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和村

关键词:

  艾和村位于新户镇政府现办公楼西南15公里处,东邻马新河1公里,西邻星北村1.5公里,南与马家水库相望2公里,北靠邵太路0.5公里。

  艾和这个自建村以来没有超过300口人的小村,姓氏来自七府八县,最早是韩姓、时姓、张姓由沾化县迁来,查姓由长清县迁来,杨姓、赵姓、姜姓由沾化县迁来,郑姓由河南省迁来,1958年吴姓、刘姓、张姓、邵姓由姜家屋子搬迁而来,同年丁姓、孙姓、毛姓由毛家屋子搬迁而来,1964年韩姓、王姓、范姓由四扣乡北旺迁来。到2015年全村有韩、杨、时、刘、范、王、吴、郑、李、张、等10多个姓氏。

  韩玉村老人述说的历史变迁

  艾和村的演变过程,村里最有权威的见证人要数86岁高龄的老人韩玉村,他父亲韩竹秀就是建村人之一,已在艾和村繁衍生息了5代人。韩玉村在生产大队时期,当了多年的大队保管员,他心细善良、精力充沛,记忆力特别好,被人们称为好管家。他一大家子人心地善良、和睦相处,给全村人树立了榜样。

  据他讲述,艾和最早叫韩家屋子。大概是1915年,沾化县流钟乡韩家村人韩义元率先携家带口,来到此地落脚,不久当年30岁左右的同村人韩竹秀,也从沾化北部坐船沿水路弯弯曲曲追随而来。来到此地后,选一高岗,搭起地窝棚。二人在住处周围选了一片方方正正的好地块,插柳为界,圈占土地30余亩,开始了农耕生活。有屋子就有称呼,因他们两家都是韩姓人家,顺理成章取名叫韩家屋子。以后住家增多,杂姓出现,但因其来的最早,韩家屋子一直叫着。后来,因为该地段处于韩复榘(时任山东省主席)所划定的屯垦地八顷地段内,“八顷”的名字逐渐又取代了韩家屋子。韩玉村老人说,八顷叫了好些年。20世纪50年代后,取爱好和平之意才改为爱和,后来不知何原因又称艾和(艾合)。60年代初期,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是韩希玉(1962—1970年),艾和与蒲台屋子(现星北村)、姜家屋子(现星北村西有10户住户,后迁往星北、艾和)隶属于徒骇河农场,称为徒骇河农场二分场,场长孙焕章,场部书记张景彩,到1965年隶属于太平区刘0公社……

  不管叫韩家屋子,还是叫八顷,或者叫艾和都不重要了,在百年的光景中,这个不大的小村落,其地理位置始终没有改变,人们的善良朴实、勤俭持家优良作风没有减退。

  从老人的嘴里得知,建村之初,站在渤海与黄河交汇处,正北方白茫茫一片,大潮可以上到沾化县下河以北,潮水退去荆条芦苇遍地都是,偶尔有几条小船顺潮水沟飘摇而归,这就是有名的沾化洼最早的景象。再后来,此地成了一片退海之地,潮起潮落一望无际,高岗洼地时隐时现,渤海退却黄河造地,成就了大片的处女地、大湿地;芦苇荆条丛生遍野,野豆粲草养活生灵,野兔飞鸟到此栖息,晚辈人可以想象出那绝对是一派鲁北特别的自然美景。

  发生在艾河村的一次井喷事故

  “哞——哞——哞”震耳欲聋,把艾和大队的社员们从睡梦中惊醒。那是1974年胜利油田的一场气井井喷事故,让周围村民至今记忆犹新。

  那年大概在春季,距离艾和大队东500米的一口钻井平台,40来米的铁塔井架高高矗立,整天轰隆轰隆的机器声震动的让人们心烦,成堆的钻杆立在井架一侧,一群油田工人师傅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钻井作业。这些油田工人头戴安全帽、身穿油毡服,浑身上下油儿吧唧的,人们习惯了的把他们叫成“油鬼子”。白天井架周围围满了好奇的社员,看看热闹;夜晚井架的灯光照到户里村外,耀眼通亮。

