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调查之利津县盐窝镇
镇基本情况:盐窝镇北靠河口区,西接沾化县和明集乡,东接陈庄镇,西南毗连利津街道,南隔黄河与垦利县相望。区域面积243.61平方公里,耕地14426.53公顷,共辖125个行政村,人口82622人,其中农业人口76148人,村居数量列全市各乡镇(街道)之首,人口数量居全市第二,是全国重点镇,东营市第二批试点强镇。
距县城22.5公里,镇区至东吕高速出口1公里,至荣乌高速出口1.5公里。盐窝到东营开发区、东营港均不超过1个小时,北上京津塘3、4个小时就可到达;220国道连接线将穿境而过,境内形成1条省级铁路(疏港铁路)、2条国家高速路(荣乌高速、东吕高速)、1条国家级公路(永馆路)、1条省级公路(滨港路)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村名来历:原盐窝镇辖区在唐朝形成陆地,元代时有一鲍氏定居于此,后形成村落。因这个村子地处洼地,而得名“鲍家窝”。当时鲍家窝周围尽是晒盐滩,也是古老的水旱码头,出产食盐很多,居民以晒盐为生,盐场在此屯盐,并经大清河外运,故人们称这里为“盐墩”,又称“盐窝”。清初,这里设立了集市,清中期盐业迅速发展,客商纷至沓来,形成了繁荣街店,又名“盐窝街”。民国中期曾置盐窝镇,又名盐镇。1949年利津解放后,属利津县三区(左五区),1958年2月成立了盐窝公社,1968年改为盐窝镇人民公社,1984年置盐窝镇。
知名人士:历史悠久,古有“利津四贤”人物岳镇南、李佐贤、张铨;近有“辞源先生”王峰峙、“骨鲠”名士王会英,“著名教育家”黄顺青;“著名中医”岳荣昌,“著名评书艺人”尚五;今有“著名书法家”王恺;“齐鲁王竹子”王烈,“宫廷剪纸传承人”王象焕等,民间文化人才辈出,文化后继力量充足。
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工业经济在全县处于领跑地位,全镇现在注册企业72家,规模以上企业22家,年工业销售收入50亿元,带动就业0.36万人,重点企业中化工15家,建筑建材4家,农副产品加工10家,仓储物流4家,东营市民兴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利津营海建材有限公司是全市最大的建筑建材类企业。
镇域商贸经济活跃,在册工商业户1216家,各类运输车辆2000余辆,2018年销售收入5.8亿元。
产业发展独具特色。农业产业条块明晰,“东部蔬菜、南部畜牧、西部粮棉、北部林果”的产业布局初具规模,拥有北岭蔬菜批发市场和黄河三角洲畜产品大市场两个农业部定点市场。是全省规模最大、全国知名的肉羊养殖专业镇,先后被授予“中国肉羊育肥基地”、“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山东肉羊产业第一镇”等荣誉称号。蔬菜种植面积1.8万亩,是全省最大的叶菜类蔬菜生产基地。盐窝镇积极对接山东省循环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2018年10月 “利津县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园)”省经信委批准创建, 6000亩的畜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6200亩的标准化蔬菜基地正在建设中。2018年8月被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