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村

关键词:

  新建村位于河口街道办事处西北部,东邻大学村、五顷村,北西与义和镇接壤,南邻富海集团,距办事处驻地11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由 6个自然村组成。2015年,全村土地利用11149.9亩。其中,芦苇4605亩,占总面积的41.3%,耕地3953.5亩,占总面积的35.46%,村庄建设用地328亩,占总面积的2.94%,基础设施建设用地862亩,占总面积的7.73%,水利工程(含水库)用地1401.4亩,占总面积的12.57%,油田矿区和地方企业用地划出9850.1亩。

  2015年,全村297户,总人口850人。主要有:安、鲍、毕、蔡、晁、陈、单、董、都、杜、段、樊、冯、付、顾、郭、何、胡、黄、霍、姜、康、兰、梁、凌、刘、卢、马、牛、石、谭、田、万、魏、文、许、薛、姚、姚、袁、臧、赵、朱、丁、王、方、尹、吕、任、孙、李、宋、吴、张、杨、孟、苟、周、郝、徐、高、夏、常、姬、崔、梅、韩、潘等67姓氏。

  新建前身叫“劳兵屋子”

  1925年前后,黄河历经多次改道,淤积大片土地,新建村一带陆地成型。

  1931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在沾化东北部,安置部分伤残士兵(称功劳兵)垦荒种地,意在“寓兵于农”。按士兵50亩,长官100亩安置,在此安置一个班,遂取村落名称“劳兵屋子”,因其北边有一个劳兵屋子,也有称“南劳兵屋子”的。这便是新建村的前身,自此拉开了新建村落建设的序幕。

  至20世纪40年代末,陆续有寿光、无棣、利津、广饶、梁山等县的农户迁入定居。1947年,先有广饶县门家村门立文、门杰三、门立德、曲同明等人入住,随后有王集、闫家屋子王廷赞兄弟五人迁来;1948年,广饶县牛庄乡的张文阶、张小田、张更田、隋金福、杨庆村、王希木、王花南,无棣县孟令江、孟令周、吴秀江等人相继迁入;1949年,先后又有惠民县的盛宝花、王中庆、王子礼,寿光县的王西义、孙红友、孙小胜、杨四明、潘西成、杨如早、崔红五、王廷芳等人来此定居。至此,前来落户的人约有70余户,200口人左右。这些人众,初来乍到并不是集中在一起居住,而是根据各种需要,分散在四处,这样就形成了很多成片的种地屋子。这些种地屋子分别为:劳兵屋子、西北屋子、南屋子、东南河沟屋子、盛宝花屋子、门聚贤屋子、门圈屋子、杨家屋子(亦称杨思明屋子),共八个屋子。这八个屋子就构成了今天新建村的骨架结构。

  至1947年,诸多屋子形成的自然村仍划归义和庄东北村管辖,村民编制为一个闾称南劳兵闾。也是这一年,南劳兵闾脱离义和东北村,成为独立建制村。

  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互助组、合作化的历史阶段,村的组织机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1955年成立由大学堂、裕民、五顷、劳兵4个村联合组成的高级农业合作社,时称“新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新华高级农业合作社又改为五顷管区。1964年五顷管区解散,劳兵屋子自然村称谓正式定名为新建村,村政正式建立,称新建生产大队。8个“屋子”划分为6个生产队。劳兵屋子、西北屋子、南屋子为第一、二、三生产队,盛宝花屋子为第四生产队,门聚贤屋子为第五生产队,杨家屋子为第六生产队。这一管理格局一直持续至20世纪80年代初。1984年,村民自治,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各生产队撤销改建为村民小组。1991年,河口区对村名进行重新确立,新建村仍以“新建”村命名。

  经济体制的变迁与生产方式的转变

  新建村经过短暂的民国统治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战争的艰难时期。这一时期,新建村村民除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安置部分功劳兵耕种土地外,其余均为外地垦荒者。土地仍为地方土地大户所有。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此处多为沾化、利津界限争执之地,在地广人稀,土地得不到利用的情况下,处于“两不管”的状态。外来垦荒者除租赁地主的土地外还可开垦大面积的零散土地。由于土地广阔,土质肥沃,利用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就当时而言亦算颇获丰收。

