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郭二村
概况
张郭二村位于广饶县城西南11.5公里处,与淄博市敬仲镇呈羔村,东西二姬村、李家村接壤,北面与鲍家、张庄、梨园、大张村相邻。
据传,元朝张姓立村,因此地有一穿心阁,有个叫张林的在此地开店,取名张阁店,后演称张郭。1950年张郭自然村分为三个行政村,该村按序数命名为张郭二村。
村中原有张、刘、史、孙、李、种、颜、宋、马、陈、彭、蒋、高、樊、田、杨、杜、王、盖19姓。1953年蒋姓在外婆家落户。1961年史口镇的樊姓、盖姓、高姓落户。经过多年的历史变迁,杨、杜、盖、王、高等姓已不复存在。有文字记载,刘、孙、李、颜等几大姓都是明朝洪武二年迁至。
明清二代属安仁乡。1911年属安仁乡安七保。1914年广饶县属第三区。1939年10月属临淄六区。1945年9月属广饶县第三区。1948年12月属三区张郭乡。1956年属李鹊区张郭乡。1958年5月属小张乡,9月属东风二社,10月属李鹊公社。1964年3月属李鹊区小张公社。1984年7月属小张乡。2001年2月属李鹊镇。
2015年,全村208户,656口人。
环境优美,村西不足2公里是渑水河,村南、西、北部都是肥沃的良田。村东边不远处一片盐碱地称为东洼,十年九不收。自20世纪60年代党和各级领导号召带领下,大搞台田,打机井浇灌,从80年代成为旱涝保收的吨粮田。
党政建设
张郭村早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村中的先进知识分子、优秀青年颜世彬、孙立祥、孙其顺、孙同仁、李善堂、李长贤、李长秀等就秘密参加组织,积极发展党员,组织民兵大队和日伪汉奸作斗争。1942年由于混入党组织的王六叛变,很多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被迫“自首”脱党。孙立祥公开作为上级领导直接负责村中党的工作。后被调往益寿临广特委工作。在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战争年代就成立了民兵大队,积极主动地跟日本鬼子、汉奸作斗争,鬼子汉奸也不敢轻易地到张郭村扫荡。1947年解放广饶城被打散的国民党一个杂牌军途经张郭村,独立营有备而战,打死打伤很多敌人。孟良崮战役后,新四军一部分到张郭村休整,特别是刘家胡同家家住满新四军指战员。这里的群众积极拥军,做鞋做袜,帮助照顾伤员。新四军帮助村民挑水、扫院子、铡草、种地等,教村民打花杆、扭秧歌、唱歌。新四军和当地百姓的这段鱼水情虽然过去60多年了,拥军爱民的佳话流传至今。1945年至1950年张郭村设一个支部。1950年2月设立张郭二村党支部,支部书记孙其吉。
1950年,张郭二村行政村成立时,建立村公所。1956年秋,成立优胜社。1958年秋,人民公社化,以大队为单位。1968年7月,成立革命委员会。1981年1月,成立管委会。1984年7月,改为村民委员会。
历任党支部书记任职情况
孙其吉(1950年2月至1961年12月)
陈群英(1962年1月至1964年12月)
孙玉田(1965年1月至1971年4月)
孙其恭(1976年8月至1979年2月)
孙成业(1979年2月至1981年1月)
张学孟(1981年1月至1985年7月)
孙来昌(1985年7月至1987年9月)
孙其明(1987年9月至1990年12月)
张学孟(1991年1月至1994年12月)
田家荣(1995年1月至1997年1月)
孙来昌(1997年1月至1998年5月)
田家东(1998年5月至2001年1月)
刘丙武(2001年2月至2003年6月)
孙其杰(2003年6月至2004年10月)
(2004年10月至2009年1月空缺)
田家东(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
2011年6月至2014年11月空缺
孙孟江2014年12月任职
历任村长、社长、大队长、主任任职情况
孙其吉(1950年2月至1952年秋)
孙洪章(1952年秋至1956年秋)
李书祥(1956年秋至1958年秋,优胜社)
孙玉凤(1958年秋至1966年12月)
孙玉环(1967年1月1969年12月)
孙其成(1970年1月至1976年8月)
孙其吉(1976年8月至1978年6月)
