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村

关键词:

  刘〇村位于新户镇政府现办公楼南西南15公里处,东三泉村接壤,北邻仁义村,南与星北、星南村接壤,西与沾化县何家0沾利垦相隔。全村土地面积3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2000亩,土质属红土。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小麦、花生等农作物。2015年全村162户,470人。

  刘○村的变迁

  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从河南铜瓦厢决口,至民国十年(1921年)黄河在利津宫家决口,河水年年漫溢沾化县东北部,此处皆成泽国。而后,现在的河口区太平、义和、新户一带淤淀出广袤无边的新淤地,这里土地肥沃,草木丛生,百花纷呈,是一个美丽的大草甸子。

  时值1930年博兴县的大地主刘玉成策马扬鞭来此占地。他在一块龟形的大地周围,指手为边,马踏为界,并骑画圈占地,因此,此处便叫刘圈,但是四外村庄,有叫何家瞿阝、堤瞿阝、下瞿阝等“瞿阝”的村庄,刘圈便叫刘瞿阝,后来刘瞿阝住户嫌瞿阝字难写,干脆把瞿阝字改为○,便叫开了刘○。

  刘玉成虽然占下这片土地,但一时无人耕种,还成原始样。到了1930年这片土地膏淤变硬,适合耕种,先后,沾化杨姓、马姓、韩姓、高姓、赵姓,泰安的权姓,菏泽的吕姓,先后来此谋生。靠拾小野豆、胡绿豆、野糁子来养家糊口,后来又开荒种地,搭起地屋子、窝棚、叉子屋。当时没有磨、碾,要吃面子,就跑出几十里的村庄,借磨磨面。多数人家春粮拾粒子吃。到了冬天,他们就把一年来的收入,收拾下运回家中过冬,来年春天他们又回到刘○,开始耕种土地,这样候鸟似的日子过了二、三年后,就渐渐固定下来了。这些住户,都是刘○的始迁者。

  时值1933年春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派陆军第二十师五十九旅旅长赵心德来此剿匪,并分兵屯垦,就是将以前圈地持有司照地文书,一律取消,对穷人的开荒,一一没收,按官荒处理。而后再把土地卖给种地者。地价每亩一元五角,勘量费每亩二角,证书费每张三元。其法为各地的财主大开绿灯,所以太平、新户、义和、四扣一带的土地,皆被各地的大财主购买去。这些财主再派一二人来放地收租。一些穷苦人买不起土地,没有地权,只得租地、扛活,打短工来过日子。刘○的始迁者皆是租地,靠扛活、打短工来养家糊口的。

  1935年韩复榘又把一些官荒安置了他的退役官兵。后来大家俗称他们是“功劳兵”。这些功劳兵按军阶来禽土地的连、排长每人一顷,士兵每人五十亩,营长一百五十亩,团长二顷。再往上军阶无一定数了。五十九旅在刘○村安排了十几个功劳兵,有连长白**,其余皆是班长。他们叫班长为正目、副目。十个功劳兵分一盘磨、一头牛、配发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但这些功劳兵在旧部队生活习惯了,不愿意自己谋生过日子,有的卖掉自己分的土地回家,有的卖掉当了土匪,只有白连长、冯金城、安青山、焦占奎、董金香、胡法玉、董让金、王法田、王仔细等人留在了刘○村。但这些人中,也有些倚“功”欺人的。白连长不知什么原因,被一个无名人士,一枪打死在村东头。王法田是隐藏下来的一个什么官,他有血债,1957年被人民政府镇压。其余的功劳兵在刘○村结婚生子,繁衍生息,这些人也是刘○村最早开拓者之一。

  1964年大海潮,把沿海一带的村庄淹没,北汪村、海丰屋子等村庄不能居住,土地碱化,不能耕种,当时沾化县委县政府把受灾居民安排到刘○住,由北汪村书记王树林带着几十户人家百多口人移居到刘○村居住。当时,天灾人祸,生活困难,县里开始搞生产自救,地随人走,当时县政府把海丰、北洼、黄吉园处的土地、海滩划归刘○,作为拾野禾、拾小海,开发使用搞生产自救的基地。从1964年开始,此处归刘○村使用管理。

