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村
建设村位于新户镇政府现办公楼南12公里处,西靠新义路,东邻丁家集村,北与联合村接壤,南邻兴华村。全村土地2320亩,其中耕地面积1623亩。土地以沙碱地为主,适宜于林木、棉花、玉米、大豆等植物作物的生长。
全村主要有李、宋、王、郭、袁、付、桑、高、赵、孟、魏、张、韩、时、吕等15姓氏。其中李、宋、郭、时、桑、赵、韩等姓氏由沾化区迁入,王姓由莱芜、寿光、沾化迁入,袁姓由梁山迁入,孟姓由阳信迁入,付姓由沾化、无棣迁入,张姓、魏姓由高青、沾化迁入,吕姓由莱芜、沾化迁入,陈姓由沾化、利津迁入,高姓由利津县迁入。村民来自五湖四海,属于典型的杂姓村庄。
黄河西岸有个大片的柳子场
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故道岸边的人们,亲眼目睹和见证了千百年来黄河与渤海交汇,造就了大片湿地和新於地。原生态美丽的传说,令人欣慰、令人向往,更令人浮想联翩。在人们的记忆里,20世纪初期黄河故道西岸的新淤地,有一个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的柳子场,现在的建设村就坐落在原始柳子场的中心地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片蔚为壮观、生生不息的柳子场成为了当年广袤的新於地上的一个标记,也成为了建设村的一个代表符号。
据沾化县大事记记载:1939年1月27日,山本率日本侵略军二次侵占沾化县城。国民党县党部随其政府撤迁太平镇。建设村老人们回忆:太平镇距离建设村3公里,国民党借助茂密的柳子场的天然屏障,在村东设立了一个局子,也就是国民党的保密局,人们称呼东局子。东局子位置在现村东一片洼地里,当时局子前后有土井,最先来到此处的李义三族人在此土井取生活用水,外人禁用。
在柳子场设立的这个局子,属于国民党的一个秘密特务机构,负责暗杀、收集情报、通讯等任务,这个组织说出来国人都如雷贯耳,它1932年春天初创于南京,开始名称叫“中华民族复兴社特务处”,后来一再发展扩大,改名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总部设在重庆,下属各省市均有站区,组织庞大,声势吓人,权力至高。特务头子戴笠一直为该机构头领,以阴险毒辣著称,深得蒋介石青睐,在他统治下,军统势力一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946年10月,戴笠丧生不久,军统局整编为国防部保密局,简称保密局,总部由重庆迁至南京,国防部二厅厅长郑介民任局长,毛人凤屈居副局长。一年后郑被毛挤走,毛升任局长。
设在柳子场的东局子为国民政府治安点,周围邻村的青壮年被抓进来一些当了壮丁,局子撤消后改为民国私塾,现80岁以上的老人有的曾在这里读过私塾,解放后这里的院落废弃倒塌。
原生态成片的柳子林,借助黄河滩肥沃的土地,生长茂密、根系发达、枝条粗壮,属于成墩成簇的灌木。但是这样的柳子属于野生树种,不能长大成材,后来就被人们陆续砍伐,开垦成了耕地,到解放后柳子场基本消失,留给人们的是美好的回忆和无尽的遐想。
李义三一家最早在柳子场立村
20世纪初期,黄河泛滥成灾,几经改道,在与渤海交汇处的沾化县东洼冲击淤积出大片湿地。在这片处女地上,野柳遍地,土地肥沃适宜耕种,是穷苦人家避难躲灾的好去处。那个年代沾化内陆地区狼烟四起战乱不断,灾民和难民成群结队奔向沾化洼,靠捡拾野糊、捕鱼打猎勉强度日。1920年,沾化县黄升店杨家村的李义三首先来到柳子场开辟荒地讨起了生活,当时是像候鸟一样春来秋回。后来不久沾化县冯家南集宋振峰、齐O乡杏行村王茂公、黄升店大姜家村王德功也先后来到此地,七县八府不同姓氏的难民越聚越多,逐步形成以逃难耕荒为主的种地屋子,当时有李、宋、王几家居住。1922年李义三持国民政府公文(当时叫“领地照”)举家迁至于此,开始了长期居住,因李义三是沾化县杨家村人,所以人称“杨家屋子”。
没人居住之前,人们管这地方叫柳子场,有了种地的屋子,随着开荒的人越来越多,柳子逐渐减少,逐渐地杨家屋子代替了柳子场,不过很长时间里,柳子场、杨家屋子相互叫着,其实指的是一个地方。
建国后的1958年,人们觉得老村名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遂改了名字叫“建设”,取建设祖国、建设家园人人有责之意。1991年,河口区人民政府重新确定地名,正式确认为“建设”村。
勤劳致富步步实