  中国结束封建时期的土地所有制之后,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建村走向农业生产的合作化。最初是互助组,后是初级社、高级社,1958年走向人民公社化。集体化的计算方法是大队核算,生产队为基础,分配方法是“人七劳三”或“人六劳四”,而提出的口号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历时漫长的土地个人所有、收获归已,经营零散、管理粗狂的经济模式很快变成集体所有。实现集中经营,规范管理,于是形成与公有制国家制度相匹配的集体经济。人们常把集体经济比喻为“大河”,把个人利益比喻“小河”。“大河没水小河里干”。可见人们对当时大集体的拥护。

  这种农村新的经济体制诞生后,新建大队所控制的集体经济发展很快,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由传统落后向新的现代化发展。在当时经济管理体制的指导调控下,村里的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社员的最低要求是保住低水平的口粮,其余均为对集体的贡献。1958年,新建大队可耕地4000亩,耕作十分粗狂。种植小麦2000亩,单产50公斤左右,总产1.0万公斤,高粱400亩,总产3.0万公斤,谷物杂粮180亩,总产2.3万公斤。全年粮食总产6.3万公斤。去除交给国家的,留下集体的,所剩6—7成。计有4.1万公斤粮食参加分配。按“人七劳三”的分配方式,有2.87万公斤作为口粮分配给社员,人均分得36.79公斤。另有1.89万公斤作为劳动工日分配。当时全村整半劳力按520人计算,劳动工日人均200个,即有10.4万个劳动工日参加分配,每个工日分得粮食3.6斤,整半劳力全年人均分得粮食72斤。具体到农户,两项分配粮食人均在220斤左右。60年代,每十分计算一个工日,十年间社员工日价值在0.7元左右。按一个整劳力年出工300个计算,可获得毛收入210元。就当时广大农村而言,经济收入水平为上游。沾化县当时这一地区农民人均工日价值在0.15元左右。这种经济管理模式一直沿袭至1979年前后。新建村于1981年结束这种管理模式,原先的大“集体”已不复存在。

  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又经30年的发展,新建村成为集农业、第三产业于一体的多元化经济共存,并且发展成为当地规模较大的经济强村。产业结构分为:

  芦苇业 

  新建村万亩芦苇,过去全是拾荒地,外地人前来下洼拾草。当地人闲暇之余割下几千斤,几分钱一斤卖给外地,此类草中之巨,用途不是很广,其经济价值也不高。此类草在春季的生长时期是放牧的绝好场地,青嫩脆香,牛羊膘肥体壮。秋末冬初芦苇成熟,外地人来此无偿收割或低价购买,其用途多为民房建筑,编席扎捆覆顶,少量长得既粗又壮的可作为冬季家庭手工品的制作原料。时至20世纪80年代前后,芦苇被视为造纸原料,而当地无造纸厂。外地又碍于运输困难,成本增加,因此,也没有成批大量地送往造纸厂。1982年后,芦苇深加工出现广阔的市场前景,苇板、苇帘、苇箔等芦苇产品身价倍增,参差不齐的1.7万亩芦苇荒草洼成为新建村的一个开发基地。

  为加快这一产业的发展,村两委投资60万元,首先在草桥沟下游建成提水泵站一座,安装55千瓦电机水泵5台,出水流量5立方米/秒。控制灌溉面积0.8万亩,相继在郭和下游建成第二座提水泵站,结构是安装55千瓦电机4台。配套12寸轴流泵4台,控制灌溉面积0.7万亩。两座扬水站控制灌溉面积1.5万亩。利用草桥沟、郭河下游灌溉农田不达标的水源进行大规模的芦苇开发。

  泵站建成后,苇地实行承包,期限3~6年不等。当时芦苇面积不足万亩,此后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在水源可靠的情况下,陆续进行苇田改造。原来的6个生产队,今称村民小组。总面积达到1.6万亩。其中一组2300亩;二组1800亩;三组3300亩;四组1500亩;五组1200亩;六组5900亩。

