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河村
村庄基本情况:
黍河村位于县城东侧2.5公里,东与张汪村交界,北与宋王、崔王村交界,南与张寨村交界,东靠长安路,西邻辛河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70户、291人。
村名来历:
据崔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年),崔瑜由山西洪桐县分发至乐安城东北古河道居住,取名崔家堤。明正德年间崔享分居村南干河—黍河定居,与同期由山西分发来的李姓共同定居于此村,依兴旺之意曾取名为“兴隆村”,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名黍河村。
明、清两代居乐安县乐义乡,乐一保管辖,1914年1月属城区,1929年属第一区,1939年10月属益、寿、临、广四边县广一区,1940年4月属县城,1942年10月属益、寿、临、广四边县广饶城,1945年9月属广饶县一区,1948年12月属一区宋王乡,1956年1月属城郊司家乡,4月属司家乡,1957年11月属颜徐乡,1958年9月属东风一社,10月属城关公社,1962年2月属城郊区宋王公社,1970年11月属城关公社,1984年属广饶镇,2005年4月划归广饶经济开发区。2009年10月属广饶经济开发区,乐安街道所辖。
主要姓氏:
村内主要有崔、李、张、陈、耿、王等姓。
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全村居住区长300米,宽220米,占地100亩。黍河村有土地耕地550亩,通过土地改良,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地瓜为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最高粮食亩产量达到2300斤。经济作物以种植棉花为主,亩产在300斤左右。1990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蔬菜,面积达到230亩,平均亩产产值达到900多元,1996年上蔬菜大棚10个。自2010年村庄拆迁,全村土地实行流转,村民靠春秋两季的吨良田补助作为收入,至此农业生产消失。
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发展,至2003年整体规划基本完成,宅院73户。中心大街进行了路面硬化,村内所有大街完成了绿化。2007年,建文化广场,安居工程,健身器材等,共占地110亩。1990年,户户用上自来水。
随着村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为满足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2005年新建文化大院一处,并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配备了电脑、电视、图书室、档案厨等办公用品,娱乐室配备了锣鼓、琴、棋牌、书画等,体育室配备了乒乓球台等。建设文化广场一处,长60米,宽50米,占地3000多平方米,场内设篮球场一个,各种健身器材若干。2005年新建卫生室三间,配备了各种卫生器材,一般常用药品齐全。至2011年底,村民全部住上单元楼,电脑、空调等电器进入各家各户,户均5件以上,居民生活初步达到小康水平。
历史古迹:
古槐 由崔氏三世祖龙植,于明正德年间,距今已600余年。原古槐树围3.45米,树高12.58米,主干根腐朽,由部分树皮紧紧环抱,虽历尽苍桑,扔挺拔直立,后于1949年因一场大风主干脱离,现由环抱树皮,独立成树,树型奇异,枝繁叶茂。(详见照片)
此树过去一度称为神树—“槐老爷”,据说能治百病,十分灵验,本村能工巧匠崔芳春为此在树上挂匾:内容为“有求必应”。
古槐树原位于住户崔长荣院内,1993年新村规划,后位于东西大街北侧,2010年6月5日村庄拆迁后位于长安路以西,宇通驾校对过100米处,同悦花园楼区东侧。
民间文艺:
花车子 花车子是由10辆独轮平车,经装饰后组成,其中一辆表演自由,其余每辆车由一个人推和一个人拉,一个儿童头戴罗汉头坐在车上,随着鼓乐队进行滑稽表演,逗人捧腹大笑。解放后,最后一次表演为“送郎参军”曾到县府表演,受到县长的表彰及赏赐,现在花车子表演项目已经失传。
霸王鞭 霸王鞭是我村传统文艺表演节目,自古至今,代代相传,该项目分男女两队,男队拿霸王鞭,女队拿红绸子和竹板,化妆后随鼓乐节奏变换各种动作,摆出不同故事,打出不同点数,有4点、8点、12点的表演动作,节目精彩,延续至今。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