建设村地处黄河故道西侧,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带,昔日黄河水草丰美的湿地一去不复返了,只是留下了凹凸不平的盐碱沙坝地,村西边原有高高的沙土坝,在旧社会若是有谁家夭折了孩子,都会丢到这个沙坝上(俗称拉萨岗子)。到了冬春季节,只要有五六级的东北风起,第二天早上,沙土就会埋住门口,到处是沙土成堆。建村初期,这里的水利设施几乎为零,牛耕人刨、人瘦地薄,种一葫芦打一瓢的年景时常发生,居民以种植玉米、大豆、高粱为主,靠天吃饭,衣不遮体食不饱肚,勉强维持生计。 “粮食不够,野糊(穇子、野菜、黄须菜种子等)一凑”,百姓真是度日如年,何谈什么生活条件啊?劳作一天的居民,以就地挖的地屋子和自建的土窝棚挡风避雨,在村南挖坑渗水为生活用水。
1963年广泛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干部群众激发斗志,大搞农田水利工程,人工整平土地,推高填挖、开沟修渠,每百米挖一条三级沟,防旱排涝,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结束了建设村靠天吃饭的历史。
1965年村里建起了砖窑厂,村民王昌升为技术员,以庄稼秸秆和野草为燃料烧制青砖,用于农村建设,并为胜利油田等提供了大量的建筑材料。砖窑厂的收入成为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到1978年由于土方短缺、经营不善砖窑厂被关停。
1969年,王汝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一心为公,清正廉洁,敢想敢干。为改善生产条件,他带领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苦战数年,大搞田间工程,整平土地,建起了“百米方”(即一百米一条三级沟)。在村西开挖水库,建“避水台”防震防涝。在任期间他还前往高密学习养猪技术,回村建起了“高密大圈”,大搞养猪项目。在村南建成占地15亩的养猪场,猪舍4排40间,年出栏生猪1000多头,饲养员是付元吉。1971年建设大队集体种植桑树30余亩,集体发展养蚕事业,为的是增加公共积累。1973年村里购买了140型柴油机,建起了机磨坊,结束了磨面到外村去的历史。1977年购置村内第一辆25型拖拉机。当时全太平公社都以建设村为榜样,前来参观学习,建设大队和王汝林曾多次受到上级表彰。人们永不忘记1977年10月的一天,因扩大养猪规模,王汝林书记与村民王恒昌开村里25型拖拉机到“黄吉原”(位于现小沙西北处)看望村民生产情况顺便拉回猪饲料,在“黄吉原”遭遇车祸,王书记因公殉职。
1977年张福友走马上任,担起了村支部书记的担子。这一年村里组建马车队,以生产运输为主,负责本村的田间运输和以盈利为主的其他运输。社员王汝和、颜世安是大队的车把式。颜世安人高马大,虎背熊腰有一把子力气,曾在沾化县鞭子手抽鞭子比赛中,一鞭子下去抽动秤砣100多斤,赢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实现自来水户户通,结束了历年来村民挑水吃的历史。
1978年集体购买95型柴油机水泵,社员高顺友担任技师,负责为村里浇地。
1981年,土地承包到户,群众开始大面积种植地瓜,到了秋后,大车拉小车载到沾化、利津、无棣等地兑换成粮食。
1984年,村民程新房购买第一台195型12马力柴油拖拉机,此后李军祥、袁传军等村民先后购买拖拉机,成为全村耕地运输生产的主力。1985年村里建起第一处榨油厂,成为村集体主要收入来源。同年,本村村民郭守荣、张富友两家合伙购买第一台柴油机,并购置4寸泵浇地。1992年,村民张景峰购进村里第一台8马力柴油机三轮车,以经商运输为主,带动村民陆续购买三轮车、手扶拖拉机并配置水泵、播种机等各式各样生产工具,节省大量劳动力。
1999年,由村集体出资修筑村里第一条柏油路,总长600米。同年,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六队在村西北保盛东地打第一口油井。2000年,在村西地段打井7口。同年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六队迁到建设村。
2003年1月,在村西南建文化大院6间,占地400平方米,同年由村集体出资铺设柏油路1300米,并修建了排水沟。
2004年12月,村委会换届选举,书记、主任由王岩峰一人兼职。2006年,由村集体出资实现河口区统一供水户户通工程。2009年2月,东营市建设银行进村帮扶,2010年10月,建设银行投资22万元修复村内破损路面1300米。2013年,村西土地流转900亩(包括沟、路、渠)。
近十几年来,建设村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称号。2004年获得油、地、军庆元宵组织奖,2005年获得市级村务公开先进集体,2006-2011年获得镇级先进集体单位,2015年获镇级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2015年获镇级“最美乡村”称号。
延续发展60年的文艺宣传队
