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集村

关键词:

  董集村位于董集镇政府驻地西0.5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7° 29′,东经118° 23′。东邻车宫村,南邻刘家村,西邻刘王村,北邻官庄村。现有居民489户,1364口人,皆汉族。土地面积2000亩,土质属沙碱性。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村名来历

  据董氏族谱记载,1369年(明洪武二年),董林率其族人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建村,村名“董家”。相隔两年后,有一个叫董吉科的未成年人来到此地,因属同姓,两家合为一家,董吉科尊称董林为爷爷辈,繁衍至今,两家皆子孙兴旺。后董家村设集市,故又得名“董家集”,后演变简称董集。

  姓氏来源

  该村现有董、周、赵、车、刘、胡、张、秦、薛9姓。

  董姓  1369 年(明洪武二年),董林自直隶省枣强县迁入。周姓  100 年前,周朝群由境内官庄村迁入。

  车姓  400 余年前,车高由境内车宫村迁入。刘姓  200 余年前,刘如意迁入,原籍贯不详。胡姓  胡梦龄由境内胡家村迁入,时间不详。

  张姓  200 年前,张彩兴由胜坨镇大张村迁入。薛姓  薛廷选由境内薛家村迁入,时间不详。秦姓  1991 年,秦佃平由境内秦家村迁入。

  赵姓  200 余年前,赵瑞沾由博兴县菜园村迁入。周姓  100 年前,周永平由境内官庄村迁入。

  经济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以农业收入为主,粮食作物主种大豆、棉花、高粱。生产工具落后,从耕种、管理到收获全靠人工完成。如遇灾年,农民的经济收入很低,粮食生产不足百斤,正常的生活没有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运动,作物种植从单一走向多样。走合作化道路,土地统一经营,耕牛、农具统一调配使用,解决了单户干不了的工作,村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因受经济制度制约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重大影响,使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遭受重大挫折,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工作重点战略转移,分田到户,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民从温饱线上解脱出来,亩产粮食500公斤以上,不但实现了自给自足,还有了存款,生活逐渐富裕起来。

  1996 年,村西建起了官庄水库,村所有土地都得到了浇灌,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农村出现多元化经营态势。至目前,在全村家庭中,纯农业户有31户,经商办企业户有26户,以种地为主农闲外出务工有179户,以外出务工为主的有312户,分别占全村的6%、5%、33%、56%。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从事拆迁、零工等行业,多则10万元以上,少则两三万元。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万元,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17万元。

  戏曲文化

  董集村京剧班 早在光绪年间,京剧在董集境内就广为流传。新中国成立前,董集村以“铁鼓板”董作谦为主,组建20余人的“子弟班”,排练京剧。由于技术力量及道具、服饰、舞台设施等不断发展健全,名气逐渐扩大,演出范围南至济南、东至山东半岛、北至京津地区。较有名气的演员有“铁鼓板”董作谦、“活关爷”张同宾、“戏篓子”董奎训、花脸“飞燕子”董延杰、“银娃娃”董希庚等。排练剧目主要有《追韩信》《打渔杀家》《空城计》《宇宙锋》《宝莲灯》《包公案》等20多个。

  知名人士

  张明山  1912 年生,1932 年利津完小毕业,他一生刻苦攻读医学著作,精通望、闻、问、切四诊法。临床经验相当丰富,擅长妇科、内科,多用小方验方,疗效甚佳,对地方疑难病症见解有独到之处。20 世纪六十年代,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利津县医院多次聘请研讨中医技术。

  董子清  1936 年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57 年任某独立团政委,后转业入山东省公安厅工作,历任纪检书记、政治处处长(副厅级),2002年退休。

  大事记

  1.1780 年(清乾隆四十五年),董家村设立集市,遂得名“董家集”,后演变简称董集。

  2.1944 年,董集境解放,并成为董集区公所驻地。

  3.1959 年冬,村西打渔张工程总干渠建成,该村 8000 余亩农作物受益。

  4.1964 年,董集境内大涝,该村 80% 农作物绝产。

  5.1968 年 8 月,董集大队有 16 户共 72 人迁到郑洼村(现胜坨镇工农村)居住。

  6.1983 年,村里安上电灯,结束了煤油灯照明的历史。 

  7.1985 年,全日制董集中心小学建成。

  8.1995 年,与官庄村联合上压力罐,村民喝上自来水。 

  9.1996 年,村西官庄水库建成,董集村有部分土地被占用,周边土地受益。

  10.1997 年,村内铺设水泥和柏油路。

  11.1998 年 10 月,在共青团山东省委的捐助下投资 120 万元,建成董集希望小学。同年,董集新村建成,部分村民陆续迁入。

  12.2000 年,董集村文化大院建成。

  13.2006 年,县自来水公司开始向该村供水。 

  14.2007 年,董集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

  15.2010 年,董集镇政府配备校车,全镇 1—5 年级学生全部到董集实验小学就读。

  光荣榜

  集体荣誉

  1.2005 年 4 月,该村被市政府授予“平安垦利建设先进村”称号。 

  2.2005 年 6 月,该村被市委授予“‘五个好’党支部”称号。

  历届村党支部书记

  赵兰香(1949—1954)

  董晨光(1954—1957)

  张玉坤(1957—1965)

  张光弟(1967—1982)

  董杰民(1982—1999)

  董子峰(1999—至今)

  历届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董芳田(1957—1987)

  董炳超(1987—2007)

  董子峰(2007—至今)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