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家村
概况
段家村位于广饶县城西南7.5公里处,辛河路西侧,东至后大村,西至安里村,南至临淄区,北至李西村,村西大寨三路向北与小王路相接,向南与辛河路相接,交通十分方便。
明永乐元年(1403年)段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取名段家村,1956年后称段家。民国后所修各版县志皆载有段家庄。
该村由段、赵、李、王、徐、马6姓组成,全是汉族。明代初期,赵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居乐安县(今广饶县)沙营村,之后移居六户村,兄弟五人皆四世祖,迁居县西关木市街,从西关木市街又迁此地定居。李氏于明代洪武年间由枣强县迁入李鹊村,之后迁入此地定居。王氏于民国初期从县内王庄村迁入。徐氏、马氏两姓于清朝末期从稻庄迁入。
明、清时期属乐安县安仁乡。1911年属安仁乡安仁保。1914年属广饶县安仁区。1929年属第三区。1939年1月属李鹊区三大乡。1958年5月属李鹊乡,9月属东风二社,10月属李鹊分社。1964年3月属李鹊区大张分社。1970年11月属李鹊分社。1984年7月属李鹊乡管辖。
1949年全村人口为768人,其中男性389人,19岁以下的192人,60岁以上的65人。1956年人口达到1004人,其中男性516人。1956~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人口降至914人。自1963年起,生活逐渐好转,人口增长迅速,1975年人口达到1006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得到有效控制,至2011年底,全村305户,1020人,其中男性503人,女性517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16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6.17%。
村庄行政区域总面积2425亩,村庄占地面积225亩,土壤土质情况:黄沙土地和黑土硬质地两种。
党政建设
明末清初,全县设乡,乡下设社,村内事务没有村首事管理,清末实行保甲制,村内事务由甲长管理。1946年10月,村内设村公所,村公所直接管理到户。1953年成立互助组。1955~1956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10月~1958年10月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全村分为一社、二社。1958年10月~1968年7月成立生产大队,全村分为8个生产小队。1968年7月大队委员会改为革委会,仍是生产队直管到户。1981年1月改为管委会。1984年12月改为村民委员会,下设6个生产小组。
1938年春,该村进步青年赵允申、李忠厚、李新交经梨园村贾秀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批党员。不久成立党支部,赵允申任书记。党支部带领群众对敌开展斗争,李忠厚为革命壮烈牺牲。1940年村内成立儿童团,站岗放哨。1942年10月,成立农救会,领导村内开展斗争。是年,由于斗争形势恶化,党的活动转入地下。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该村重建党支部,李久交任书记。1946年10月,成立妇救会。1947年10月,村内成立民兵队,维护村内秩序,开展对敌斗争。该村人民在党支部领导下,参军参战,踊跃支前,搞土改,斗恶霸,为革命胜利做出了贡献。1956年在高级社时,村内分为两个社,村党支部随之分为两个支部,分别为一社党支部、二社党支部。1958年10月,两支部合并为一个村党支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支部努力扩大党员队伍建设,带领人民群众积极发展生产,为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1年,全村有党员43名。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情况
赵允申 1938年3月-1940年10月
空 缺 1940年10月-1945年8月
李久交 1945年9月-1949年3月
李廷敏 1949年3月-1955年3月
赵修仁 1956年10月-1958年10月(一支部)
李庆禄 1956年10月-1958年10月(二支部)
李庆禄 1958年10月-1966年7月