建设村的文艺宣传队最早成立于1956年,当时主要成员有张星学、王花芹、王汝民、陈金房、宋新春等人。这是村里的第一代文艺宣传队,规模不大却唱功极佳,演出过吕剧《井台会》《借年》等一些吕剧片段。在当年轰动很大。
第二代文艺宣传队组建于文革期间,当时叫“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队长由桑洪喜担任,主要成员有:张星学(拉二胡)、王同林(二胡)、王同行(二胡、骨板、竹板),付同昌(锣鼓),演员有王爱芹、韩洪兰等。演出的曲目有《三世仇》《智取威虎山》片段、《红灯记》片段,新曲目《逛新城》《东方红》等。《三世仇》为其中的代表作,主要演员:魏玉阶、郭连起演“活扒皮”,宋宝玉演“张九”,魏玉申演“伪县长”,吕秀兰演“三水浪”,时成连演“王老五”,王爱芹演“虎儿妈”,宋宝翠、王洪山演“虎儿”,韩洪兰演“小兰”。《三世仇》是表现阶级斗争忆苦思甜的曲目,剧情中以虎儿爷爷、爹娘的死,妹妹小兰被卖的故事情节为重点,深刻揭露了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穷人的反动本质,其中以卖“小兰”的片段最为感人。宣传队还排练了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选段,曾到周围三合、胜利、兴合等村义务演出,并光荣地参加了沾化县的汇报演出,获得好的名次。
虎儿妈:“怀抱着孩儿心如刀绞,叫一声苦命的儿啊,妈妈要把你卖。”
小兰:“叫一声妈妈,孩儿不明白。妈……妈……妈你为什么把我卖”。
……
这是《三世仇》里的一段对唱,每当演到此处,台下的观众哭声一片。演员们唱得好演得更逼真,得到观众们的交口称赞。
“过了中秋过重阳,葵花落了菊花香,三奶奶进上房来,自思自想;手拉要饭棍,眼泪流满面……”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唱腔,打动了全场观众的心房,掌声不断、呐喊不停,锣鼓声、欢笑声四处传扬。
因为建设村的宣传队演得好,王爱芹、韩洪兰两人还曾被北楼村聘请当老师,两个月时间教会了该村演出《三世仇》《逛新城》等剧目,带动了其他村的文化宣传活动。
建设村文艺宣传队,不止是表演舞台剧,还先后成立了锣鼓队、高跷队、秧歌队。
建设村文艺宣传队发展到现在属于第三代了,如今不论老少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扭秧歌,当年的文艺骨干至今依然活跃,每逢过年、正月十五,他们不服老,自发组织起来,敲锣打鼓扭秧歌。现在建设村的秧歌队已发展到百余人,去新户镇、河口区参加演出时曾多次受到领导表扬。建设村也成立了广场舞队,成员40余人,广场舞曲目以《四德歌》、《齐之韵》为主,丰富着村里的文化生活。
曾经的学校变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设村于1950年就建立了联校,位于村东,由村集体投资建成,面向兴华村、丁家集村、建设村招生,故名“联校”。 担任老师的有王振彬、于赤云、孙竹林。联校初期规模4间土坯房教室,设置4个年级,教室的课桌是用土台子支起的木板。后于1968年投资扩建,增至5个年级,扩建后学校有7间教室,学习条件略有改善,同时更名为建设联校,老师由王春峰、侯廷瑞担任。到1983年,撤销了五年级。
1999年4月新校舍建成,校址迁往村东南角,新建学校14间,占地5亩,同时设有教师宿舍。担任老师的有王立华、崔希杰、薛贵祥、单金云、刘爱英、张珏、张玉文。
建设联校于2003年撤销,学生到太平中心小学读书。从此,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村内学堂彻底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令村民惊悚难忘的一件事
那是1971年,村里缺医少药,对一些突如其来的病患把握不准,大姑娘郭莲花因患大脑炎而死。当时还没有实行火化,社员们就把她的尸体挖土坑埋掉了。
在农村,没有结过婚的青年男女死了一般是需要找阴亲的,阴亲结成了还要把两人的尸骨合葬一处。到了1974年,郭家也给死去的莲花找了个阴亲,又把尸体从坟墓里起出来。据知情人王守信回忆,当时起的时候尸体还没有完全腐烂,头发、肉体、衣服还是基本完好。
过了几天,令全村人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全村零到10岁的小孩全部传染上了可怕的脑炎,一时间当时的太平医院住满了建设村的孩子。不过还算幸运的是,孩子们在10到15天后都陆续治好出院了,唯独9岁的男孩王小峰得病后没有来得及住院,断送了幼小的生命。
阶级成分,让王氏家族心酸落泪
