂合资成立了河口区以劳养武金属材料冶炼厂,由杨春耀负责。

  1992年建立了铸造厂,位于老办公大院内,以废铁为原料炼制钢坯、钢锭,直接销往潍坊,铸造厂由单立华负责。同年还成立了由郭学斌负责的华苑大酒店。1992年建成轧钢厂,位于老办公楼南侧,原料为冶炼厂生产的钢坯或到济南钢铁厂购进下脚料,主要产品是圆柱钢筋和螺纹钢筋。1993年建成铸造厂,进行生铁翻砂、制造阀门、铁栅栏院墙、生铁铸件、暖气片等加工制造。当时,李坨村的经济有一个飞速提高,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经济强村。

  村居建设

  1972年村里从胜利油田协调管线,由胜利油田第四医院处接通自来水,1978年电话、高压电通到村入户。1986年村委会投资48万元,在村内修建柏油路2000米。1995年户户通闭路电视。进入21世纪后,开始规范村级事务管理,抓党建,新农村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取得可喜成绩。2002年开始,处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为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李坨村实施城市化建设,靠近城区规划了新村,建成河凯小区,占地面积187.5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于2002年筹建,2003年入住60户,2009年入住156户,建筑格式为168—198平方米连体别墅和多层住宅楼。2013年开始筹建河凯二期小区建设,建筑格式为271平方米的连体别墅。到2015年已建成147户,小区绿化面积达到了30%,建有30余亩的休闲广场,广场内有演出台、健身器材、篮球场、门球场等文体设施。2011年开始,李坨村实施旧村改造,原村落全部拆除建设回迁房。项目于2012年3月开工建设,项目占地面积77亩(51413.2平方米),规划开发建设面积61655.6平方米,容积率为1.2,主体5层19栋(其中,18栋住宅,1栋公建物业楼),总户数为490户(其中,70型60户,80型150户,120型260户,160型20户),公用设施一处400平方米。2013年6月,小区通过竣工综合验收,村民全部回迁,命名为康宁小区。

  随着城区不断发展,根据新的城市规划,李坨村土地将全部被逐年征用,经济发展的方向就是围绕如何“围城发展,为城服务”做文章。2009年通过街道引导,李坨村与东营中海房地产公司达成了以土地换取4500平方米商品房的土地协议,土地收益合同为40年,此项目每年收益72万元。同时也在小区南部,渤海路以北、河安社区北侧集资开发建设了商品房33户,共5500余平方米,全部现款售出,充分体现了土地利用多样化的好处,也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盛极一时的拖拉机运输队

  20世纪80年代初期,河口区政府成立,河口采油厂也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时期,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位于河口城郊的李坨村群众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围绕城市建设做文章。

  他们选择购置运输机械,最早是本村的杨树风、毕玉贤两人合伙购进了二手的上海50拖拉机,从寿光、青州等地向河口运输中沙、石头等建材,主要是运到油田供应库和城区内的建筑工地,有时还需从供应库向外倒运,村中其他人发现了这一条发财的路子,也想购置拖拉机进行运输,但当时一台上海50需要1万多元,没有哪家能拿得出来,他们就选择了合伙买车这条路子。到1986年,李坨村的上海50车就达到了30多部,主要都是从事建材运输。