  一天深夜,村里的人们在睡梦中突然感觉到一个声音刺耳发溃,好似疯牛狂叫般令人心颤。人们第一反应就是要地震的感觉,社员们不知所措都从屋里往外奔跑,聚拢到“铁帽子钟”(社员下地干活敲的铁钟,形状上小下大,用绳子拉铁锤,发出声音)下,相互传递着信息:“气井跑气了!”不多时油田通知了社员不能点火、不能生火做饭,以防引起大面积火灾,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当时20里开外都能听到老牛叫一样的闷声,浓浓的天然气滚滚白烟般向空中喷射,拔高10米开外,顺西北风向东南方向扩散。人们试想:万一有明火点燃,周围立刻让火海吞没。

  社员们对井喷事故束手无策,只有遵守规程不动烟火,强忍饥饿或投亲告友熬过了两天两夜。全村基干民兵手持步枪和冲锋枪在油井周围站岗放哨,不让无关人员靠近井喷现场,保持秩序。油田职工也是调集机械和人力,一刻不停地战斗着,连续奋战两个昼夜,终于冒着生命危险战胜了井喷,人们才从惊魂中稳过神来。

  这场井喷事故是在太平辖区内的唯一一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等大的危害。此后,这口井被封死废弃不用了,以后又在艾和以东、马新河西岸打出了两口气井,输气时间超过了10年。

  旧日子里的老穿戴

  从穿戴里往往能看到时代的影子。建国前后到20世纪80年代,多为棉布制作而成的褂子,如用麻布或夏布制作成的也称麻布衫或夏布衫,有大襟和小襟之分,一般是用布条打结作扣子,俗称“葫芦疙瘩”。春秋季节的上衣为夹袄,一表一里的对襟小褂。外衣多由中山装制服或国防服、学生服、工作服等代替。大襟棉袄多为老年人的冬装,用一根长布带扎腰。对襟小棉袄,表里间为棉花。同时还有70年代流行的一种及膝或稍过膝的棉袄(过膝的叫大衣、不过膝的叫小大衣),保暖性好。一般是外出看露天电影、出河工时穿。

  坎肩也称为背心,有夹、棉两种。每到秋凉,人们即将坎肩加于外衣上。有的女孩多穿短棉背心,俗称“蚂蚱鞍”。

  肚兜为早些年青年妇女贴身穿的内衣。夏天时,少儿可贴身穿,以防受凉。兜面上均有花饰。兜兜上半截裁成荷花瓣、长命锁、荷包等形状,多做儿童的外罩衣。

  裤子主要有单裤、夹裤、棉裤等。早年间,乡间流行宽裆、缅腰裤子,男裤多为青腰、白腰,或用花格土布为裤,黑、白布为腰。穿上后,自裤腰处竖打一折,以布带扎腰。那时没有皮革制的腰带,都是随便找些布条团成条状用来系腰,称为“扎腰带子”,把系腰带叫做“扎腰”。

  棉裤是过去冬季御寒的主要衣物之一。做棉裤时往往把腰做得高,棉花絮得也多,以保护前胸后背防寒。现在穿棉裤的人少了,但无论是城市或是农村,大人还是喜欢用新棉花为3-4岁以下孩子做带背带的棉裤,又保暖,又舒适。

  短裤又称裤衩。每到夏季时穿于外的,叫外穿短裤,常年穿于内的,叫贴身短裤。

  开裆裤有用腰带和背带的两种,多为儿童穿用。

  裙子是妇女尤其是年轻女性的下衣,为天热时节的主要衣物。连衣裙在50年代后较流行,为妇女的夏装。

  鞋子的种类、质地、花色、款式五彩缤纷,现今主要是皮鞋、旅游鞋为最普遍。过去有一种最普通适用的布鞋,有尖口、圆口及方口之分,鞋底为布底或猪皮、牛皮底,青布帮,圆头,男女皆宜。还有一些流行于本地区的鞋叫双脸子鞋(也叫踢死牛鞋)。毡窝是一种比较高档的棉鞋,用厚毡依模做成,沿口镶边,常以黑软皮革包裹鞋头和鞋尾,曾流行于此地。 绣花鞋,多在圆形鞋上绣花,颜色花样丰富多彩,尤其是新婚妇女喜穿,20世纪曾经十分流行。