1950年6月30日开始,我国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即根据当时中国的土改现状和需要,将农村阶级划分成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工人”,中农又分“上中农、中农和下中农”。
现年72岁高龄的王爱芹,生在建设村,祖辈五代住在建设村。她的祖父在1951年被划为“破败地主”,祖母被打成右派。这顶飞来的帽子一戴就是30年,整整两代人受到“紧箍咒”一样的影响,入党、入团、上学、参军、提干、婚姻、参加重大活动等等,都受到歧视和排斥,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摘帽平反。当提起那段魔咒般的历史时,王爱芹老人还心颤眼酸、遮遮掩掩,不愿再去揭开这层伤疤。
她的老爷爷王英甲,育有两个男孩,大儿子王曰荣,二儿子王曰华。王曰荣、刘贵荣夫妇就是王爱芹的爷爷奶奶,1942年底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而王曰华则在1942年3月入党,是建设村第一名党员。王曰荣从12岁跟随父亲一家人,逃荒要饭从莱芜来到沾化洼,依靠租地生活,都是从李义三手中租地,当时的生活跟其他佃户一样,勉强维持生计。王爱芹的父亲兄弟两人,叔叔王作礼在家务农,父亲王玉珂也就是王作仁1946年当兵,参加了解放济南战役,1947年参加了潍坊战役后回家,在沾化七区(太平区)当了通讯员,后在惠民地区传达室工作,以后担任海河管理局指挥部主任,在滨州市退休。王爱芹的祖母自从被打成右派后,得了精神分裂症,整天疯疯癫癫、不顾家事。整个王氏家族的大小琐事,都由母亲刘玉兰这个体弱瘦小的妇女承担起来,在家里是8口之家大家庭的女“掌门人”,儿子娶媳妇、闺女出嫁都由她亲自打理。在村里她是人们心目中的“观音”娘娘,给各家各户送子赐福,40多年里经她接生的孩子不计其数。用后来人评价她的一句话说:“刘妈在建设村养活了5代人,13年都没有抽出空来住娘家。”或许王爱芹幼小的心灵受到母亲刘玉兰的熏陶,骨子里深深烙上了勤俭持家、尊敬长辈、相夫教子、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自从背负上了家庭成分的负担,整个王氏家族受到了严重影响,世人面前低人一等,整个家族仕途迷茫,无所适从。在家务农的姐妹兄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排斥。其中王作礼的大儿子王爱群、二儿子王爱众,由于祖辈是“破败地主”成分,比同龄人晚好几年才找上媳妇。
王爱芹本人受到的牵累更大。当年她在沾化三中(在义和)读初中时,在学校班级担任学习委员,学习成绩保持在第一名的位置,被同学们戏称为三中的“校花”,在王氏家族中称得上“才女”,也可谓是叔伯兄弟姐妹中的佼佼者。希望在向这个花季少女招手,没有人不认为她会拥有一个美好灿烂的前程。1963年王爱芹初中毕业,正当她踌躇满志、兴高采烈地参加高中考试,满希望从高中到大学一路顺风,享受到“高榜得中、金榜题名”的美誉,王氏家族也能飞出“金凤凰”的时候,残酷的现实跟王爱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当年讲究以阶级斗争为纲,成分高的考生根本不在阅卷范围内。当头一棒把王爱芹打回到了“十八层地狱”,她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生活情趣一落千丈,把自己关在屋里很少出门。为了不让外人小瞧自己,她硬着头皮强打精神,决心从这个阴影里走出来,找到合适的位置施展自己的才华。1963年机关单位招才纳贤,曾有公社供销社招工、粮站招工,走到政审程序,都被洗刷下来,那时的她真有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凄凉感。“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总会发光的”,1964年大队干部慧眼识才,同意王爱芹当了一名民办教师。但好景不长,厄运很快再次降临。正当她在三尺讲台施展才华、努力把知识灌输给下一代的时候,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掀起高潮,“破四旧,立四新”暴风骤雨般袭来。王爱芹从三尺讲台被撵到了田间地头,真可谓屋漏偏逢连阴雨,病树难见万木春。不让加入“红卫兵”,她就默默劳动;不让参加外出串联活动,她就在家翻阅高中课本。村里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王爱芹积极参加,并且是演出队伍中的女主角,即使这样,有一次到公社参加汇演时,在舞台上还是被“造反派”赶了下去,理由是成分高的不能演节目。当时王爱芹含着眼泪离开舞台,一口气跑回了家,茶米不进,百无聊赖,已到了“无处讲理、死路一条”的地步。后来长了一场大病,在家人的关心下慢慢挺了过来。