  随着油田生产的加速,一些单井所产的原油无法输入管线,需要用车将存于大油罐中的原油转运到首站,一些拖拉机车主又联系上了这个活,为油田运输原油。当时干这个活挺简单,就是将原来拉料用的拖斗上的挡板去掉,将焊好的油罐吊上就行了。车辆都是低速车,而且路上也没有几辆车,人员上岗也没有专门的正规培训,只是交代交代注意事项就上岗了,但在进入油田首站(油田油气集输站)时检查的非常严格,不仅不能带火种,就是多余的人员也不能进入,只能是司机一人进入卸油,在油井装车,有专人在现场监管。那时的原油对于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用,又没有个人的化工企业,卖又无人要,烧火做饭用吧,燃烧后的烟还格外大,灶不快的话弄的满屋子的黑烟,被子上、衣服上弄上洗都洗不掉。就是灶快,带出去的油烟也讨邻居的厌恶,飘到哪里都是油,所以人们都不愿意烧。拉油时间长了,在罐底就剩下一些油底子,在底部放不出来,影响卸油,这时就需要清理罐底。在村外找个地方挖个坑,那时的油罐比较简单,里边只有两个隔板,并且有个洞可以进入其它的仓室,用一个锯断把的铁锨和桶子将剩下的底子一桶桶地铲出来放在坑里;有时拉油的人们在油田装上半罐水,经过反复晃后,让挂在壁上的和沉在底层的原油飘浮起来,再找一个上崖下坡的地方挖好坑,将这连油带水的混合物控出来,水渗下去后坑中就剩下一层原油,哪些家中没有劳力拾不下柴草的人家就会将这些原油弄回家做饭用。后来油田购进了汽车进行原油运输,大型拖拉机逐步的失去了市场,数量在不断减少,直至退出油田运输市场。

  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入开展,建房、修路等产生大量的土方需要倒运。亟需进行运输。城区周围的李坨村群众又抓住了这一时机,纷纷购置了12马力的小型拖拉机运土。往城区运输一趟土可以赚5元左右,一天拉个10来趟,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这些车辆大多都是夫妻档,夫妻俩一起拉土。为了多拉快跑,有的人将拖拉机的皮带轮换成大的,这样速度就快了不少,但安全性就无法保证了,为了钱,没人去考虑哪个了。土方一开始用的少,村民就自己随便找个地方就开始挖,挖得到处都是坑,破坏了土地原貌。这样,土地部门对拉土的车辆进行查扣。为了规范取土行为,对拉土的人员进行了统一管理,村里对取土场地进行了规划,划定了土场,统一在一个地方取土。

  随着取土的增多,村里因地制宜将取土场地划为水源建设地,划为水库。有的村民看到了装土这个活比较挣钱,就买来小型挖掘机装土。运输车主为了卸车快,又将小拖拉机改为自卸式,这样加快了装卸速度,一天就能多运几趟。来来往往的小拖拉机带着带起的沙土带,很远就能看到,成了一个风景。拉土时倒车是个技术活,如果倒不好车,就无法将土倒入指定位置,不仅影响自己的运土趟数,而且倒车不到位时,也会影响别人倒土,为此开小拖拉机的人就努力练习倒车技术,小小的拖拉机在他们手中就象活了一样,想向哪里去就向哪里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拉土的活没有了,他们有的将拖拉机卖掉,有的从事了农业生产,也有的更新成大型机械,从事其他行业,小拖拉机逐步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有人购进改装的“四不象”车拉土,用装载机装土,成了专业的运土队伍,但时间不长因车辆不合格就被取缔了。

  2000年李坨村的经验上了《乡村街居通讯》

  《乡村街居通讯》中这样写道: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有一个远近知名的村庄,这就是河口街道李坨村。每当人们谈起这个村,总有一种非常钦佩的赞誉之声。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在先后不到十几年的时间里,摆脱了经济贫困的面貌,建迅速崛起为全区经济强村。

  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党的富民政策为这个村带来了发展农村经济的温床。二是选准选好了致富带头人。回顾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这个村的基础条件很差,全村126户人家。595口人,仅仅靠着700亩盐碱地维持生计。人均收入不足400元。群众生活很困难。党中央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吹醒了这里的党员干部和群众,给这个村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带来了发展经济的动力,村两委一班人人一心扑在农村经济发展上,想为民所想,急为民所急,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打破旧的传统农业的束缚,敢于大胆尝试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走出了一条农工商齐发展的新路。以油田、地方生产建设服务为中心,发展了运输、劳务和建筑安装等工副业项目,村办经济一天天的壮大起来,进而也辐射带动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使村民很快走上了致富之路。1998年人均纯收入已超过3600元,集体经济收入达740万元。一跃成为东营市经济发展村。

  近几年来,这个村紧紧围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干部不抓农村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建好村委会班子是群众之愿(略)

  二、制度建设是各项工作的基础(略)

