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家村
该村位于广饶县城西南8公里处,东邻西耿村,西邻崔刘村,南邻赵寺村,北邻前安德。
相传明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郝姓由博兴县寨郝村迁此定居,取名郝家庄,民国修县志载有郝家村。由郝、田、刘、张、于、李、吕、吴、杨9姓组成。田姓是由原小张乡赵寺村迁移郝家村,时间不详,大体为清朝;刘氏是由小张村、崔刘村迁入,大体时间是清末;张姓是由南杨家村迁入,大体时间为清末;于姓是由临淄区于家村迁入,大体时间为清朝;李姓是由村北1华里处,李家村迁入,时间不详;吕姓是由广饶县吕家道口迁入,时间不详;吴姓是由广饶县安德村迁入,年限不详;杨姓是由南杨家村迁入,时间、年代不详。
明、清两代隶属安仁乡,1911年属安仁乡安七保,1914年属悌区,1929年属广饶县第三区,1939年10月至1945年8月属临淄六区,1945年10月属广饶县第三区,1948年12月至1951年9月属广饶县三区太和乡,1956年3月属李鹊区太和乡,1958年5月属小张乡,1958年9月属东风二社,1958年10月至1964年3月属李鹊公社,1964年4月至1970年12月属李鹊区大柳公社,1970年12月至1984年11月属小张公社,199 年属小张乡。2001年属李鹊镇。
1994年有124户,505人。2011年,全村有139户,474人。
村庄面积108875平方米,耕地面积1200亩,蔬菜大棚60余个,占地90亩。
党政建设
1938年,吕仁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组织下,1938年至1939年发展党员6名。1938年7月建立第一届党支部,吕仁德任书记,于兰斋任组织委员,郝湘南任宣传委员。1939年2月,村内成立妇救会。该村在对敌斗争中是八路军的根据地。1946年3月,村内相继成立农救会和民兵队,开展斗争。建国后分别在1972年、1975年和1994年发展3批中共党员共9名。1994年,党支部下辖3个党小组,党员27人。2014年,全村有党员18名(其中女党员3名)。
1939年3月,成立村公所。1954年,村里成立高级社,为新华五社。1958年后,该村编制大队,下设3个生产队,由大队统一领导管理。1968年成立革委会,1981年成立管委会,1984年成立村委会。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情况
吕仁德(1938年7月至1939年8月)
郝湘南(1939年8月至1942年12月)
(1942年12月至1945年5月空缺)
刘良田(1945年12月至1955年12月)
吴宝玺(1956年1月至1964年6月)
于洪文(1964年6月至1970年11月)
于英松(1970年11月至1972年8月)
于祥生(1972年8月至1979年12月)
刘约章(1980年1月至1981年12月)
于国柱(1982年1月至1985年12月)
张振宝(1985年12月至1987年12月)
刘建华(1988年1月至1991年12月)
于国栋(1992年1月至1998年12月)
刘玉平(1999年1月至1999年12月)
张振忠(2000年1月至2003年4月)
郝志波(2003年4月至2005年4月)
(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空缺)
于国栋(2011年5月)
历任村长、社长、大队长、主任任职情况
刘文范(1939年3月至1940年6月)
张文昌(1940年7月至12月)
于法祥(1941年1月至1944年8月)
郝平南(1944年8月至1946年12月)
刘文德(1947年1月至1948年12月)
于法祥(1949年1月至1953年12月)
于洪慈(1954年1月至1958年9月)
吴宝玺(1958年9月至1964年6月)
于国平(1964年6月至1968年6月)
吴宝玺(1968年7月至1969年12月)
李可迎(1970年1月至1976年12月)
于国柱(1977年1月至1981年1月)
郝兴林(1981年1月至12月)
于祥生(1982年1月至1986年8月)
张振忠(1986年8月至1987年12月)
刘玉平(1988年1月至1992年12月)
于学忠(1993年1月至1998年12月)
于海青(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
于英明(2002年1月至2004年11月)
李文奎(2004年12月至2011年5月)
妇救会会长
于韩氏(1939年2月至1940年12月)
韩秀兰(1942年8月至1950年2月)
农救会会长
刘文亮(1946年3月至1950年8月)
民兵队队长
刘献章(1946年3月至1948年8月)
吴宝玺(1948年8月至1951年12月)
刘献章(1952年1月至1958年9月)
贫协主任
于洪文(1960年1月至1966年7月)
刘文志(1966年7月至1974年8月)
经济建设