生命之舟顽强多了。为了生存,王爱芹只能放弃自尊,改变性格,委曲求全,见人矮三分,夹着尾巴做人。从此她遇事不敢怒,不敢言,不敢表现出对任何社会不公正的不满。王爱芹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按庄乡姐妹的说法,王爱芹“论模样一朵校花,论身段淑女佳人,论才华一介书生,论人品百里挑一”,按理说爱芹找对象要挑个“四面见线”的帅小伙。但形势比人强,最终她还是跟本村老实巴交的王同行结了婚,虽然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但好多年里王爱芹总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她的委屈不在于婚姻本身,而是在于她的“根正苗红”不受待见。丈夫王同行也是感到莫大的委屈,当年王同行怀着报效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踊跃报名应征入伍,已经经过层层筛选,验上了空军飞行员,就在家庭政审环节,丈人家成分高,被立刻涮了下来,小伙子的参军梦就此破灭。这就是那个年月,老一辈人被划错了成分,小一辈也跟着受到一辈子的牵连。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进狂沙始到金”。1978年4月5日, 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统战部和公安部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决定全部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1979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大平反“是中国宪政运动的一次闪光——平反意味着对人性、人道主义的复归,是对人权、民主、法治等基本价值的尊重。特别是责任政治的担当。”王氏家族也跟全国上千万因阶级成分倍受排斥的家庭一样,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走上了平稳健康的人生轨迹。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入到了21世纪。王爱芹的老年生活在平平淡淡中度过,大儿子王岩峰担起了建设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二儿子、三儿子都靠经商或外出打工发家致富。如今家庭成员和睦相处,街坊邻里以诚相待,村民生活无忧无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后辈人对成分的概念已淡淡忘去,留下来的是当事人刻骨铭心的伤痛与无奈。
好人“张星学”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建设村村民张星学就是这样一位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让人难忘的好人。
张星学(1935—2007),山东省滨州市高青县张龙岗村人士,于1954年迁至建设村。他于1958年开始学习中医,专注于针灸,热心为乡邻治病。同年,他担任建设村大食堂司务长,在任期间奉公守纪,不私拿集体一粒粮食,守着食堂大堆的“窝窝头”干粮自己饿得皮包骨头差点饿死,为村人一致称赞。行医期间,擅长的中医针灸对“吊斜风”、“精神病”有独到之处。
1975年,邻村丁家集村村民李名泉的前妻,改嫁到沾化县流钟公社,她的男人得了一种怪病,整天昏迷不醒,植物人一般。她们慕名来到张星学处求医,让张星学老两口很是为难。不管吧,是一条人命,管吧,真的是不敢保证能医治痊愈。出于一生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在其家人的哀求下,张星学把病人留了下来。接下来的日子,张星学边翻医书边给病人针灸、煎药,遇到病人大便干结,他就亲自动手给病人抠大便。张星学的爱人不但没有一句怨言,而且积极配合丈夫为病人家属安排住处、安稳情绪、做饭送饭。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时间过去了,病人出现了奇迹,跟好人一样下地行走,70天过后,痊愈回家。
据邻居介绍,张星学自幼爱好医学、文艺、书法,琴棋书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特别是中医这一行当,他是自学成才,按理说,他开个中药铺既能方便乡里百姓,又能发家致富,可他偏偏只开药方不卖中药,只做针灸不收钱,只出诊看病不收礼、不在别人家里吃饭。遇到病人来家看病,路途遥远不方便,就干脆留宿,管吃管住管护理。人们常说:世界上还有这么傻的傻人吗?
