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村

关键词:

  概况

  董家村位于广饶县城西南5公里处,辛河公路西侧。东临西辛村1公里,西临里大村1公里,南临李鹊村2公里,北临杨庙1公里。

  董家村是董永的老家。其太祖董烱然,系西汉初由陕西陇西县迁至千乘。传至八世至董永,其父董还如,因兵乱流离河南省后至孝感县为佣工,不久病故。董永卖身葬父,其与七仙女的故事广为流传。董氏原居于县城董家巷子,明万历年间(1573年至1620年),董永的三十五世孙董超、董泽迁此立村。因该村董姓是董永后裔,为大姓,故取名董家庄子,后改为董家村。董永后裔分三支,长支为四十三世孙董世杰迁住太和村,存有董永影像;二支在董家村,三支在博兴县垄注河村,为董永死后葬于博兴县境内,随迁至博兴。明嘉靖三年(1524年),乡贤祠内供有董永牌位,后又在太和村建董永祠,供董永后裔节时致祭。清朝末民国初期,博兴县县长胡县令亲到墓前立碑。

  2011年,全村有董、王、刘、赵、逯、宋、耿、柴、付、程10姓,其他9姓都是由外迁至此。王、宋二姓系因当地受灾,由政府统一由垦利县郝家镇宋沙村于1961年8月迁到该村,其他7姓都是探亲而至。详情因年代久远,无从查起。

  该村在明清两代属安仁乡。1911年属安仁保。1929年属第三区。1939年10月属临淄县6区。1945年9月属第三区。1948年12月属第三区董辛乡。1956年属李鹊区董辛乡。1958年5月属李鹊乡,9月属东风二社,10月属李鹊公社。1984年7月属李鹊乡。2001年属李鹊镇。

  1949年,全村52户、260 口人,男121人,18岁以下78 人,60岁以上 27 人。2011年,有居民105户,人口342人,男性居民156人,18岁以下65人,60岁以上70人。

  全村行政区域面积 840 亩,村庄占地面积 110 亩,有耕地830亩。村庄周围,土质肥沃。

  党政建设

    1946年3月,广饶县公安局侦察科长黄永升驻村开展工作,介绍董曰会、董曰津、柴友亮、刘茂松、赵德贵、赵德升等6名同志入党,随即建立党支部,由董曰会任书记。同时,成立了村农救会和村民兵队,配合开展革命工作。1947年发展董玉坤、程树贵、董金锏、刘茂荣、刘茂芹等人入党,党组织不断壮大,带领群众开展土地改革、参军支前等工作,做出巨大贡献。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群众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2011年,全村有中共党员17名,团员10名。

  解放前为董家庄子。1947年后为董家村村公所,生产管理为互助组。1952年秋建立初级社。1954年春又改为互助组。1956年春为高级社(3个互助组、一个高级社)。1958年5月为人民公社董家大队管委会。1968年7月,成立革命委员会。1981年1月,改为村管委会。1984年7月为村民委员会。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

  董曰会(1946年3月至1949年12月)

  刘茂勤(1950年1月至1952年12月)

  董曰义(1953年1月至12月)

  董曰会(1954年1月至1957年1月)

  董曰津(1957年2月至1964年12月)

  董曰忠(1965年1月至1970年11月)

  董曰礼(1969年12月至1971年12月)

  董庆城(1971年1月至1973年1月)

  董曰忠(1973年1月至1981年12月)

  刘维兴(1982年1月至1983年12月)

  董玉江(1984年1月至2011年5月)

  董中胜(2011年6月-)

  历任村长、社长、大队长、革委会主任、管委会主任、村委会主任

  董金榜(1946年3月至1952年11月)

  董玉坤(1952年12月至1953年12月)

  董金榜(1954年1月至1955年12月)

  董曰会(1956年1月至12月)

  程炳德(1957年1月至1964年12月)

  董曰忠(1965年1月至1968年7月)

  程炳英(女,1968年7月至1969年12月)

  董曰忠(1971年1月至1972年12月)

  董曰礼(1972年12月至1974年12月)

  董茂林(1975年1月至1980年12月)

  董茂森(1980年12月至1982年1月)

  董玉江(1982年2月至1984年12月)

  刘维平(1984年12月至2004年12月)

  董玉江(2004年12月至2011年5月)

  王秀花 (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

  刘伟强 (2015年1月-)

  农救会会长

  赵德贵(1946年3月至1958年冬)

  历任民兵队队长

  柴友亮(1946年3月至1949年12月)

  董曰义(1950年1月至1958年10月)

  贫协主任

  董庆成(1965年4月至1982年12月)

