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堡村

关键词:

  概况

  西堡位于广饶县西南10公里处,西堡东挨东堡,西与博兴县兴福镇的东毛村遥望,南与李鹊镇鲍家村相见,北与博兴县兴福镇的东秦村接壤。

  明洪武元年(1368年),李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居住。因此处是县城西南二十里堡地,故名二十里堡。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以凤凰桥为界,分为东西两个自然村,该村居凤凰桥西,故名西堡。自立村以来,村名一直没有更换,乃名西堡。

  姓氏由张、王、李、赵、周、魏、杨、朱、孙、高、刘、贾、吴、陈组成。自李姓立村以来,先后有刘、高等其他姓氏分别从他方漂流来至落居,其中有一徐姓,因战乱及其他原因断送(烈士徐德善一氏)。后来又有一家李姓断了香火,有杨氏从赵寺迁入住李氏的丈人家,从此落居。

  1941年1月至1942年9月,划由临淄六区管辖。

  2011年,西堡有人口中606人,178户,基中60岁以上60人。村庄耕地面积300亩,耕地1170亩。

  党政建设

  1952年实行互助组,1954年至1955年入初级社,1956年至1959年入高级社。1959年8月,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68年7月,成立革命委员会。1981年1月,成为管委会。1984年7月,成立村民委员会。

  1940年西堡成立党支部,刘吉芝任党支部书记。1944年1月,成立农救会。1994年,党支部下辖3个党小组,党员15名。2014年,全村有党员15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情况                                         

  刘吉芝(1940年2月至1942年8月)  

  高玉树(1942年8月至1954年冬)        

  刘兆法(1954年冬至1961年12月)             

  高玉树(1962年1月至1968年12月)

  刘兆兴(1969年1月至1970年8月)      

  高玉树(1970年8月至1981年12月)            

  赵书义(1981年1月至2011年5月)

  刘庆德(2011年6月任职)

  历任村长、社长、大队长、主任任职情况                                             

  李玉珠(1942年3月至1943年12月)            

  张相贤(1944年1月至1951年12月)                  

  刘兆都(1951年12月至1955年12月)

  刘兆法(1956年1月至1957年8月)             

  陈大昌(1957年8月至961年12月)                   

  李振荣(1962年1月至1966年12月)                   

  张相成(1967年1月至1968年7月)

  刘兆兴(1968年7月至1977年7月)             

  赵书义(1977年7月至1982年8月)             

  刘吉成(1982年8月至1995年12月)

  刘庆德(1996年1月止2004年12月)

  赵书义(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

  刘庆峰(2011年7月任职)

  农救会会长

  高维江(1944年1月至1947年8月)

  刘兆都(1947年8月至1951年12月)

  贫协主任

  刘兆进(1962年1月至1966年8月)

  刘义强(1966年8月至1967年12月)

  经济建设

  1994年社会总产值356万元,人均收入1176元,粮食总产89万公斤,人均1450公斤,全村拥有农业机械60余部,总动力500千瓦,机井23眼,架设高压线路5000米,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电力配套化。并大幅度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建立了以大棚蔬菜、高效优质多种经营产业,有孵化暖房2处,建筑队2个,红炉2个,电气焊6处。

  村庄规划建设

  残垣断壁、羊肠畔形、古老的村庄。1988年的春天,西堡村对村庄进行了规划:三条东西街,一条南北中心大街11米,八条胡同宽为6米,东西中心大街为11米,其余两条东西街为8米,每户的宅基规定为东西为17米,南北长为23米,宅院面积为391平方米。房屋规定为高为5.3米,宽5米。新规划用了8年的时间全部完成。

  1991年夏天,同全县一样对新农村主要街道进行首次柏油路的修铺。2011年对早铺的路又进行第二次硬化(一条东西中心大街、南北中心大街,一条东西街)。

  社会事业

  西堡村1964年夏天建立了小学,1999年夏撤销与艾家小学合并,历时36年的。

  人物

  革命烈士

  刘吉禹  1919年生人,1938年4月参加抗日队伍,清河区三支队战士,1940年4月在寿光牛头镇战役中牺牲。

  吴新刚  1923年生人,1943年3月参军,四野六纵十七师战士,1948年10月牺牲于长春战役。

  徐德善  1916年生人,1938年参加革命,学生志愿军训团战士,1938年1月在益都县杨家营战斗中牺牲。

  人物简介

  刘吉芝  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40年1月至1942年8月,在当地领导工作,同时担任广三区指导员。1943年在上级干部学校培训一年,1948年随军南下,直到解放后,上级留任其浙江省建德市乡镇企业局 ,1995年春天病故。

  文物古迹

  凤凰桥

  凤凰桥位于广饶县城西南二十里处,在东西堡两个村中间,已有名无实。这里地势东南翘起,北面低洼,西南面平坦,西北部即西堡村的北面地势隆起,像卧着的牛背一样。据此地形,笔者推理认为这是古代从东南、正东(东堡村正东)两股来水相撞冲击而成的。依据地形和东堡村地下两米处便是黄砂,推理便知。在中古时代,这里是一条天然形成的一条大河,经过天长日久,大水的冲击搬运,河床抬高,河面变窄,时过境迁,沧海变成了桑田。据村里的长者传说,很早以前,凤凰桥下(这里)就有王氏在这里生息繁衍,再后来有了人烟,为了交通出行方便,人们就在这里架起了通便桥,先人命名这座桥叫凤凰桥。

  村里的长者与祖辈传说,凤凰这里是由广饶通往济南的大路,穿越东西堡中间,故这里交通顺畅;凤凰桥下店铺林立,人来车往,白天叫卖不绝,平时就有买有卖的站在桥上,通往省城济南的大路两旁尽收眼底。大路上车水马龙,过往的行人络绎不绝,到了晚上,桥下张灯结彩,店铺里顾客满门,每天早上有劳务市场,春夏干劳务的人群聚集在这里,接受一天的劳务。这里交通发达,盛兴繁华一时。

  关帝庙

  老人记忆说关帝庙位于凤凰桥正北大湾的北岸,是清中期一位叫魏秀亭的道者,倡导主持捐钱建成的。笔者40年前与村里的一位老人刘和春相逢聊天时说,他见过建关帝庙的碑文,碑文上刻有魏秀亭一名字,载有为建庙捐钱的名户(这碑文后来不知所去)。大庙3间,其内有道士,有各种神态的泥塑像,庙里一年365天都能看到庙里值更的人。每年节日里,人们都来这里焚纸、烧香,叩拜神灵,祈求自己的好运气;媳妇没有孩子的,其婆婆烧香来祈求子孙的降临,有的家人四季求财,有的愿神灵保佑家人幸福安康。

  郑武庙

  郑武庙位于关帝庙正北约80米处,它的迹象消失的最晚。1970年由大柳公社的“三八”连平之。郑武庙留给人们的最后印象是一个东西宽6米,南北长8米,高2米的梯状的土台子。村里的长者传说郑武庙记载的是明朝的一位官员,因这位官员有政绩,其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官员,给郑筑了这个大台子,在这个土台子上修了庙。村里的老人们讲,这个庙是一个办事机构,一个点,相当于现在的片区或区公所,也是当地商议民事法规的地方,调查老百姓谁家需要迁移、安置,谁家有困难,谁家需要帮助等。这个庙是一个为民办事的地方。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