赵修仁 1966年7月-1967年2月
李光信 1967年2月-1976年6月
徐春光 1976年6月-1996年11月
李富海 1996年11月-2001年3月
赵其敬 2001年3月-2004年11月
空 缺 2004年11月-2011年5月
赵华来 2011年6月—2014年11月
赵其敬 2014年11月任职
历任村长、社长、大队长、主任任职情况
李富华 1946年10月-1947年10月
赵如林 1947年10月-1955年10月
李廷敏 1955年10月-1956年10月
李光信 1956年10月-1958年10月(一社)
李伦交 1956年10月-1958年10月(二社)
李光信 1958年10月-1967年10月
徐春光 1967年10月-1976年10月
赵修柱 1976年10月-1982年1月
李庆胜 1982年1月-1983年1月
李杰民 1983年1月-1984年1月
赵修柱 1984年1月-1994年1月
赵修顺 1994年1月-1996年12月
李文祥 1996年12月-1998年12月
赵其科 1998年12月-2001年12月
李富海 2001年12月-2004年12月
赵华来 2004年12月-2011年5月
张爱兰 2011年5月—2014年12月
李富良 2014年12月-
农救会会长
李廷文(1942年10月至1947年10月)
妇救会会长
赵淑芬(1946年10月至1950年2月)
儿童团团长
李信交(1940年2月至1942年4月)
民兵队队长
李庆禄(1947年10月至1958年10月)
贫协主任
赵如森(1965年10月至1969年10月)
赵如林(1969年10月至1972年10月)
李忠周(1972年10月至1976年10月)
经济建设
段家村有耕地2159亩,分布在村庄周围。解放前全村以种植高粱、谷子、大豆为主,种植面积1200亩左右。解放后,1956~1963年全村以红薯、高粱、大豆为主要农作物,产量较低。1964年,因连续大雨积水无法排出,根据这种情况,上级水利部门决定每30亩土地挖出一条沟渠进行排水,减少了农作物受损状况,实造成农作物减产60%。20世纪70年代,通过开展“农业学大赛”活动,土地囤水压碱、深翻、规划大寨方,挖台田沟,打机井,安机电,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1972年购进第一台自吸泵,1975年在村西又挖一条团结沟,共修沟渠13000多米。1970~1980年10年间,全村打机井65眼,旱灾之年也能灌溉,农作物产量逐步增加。但是此段时期,受“共产风”和“文革”的影响,农业生产受到一定的影响,粮食产量每亩400~500斤。1978年以后全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当时产量在每亩500~600斤。1984年实行土地承包后,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达到亩产千斤。1982年开始种植棉花,1987年基本结束种植,时间较短。1993年,新上一大批蔬菜大棚,户均1个半。1999年土地又一次改革,根据当时的种植面积签定土地承包合同30年不变,大大激发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土地全部达到了旱涝保收,打消了村民在旧社会靠天吃饭的念头。2011年,土地以种植小麦、玉米、大棚蔬菜为主,粮食种植面积1800亩,大棚100个,种植面积300多亩。
1976年开始有农业机械,是年购进第一台拖拉机,购进第一台脱粒机。1987年购进第一台收割机。2011年全村农业用脱粒机20台,联合收割机9台。
解放前后村内只有家庭零星养殖,养殖的品种为马、牛、驴、猪、羊、免、鸡、鸭、鹅等。“文革”其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而停养,造成群众生活更加困难。自1976年村内兴建了集体养猪厂,年出栏量达到600多头。自1998年,村内己发展养鸭、养鸡户13户,年出栏量35万只,经济收入60万元。
在20世纪70年代,农村妇女学会织花边,这也是农村妇女在家中做的一项赚钱不多,但能赚取维持家庭打油买盐用的零花钱,此种家庭手工小副业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村集体自1964年开始搞皮革制作、油坊、木业加工、暖鸡等多种副业,经济效益良好,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自古村内就有多处店铺、馒头房、火烧铺、蒸包铺、烟酒糖茶小卖部、染坊、药铺等多种商业性网点。
村庄规划建设