  三、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农村经济的腾飞

  改革开放以来,李坨村曾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村,村里一年的开支连几千元钱都拿不出来,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这个村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村党支部书记杨业堂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在脱贫致富上做文章。动脑筋、想办法,利用靠近城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劳务工程。从此带动村办经济的发展。利用油地共建的优势与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融洽工农关系。取得油田的支持,在村南开挖了一个200亩的水库。彻底解决了农业生产用水。村里从1985年开始种上500亩水稻。粮食产量由25万斤猛增到70万斤。实现了粮食上的新突破。大大增加了群众收入,焕发了群众种田的积极性。群众从无业游民状态又重新回到土地上来。在村委会的引导下,开始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农业生产水平一上再上,出现了可喜的局面。1996年在区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省政府配套资金10万元,将原来的200亩水库扩大到2000亩,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在打稳农业基础的同时,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迅速发展劳务工程公司,建筑业、筑路业,村委先后成立了劳务工程公司,建筑工程公司和筑路公司,促进了村办经济的发展。年产值实现16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年上缴税金60万元。成了东营市榜上有名的经济强村。

  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这个村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没有放松精神文明建设。利用村办经济的收入建起了高标准的农村文化大院,给村民提供学习和娱乐的文化场所。赌博、酗酒、打架斗殴等不文明现象多年来从未发生。村委会经常对群众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文明礼貌已成为风气、在移风易俗方面,村里成立了村红白理事会,由村委会成员靠上抓,大力提倡婚事丧事简办,人们在红白大事上都非常节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这个村的烈军属优待,“五保”供养、扶贫帮困工作是全乡的先进单位,多次受到市、区民政部门的表彰。1998年被东营市民政局评为全市模范村委会,1999年7月10日在山东省村委会干部培训班上作为典型代表发了言,受到了省民政厅的表扬。

  李坨十三伙

  20世纪80年代,李坨村的十三伙赫赫有名,杨业堂、毕玉峰、程显来、张金森、杨树风、孙树林、毕玉贤、单明元等13人通过调查发现,一家一户小打小闹挣不着钱,如果想发展就必须找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子。

  他们经过分析发现,河口区新建不仅自己要发展,同时也给油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参与建设的多是外地建筑企业,本地的人甚至连做个小工都无门可入,只能干点外围的服务性项目。有些外地企业一时无法承担的、配套的、小型的工程无人承担,本地人想干又因缺技术、缺设备而无法进入建筑市场,他们通过认真分析和到外地考察,决定利用靠近城区、信息畅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个人筹资、银行贷款等方法协调资金,通过外聘和送出去培养发展自己的技术队伍,先后拉起了建筑、劳务、筑路等队伍,打入了河口城区的建设中去,为城区和油田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到了9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发展,李坨村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十三伙将拖挂车、沥青库等资产折价组建起了李坨企业总公司。原来十三伙的合伙模式限制了发展,他们纷纷走上了个体发展的路子,在总公司下先后成立起了华苑大酒店、冶炼厂、轧钢厂、铸造厂、第三建筑公司等企业。

  人物名录

  杨云华  曾任济南市交警槐荫区支队政委。

  杨春明  曾任市二轻局工业供销公司经理等职。

  高希武  现任河口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高希文  现任河口区教育局工会主席。

  杨金花  现任河口区档案局副局长。

  扈红卫  现任河口区机关党工委副书记。

  杨业堂  2004年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

  程显来  2010年被评为“河口区劳动模范”称号。

  杨春耀  2013-2014年度被主为东营市优秀人民调解员。

  历任党支部书记

  王松芳 1949—1957

  锡怀金 1957—1963  

  毕玉峰 1963—1966

  锡怀金 1966—1972

  杨业堂 1972—2004

  程显来 2004—2014

  张月友 2014—至今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黄明汉 1949—1955

  张清岭 1955—1957

  曹风志 1957—1959 

  杨乃旭 1959—1965

  锡怀金 1966—1975

  毕玉峰 1976—1988

  程显来 1988—2011

  张月友 2011—至今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