大概是1973年,本村宋吉照的内兄(义和镇河王村人)得了脉管炎,被大医院大夫确诊后需要截肢,一家人意见不统一,慕名来找张星学。老张用了40天的工夫,同样是针灸加中药治疗,病人好转之后,不多时又犯了,回来重新治疗,直到病人痊愈为止。
邻居记得,1983年沾化富国镇老富国杨炳泉之妻,常犯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让医生很头疼的病,曾在沾化县医院、滨州医院治了多年没有好转。当时病人的手都“鸡爪”了,拿东西拿不起来,吃饭需要别人喂,来到张星学家住了半年,老张给她针灸加中药相结合治疗,奇迹再一次在农家小院里发生,病人病好如初,生活自理,高高兴兴地回家与家人团聚。
张星学曾到邻村南楼村给人看病,病人家属包好饺子让他吃饭,他执意要走,被病人家属硬锁到屋里,勉强吃了一个饺子。20世纪50—60年代,村里有文化的人稀少,曾有供销社、邮电局、公社医院点名要他到机关工作,可他为赡养岳父岳母、自己的爹娘,而选择了安心在家务农,一辈子没有离开生死与共的父老乡亲, 尽心奉养4位老人并为其养老送终。
有人曾问起中医老张,你同样给人看病,开药方到别处买药,为啥不自己开中药铺?张医生的回答让人难以理解:我这辈子不发难民财。他把病人看做是难民,更把病人当做是亲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名言,在一个农村最普通群众张星学身上得到了不折不扣的实践印证。他一辈子留给父老乡亲的,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两个字,那就是“好人”!
人物简介
陈吉山 中共党员,1943年参军,原在中南军区暂编三十七团八连任连长。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曾多次立功,获军功章数枚,受到过朱德、彭德怀接见。建国后1954年3月15日复员。
李寿田 1927年出生,曾获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纪念章各一枚。
王同堂 1929年出生,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生前系华野十纵二十八师机枪班班长,1947年在参加解放潍坊战役中光荣牺牲,年仅18岁。
张明池 中共党员,参加过微山湖解放战役,后为微山湖公安战士,建国后因家庭困难回家务农。
田振鲁 中共党员,参加过莱芜战役。
李明友 中共党员。参加过抗美援朝,参战过程中冻掉脚趾。
王英民(女) 1955年担任建设村妇女大队长。她为人忠厚朴实、善良能干、带领村里妇女积极参加生产劳动,调解邻里关系,带领妇女支援前线,为妇女工作做出重要贡献。1957年,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
村里的历任带头人
1942年3月,丁家村党员时常兴发展建设村的王曰华为中国共产党员,成为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同年年底发展王曰荣、刘贵荣夫妻俩为党员,建立党组织。1944年5月成立3人组成的党支部,隶属中共沾化县七区委员会,王曰华任支部书记,王德功、王云升任支部委员。王曰华曾任当时沾化县海上联防大队长、自卫团团长。农救会会长为王曰荣,同年5月成立村公所,第一届村公所村长为王曰荣。1946年1月,由王德功任党支部书记,同年5月,成立妇救会,妇救会主任为刘贵荣。1947年成立青救会,会长由王曰华担任,抗战时期,为抗战胜利作出突出贡献。后因走成分划分路线,王曰华回家务农,职务解除。1951年王云升为支部书记,带领部分村民以生产为基础,建立初级社,同年12月份成立贫协会,主任梁金贵担任。1954年成立民兵大队,大队长赵宝平。1956年李玄武担任指导员,王云升担任主任,建立以生产为基础的高级社,王英民担任妇代会妇女大队长。在任期间,王英民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1958年,建设村成立生产大队,下设4个生产小队,生产大队队长由王秀林担任。1959年共青团团支部书记由李明福担任。“文化大革命”初期,建设村成立革命委员会,后更名为“文革会”,桑洪喜任革委会主任,文化大革命后期由王汝林担任革委会主任。1968年生产大队建立日用品代销点,代销点负责人魏玉申,1969年秋季由王洪福负责。1970年建设村成立第一个村卫生室,由张星学、王恒昌负责管理卫生室,为村里群众打针送药。历任村委会主任分别是:王曰华、王德功、王云升、王汝林、张福友、韩洪庆、桑英军、王汝山、王岩峰。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
村公所村长王曰荣、王德功;农业社社长王云升;生产大队长王秀林;革委会主任王汝林;生产大队长王汝河;村委会主任王恒昌、王洪文、袁传军、王岩峰。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