  1976年刘○村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各项工作在县里都名列前茅,人均收入较高,又加村庄优美,很适合人们居住。附近的几个小村:小板村、街里村,还有几个小屋子都合并到刘○村来共同生活,共同建设刘○村。他们成了刘○村的居民。这就是今天的刘○。

  刘○村的炸药工厂

  刘○村的炸药厂,它是1943年春建立,地址设在村东北边。它是清河军区兵工厂的一部分。它是专仿制造炸药的。把火药制好后,再运往义和庄附近的王集兵工厂。王集兵工厂是义和一带的总厂。总厂安装手榴弹、制造地雷、造子弹。当时,在河口地盘上的兵工厂,都有分工。有造手榴弹把的,有烘炉锻铁造手榴弹壳的、地雷壳的,有造炸药的。这些厂子制造好材料,再运到王集总厂安装。刘○的兵工厂是专制炸药,当地群众叫它为炸药厂。

  做炸药的口诀是一硝、二璜、三木炭。刘○炸药厂的原料除去硫磺由上级供应外,硝和木炭都是当地取材,自己熬制和烧木炭。硝的做法是,把土屋墙根下的碱土(最好是厕所、马厩处的碱土)用一个大刷子刷一遍,再把这些碱土扫起来,收集到一个专制淋水的大陶缸中,这大陶缸根部有一个安插细小管子的空隙,再把收集的碱土放到陶缸中(八成土),上好碱土,再灌满水,水从缸根部的小管子中慢慢流出,这叫淋硝。再把这些又黑又黄的水倒入大铁锅中进行熬。熬到一定火候再把这些熬好的水倒在大盆中冷却。一夜的时间这些水就变成了晶莹透亮的硝。那期间,刘○村和附近的村庄熬硝的很多,早晨起来听到的是唰唰地扫碱土的声音,和学生的读书声很不协调。这些村熬的硝都支援了炸药厂。木炭是专门用柳木烧成的。烧木炭也是技术活。木炭烧的不软不硬,到碾上一压即成粉状才算成功。材料凑齐后,技术员再按比例兑药。在兑药时,一定小心,不小心会引起爆炸。有些擀鞭做爆仗的在兑药时,出了错差,被炸得房倒屋榻,血肉横飞的事也屡见不鲜。所以在兑药时,外人不得靠近,更不能带有火种。

  刘○村炸药厂,虽然是土法子制炸药,但从没出事故,把大批的炸药供应了兵工厂,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出了贡献。一九四六王集兵工厂搬走,刘○炸药厂随而迁至沾化大王一带。

  日寇在刘○村的罪行

  (一)

  1943年10月份,日本鬼子对清河地区进行大扫荡。

  一天,三个人便衣打扮,与当地农民穿戴一模一样,他们是从冀鲁边区过来的八路军联络员到义和庄找清河军区直属团孙正政委联系工作的。他们到了刘○村,进了马如振开的茶馆,打尖喝茶。他们唱着喝着,只见一个年龄较大的联络员说:“不好,日军追过来了,快走!”说完破窗从后院窜出,一侧身穿过秫秸、柽柳扎的栅栏子,向义和庄方向跑去,一会钻入茫茫地草丛中消失了。其余二人,动作稍迟,被鬼子堵在房中,鬼子哇啦了几句,就用刺刀把他们杀害了。鬼子在村中又搜了一阵子,就走了。后来村里群众把这两人抬到刘○村东北角上埋了。以后,清河部队派人来寻找二人的尸体埋葬的地方,都做了记号,村里人才知他们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冀鲁边军区教导六旅的侦察员。从此那两个坟就叫八路坟。后来那两个坟被迁走了。

  (二)

  1943年12月日本鬼子大扫荡进了刘○村,这时刘○村的群众都转移到荒草大洼中村民马相成的姥爷上了年纪抱着自己的儿子,走的慢点,刚出刘○村,被一个子发现,鬼子喊了几句,是想叫他住下。可上了年纪的人耳背(聋)听不见,继续走。鬼子大怒,端枪朝老人瞄了瞄扣了板机,子弹打穿孩子胸部,子弹又穿入他的胸中,一颗仇恶的子弹,要了老人和小孩的性命。日寇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刘○大集

