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林村

关键词:

  村庄基本情况:富林村东与丰林村接壤,西南与新林村毗邻,东北与东增林村交界,西北隔黄河故道与胜林村相望。1958年,垦利七区四村(永安管理区)部分原籍鲁西梁山县、阳谷县的村民迁此建村,初归垦利八区(建林公社)管辖,1960年3月划归孤岛共青团林场,1966年3月,隶属新安公社新林大队,1979年从新林大队分出单立富林大队, 1984年公社改乡镇,2001年建林乡与新安乡合并成黄河口镇,该村归黄河口镇管辖。该村版图面积2517.85亩,耕地面积700.22亩,属沙碱性土壤。全村共有77户居民,195口人,皆汉族。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棉花、玉米等。

  村名来历:1958年,垦利七区四村(永安管理区)部分原籍鲁西梁山县、阳谷县的村民迁此建村,因该址天然树林繁盛,取富有林木之意,依林字起名为“富林村” 。1984年7月,立富林村村民委员会,村名沿用至今。

  主要姓氏:该村现有王、李、赵、马、于、张、乔、贺、郑、宋、史、丁、武、常、杜、杨等姓。            

  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建村后,富林村以农业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高粱、大豆等农作物,无水利灌溉条件,耕作方式原始,生产工具落后,粮食亩产仅达100斤左右,生产力低下,温饱得不到保障。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搞生产互助合作,集体劳作,同工同酬,村民生活水平较前有所提高,但因生产条件差,粮食产量仍上不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种田积极性明显提高,他们采用优良品种,推广科学种田,采取精细管理,注重科学施肥、用药,兴修水利设施,部分农田浇上了黄河水,粮食产量达到300-400公斤左右。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为了增加收入,在上级政策号召下,村两委带领村民大量种植经济作物棉花,村民收入明显提高。村民开始从事个体经营、服务业,外出务工人员占全村劳动力的80%,农业收入仅仅占家庭总收入的20%,村民收入过万元。

  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免除了农业税,种粮种棉,购买家电、大型农业机械都有政府补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6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享受基础养金120元。农村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免费上学。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解决了村民看病难、养老难,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