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五村
西五村位于河口街道办事处西南10公里处,南临坨子、西临福祥、东临三合、北靠滨孤路。全村土地面积5100亩,土质属沙碱性土壤,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
2014年有村民168户,村民546人。主要有张、国、刘、马、高、李、熊、安、白、薄、曹、柴、陈、崔、邓、董、段、付、郭、韩、何、季、贾、寇、梁、曲、孙、万、王、魏、吴、邢、胥、徐、薛、闫、杨、岳、赵、周、朱等41个姓氏。
村名由来
1935年,山东省政府安置鲁西南部分移民于此,一次安了五个小村,以数字顺序命名村名,本村为第五村,为区别其它村庄,又因本村位于其他四个村庄之西,故命名为西五村至今。1942年,有巨野县高立峰迁此附近居住,人称高庄儿。以后也并入了本村,利津等地也有人迁来本村。也有村民说本村曾叫安乐村,但具体怎么来的却无人能说的上来。在本村村北三里多地的地方,又有利津县一家地主的种地屋子,称北屋子,后称小四队。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北屋子与西五村合并为1个大队,称西五村,现在北屋子还在,人口比以前也增多了。1961~1962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所致,鲁西南等外地农民由国家人均补助20元补助迁回老家,全村人口下降。1964年大海潮,位于东劝村北的南旺村居民在受到潮袭后无法再生存下去,他们有亲的投亲,有友的靠友,搬迁到其它村庄去了。没有亲朋好友可投的就来到了西五村安家落户,因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鲁西人,与西五村的人都是从鲁西南来的移民,老乡比较多,再加上20世纪60年代初期,很多原迁移民迁回了鲁西南,西五村这里土地比较宽裕,于是他们就从南旺村搬迁到了这里居住,搬来后主要居住于村南北街道的西半部分,董炳刚等十多个家庭就是那时来到的这里。
多种经济的发展
50年代,出现大牲畜养殖,多为骡、马、牛、驴养殖,是当时农村主要生产力。集体管理时期,西五大队6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养牛7头,马2~3匹,各一套胶轮骡马车;另有猪、羊养殖,以猪为多,以积造土杂肥为目的,羊成群的不多。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农村发展以集体经济为主,国家号召“大养其猪”,但由于经济体制所致,户养猪基本形不成规模。1961—1963年,三年自然灾害的恢复时期,社员可以自由开荒,广泛种植萝卜蔬菜,因此,村民的养猪业有了大的发展,羊次之。生产全面恢复后,集体经济开始发展,各生产队发挥土地广阔,野草丛生的优势,进行集体养羊。全大队6个生产队均有“一鞭羊”,规模在30—50只上下。社员各家养猪者众多,每户1—猪,2—3只羊。当时的第六生产队养羊规模最大,一鞭羊达80多只。进入80年代,全村大牲畜养殖再次进入低谷,每户家禽养殖为主。1985年,村民户均养牛1—2头。2001年,牛存栏80头,羊存栏310只。2002年,牛存栏102头,羊存栏362只,仍为散养。2005年开始,随着农村经济产业机构的变化,畜牧养殖业不再成为村民产业。
农村经济体改革后,西五村对种植业结构进行调整,村两委带领群众进行蔬菜大棚、大田菜、果树种植等试验,但都没有成功的经验,大多数农民还是以种植业为主。随着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从事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商业零售等等适合自身特点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成为村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形成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
自80年代起,村民陆续从事个体工商业活动。从最初的代销点、经销点到其他个体经营,逐步发展到2015年,全村由村民创办的小型超市2家,在河口城区经营劳保用品商店1家,旅馆、饭店各1家。