  孩子也有自己专门的鞋。方口绣花鞋,儿童穿用。扎根鞋,婴儿鞋,鞋底不全纳,只纳一段,并且特意留一段麻绳,俗称为“根儿”。老虎鞋,用花布料作鞋面,鞋头绣以虎头,一般男孩子过“百岁”后穿虎头鞋,在虎眉间绣个“王”字。猪头鞋,红底黑帮,齐头呈猪嘴状,后沿口做猪尾巴,为一两岁女孩穿着。小绑鞋,鞋底、鞋帮用同一块红布或蓝布做成,另用一块小圆布绣花后缝在鞋背上,后跟钉带子,穿时系在脚脖上。

  帽子的种类也很多。皮帽,或毡或布为面,里用皮毛,两耳俱长,冬季戴用。民间有些帽子主要在劳动时戴,如:毡帽,一种为大半圆形的,另一种是左、右、后三块较长,向上折成三耳,折下后可掩两耳和后颈,因形状又称“三块瓦”。草帽,以遮阳或防雨用,有麦草、苇篾、高粱秸篾等为编制原料,后来成为工艺草帽。还有些不能称其为“帽子”的帽子,如羊肚子手巾,农村妇女多在劳动时裹头,已婚妇女以毛巾裹头为常装,近年来只有老年妇女使用。男用头巾,农民习惯用毛巾包头,中老年将多余部分系于脑后,青年则系于前额,被称为“打包头”,近年来使用日少。以上罗列的多是民间自做的各式帽子,至于年轻人戴的绿军帽和老年妇女戴的专用帽子从商店里都可买得到。

  现在对大部分人来说,帽子除了御寒和遮阳外,装饰已成为主要功能,如冬天的裘皮类帽子、羊皮帽、狗皮帽、水獭皮帽等。而夏天用的各种遮阳帽,样式和花色不断翻新,质地面料也在千变万化。

                    艾和村的老光景

  建村初期,八顷地段盐碱地多,土地高洼不平,基本没有水利设施,有两条西北东南走向的自然河沟,排泄上游来的自然客水,形成了比较肥沃的两条河沟地,大约有200多亩,村东的叫东河沟,村西的叫西河沟。

  在生产大队时期,时任党支部书记李守明(1970—1989年任职)鼓励畜禽养殖和多种经营。艾和大队禽类、牛马骡大牲畜养的多,家家户户养殖猪、羊、鸡、鸭等家禽家畜。养猪一年左右长到120斤卖给采购站贴补生活,自己的母鸡下的蛋,卖钱换取油盐酱醋。大队饲养处里骡马成群、牛羊满圈,劳力出河工有骡马车接送,令外村人羡慕。到年底社员分红,牵出几匹马卖了几千块钱就够了,其他大队每个工日价值1到2毛钱,艾和大队工日价值能到5毛钱,在那时全公社是名列前茅的。大队里有挂面坊常年轧面条,社员张振海撵毛驴车、社员李光得推着小推车走村串乡用麦子兑换挂面。大队里的机磨坊有粉碎机、碾米机、磨面机、饲料粉碎机等,常年加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粉碎秸秆,除为本村社员服务外,也为邻村兑换面粉、加工粮食和饲料。先后有社员郑光义、刘振良、时玉青、韩福祥、时云英、郑光泉等做过磨房加工活。大队有马车队,运送农作物秸秆、肥料、粮食等田间作业和外出运输,先后有社员张宝林、张士俊等赶过骡马车。成立了烘炉和木工组,加工各种农具和家具,社员闫光俊、杨福勇开烘炉,社员吴长友、范洪义学习了木工制作家具和农机具。队里有青菜园,基本能满足社员需求,有时也到集市上去卖。队里养殖肥猪、绵羊,逢年过节村里杀猪宰羊分肉给社员。每到分肉的时候,那可是乡下一景,家家户户拿着大盆小盆去排队,人人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笑容,真比娶媳妇还要高兴三分。

