坨子村
坨子村位于河口街道办事处西南12公里处,北与西五村相邻,南距义和镇后夹村2.5公里,西距义和镇梁家村7公里,东距民生村4公里。全村土地面积3600亩,土质属沙碱性土壤,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小麦等农作物。
2015年,全村148户,402人。主要有崔、陈、董、李 、程、韩、孙、薄、宁、毕、范、付、何、侯、荆、寇、刘、宋、王、胥、闫、姚、张、赵、邹、佐、裴、胡、索、常、郭、尚、魏、任、于、冯、杨、温、邓、高、曹、庞、段、牛、苟、谢、单等49个姓氏。
坨子,因地形而得名
坨子,意为成块或成堆的东西。如:泥坨子。当地人对这个字词的理解不拘泥于小块的东西,把它放大开去,用于地形,习惯把地形高的地方叫做坨子。黄河携沙入海,因流向等的作用,新淤地并非一马平川,细看也有高低不平。高地形似坨子。坨子村就坐落在坨子之上。
早年间,利津县铁门关、汀河的崔氏家族,就住在位于郭河北岸现坨子村的位置打鱼。因此地地势高,故称“崔家窝坨”。1904年伏汛期,黄河在薄家庄西决口,洪水泄向西北,经虎滩而下。洪水在牡蛎咀处冲入郭河,流去王家洼垃入海,汛期过后冲刷出三条河道,郭河是东股河道,1920年,郭河两岸淤出了肥沃宽广的土地,利津县大户崔荣甲以本家族的名义,借口其前辈在这里的一个个坨基上以捕鱼为生,居住在此许多年,现在淤出了好地,理应归崔家所有,在利津县政府领取了土地执照,承揽了郭河两侧几千亩土地。在他的引领下,其家族、亲戚、朋友和部分佃户纷纷来此定居,仍称“崔家窝坨”。
1938年前后,寿光田、李、丁姓垦荒者流落此处。1940年后,利津、寿光、高青、惠民、滨县、鲁西南范县等地方的农民也纷纷前来开荒种地,一时间来开荒者人丁兴旺,总计达到60多户。此为村落形成的高峰期。1948年,土地改革时,将崔家所占土地分给本村农民,同时去崔留坨,村名定为坨子村。
1958年坨子村、西五村、福祥村三村合并,成立五村管区。1961年三村分开。从此,坨子村为独立行政村。
因地制宜 调整结构
20世纪50年代前后,坨子村经济产业主要是农业种植业,传统的产业结构延续至80年代。此后,对种植业结构进行调整,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剩余劳动力开始从事个体经营、经商等第三产业。
20世纪30年代起,坨子村可耕地2000亩左右,主要是粮食种植。品种多以高粱、大豆为主。50年代,开始种植小麦和玉米,由于土地荒碱,种植粮食回报率很低,当时的沾化县义和区在此搞水稻种植,两年后以失败而告终。6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展开。1967—1968年,在村南开挖“大井稻田(地名)”700亩,分3个大方,每个大方分7个小方,共计21个小方,以郭河为骨干灌排水系,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五谷杂粮开始种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种植以小麦为主,春播作物以高粱、谷子为主。当是的单产是:高粱65公斤/亩,谷子130公斤/亩,小麦60公斤/亩,玉米75公斤/亩,大豆40公斤/亩。夏、秋两季人均口粮75—90公斤。不足者国家供应返销粮,标准是每天8两(时称八大两)。70年代,在村南开挖条田400亩,排涝的问题基本解决。由于盐碱地改造后多为红粘土结构,因此,棉花、芝麻、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减少。粮食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春播作物以高粱、谷子为主,面积大为减少。这一种植结构持续至80年代之初。
1982年,棉花种植扩大,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0%。1989年,棉花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0%,出现“打白条,卖棉难”问题之后,粮食面积扩大到80%以上,多以小麦和大豆为主,玉米次之;春播作物高粱、谷子、杂粮极少种植。1991—1992年,大面积实施土地改造后,村民利用已开发的荒碱地、中低产田,种植棉花2600亩。1993年,国家农业开发项目实施,通过上级对插花地的划分与调整,实施综合开发1560亩,共分14个畦,每个畦面积71亩,沟、渠、路、桥、涵、闸全面配套,改造可耕地1000亩。2011年,村南“大井稻田(地名)”的2个大方,通过国家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全面改造,面积150亩。2015年,棉花种植面积达到2000余亩。
20世纪50年代,该村开始出现大牲畜养殖,多为骡、马、牛、驴养殖。1961—1963年,三年自然灾害的恢复时期,可以自由开荒,广泛种植萝卜蔬菜,农户的养猪业有了大的发展,羊次之。生产全面恢复后,集体经济开始发展,各生产队发挥土地广阔,野草丛生的优势,进行集体养羊。各个生产队均有“一鞭羊”,规模在30—50只上下。各家养猪者众多,每户1—3头猪,2—3只羊。80年代,村民按照市场需求,利用闲散地发展禽类养殖。1985年,村民户均养牛1—2头。2005年,随着农村经济产业机构的变化,畜牧养殖业不再成为村民主产业。
坨子“肴驴肉”