  自见效之后再每年向村里交纳承包费,此为新建村芦苇生产走向规模化的雏型。1990年以后,原四扣乡制定出台《土地开发管理办法》,鼓励农民大面积开发芦苇。乡里的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大都安排苇田开发建设,供水由乡政府建成的扬水站统一进行。苇田的工程建设由乡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施工,进行大面积的沟渠配套、筑坝拦水,淡水压碱、施肥培地,吐絮芦苇面积迅速扩大。到1993年,年产芦苇672万公斤,实现产值128余万元,成为当时的四扣乡最大的生产基地。到2000年,新建村的芦苇改造开发面积达到1.8万亩。先后由3家农户机械竞标承包,年产芦苇756万公斤,创产值144万元。至2013年,新建村芦苇种植成为一个长足产业。

  畜牧养殖业 

  1982年,生产责任制之后,村里的养殖业转为零散粗放型,养殖种类多以牛为主。至1985年,全村大牲畜存养量在200头左右,多用于田间耕作。由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加之土地广阔,生猪养殖走入低谷。1990年后,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随之而出现的大牲畜养殖迅速减少。农田作业、耕种收打、病虫害防治等基本上实现机械化,将作为过去主要生产力的大牲畜已基本取而代之。进入21世纪,全村大牲畜已不到人均一头,其养殖者只作为极少的生产力补充。

  2000年以后,村民开始出现专业化的养殖户。最早形成规模的是养羊业,共有6鞭,计600多只。至2006年,村里有养猪专业户15家,单户规模为100头,总量近万头。2010年,养鸡专业户发展到4家,规模5000~10000只。

  机械劳务工程业   

  1987年,新建村第一批机械劳务形成一定规模后,成为农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90年代,国家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全面铺开,全区各乡镇、街道数十万亩荒碱地、中低产田改造开发加快实施,梯次推进。到1993年,全村60马力履带式机动车发展到13台,可配套装置推土机和铲运机,用作远距离调运土方,整平土地。1998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从支援油田建设出发,承办各种劳务工程,全村大型推土机、铲运机发展到20多台,劳务收入达100余万元。2000年以后,土方劳务工程仍呈平稳上升趋势,地方市场大大多于油田市场。地方市场主要源于各类农业综合开发、大型河道疏浚治理、引水工程的修筑和清淤、公路建设等,随着河口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机械劳务施工需求量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形下,新建村民在原有大型机械的基础上,部分竞争力较强的个体户添加购置大型挖掘机6台,土方劳务的适应能力更加强大。2003年,全村拥有大型推土机20台,挖掘机8台。

  2010年开始,土方劳务市场有所降温,经营者走出家门,到外地承揽工程,经济效益仍十分可观。

  建筑劳务业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集体不再经营建筑业,村民组织的正规化建筑队发展到2家。年产值由1984年的50万元增至2005年的110万元,2013年达到130万元。

  商业餐饮业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建村商业、餐饮业开始发展。最初的商业是百货经销。这些农村商业组织也随社会商业的发展而发展,起初是简单的日用品、小百货,后发展到食品、家电、生产资料等。其规模亦有最初的经销店(部)发展为小型超市、家电专卖、生资供应等。

  也是在同一个历史时期,新建村兴起餐饮服务业。有包子铺、快餐店、小型饭店等共计6家,从业人员达20余人。后随市场变化影响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小规模的包子铺、快餐店基本退出市场。2013年,全村商业餐饮总产值223万元。

  新建洗澡池

  在20世纪70年代,在周围村包括在沾化三中上高中的许多学生都知道在新建村有一个澡堂子,学生们利用周末的时候,结伙到这里洗澡,这在当时可是新鲜事物。在农村的家里,人们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这个洗澡池不是新建村建设的,新建只是沾了油田单位的光,河口采油厂采油三队在新建村设了队部。油田生产是一个又脏又累的事,上井一身油,为了油田职工每天工作后干干净净回家,油田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澡堂,让工人们在工作后有一个洗澡换衣服的地方,刚开始也就只有油田工人在内部使用。后来居住在附近的新建村村民也来这里洗澡。因为这些工人长期在此工作,与这些村民经常打交道,混的熟了,也没人计较谁来洗,也没有人管不让别人洗,也不分油田地方。随着新建村在外上学等人的参与,这个澡堂可以洗澡就传到了学校,一些学生周末就来到这里洗澡。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还有人来此。后来油田因生产调整,这里才停了洗澡。