  社员们不管干什么活都是按工分计酬,男女劳力实行不同的工分制,男劳力干一天活记13分、女劳力记10分工,家庭妇女9分。每到晚饭后劳力们拿工分本,统一到会计室由大队会计记工分,到年底全村按“多劳多得、人七劳三”分配粮食和现金,当时的大队会计是王玉琢。家庭妇女在参加集体劳动之余,还要照顾老人孩子、洗衣做饭、纺线织布、衣服鞋帽都要自己亲手制作。

  到1979年村里的集体积累丰厚起来,大队买了第一部25马力拖拉机。那时候的拖拉机可真是忙碌,耕地、打场、抽水、运输,娶媳妇、嫁闺女、会亲家无所不用,有时也给外村帮忙。社员郑光义、刘振良是大队里的拖拉机手,当时的拖拉机手可是个令人羡慕的工种,在村人的眼中,简直就像现在国人眼中的宇航员。

  1977年实施的“双星万亩方”工程项目,使村内土地化零为整,成为条田化。开挖“双星万亩方”时,全村男女劳力都在兴南村张太顺院里扎窝棚,安了大食堂,虽然离家也就1公里多但不准随便回家,吃住都在工地。男女劳力搭配分组,挖二级沟分到小组干,三级沟分到单人干,男劳力一天5米,女劳力一天3米。随后又完成了“坝上万亩方”、“新兴万亩方”。村里的水浇条件改善了,依靠马新河的水源,全村土地都能浇上黄河水。条田大面积种植棉花、玉米、小麦,三级沟沿台种植了麻籽、紫穗槐、榆树等,大队里种植了苜蓿100亩、桑树30亩,苜蓿晾干后卖给收购点,麻籽叶、桑树叶用来养蚕,紫穗槐用来编织粪篓、抬筐、养蚕盘等。

  20世纪70年代还没有通电,所有的文化生活就是家家户户挂在墙上的广播小喇叭,俗称“广播匣”,每天按点转播中央、省、县的新闻,也播点天气预报啥的,因为那时的气象站水平有限,播的天气预报经常不准,人们还戏谑地学着播音员的腔调说着什么“XX县撒谎站”,成为当时比较流行的笑话。后来有了收音机(戏匣子),社员们才听到了外面的声音。县里的电影队每隔一两个月,就赶着骡马车、自带发电机来到村里放一场电影。每到这时,夜幕降临前孩子们早早搬着凳子、马扎占好位置,等待电影开场。最早是幻灯片、纪录片、黑白电影,后来发展到彩色电影。科教片、战斗片、反特片、爱情片是村里人的最爱。后来公社有了电影队,有一时期是脚蹬发电机,人们看电影的同时,村里的青年们轮流坐在自行车式的发电机上,边蹬车发电边看电影,蹬慢了电影就发出断片子的“哀鸣声”。说书先生也经常到村里来说上几段,最时兴的是《杨家将》、《岳飞传》等。杂耍卖艺的、耍猴要饭的、串乡化缘的也常常光顾。偶尔也有算命的瞎子进村抽贴算卦,一般是老年人和家庭妇女相信这些。一些民间手艺人不断来村里赚钱糊口:炼铁翻砂的制作铁锅、炉子等,磨剪子锵刀子的、钯簸箩簸箕的、给牲口挂掌的、旋锭杆卖花衣线的、修理锅碗瓢盆的、收白布染布衣的、卖药看病的、收废铜烂铁破布烂套子的等等。