村庄规划,全村占地225亩。建国前期,村内居民房屋院子由于封建迷信的影响,非常错乱,街道弯曲,村中间还有池塘,有很多没有人居住的空宅基地。村民居住分散,房屋矮小,胡同窄,没有成型的主要街道。1928年修筑围墙防匪,全村围墙周长1450米,建有南北、东西四个大门,大门上及围墙四角设有炮台、射击孔,并有专人看管。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住户增多,村内房屋布局开始形成规模,居民大多是草房,土木结构,麦秸毡顶,院落多是土墙,建造砖瓦到顶的上等房者不到村民总数的十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围墙设施逐渐整平,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村民多数盖有青砖打底的土坯房。1976年革委会首次对全村房屋街道进行统一规划。村内两条东西大街和一条南北大街全部拓宽取直,开辟宽4米的南北胡同9条。南北20座住宅,东西20排房屋,正屋宽5.1米、檐头高3.03米,底台水平一样高。每座住宅南北长18米、东西宽16.5米,占地297平方米。1999年村庄进行第二次统一规划。规划的具体内容要求:根据以前的规划基础,大街宽12米,小巷宽4米,宅基地总面积297平方米,以上这些标准与以前相同不变;房屋檐头改为高3.98米,底台水平一样高。村委会要求全村在建设规划中必须按标准要求统一去做,全村村容村貌有了新的起色。在实际建设中,有的户房屋加宽加高,有部分户建起二层楼。
建国前后村内有弯弯曲曲的南北大街2条,宽8米,东西大街2条,宽7米。中心南北、东西大街互通,南北、东西大街都有大门。通过1976年村庄整体规划,两条南北大街改为村中心一条宽13米,东西大街两条宽13米,两边都有排水沟。1999年村庄第二次规划时,将东西大街前街用水泥硬化,长380米,其余两条共计长760米,都铺有沙石。
1980年以前,村民饮水用肩挑、用木车推等方式取水。1981年,村集体打了深水井,配备压力罐,埋设地下管道通往各家各户。2004年,村民饮水又进行一次改革,实行全镇24小时统一供水,家家户户喝上干净的自来水。
1974年,在上级扶持下,村自筹资金架设一条长1.2公里的10千伏线路,安装150千伏配电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用上了电灯。随着农民经济生活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逐步增多,1999年上级电业部门实行电网改造,把村内主街道上的电线由原来16平方线换成了25平方的,长度400米,更换了一台2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解决了全村用电高峰期负荷太重的问题。
社会事业
历史上村内就有唱戏、扭秧歌、踩高跷、玩旱船等各种文化活动,建国后,村内文化活动更加繁荣。自1966年以来,村民自发成立宣传队,演唱京剧《沙家浜》《红灯记》等大型剧目,组织演出山东吕剧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富裕起来的村民每逢佳节自行组织演唱会,秧歌队、老年人健身舞,青年人乒乓球、篮球队比赛等各种文艺体育活动,为广大村民增加了节日气氛。村委会为文艺演出队伍建设场所,购置了灯光、音响等器材。
清朝时期村内设有私塾。建国后,借用民房继续发展教育,条件虽然艰苦,但从未间断。清朝时期至建国后的几年间,教师队伍是学生供老师吃饭,利用当地有文化的人员作为教师队伍,没有上级教育部门或政府任命安排。1983年,按照上级“六配套”标准要求,投资5.5万元建新校舍一处,10间,占地1.8亩。1990年,村新建幼儿园5间,购置新桌凳35套,增设各种设备,达到标准化幼儿园。至2002年,根据上级教育部门要求,村内小学、幼儿园一起合并到大张小学、大张幼儿园。自1975年实行教育改革以来,全村推送出博士生1人,大学本科生98人,大学专科生110人,高中生63人,初中生420人,小学106人。
解放初期,村内无卫生设施。1962年借用民房两间做卫生室。1985年建卫生室2间。2001年幼儿园合并后,由于原有的2间卫生室太窄小,搬到腾出的5间房内。室内设有一般医疗器材,有药品室、治疗室、办公室,有病床6张。有病号行走困难的,打电话随叫随到,医生上门打针、送药,非常方便。2003年上级卫生部门投资1.5万元对村内卫生室进行装修,增加设备,达到县级农村标准化卫生所。
