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村

关键词:

  村庄基本情况:北高村西与友林村接壤,东北与兴无村毗邻,南与曹家村交界,西南与治蝗机场隔路相望,黄河口旅游南线贴村而过。该村版图面积2030.95亩,耕地面积1008.31亩,属沙碱性土壤。全村共有22户居民,54口人,皆汉族。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棉花、玉米等。

  村名来历:1960年,本县民丰公社高盖大队部分村民及其它地方人员来此开荒种地,建立新村。新村沿用原籍村名为“高盖村”,1980年8月31日,经县地名办标准处理,需与原籍村名相区别,故定名为“北高村”。1984年立北高村村民委员会,村名沿用至今。  

  主要姓氏:该村现有高、李、杨、薛、张、禹、唐、褚、王、韩、陈、时、楚、万、苗、闫、封、刘等姓。

  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建村之初,村民以开荒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作物品种主要有大豆、高粱、玉米等,产业结构单一。由于条件落后,耕作粗放原始,只能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粮食产量很低,村民勉强温饱,经济困难,生活水平低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人民公社后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村民种田的积极性,政府开始兴建水利设施,引黄河水灌溉,农民采用科学种田方式、合理采用优良品种,购买农业机械,提高了生产效率,粮食产量增加,村民收益提高,生活水平上升。后随着生产的发展,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由单纯的种植粮食作物,大面积推广种植抗虫棉,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由于土地面积大,棉花价格好,村民收入直线上升,不但翻盖了旧房,购买了家俱、电器,还购进了农业生产机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近几年,出现了大量劳动力转移,村民开始搞起多种经营,从事畜牧业、水产业、运输业,成立了合作社,有的还出外打工、承包工程,成立了公司,做起了老板,成为了新型农民。国家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后,免除了农业税;种粮棉实行现金直补,购买家电和大型农业机械均有政府补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6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享受基础养老金120元;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免费上学。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基本解决了村民看病难、子女上学难以及老年人生活难的问题。现在,北高村村民收入稳定,村风和谐,村民生活幸福。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