  因为没电,点惯了煤油灯的人们,看到汽灯还是新鲜玩意。1978年村里买了一盏汽灯,用于村里开会、晚上加班打场、运送农作物等。汽灯在外形上和马灯有些相似,但二者的工作原理不尽相同,所以在具体构造上也有一些差别。首先汽灯在装上煤油或石蜡油以后,还需要向底座的油壶里打气,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使煤油能从油壶上方的灯嘴处喷出;其次,汽灯没有灯芯,它的灯头就是套在灯嘴上的一个蓖麻纤维或石棉做的纱罩,旧工艺使用硝酸钍溶液浸泡;再就是汽灯的上部还有一个像草帽檐一样的遮光罩。由于纱罩经过硝酸钍溶液浸泡工艺制成,所以当纱罩遇到高温后会发出耀眼的白光,一盏汽灯可以把周围十几米的范围都照得通明。不过,有时汽灯点的时间太长了,半路上还需要再打点气。汽灯平时似乎用的不是太多,主要是遇到一些大场面或隆重的场合才会使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通常是夜里大队召开全村群众大会的时候,会场上高高悬挂着明亮无比的汽灯。另外,在过年的时候,村里搭台子唱戏,舞台上的灯光也是用的汽灯。

  1981年实现全村电灯照明,到处灯火通明,把人们从

  煤油灯下解放出来。用上电以后,大队买了第一台21英寸长城牌黑白电视机。晚上吃完晚饭,全村男女老少到大队部看电视,社员们第一次在电视上见到中央领导人、电视明星和外面的世界都高兴不已。

  该村1958年7月建起了学校,教室设在老师家里,当时有7—8个学生,第一任老师时德堂。1968年后大队部变成了学校,一至五年级都在一口教室里上课,老师分别给各年级上课,别的年级都在听。1972年建起了新学校,李金华、韩昌祥、郑光明、时银俊等当过艾和村教师。1997年艾和小学合并到刘0联校。

  自1962年村里就建起了卫生室,第一任卫生员是孙树河,到1968年第二任卫生员(文化大革命后叫赤脚医生)是韩昌祥。40多年的时间里,韩昌祥拯救了村里的无数名患病村民。

  到70年代末,大队集体有了些积累,社员生活有了一定改善,但由于生产管理体制陈旧,干活大呼隆,生产“大锅饭”,社员出工不出力,产量上不去等现实显现出来,土地产出率低,村民生活徘徊不前,年复一年只能够解决温饱问题。

  1982年,艾和大队土地承包到户,集体财产、牲畜、农具等也分配到组到户,按人口几户分到1头牛或1匹马。没过几年,家家户户都置办齐了牲畜和农机具。耕地用上了牛拉单铧犁、马拉双铧犁和拖拉机耕种土地。村民们(这时不叫社员了)种田的积极性有了提高,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种植模式,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样被人们接受,当年粮食产量达到了400至450公斤。慢慢的,农用拖拉机、三轮车、播种机、收割机等小型农业机械代替了耕牛劳作,农用化肥二胺、尿素、碳铵、磷肥代替了农家肥,抗虫棉的大面积普及,棉花产量、粮食产量又一次成倍增长。村民的生活一年年富裕起来,家家盖起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户户购置大衣柜、沙发、茶几等新家具,添置了拖拉机、播种机等新的生产机械 。

  身边的故事

  乳名隐含着的牵手姻缘

  20世纪的三年生活困难时期,缺少粮食、蔬菜等基本可以饱腹的食物,村里孕妇少之又少,这期间出生的小孩子几乎没有。三年过后时来运转,老时家添了大喜(人们习惯把生了男孩子叫添大喜),是兄弟中的老三,时家夫妻就给三小子取名叫安囤(囤是用荆条或紫穗槐条子编织的用来盛装粮食的大高筐,一般一人来高,口径比大水缸要大一些,里面用泥土和上牛粪糊起来,为的是不露掉粮食粒子,粮食和囤不生虫害),顾名思义是特别希望家里有粮食吃,安上囤就屯上满满的粮食,不用整天愁着没有饭吃了,这是多么朴实善良的农家子民啊!