  刘○大集建于1929年左右,是当地有名的大集。国民政府1937年出版的沾化县志市集会场篇就有记载:刘家圈(瞿阝)集,在城东一百五十里,集期逢二、七日。此记载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划分自治区域将乡镇区划及其所领村庄、市集、会场,胪列公布的。当时公布刘家圈(瞿阝)属新民乡。刘○大集几时改为逢五排十,现无人知晓。

  听几个老人讲,每到集上,人山人海,各路商贾汇集于此,非常繁华热闹。刘○大集尽管繁华热闹,但也和其他集市大同小异,笔者不再赘述。只着墨于与其他集市不同的地方。

  解放初期刘○村,人员构成复杂,附近村庄也藏龙卧虎。荒草大洼,海沟河汊,兵痞匪特,经常出没,刘○大集的赶集者难免鱼龙混杂。一次一个赶集的外乡人,忽然看见刘○村王**也在集上,先是一愣,后又高兴地凑到王**跟前说:“刘团副你还活着,你不是在义和庄大战时殉职了吗?刚才我还怕认错了人呢?”王**看了看那人说:“我不姓刘,我姓王……”说完就溜进人群中。那人愣了一下,好像明白了什么,也赶快溜号了。第二天,这王姓一家便在刘○村消失了。有一次,大家赶集赶到兴时时,突然有人在房上向赶集的群众扔瓦块、砖头,还有的流氓站在房顶上,向群众尿尿。有时逢集,从海上来的匪特来抢粮食,真是:刘○大集不安全,扒手、小偷遍集有。叫这些坏家伙搅得刘○大集一度萧条。

  刘○大集刚解放时,两边紧靠敌占区,东边是解放区,北边靠大海和荒洼。到这里赶集的人使用的金钱不一样,卖者买者交易时,都不敢收对方的票子。他们只得用实物交换。在这里最流通的实物是豆子。例如卖牛时,买牛者问:几石豆子?卖牛者说:“二石。”买者还价:“一石五?”“牵扯去吧!”这就交易成功了。总之卖鸡的,卖鸡蛋的都用豆子来交换。这样集市上拿秤的多,还设了专门量豆子的斗市、升市。石是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十升等于一斗,三市斤为一升。

  现在的刘○大集,是文明的,和谐的,平安的,公平的,进行交易都用人民币,再也不用老办法、笨法子。并且刘○集越赶越大,赶到了沾化地界,真是一集赶两县(区)。那繁荣劲,甭提了,不信,可到刘○赶集的,刘○人欢迎你!

  1964年清明大海潮与刘○村

  1964年3月末,4月初,老天爷连刮四五天西南大风,搅乱了海上潮汐规律。西南大风把每天上涨的潮头压住,又把潮水憋回大海。俗话说,北风不吃南风的气。被西南风欺了好几天的东北风和憋了几天的大潮在四月四日开始发泄。下午,突然在海面刮起了10级以上的东北大风,立即风雪交加,风越刮越大,半夜时分,憋足劲的大海潮,像排山倒海似的扑向陆地。大风怒吼着,海潮咆哮着,风潮裹着雨雪吞噬了义和区、太平区沿海一带的村庄。《沾化县大事记述》一书中记载:4月5日渤海海面刮起10级以上东北大风,遂发生大海潮。入侵高程3.4米,侵入内地30公里,淹没义和、太平、李家三个区64个自然村……53人死亡,113人因灾病伤,倒塌房屋415间,淹死耕畜35头、猪羊538只,海上沉船38只,冲走渔具一宗,十万亩良田尽成斥卤。灾情发生后,县委紧急安排救灾工作。首先把受灾群众安置好。必须把这些受灾群众安排到潮水没有淹到、条件好、比较富裕的村子。刘○村被沾化县县委、太平区委领导选中。当时沾化县王副县长、沾化县民政局马局长和县委办公室的一个同志与太平区马书记到刘○联系协商。刘○村负责同志当时表态,一方遇难八方支援,刘○村尽全力把受灾群众安排好。县里领导说,这些灾民来你村安置不是权宜之计,他们的土地已成卤碱地,不能耕种,他们今后就是你们村中的一员,就是你们村中的人了。刘○村欣然同意。就这样,顺江乡一带的黄吉元屋子、大王庄、赵家屋子、海丰屋子等灾民陆续迁到了刘○村。沾化县当时也安排了生产自救基地。地随人走,把东起潮河顺江沟,西至黑坨子,南至小沙台,北至渤海。这些土地,沾化县划归刘○等村管理使用。1966年太平区考虑到刘○村接受安置灾民较多,耕地较少,确定把黄吉元地区一带的土地划归刘○管理和使用。从此后,刘○村就把黄吉元区域的土地管理、开发,一直到今。