  经济建设

  该村自古以来村民以种植、养殖业生产为主,种植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棉花等为传统性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解放前,该村土地360亩,亩产200余斤。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棉产量逐年增长。在80年代村两委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突破口,家家户户种植地瓜苗、食用菌及发展养猪、养鸡等产业。实行土地承包到户后,村民就有育地瓜苗、养食用菌的传统,后经村两委引导,在村周边规划了养植区,发展到了家家户户种养植。1985年至1997年形成了规模,1999年村内庭院经济达到了人均收入1000余元。1997年该村进行农业化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了100亩地的蔬菜大棚生产和大田菜生产,规划了单个占地3亩的蔬菜大棚38个。村内有机井18眼,埋设地埋软管2650米,解决了浇地难题。1979年村内有了第一台小拖拉机, 2011年发展到各种大小拖拉机、收割机19台,实现农业机械化。村民搞起了农机服务、运输打工、加工服务等行业服务,加快了经济的发展。

  村庄规划建设

    1984年该村对旧村庄进行统一设计、统一规划,全村106户村民住上整齐、统一的新居。房子宽10米、高4.75米。

  2011年经村两委组织、群众参与、多方筹资、国家扶助,将村内的主要大街进行了路面硬化。原来多年泥土道路,变成平展、宽敞的柏油路。南北大街两条路宽12米、长345米,东西街两条路宽10米、长234米。重新安装了路灯。成为村容整洁、环境卫生、村居优美的新农村。2015年,争取上级资金13万元,村级自筹资金42万元,硬化了大街、胡同5条,总长1300米。修建排水沟17条,总长3800米。

  1998年进行村内电网建设并安装了路灯。2010年至2011年,新上一台200千伏的变压器,改造了村内电网。

  2005年全村安装了全镇统一供水的自来水。

  社会事业

  1906年,李联甲、焦梅清在该村永宁寺内建立高等小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停办。

  1992年村内安装了小程控电话,1994年安装了长途程控电话。1998年全村安装了有线闭路电视。

  解放前夕,粮食人均为50余公斤,全村逃荒要饭的31户,闯关东的1户,饿死7人,23人干长工,贫雇农占全村总户数的80%。1960年人均口粮90公斤,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1976年人均口粮245公斤,基本上填饱了肚子。1991年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余元。1994年实现总产值455万元,人均纯收入3328元。1997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上万元,家家户户住上新房,有彩电、冰箱、70%的户有电脑、空调,拥有小轿车35辆。

  人物

  人物传略

  董永  东汉时期人,据历代县志及《大清一统志》所记均载为广饶县人,其故里是董家村。他是名扬千古的二十四孝之一的孝子。据董氏家谱记载,东汉末年董永与父亲相依为命,以种田为生。灵帝中平年间(公元184年至189年),山东青州黄巾起义,汝南一带骚动,董永父子为避乱流离到孝感县,董永父亲病亡,董永卖身为奴以葬父,途中遇一女子,愿做董永的妻子,二人同做钱主的奴仆,女子一月之内为钱主织绢300匹,偿还了欠债。

  明万历三十四年《乐安县志》载:董永  按《一统志》,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流寓孝感。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曰后无还当以身作奴。葬毕,忽道遇一妇人,求为永妻。永与俱诣钱主,令织缣三百匹以偿。一月而毕,辞永去,乃曰:“我天之织女,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言讫,凌空而去。按魏陈思王曹植《灵芝篇》有咏永者: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⑦以供养,佣作致甘肥。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革命烈士

  董曰瀛  1930年8月生人,195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3月入伍当兵,志愿军六十七军一九九师五九五团三连战士,1951年10月在朝鲜江化道战役中牺牲。

  人物简介

  赵德升  广饶县第一届、三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刘茂芹  广饶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董曰信  广饶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董玉江  广饶县第十四届、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荣誉

  1990年2月该村被广饶县委、县政府授予“吨粮田”先进村。1991年该村被东营市委、市政府授予人均收入1500元的“明星村”,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庭院经济先进村”“畜牧业生产先进村”。1992年2月被东营市委、市政府授予“明星”村。1997年7月该村被广饶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1997年4月该村被广饶县府授予“模范村委会”。1998年3月被广饶县委授予“文明”单位。1999年2月被广饶县委、县政府授予“计划生育三为主”合格村。1999年3月被东营市委、市政府授予“计划生育三为主”合格村。1999年10月被东营市综治委授予“安全文明村”。2002年3月被东营市精神文明委员会、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委员会授予“文明信用村”。2015年被东营市授予卫生村。

  重要事件

  1940年9月,日军“扫荡”董家村,烧毁民房46间、树木135棵,抢走粮食2000斤、家畜15头、生产工具180件、生活用品200件。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