该村自解放前至合作化时期,农作物以种植小麦、高粱、谷子、大豆,少量栽种黄烟、棉花,极少部分地块有水井,大部分土地靠天吃饭,人种天收。1958年后,农作物以小麦、地瓜为主。1970年后,经济作物加大黄烟、棉花的种植;各生产队利用冬闲时间大搞副业,如粉坊、豆腐坊、磨坊、木工组、染坊以及马车运输等。1975年以前,村内田叔龙建砖厂一处,后刘文亮重建砖厂一处,都是烧制蓝砖,在自己获得收益的同时,给村内青壮年带来了挣钱的门路。改革开放以来,1981年大包干,1983年责任田到户,生产队解体。农民有了土地耕作使用权,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成倍增长。1992年以来,村两委带领群众土地大调整,建蔬菜大棚 70余个,发展钻机20余部,建筑队2支,青壮年外出打工,老年人利用冬闲时搞加工业、养殖业等,经济收入发展空前,村民生活日益提高。土地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大棚以西葫芦、西红柿、茄子为主。
随着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之国家惠民政策的出台,农民生活由贫困到温饱,直至小康。衣食住行无忧,生活幸福安康。种地有国家补贴,60周岁以上老人享受社会保障金。农民收入增加,人均收入已达八千余元。家家户户电灯、电话、电冰箱、电脑、洗衣机、太阳能等,生活电气化,生产机械化、出行汽车化。
村庄规划建设
原来村庄有东西街两条,宽10米,南北巷三条,宽5米,长都是200米。房屋都是土坯建筑,间宽5米,长3.3米,院子面积户户不均。1990年冬,进行新村庄规划。东西前后两条大街,12米宽;南北巷7条,10米宽;南北中心大街一条,宽20米;所有街巷长度都是200米。村周围有环村路,宽10米。规划的房屋都是5间,东西长16.5米,带院南北23米,都是红砖红瓦建筑。1995年,自来水、农户照明统一配套。
社会事业
解放前,踩高跷是该村的强项节目,远近闻名。演出队伍约40多人,每年春节期间演员上妆在当地村庄和附近博兴县的村庄演出,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1966年至1995年在村领导大力支持下,组织了一支约30多名演员的文艺宣传队,每逢春节期间搭台唱戏,主要演唱京剧和吕剧,京剧剧目有沙家浜、白毛女等,吕剧剧目有都愿意、三月三等,还有快板和相声等节目,深受群众欢迎。
解放前,该村在于硕令家设私塾学校一处,由于硕令任先生。1950年在村内张洪宾家办私塾学堂一处,由张洪生任先生。1975年在村后建设一处村级学校,教室10间,设5个年级和幼儿园一处,约有学生70多名,校长刘绍章、于英昌、郝万林等。解放后,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1964年建起第一所初级小学,1969年至1993年发展为高级小学,历任校长为刘绍章、于英昌、张振峰、郝万林。至2012年,大中专生90余人,其中大学生47名,硕士生9名,博士生2名。
1966年,该村成立卫生室。由于国庆任医生。
人物
革命烈士
吕仁德 1911年生人,1938年入党,该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后历任临淄四区区委书记、清东办事处副主任、清东办事处主任,1941年9月牺牲于寿光菏泽村。
郝道南 1912年生人,1939年参加革命,山东纵队三旅战士,1940年在前贾庄战斗中牺牲。
于英桂 1921年8月生人,1945年8月参军,二十八军后勤处司务长,1951年7月牺牲于福建建欧城。
张洪庆 1928年3月生人,1950年1月参军,志愿军六十七军一九九师五九七团后勤处炊事员,1953年4月牺牲于朝鲜。
于福荣 1952年4月积劳成疾,病故于军区医院,时任团文书。
人物简介
田广农 中共党员,任枣庄市工会主席,1973年退休,已病故。
于兰斋 中共党员,1949年干部南下,任杭州市皮件厂厂长,已退休。
于学孔 中共党员,1946年冬参军,先后任排长、连长、团长,已退休。
刘继章 中共党员,南开大学毕业,任东北三省工人日报社记者站站长,已退休。
刘龙章 中共党员,1941年参军(年仅13岁),正处级干部,已退休。
刘春红 中共党员,曾任大庆市副市长、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张洪范 中共党员,曾任浙江省台州地区公路段党委书记,已病故。
张洪亭 中共党员,1943年参军,革命伤残军人,广州市劳改农场公安处处长。
重要事件
1937年9月,抗日救亡团通过亲戚关系获悉顽军周信芳的特务队被日寇吓破胆,他们把枪支、弹药插藏在刘耿村几家富农户中,换上便衣,潜伏逃窜。该村的救亡团员吕仁德、于兰斋、田淑江、吴保秀等十余人在四大队4名同志的率领下化装成游击队员到刘耿村起枪,他们智骗村长出来后,迫使他带路将插好的49支大枪、一只匣子、一把大刀和5000发子弹,全部起出,武装了广饶县三区区中队。
1941年7月间临淄独立营营长王砚田的四哥王四在乌河以南敌占区的小边村成立一个十七、八人的特务队,专与乡村干部为敌,村干部不时被他们秘密杀害,鉴于这种情况,县委决定将他们秘密干掉。由区委书记吕仁德带领一个警卫班执行这项任务,都使短枪,在该村党支部的配合下派向导引入王四院内,不到一个小时的战斗,敌人除王四等三人跑掉外,其余全被干掉,这次战斗共缴获短枪十几只,自行车8辆,军毯一宗,出色的完成了这次任务。
文物古迹
土地祠
坐落后街村东头,庙屋三间,砖瓦房,大门、围墙完整,屋内有神像、大钟悬挂,人死后都要去那里跪哭。
郝家遗址
为一处汉代的古文化遗址,面积30000平方米。主要出土文物有汉代泥质灰陶罐口沿、盆口沿、盆底等。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间工艺
塑神香 是该村多年前的传统艺术,也是该村的一项经济来源。自明、清一直延续。解放后,塑神香艺术被禁止,从此这项生意终止了。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