  人物名录

  王振岳  1936年4月出生,山东省财政厅工资,副厅级。

  吕金民  1964年8月出生,东营市职业学院工作,正科级。

  高兆洪  1967年10月出生,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资,副处级。

  村里历任带头人

  1942年2月李宝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3年2月,建立党支部,共有党员4人,李宝生任支部书记,高广德、赵树桂(女)任支部委员,隶属于沾化七区委员会。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李宝生、张玉兰、李衍群、刘丰明、吕玉珍、杨奎忠、高峰。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村长李宝生、高广德、鲁会俊、孟庄元;农业社社长杨万胜;生产大队长杨万胜、董合理;

  革委会主任董合理;生产大队长高洪星;管委会主任高洪星;村委会主任高树正、杨法、杨奎忠、杨根祥、杨新文。

  附:全面发展的刘0村

  刘0村,这个仅119户人家的小村,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8. 19万元,入均收入1560元,集体因定资产150余万元,成为河口区闻名的“双文明”村。

  (一)

  刘瞿阝人永远不会忘记那贫困的过去。十几年前,全村四百多口人凭着一片沉寂的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管洒落了无尽的汗水,一年到头还是缺衣少粮没钱花。一段民遥道出了他们的辛酸:“家不象家,院不象院,村里净是光棍汉;队长一年换三遍,书记老婆去讨饭;村是三靠树,人是穷光蛋。”听来凄凄惨惨。难道刘瞿阝人不想富?难道刘瞿阝人都是懦夫懒汉?当然不是——事实为我们这样作答。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富民政策给刘瞿阝人增添了无穷的动力。他们不信邪,不怕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寻找致富之路。终于哥在1982年办起了第一个村办企业——贝壳开采矿,当年便出人意料地获取纯利15万元。此时的刘瞿阝人仿佛刚刚觉醒,他们喜悦;继而便决心很大起来,他们又确实需要冷静。1985年新一届支部班子上马,第一把火就对准了村办企业;他们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充分利用靠近油田的优势条件,采取“借鸡下蛋”和“滚雪球”的方法,相继又办起了砖窑厂、挖塘公司和劳务公司,年集体收入18万元,彻底摘掉了“叫化子村”的帽子,走上了文明富裕的道路。

  村办企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个体工副业的发展。运输专业户、电汽焊专业户、妇女装卸队等应运而生,家电维修、裁剪缝纫、饮食服务等紧随其后,如雨后春笋……

  1991年,刘瞿阝村村办企业发展到八个,除上文所及外,还有盐场、松胶油厂、净化站、草洼管理站,从业人员共达250余人,创产值96.2万元,集体收入达40余万元;个体工副业专业户75户,从业人员80多人,社会收入高达35万元。

  (二)

  在探寻刘瞿阝村经济发展之道的时候,也许不容忽视这样一个问题,也就是刘瞿阝村干部深深认识到的一个基本道理: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奋人的精神;振奋人的精神,就得要改善人的生活环境,同时,丰富劳动者的文化活动内容。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1985年,刘瞿阝村第一个村庄建设五年规划出台了。它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彻底改变“东一家,西一院,全村总长三里半”的零散分布状态,使之成形、成块,实现主干街道分明,家院布局合理,绿化、美化成区、成带的新结构。