1995年,本村村民崔健民将肴驴肉进行挖掘,开始从事此项经营。
早在1982年,刚刚实行责任制,崔健民就与妻子孙桂美一起来到了河口大市场进行经营活动,经营豆腐皮。由于他为人诚实热心,赢得了人心,结交了朋友。与他相邻的是广饶的崔茂银,经营肴驴肉,与他交往多年,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干了几年后,崔茂银不想干了,就将手艺传给了崔健民,并带了他一段时间。
崔健民是个聪明人,经崔茂银一段时间的言传身教,很快掌握了这门手艺。但他没接着经营起来,因为一是技术不熟,二是没有本钱,孩子又小,没人给帮上忙,他就又到河北去学习技术。一直到1995年,崔健民在坨子村家里搞起了肴驴肉加工。开始是在家煮好后,将熟肉带到河口大市场去卖。2000年,他在省道滨孤路旁开设了浩哲百货超市,从事百货和生熟驴肉经营。人们认准了他的店,买生熟肉都认他。
肴驴肉的驴子,皆从东北和内蒙古购进。加工方法是先将洗净的驴肉断成大块,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和一定比例的老汤(以往煮肉的汤汁),锅内置一布袋,内装芳香肴药一剂。有白芷、八角、肉寇、丁香等十几味香料。药方剂量适度,配搭讲究,有的添香味,有的去腥膻。尔后,急火攻三小时许,开始视肉肥瘦采取除油或添油的措施。肉肥则从汤中除油,肉瘦则添加老汤或油料,始终将肉与油的比例控制在一定限度内。这时,汤中仅剩一层薄油罩住热气不易蒸腾,再用石头将肉压入汤内,改用文火焖蒸四五小时即可。刚出锅的肴驴肉呈紫红色,内外一致。 肉质硬实但易咀嚼,味道浓香却不油腻。因汤中配搭中药,故夏天蝇不叮虫不咬,不会变质。食用时,横刀断丝,现出均匀的肉质,让人眼见心馋,用以佐餐或下酒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轶闻传说
神奇的水湾
据崔如山讲述:在坨子村东南角的郭河岸边,有一个水湾,说起这个水湾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本村陈长生有一次在郭河边上洗驴肠子,正当他将驴肠子放在水边洗的时候,突然平静的水湾里形成了一个漩涡,将水边的东西都旋进去,并且漩涡在不断扩大,吓得陈长生丢下驴肠子就跑了。闻声赶来的人们看到在这个漩涡中,有一只王八在中间,不停地游动。不久,漩涡没有了,水平静了下来,但这个水坑却从此没有断过水,就是在天气大旱的情况下,这里也不缺水,人们都说,这个水湾通着海,那个大王八是海里的。这个水湾保持了很长时间。现在由于黄河改道后,郭河没了水,这个水湾里长满了芦苇,水也不是很多了,人们对此传说知道的已经不多了,只是在老人们中还记着这件事。
岗楼
坨子村成立的时候由崔荣甲来此立村,但崔的土地在本村还不是最多的,土地最多的是利津的薄姓,薄姓不在这里居住,只是将土地出租,派人给他管理,这个出面出租土地的人也姓薄。解放后,这个管理者因无法证明土地来源,又是实际收租的人,划定成分时,被定为地主成分。当时的时候是由两大家共同开发这片土地。由于都是开发土地,因地界问题,经常发生纠纷,为了土地,他们到利津县政府打官司。崔荣甲看到光打官司解决不了问题,就想到了联姻的办法,将自己的弟弟与薄家结了亲,从此,两家共同开发经营这片土地。
在当时,土地纠纷不是主要的,土匪横行才是危及安全的主要因素,由于土地宽满,人员稀少,土匪较多,经常进村骚扰,为了保障自己的财产安全,崔荣甲在村东北角和西南角呈对角各建了一个两层的土岗楼子(东北角的那个就在现在寇学胜家的位置),雇佣了保镖轮流值班,人员最多时达20多人,最少时只有2个人在此。属民团性质。崔荣甲在利津汀河有三四十个人看家护院,性质就象现在的保安,不过他们都带着枪。1935年崔荣甲的民团撤走,从此就再没安过人,但岗楼子还在。1942年闹鬼子时,这两个岗楼子因在平原上,距离很远就能看到,目标太大,容易引起日本鬼子的注意,村里就发动人,在岗楼的墙上挖上窟窿,从窟窿里串上杠子将岗楼拉倒了。后来,人们在岗楼处建房时曾挖出过人骨头,至于这些人骨头是怎样来的,已无从考察,估计就是那时保镖杀死的人就地埋的。
人物名录
董文滨 1919年9月出生,1946年10月入伍,1947年沾化澜泥战斗牺牲,时任渤海四分区海防大队排长。
李汉佐 曾任空军地勤大队大队长。
宁象臣 曾任四川省地质局探矿处处长。
李向华 现任河口区总工会主任科员。
李华山 现任胜大集团教育中心副主任。
崔风同 现任河口区卫生计生局副主任科员。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
高乃发 1961—1964
崔义三 1965—1971
李汉贤 1971—1979
崔义三 1979—1981
李学先 1981—2004
崔风祥 2007—2011
崔如山 2011—至今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陈福庆 1952—1955
王洪英 1955—1956
高乃发 1956—1957
崔义三 1958—1964
陈常福 1964—1967
韩荣桂 1967—1969
李学先 1970—1980
崔向敏 1981—1987
崔风皋 1988—1993
程茂春 1993—1995
董立平 1995—1998
崔风祥 1998—2001
董立平 2001—2004
崔风祥 2004—2011
崔如山 2011—至今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