陈群英(1978年6月至1979年6月)
孙其恭(1979年6月至1981年1月)
孙来昌(1981年1月至1985年7月)
孙其明(1985年7月至1987年9月)
孙成忠(1987年9月至1994年5月)
(1994年5月至1995年1月空缺)
孙其杰(1995年1月至1997年1月)
孙长明(1997年1月至1998年1月)
孙其杰(1998年1月至2001年11月)
孙其民(2001年11月至 2014年11月)
孙兰光(2010年至2014年11月)
孙兰亮2014年12月任职
贫协主任
孙玉环(1966年1月至1968年12月)
孙其吉(1969年1月至1977年6月)
经济建设
张郭村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为主,解放前主要粮食作物有高粱、谷子、大豆、小麦,经济作物是黄烟。由于生产水平低下,小麦亩产量不足200斤,大豆、高粱产量也不高,有些年份东洼所种庄稼颗粒无收。所种黄烟要到二十公里外的辛店去卖,日本鬼子收烟的价格很低。解放后,通过土地改革,人人有良田。后又成立了互助组、农业社,逐渐有了大型农业机械,通过深耕细作粮食产量有了一定增长,人民生活有了一定提高。1958年秋成立人民公社,开始大跃进、全民大炼钢、大搬家,紧接着遇到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生活相当困难。1962年生活开始有所好转。1966年开始进行文化大革命,农业生产水平、粮食产量提高不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才有了新的发展。改革前,全村仍以种植小麦、地瓜、玉米为主。那时人人都是社员,每天在队里挣工分。按年龄、体力、劳动强度定工分,一天最高工分10分,每10分到年终分0.2元、0.3元、0.6元,最好的小队也没有达到一元钱的。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农村改革力度。1981年实行责任田,1982年实行了承包制,1983年实行了分田到户。村民对土地进行了合理安排,在洼地种植棉花,好地种植小麦和玉米。村民像管理盆景一样管理棉花,连续七、八年获得棉花大丰收,农民的腰包逐渐鼓起来。1990年以后,由于病虫害加重,种植棉花的户逐渐减少,后来基本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使用磷肥、复合肥以及秸秆还田使土地越来越肥沃,小麦、玉米亩产量都在800~1200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1994年乡政府聘请技术员,手把手教村民种植大棚蔬菜,在原塑膜保护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开始推广科技含量高的大棚蔬菜种植,先后建蔬菜大棚30多个,一亩地的蔬菜大棚能收入两三万元。2014年,种植粮食1900亩,36个蔬菜大棚。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畜禽饲养业不断发展。古有“务五谷则食足,育六禽则民富”之说,自1985年起兴起了养鸡、养猪热,出现养鸡户5家,养猪户3家。
村庄规划建设
据老一辈人讲,原村四周都有土围子墙并有围子沟。有东南大门、南门、西门和西北、东北大门。村内有关帝庙、土地庙、菩萨庙各一处,南北大庙各有铁钟一口,其中一口被日本人掠走,那时有刘家湾、刘家小湾、柳湾子。解放前,村民百分之九十居住在低矮的茅草屋中,那时建房村民互相帮助打土胚,用砖垒台基,13层砖算好的,一般都在七八层,和现在比还不如埋在地下的多。1984年进行第一次规划,宅基地南北长17米,东西宽13.2米,能盖四间房。1990年进行第二次大规划,东西两条大街,南北三条大街,其他为小街。大街宽12米,小街宽6米。每户宅基地南北长22米,东西宽16.75米,能盖五间房。有的盖厦子,有的盖锁皮厅,都是砖瓦到顶。近几年,有的翻新建成十几米宽像楼房样式的房子,铺了地板砖,景象焕然一新。
社会事业
张郭村村民历来喜欢文体娱乐活动,解放后为庆祝胜利组织文艺团体唱大戏。那时就有南头划旱船,北头踩高跷,史家胡同玩猴豹的戏语。近几年,人们自发组织起来扭秧歌、跳舞,2001年张郭二村组织的秧歌队在镇上获得了一等奖。