  后来得知,就在安囤一声哇哇啼哭之时,在远距10公里之外的另一个村庄,生活状况同样也好不到那里去的老刘家,正处在苦命难熬的时候,偏偏这时泰山奶奶给老刘家送来了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的爹娘苦思冥想,管苦命的孩子叫什么呢?想到家里也是常常没有粮食吃,经常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不如盼着圈个折子(上世纪60年代存粮食的器具,一般是苇子编织的长条席子,圈起来螺旋状的盛满粮食,也有的接到粮食囤上盛粮食用),就叫圈折吧。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20多年过去了,安囤高中毕业后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后来转成正式人民教师,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兄弟中是唯一吃财政饭的“公家人”。 而圈折呢,真是应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句话,如今也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她高中毕业后在离安囤不远的小学当了代课教师。俗话说得好,女大不中留,该出嫁就出嫁。可是有好几个媒人前来给圈折说媒提亲,都被拒绝了。眼看圈折到了30岁的年龄,那个年代就算大龄青年,可愁坏了父母大人,到处托人给女儿找婆家。正好圈折所在的学校校长,到教育组开会时了解到中学有个大龄教师,没有找到意中人,他就在了心有意给他们撮合一下。结果这次提亲、见面相亲一拍即合都很顺利,真实体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名言。

  后来人们赞叹,缘分这个东西是任何力量也挡不住的,安囤定会找到圈折,这或许是冥冥中的天意吧!

  大火无情夺生命

  1961年,村民刘西尧家遇到了一场可怕的火灾。这年正是三年生活困难时期,刘家刚搬到艾和村不久,家境非常贫寒,全家人衣不遮体、食不饱肚。大人们忙着出工干活,孩子们在家大的照看小的。孩子小,不懂事,在屋里点火玩火,烧着了挂在墙上的草绳,引燃了整个低矮的房屋。村民李光得用车给村民拉水正看到刘家起火,顺势把从10里外拉来的一车水用来救火,但仍压不住凶猛的火势。等到闻讯而来的众人合力把大火扑灭,刘家一个小女孩子已经被活活烧死在屋子里,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惨痛的教训全村人至今难忘。

  水患无情人有情

  1964年6月25日(农历),当地发生了一场特大涝灾。当时瓢泼大雨下了一整夜,人们一觉醒来发现到处一片“白龙江”,自然客水顺势而下,形成了道道洪流。据村民韩玉村回忆,当时水势迅猛,人骑在马背上脚都能搭在水里。

  村里组织村民抗灾自救。当人们来到姜家屋子地带查看汛情时,有一条大坝出现塌方,坝子下方冲出了两人深的大坑。当时团支部书记路永坤,带领青年们冲在抗灾自救的前列,不幸的是,他被一股洪水卷进了洪流中,献出了年仅24岁的宝贵生命。临终前他只留下一句话:“小青年们跟我来!”这种舍己忘我的精神,始终激励着艾和村人艰苦创业、奋斗不止。

  路永坤牺牲后,身后撇下两个年幼的儿子,艾和村集体把英雄的后代一直养育到成年18岁,这也是对为保护全村百姓英勇献出生命的逝者家庭的一个安慰交待。

  道德模范“谭振兰”

  谭振兰是艾和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现年60岁。过门30多年来,她精心经营着一个幸福之家,以孝敬双亲、夫妻恩爱、教子有方、家庭和睦、文明理事赢得了街坊邻里的好评。她的家风是:勤 俭 孝 福。她的事迹是淳朴勤奋的艾和村人的一个缩影。2013年7月谭振兰被评为新户镇“首届十佳道德模范”,10月被评为河口区“十大孝星”,2014年被评为河口区最美家庭。 