90年代,村民个人购置小型运输车辆,从事当地土方运输等。2015年,村内有大型机械经营专业组织1家,由3家村民以股份制形式组成。购置大型挖掘机3台,装载机2台,主要从事土方施工和公路建设工程等。
自90年代开始,农村剩余劳力从事外出打工。2015年,全村季节性外出打工的20—30人,长期在当地大型企业――华联石油化工等单位就业的7人。
2010年,国家开展大型联合农业机械推广,并制定优惠政策,实行个人购买经营,国家给予补贴每台3—9万元。联合机械集耕、耙、整平、脱粒、收打、植保于一体。经营者可在本村服务,亦可到外地作业。
柽柳树
到西五村去,在村北入口的路西,有一棵柽柳树,粗粗的树干,显示着年代的久远。据这家主人董炳刚回忆,这棵树具体种植时间无从查考,1964年,因大海潮侵袭南旺村,董炳刚一家从南旺村搬到了西五村,当时没有地方居住,就花了15元买了高现科的3间包外四米,三檩的小房子,门前有个小园子。小园子周围用柽柳扎了个薄嶂子用来挡牲畜的进入。柽柳,村里人都叫荆条,在这片土地上常见的植物,没有什么稀奇,并且生命力很强,在插上后就活了,时间一长,就成为了一棵柽柳树。这棵柽柳树最高时达4米多。1984年河口区成立后,有人出价1800元要买此树做为绿化树木,董炳刚没卖。1997年,那年的天气不正常,风雨特别大,将柽柳树的树头刮断,由于主干断裂,雨水从上而下进入树干中,时间长了主干就腐败了,但在这柽柳树的树干上又长出了不少的枝叉。1997年,董炳岗建新房,为了保住这棵柽柳树,将房子宅基向里挪了一米,将此树留在了宅基院外,形成了西五村的一个景观。由于主干缺失,无法再长高,冬天的时候,由于没有了枝叶,还可以看出树的形状,到了夏天,枝繁叶茂,将主干遮挡起来,就看不出它的本来面目了。现在本村杨景月家中也有一棵柽柳树,也生长的有30多年了,树身已有三把大了。
北屋子窑的传说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上中学的时候,在四扣中学的同学们中传说着关于西五村北屋子的窑的怪事,在北屋子北面有两个不用的窑,已经很破败了,只剩下窑篦子在底部,窑体上的砖都没有了,但有人说是每逢在阴天下雨的时候,就会有一双红色的脚从村北的窑里走出,如果这时有人从此路过它就会追出很远的距离。也有新建、五顷村的同学说自己曾经遇到过,并被追出了好远才不再追了。说起这双脚的来历,据说是当时还烧窑的时候,一个叫花子躲在窑里避风,烧窑的不知道,点火烧窑将这个叫花子烧死在里边了,但这个叫花子不该死,就弄出了这些古怪。也有的说是烧窑的之间打了仗,将人打死了,就将死尸扔进了烧着的窑里给烧了,这个人怨气不散,就出来作怪,引起人们的注意,让人给他报仇。这个窑就在去义和的滨孤路边上,说有许多人见到过,更是将这个故事传的有鼻子有眼,说的象真的一样,一些胆小的同学放学都不敢从此走。以后,农村经营改革后,这两个窑也被人们给拆除了,种成了农田,传说中的景象再也没有人遇到过,这个故事也再无人去说。
人物名录
杨景升 1927年生,1947年入伍,1949年8月在荣城牺牲,时任沾化县县大队战士。
李其来 现任东营市税务局副局长。
张怀荣 曾任河口区机关党委委员兼武装部部长,老干部局局长。
刘学东 曾任河口区人民医院院长。
杨子春 曾获全国计划生育先进个人称号。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
李振山 1949—1951
邱光彩 1951—1953
王笃立 1953—1967
姜武俊 1967—1969
张怀玉 1969—1999
李怀连 1999—2001
安庆国 2001—2004
杨奉田 2004—2010
马汝峰 2010—2014
刘光亮 2014—至今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李振山 1949—1951
邱光彩 1951—1953
王笃立 1953—1963
刘洪文 1963—1967
朱太彬 1967—1968
张怀玉 1968—1979
李怀连 1979—1993
安庆华 1993—1998
李怀连 1998—2000
国长青 2001—2004
杨奉田 2004—2007
刘光亮 2007—2011
安庆国 2011—至今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