1994年建成张郭小学,以后组建了张郭初中。为整合教育资源,学校进行了合并,只保留了张郭幼儿园。所有孩子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政府对学生也给予生活等补贴。先后有60多人考入高等院校。该村共培养了大中专毕业生100余人。
以前村里缺医少药,只有几个中医。60年代以后,政府培养了赤脚医生,成立初步合作医疗,由于医资条件不成熟,慢慢夭折。1983年全村建立卫生室一处,一般的疾病治疗费可以报销30%~70%,另外还有大病医疗救助。
农业机械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剩余,他们大多进入工厂、企业。也有一部分人搞运输、干建筑或自办企业。中年妇女也利用农闲时节在附近打工挣钱,人均纯收入7000元。很多农户已不用秸秆做饭,有的修建了沼气池用沼气做饭,有的用液化气做饭,也有很多农户购置了电饭锅、电热锅、电饼铛等电器。很多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90年代前安装电话要审批,一般村民安不起,也没有指标。1990年以后安装座机的逐渐增加,都买上了手机,人与人之间联系更方便了。1985年前全村没有一台电视机,后来张一村一户村民买了电视机,全村人像看电影一样去看电视,因地方有限,去晚了都看不上。2011年,家家有电视,有的户一个房间安装一个电视。全村有40多户购买了微机,上了网,了解各种信息更快更方便。对60岁以上老人实施了新农保政策,每人每月领到120元养老金,让老年人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人 物
革命烈士
孙立祥 1910年2月生人,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寿光县政府副县长,1946年7月在寿光八户庄牺牲。
孙其荣 1921年10月生人,1945年6月参军,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济南军区后勤生产部副部长,1976年9月在济南因公牺牲。
陈义进 1923年2月生人,1947年12月参军,三野六纵战士,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中牺牲。
文物古迹
古槐4棵
一棵位于孙孟亮家后院东南角,门口北侧,树皮树龄约800年。向北倾斜,完全靠北边的树皮存活,树皮北部分宽1米。树体高6米,胸围3米,胸径1米,基径1.1米,地表围径1.2米,树冠高月4米,冠幅东西长约6米,南北长约5米,有2个主枝。最长的主枝长约4米,呈弯曲状。最短的主枝长约3米,呈偏北方向。树干高2.5米,颜色呈黑褐色,质地粗糙。
一棵位于孙其吉家,树龄约200年。树体高8.6米,胸围1.9米,胸径0.6米,基径0.61米,地表围径0.62米,冠高约5.5米,冠幅东西长约5米,南北长约5米,有2个主枝。最长的主枝长约4米,呈垂直方向。最短的主枝长约3.5米,呈偏南方向。树干高2.5米,颜色黑褐色,质地粗糙。
一棵位于孙好海家,树龄300年左右。树体高6米,胸围1.8米,胸径0.6米,基径0.6米,地表围径0.61米,冠高约4米,冠幅东西长约5米,南北长约4米,有2个主枝。最长的主枝长约4米,呈垂直偏南方向。最短的主枝长约3米,呈偏北方向。树干高2米,颜色黑褐色,质地粗糙。
一棵位于张其英家中,树龄约300年。树体高6.5米,胸围1.8米,胸径0.6米,基径0.6米,地表围径0.59米,冠高约4.5米,冠幅东西长约5米,南北长约5米,有3个主枝。最长的主枝长约4.5米,呈向南方向。最短的主枝长约4米,呈向北方向。树干高2米,颜色黑褐色,质地粗糙。
石人坡
位于村西北部,此处有石人,东西对面两个石猪、石羊,北面是柳元帅古墓遗址(1966年毁坏)。据传说,当时找这些物件的四至是:南至白马寺、北至黄草墩、西至运粮河、冬至张家林。
石佛
前几年,张三村内出土一庞大石佛,是白马寺之物。此佛现存放广饶县博物馆内。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