  谭振兰83岁高龄的公公其实是丈夫的姑父,身患老年心衰、高血压、严重耳聋,失去了劳动能力。婆婆80岁高龄,是丈夫的姑姑,自2005年也患上了双侧股骨头坏死、高血压病。谭振兰本身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常年不离吃药维持身体。为节俭开支,让老人吃上舒服可口、健康卫生的饭菜,她都是自己亲手在菜园里种植瓜果和蔬菜。春天有老人爱吃的草莓、杏和葡萄,夏秋有甜瓜、西瓜和西红柿,她基本不到集市上买菜吃。她经常调着花样用韭菜、茴香、茼蒿做馅给老人包水饺、烙馅饼;用玉米面、大豆面做成手擀面,改善老人的饭食花样,让老人吃得香甜可口、消化容易、吸收安全。老人住的土坯房子年久失修,墙体歪斜、房顶塌陷,时常漏雨透风,每到六月连阴天,就揪住了谭振兰的心,睡觉也睡不踏实。她决心借钱或者贷款,也要为老人盖几间好房子,让老人不担惊受怕、不遭罪受难,享受到温暖、享受到老来幸福。于是,她拿出省吃俭用的3万多元钱,给老人盖起了50多平米的两大间砖瓦房,让老人住着安心,全家人也都放下了心。公公年老耳聋严重,平时看电视、听收音机、家人聊天他听不清楚,她看着老人着急的样子,知道老人一定很无聊,就在镇残联的帮助下申请了助听器,坚持每天下午陪老人说话聊天,给老人讲自己看到的新鲜事情,看着老人开心的笑容,她自己也感觉很满足、很幸福。

  今年80岁的婆婆常年被股骨头坏死折磨着,下肢已严重变形,行走极不方便,病情严重时连炕都下不来。她就给婆婆端水端饭,倒屎倒尿。看到老人身上衣服脏了,炕单破了,就赶紧给换洗干净。看老人几天没洗过澡了,她就搀扶着老人洗澡、擦身、梳头。老人因病魔缠身脾气不好,时常唠叨、牢骚、给人发火,谭振兰从不跟老人顶一声嘴、道一句怨。婆媳之间相濡以沫35年,从没有红过脸、闹过别扭。因为她心知肚明婆婆没有亲生孩子,从没这般依赖过别人,不能让老人在忍受病痛的同时,再忍受家庭的不愉快。婆婆股骨头坏死,走路拄双拐还走不利索,她就为老人申请了轮椅。从此,她陪护着婆婆天天推轮椅出门晒太阳、与同伴们拉家常、锻炼身体,高兴地老人逢人就夸:俺这个儿媳妇比亲闺女还亲啊!

  谭振兰在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可以说是“顶梁柱”,多年来靠辛勤耕作,家境仍然拮据,养成了她一粒米、一分钱、一尺布都要精打细算的习惯。除了对老人、对孩子舍得花钱外,她对自己打紧算盘、勒紧腰带。谭振兰曾有20余年没有添置一件新衣服,穿过的衣服、盖过的被褥都是拆拆洗洗、缝缝补补,甚至穿破的袜子都是补上几个大补丁继续穿。按理说,这几年在政府惠民政策的映照下,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人们用水特别的方便。可谭振兰不这么认为,她经常说越用水方便,越要节约用水。每到夏季她院里备用了两个大水缸,放在屋檐下用来接雨水,一是用雨水洗衣服,洗衣服的水再拖地;二是用雨水洗澡冲凉、洗菜刷碗;三是用雨水浇花、浇菜。一年下来只有烧水做饭和冬季用自来水,整个有雨的季节都是用雨水来做生活用水。谭振兰长年累月地坚持,在节约用水的同时,也节省了不少的家庭开支。平常庄户人过日子,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茶,少了那样也不成。居家生活勤俭持家成为了谭振兰多年养成的习惯,平时一片小纸盒、一块小碎布、一碗剩菜剩饭,她都不舍得扔掉,该省的省、该俭的俭。