解放前,粮食产量每季100公斤左右,多数村民吃不饱饭还得挣钱买粮,过着吃糠咽菜的生活,如遇灾荒年景,生活则更加困苦。1954年农业合作化后,农村经济有了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大办公共食堂,受“左”的影响,再加上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农业歉收,村民多用谷糠、树叶、树皮、野菜、地瓜蔓、萝卜苗充饥。1962年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农村经济稍有好转,那几年可每人分到小麦60~80斤,基本能维持生活。“文革”期间,全村经济发展缓慢,至1978年人均口粮420斤,经济收入人均500余元,交通工具只有少量的自行车,运输工具各户有手推车、地排车,生产队有马车,各户均没有家用电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私营企业,2000年人均收入达到4000多元。村民衣食住行发生重大变化,主食细粮化,肉、鱼、蛋、菜、油等人均食用量迅速增长,衣着穿戴向高档次、多样化发展,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扇、空调等家用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据2011年统计,全村有手机800多部,闭路电视120台,电冰箱约240台,洗衣机约260台,电风扇约600台,空调约80台,轿车在50辆以上,年人均收入7000余元,村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
1948年村内有了第一辆自行车,2009年有了第一辆小轿车。2006年建设第一栋楼房。1965年有了第一台收音机,1978年有了第一台电视机,2004年有了第一台冰箱,2003年有了第一台电脑,2002年有了第一台空调。
人物
革命烈士
李富振 1919年生人,1939年参加革命,临淄县六区区中队战士,1941年10月在西堡村牺牲。
李光宗 1903年5月生人,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8月参军,临淄县六区区中队炊事员,1944年8月在博兴毛和牺牲。
李修纪 1919年生人,1942年4月参加革命,临淄县六区区中队战士,1943年在西辛张村牺牲。
李忠厚 1915年4月生人,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10月参军,华野十纵二十八师教导员,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牺牲。
徐好志 1918年生人,1943年4月参加革命,广饶县牛庄税务局税务员,1943年7月在博兴县史口村(今属东营区)牺牲。
赵智俊 1924年4月生人,1945年5月参加革命,渤海军区后勤处被服厂战士,1949年4月在北镇染料厂牺牲。
李范武 1914年4月生人,1939年1月参加革命,渤海军区十团战士,1947年12月在寿光县牛头镇牺牲。
赵其尧 1928年1月生人,1947年1月参军,华野十纵二十八师供给处战士,1948年3月在成武县支楼院牺牲。
李兰欣 1930年5月生人,1951年3月参军,志愿军一九九师五九七团三营八连战士,1951年10月13日在朝鲜战役牺牲。
李温交 1927年9月生人,1947年5月参军,华野十纵二十八师战士,1949年1月6日在淮海战役牺牲。
文物古迹
大庙
在村中间十字大街东南角处,坐北朝南,占地约280平方米。房屋3间,四周有院墙,道门西开。院内有松树,北边有一石碑,碑文模糊不清。庙屋内有多种神像,庙前有烧香石鼎,每逢过年过节村民都到此处烧香,愿神佛保佑大人孩子平平安安、年年好收成。据了解此庙建于清朝中期,于1942年后拆除。
民间艺术
打花棍
打花棍是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演员男女各半,身穿红绿襟褂,腰系彩绸。男演员右手持两头系彩绸、穗缨和铜钱的竹杆,竹杆的一端按照先打右肩,后打左小臂,再下甩,再打右肩的轨迹,边走边有节奏的舞动;女演员左手持彩绸巾,右手打竹板,边走边舞;锣鼓队敲出秧歌鼓点;表演是男女分别列成两个纵队,彩绸随风飘动,铜钱、竹板伴步作响,再加上灵活轻巧的步法和队形变化,有声有色,百看不厌。
跑旱船
旱船以在陆地上模拟划船而得名,旱船以木、竹子和布制成,船身2米,宽1米左右,上搭凉棚,下罩帷幕,表演者化妆后,男女二人为一组,女居船中以碎步驾船而行,船头时倾时扬,船身时斜时平,悠悠然若浮于水面。男为艄公,持浆做出击水划船的动作。划船一般分为彩船和丑船两种,彩船的演员扮为才子佳人,丑船的演员扮为小丑,夫妇时而搁浅,时而翻船,做出种种滑稽的动作,以逗人发笑。表演时旱船鱼贯而行,往来穿梭,队形变化多样,令人目不暇接。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