  这个澡堂子虽然时间不长,但给当时的农村人带来了一个新的时尚,人们从过去的一年年不洗次澡,到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在有条件了,许多家庭都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一些条件差点的也都用上了简易的热水的东西,每天劳作之余可以洗个热水澡。

  家庭办厂的女强人“刘秉卿”

  村民刘秉卿在丈夫的协助下,1986年办起了家庭酱油酿造厂。随着小厂经济效益的提高,她家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她本人成为家庭办厂的女能人。

  1971年,刘秉卿从牟平县来到了鲁北平原的这片盐碱地,同退伍军人吴振吉结了婚。刚来时的情景使她永远难忘:三根木棍搭起的一间草棚,成了他们结婚的“新房”,一口锅破了三个眼,每次做饭都要用地瓜面糊一糊,刚结婚几天,就没钱买救济粮了。

  穷则思变,怎么变?农村改革的前几年,刘秉卿每次回娘家时,看到牟平好多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她总是苦苦地思索着这个问题。为了寻求致富良方,她和丈夫到牟平县宁海镇进行了考察。在一个月的调查中,她边看人家,边对照自己,发现:本地盛产大豆,而群众吃的酱油和醋都是从外地进的,本地连一家酿造厂都没有。而做酱油、醋的技术比较简单,一学就会。

  刘秉卿认准了酿造酱油是条好路子,可建这个厂要投资13万元,自己分文没有,到哪儿去弄呢?她没有退缩,自己东讨西潜,本村、外村、油田、地方借了个遍,钱还是不够,就在关键时刻,市、区、乡三级的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建厂款很快筹齐。在建厂过程中,她又得到了市妇联、市安装队、河采维修大队的无私援助,技术上得到了省科委、周村酿造厂的具体指导。经过几番艰苦的努力,1988年3月,她的酿造厂生产出了第一批合格的酱油。

  对酱油,无论是制造,还是销售,她始终严把质量关。有一个老关系户,每次都买二级酱油,回去掺水卖,刘秉卿得知后,立即中断了和他的来往,从此再不给他批发酱油了。有一次,有一批酱油由于保管不慎变了质,有一个体户愿意半价购买,但她毅然拒绝了个体户的要求,将8吨多酱油全部倒掉,自认损失2000多元,她知道,名声重要啊!

  新建酿造厂的牌子创出来了,沾化、河口、孤岛等地都用她这里的酱油,仅沾化两个食品厂每月就销6万多斤。1991年,她的酿造厂创产值8万元,纯收入1. 8万元。

  刘秉卿生活富裕了,她牢记自己是一个党员,致富不忘众乡亲。自己厂里的活,她宁肯多花钱也要用本村人干。邻居吕恒善,家庭困难,孩子又多,因此,每次有活,她都找吕家兄弟干。现在这兄弟6个,已有4个成了家。邻居、乡亲们谁家缺钱花、等钱用,她总是伸出温暖的手。在她的扶持和帮助下,这几年村里有2户人家成了富裕户,大多数农户都得到了她技术或者是资金上的援助。

  刘秉卿致富不忘众乡亲,受到了全村群众的交口称赞。1986、1987两年分别被评为东营市“三八红旗手”和市优秀妇代会主任,1989年被评为山东省“三八红旗手”。

  人物名录

  杨学贤  曾任河口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孙合春  曾任司法局书记。

  孟维凤  现任河口区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

  孟维芳  现任河口区史志办主任。

  刘丙卿  1983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4年、1985年被评为市模范共产党员,1987年被评为省优秀妇女干部,1989年被评为省维权优秀个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

  李冠一 1961—1990

  王从淮 1990—2000

  孙效义 2000—2004

  李培景 2004—至今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王廷瑞 1965—1967

  常光龙 1981—1986

  吴宝新 1986—1988

  方希寿 1990—2004

  李培景 2004—至今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