  谭振兰时常跟电视学、跟收音机学习生活常识、保健知识和为人处世的文明格言。在与谭振兰言谈中,她还不时讲出一些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以及以理服人、遵纪守法、好好做人的明理。有邻里不和、婆媳不顺的事,谭振兰都是上前调停,街坊邻里都愿意跟她拉家常。让谭振兰感到骄傲的是她的一双儿女,也先后参加了工作,在单位都是出色的业务骨干,这让谭振兰更加感到生活有奔头,幸福的日子源远流长。她在邻里间传播着孝敬老人、勤俭持家、教育子女、家风醇正、朴实做人的文明之道,赢得了街坊邻里的夸奖。“俺这个姐姐是周围邻里的主心骨,她孝敬老人的事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都爱跟她拉家常,都愿意向他学习,照着她说的去做,全村没有为孝敬老人闹不和的。”

  致富能人的致富经

  “时云尧”养殖獭兔  

  2009年村民时云尧在下派书记李长江的协助下,新上了獭兔养殖项目。投资2万多元,养殖獭兔100余只,獭兔皮由采购商销往河北等地,当年盈利10000多元。后来由于市场疲软,效益下滑被迫下马。

  时云辉和吴金峰的大棚种植

  自1996年开始,村民时云辉先后投资10万多元,建起了3个蔬菜大棚,他种植的日本套俊朗西红柿,年年卖个好价钱。为了将蔬菜及时采摘上市,时云辉一家连续几年都是在大棚里过年,忙的时候在外地打工的亲戚回来后也都帮忙采摘青菜,一家几口人每天采摘150公斤蔬菜都不够卖。

  38岁的农民吴金峰是村里的致富能手,他也是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蔬菜、养鸡大棚,种植芹菜、葡萄各1亩,产量达到10000多斤;养殖肉鸡一年3批24000只,年收入超过10万元。每年大年初一,放过鞭炮,吃完饺子,放下碗筷给乡亲们拜了年,他就钻到大棚里干活。人勤地不懒,他种大棚有十多年了,又新上了养鸡大棚,就是靠这几个大棚,他们供养了两个孩子上学,年年都有存款。

  “农资货郎”杨福增

  从2005年开始,村民杨福增就在村里新上了“农资超市”项目,人们都习惯叫他农村“货郎”。他的农资不但品种全,价格合理,而且质量还有保证。各种化肥、农药、地膜样样齐全。在乡亲们忙着春耕备播时节,他的农资超市一天仅化肥就能卖出5吨多。

  人物简介

  时同祥    1942年9月参加工作,194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9月—1948年11月在沾化县武装工作队任三区区队长;1948年11月—1949年1月,服役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参加淮海战役,任连长;1949年1月—1949年6月参加南京南下干部培训班学习;1949年6月—1955年3月,任四川省万县市商业局工会主席;1955年3月—1962年3月,任四川省万县市红旗煤厂厂长;1962年3月—2015年8月在河口区新户镇艾和村务农。2015年8月去世。

  杨福潭   1958年入伍,196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海舰队服役至1964年12月后转至潍坊市武装部,1961年转业至潍坊市柴油机厂基建科、房管科、建修处等,1977年退休,2015年12月6日病逝。

  刘文太  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沾化县下洼镇毛家巷工作组、沾化县四扣乡、新户乡、河口街道办事处、河口区建设局工作,正科级。2007年退休.

  时云杰   195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1978年12月参加工作,1978年12月—1985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警备区服役,1985年2月—1986年9月,河口区民政局职员,1986年10月—1999年8月,河口区委宣传部新闻干事。1999年9月—2009年9月,河口区广播电视局副局长。2016年10月去世。

  范洪岐   1965年10月出生,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岛海军航空技术学院毕业。1984年10月—2004年9月先后担任海军第一航空机务学校工作,后升任海军航空兵第十七团修理厂机械加工车间主任。现任常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宗教处副处长。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

  韩希玉、李守明、时云杰、时云汉、胡新文、吴金山、卢洪江(挂职)、时云跃。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队长)分别是:

  村长时如恒、韩希玉;农业社社长韩希玉;生产大队长李守明;革委会主任韩玉村、李守明、时宝堂;生产大队长闫洪明;管委会主任韩福生;村委会主任刘振良、韩福生、范洪章、张洪希、时云汉、张红利、吴金山、时云跃。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