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增林村
村庄基本情况:东增林村倚黄河故道而建,北望黄河南大堤,南临丰林村,东北与原黄河农场三分场接壤,西与胜林村毗邻。1958年部分村民从鲁西梁山县、阳谷县迁此建村,属孤岛人民公社建林分社,1960年3月划归孤岛共青团林场,1966年3月,隶属新安公社新林大队,1979年12月立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镇,2001年建林乡与新安乡合并成黄河口镇,该村归黄河口镇管辖。版图面积4937.29亩,耕地面积2711.08亩,属沙碱性土壤。全村共有130户居民,375口人。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棉花等。
村名来历:1958年部分村民从鲁西梁山县、阳谷县迁此建村,因较其它带“林”字的村庄建村时间晚,孤岛地区林字号村庄又有增加,故起名为“增林村”。翌年村庄一分为二,部分村民又西迁建村,起名 “西增林”,故该村以方位对应更名为“东增林”。1984年7月,建东增林村委会,村名沿用至今。
主要姓氏:该村现有李、曹、刘、王、张、姜、孟、葛、肖、商、杜、董、吴、杨、周、叶、韩、孙、唐、蔡、苏、田、段、陆、马、康、闫、崔、宋、高、岳、秦、许、胡、陈、庄、霍、齐、耿、冯、徐、薄、胥、侯、左、赵等姓。
知名人士:
曹修法,男,1965年5月出生,1985年10月参加工作,东营市人民法院执行三厅执行员。
刘保俭,男,1972年5月出生,1991年9月参加工作,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副处长。
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建村初期,村民生产条件差,生产力落后,缺少生产工具及牲畜,旱不能浇,涝不能排,靠天吃饭,生活困难。
人民公社时,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但受到生产管理体制的制约,土地产出率低,生活拮据,仅能解决温饱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村民们主动学习种田新技术、新模式,采用抗病高产新品种,提高复种指数,种植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村“两委”还带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村北闲置土地上建窖烧砖、烧瓦,在村西老河道挖筑水库,解决生活用水问题,集体养殖绵羊等,并争取上级支持,对村北3000余亩涝洼地进行土地整理,实现了沟渠路桥涵闸全面配套,使之成为了旱涝保收的良田。村民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棉花种植,进行地膜覆盖,增加产量,降低生产和劳动成本;还发展多种经营,平时种地,闲时出外打短工、跑小买卖、贩卖当地农产品、搞运输等收入直线上长升,家家购置了当时流行的自行车、摩托车、电视、缝纫机等,部分家庭安装了电话,购买了了农用拖拉机、运输车、先进农机具等,人均纯收入达到了万元以上。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免除农业税,种粮食、棉花政府给补贴,新农合覆盖率达100%,老年人和儿童还享受基础养老金和义务教育,实行了村庄美化亮化工程、美丽乡村工程,建造了文化大院、文化广场,丰富村民的业务文化生活,实现了物质、精神生活的“双丰收”。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