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三村

关键词:

  基本情况:

  稻庄三村坐落于闻名遐迩的孙武湖东岸、镇政府驻地。东与稻一村毗邻,西与娘娘庙村向望,南与东西大村.北城村相依,北与稻二村相接.交通十分便利,村庄绿树成荫。地理位置显要。全村共420户、1391人口。党员39人,两委干部4人,村民代表30人。村庄幅员面积55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1729.56多亩,产业结构以农为主。全村从事工商服务业的人员占劳动力的90%以上,主要从事运输业、 餐饮业、电气焊、轮胎加工、纺织工、个体等。2018年,人均收入达到20000以上。村庄物质生活及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有小型超市及各种商场、餐馆、旅馆等。有村办农家书屋一处,有娱乐室一处,丰富业余生活。还有锣鼓队,舞蹈队等。村内治安安定,全村呈现一片繁荣祥和,安居乐业的景象。

  村名来历:

  据清康熙十七年(1679年)修《孙庄家谱》载元初(1280-1285)山东省青州府安乐县修曲堤之役。由南直属凤阳府临淮县泥里沟村(今安徽省蚌埠市)至此,及堤成定居。引种水稻故名稻庄。一九四七年分成稻一、稻二、稻三三个行政村。1986年成立稻三村村民委员会。

  主要姓氏:

  该村主要有孙、李、陈、柏等姓氏。

  知名人士

  孙述言,1925年出生,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方军.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全国解放后,随军进入大西南,在云南军区某部队服役.退役前任某部队后部副部长(正师级)。退役后任广饶县总工会主席。

  孙迅滔,1922年生,1940年参加革命,1943年入党,参加革命后在渤海军区耀南剧团工作,1943年调渤海画报社工作,抗战胜利后调临沂学习,学习结束后到大众日报社工作。建国后调北京文联工作。离休前任《北京文学》编委(正处级)。

  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村集体经济是村级财力的主要来源,是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根本保证。该村村集体年收入30万元,来源于土地承包,湿地流转,房屋租赁等。 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来源问题,更好的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促进了该村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2019年人均收入1.8万元, 该村每年村集体出资录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老面福利等。现在村内基础设施完善,村民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呈现一片新时代、新农村、新面貌的繁荣景象。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