  “规划”的出台并不惊人,让人震惊的是,“规划”的实施竟是如此的顺利,不到4年,一个崭新的刘瞿阝村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街道宽阔平坦,院落整洁雅观,绿化带遍布街头巷尾,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理想环境初步形成,让人感到清新和舒适,正如群众所言:“家乡美了,人也精神多了,喘口气都舒服。”是的,精神来自于美,美又发自于精神,谁不希望自己的居室、村庄乃至祖国变得更加美好呢。

  “事在人为”,这是书记杨奎忠常说的一句话,他说:“五年规划四年实现,说来也算顺利,可麻烦事也是有的,但村领导们决心很大,认为非这样办不可,也就办成了,事在人为吗。”

  好一个“事在人为!

  正是它,将一个刘瞿阝村翻了个底朝天,家家户户旧貌变新颜;也正是它,使刘瞿阝村又相继办起了“文化大院”、“青年之家”、“民兵之家”、“妇女之家”,创造了学习、娱乐、活动的理想场所,建立了群众“第二家庭”;又是它,使111户光秃的屋顶上,骤然升起了111根电视天线,刘瞿阝村赫然成为太平乡第一个电视村……

  (三)

  刘瞿阝人也确实有了精神。从“农民进城”学会了打扮,衣冠楚楚,花枝招展;进而又学得爱唱歌,唱别人,也唱自己,一曲杨奎忠作词,胡月演唱的《刘瞿阝人》煞是打动了一批人的心。然而就在这穿衣唱歌“大潮”初兴之时,村领导们产生了新的聚合点。

  1987年春天的一个夜晚,杨奎忠将林书文等支部成员请到家中,他在明亮的灯光下说:“现在穿衣讲究时潮,唱歌追求流行,总是在不断地往前赶。一个道理,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也需要跳出圈子。怎么个跳法?对我村而言,唯一的办法就是“取经”,走出去,学进来…………眼界不一样,观念肯定不一样;观念不一样,成绩也就不一样……”

  听着杨奎忠有条有理的分析,在座的副支书林书文肯定地点着头,最后大手一挥说:“干!”

  风吹杨柳绿,雨涤花更红。杨奎忠抓住了机遇。不久,刘瞿阝村的精兵良将们便进行了两次具有特殊意义的“南征北战”。

  “南征”——由10人组成的考察组,从淄博起,先招远、烟台、青岛,后江苏,最后到达福州,行程22天。归来时,个个精疲力尽,但个个脸上却充满了笑容、自信和奋发的力量。去的人都说收获很大,不去不成,而未去的人却在背后议论纷纷。但是,议论在当年底就自动平息了——刘瞿阝村终于跨过了人均千元大关。

  “北战”——如何使刘瞿阝村再上一个新台阶。村支部决定组成一个考察组北上取经。杨奎忠带队,经河北到达秦皇岛,景后从陕西返回。他们白天参观学习,晚上消化漫谈当天的体会,半月下来,大家都瘦了一圈。但“真经”显然被取了回来——1988年,刘瞿阝村工农业总产值从上年的85万元跃到119.7万元,企业产值比去年增加了60%,利税增加了35%。

  (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参观学习归来,村干部的心团结得更紧了,共同制订了新的发展规划,成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群众组织和管理机构,建立了一整套的管理办法。

  ——“民务理事会”自成立以来,本着移风易俗、勤俭节约的原则,为群众承办42起婚丧事,节约开支16万元。

  ——自健全村级调解组织以来,处理各类纠纷30多起,维护了全村安定团结的秩序。林书文还被省司法厅授予“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民主代表会制度、民主议政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的建立,维护了村民的主人翁地位,使村级决策走上了民主化、科学化规道。

  ——“五年普法领导小组”积极开展普法教育,组织村民学习法律知识20多次,学习人员达300余人,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守法的自觉性。

  “打铁先得自身硬”。常言道,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刘瞿阝都村因势利导,提出了自己的口号:“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做到的,支部成员要首先做到,并且要做得好上加好。

  刘瞿阝人谁也不会忘记这样一个事实。1990年夏天,连续几日,大雨滂沱,20多户群众的房子被围困。党员们带头捐献麻袋、草袋,为群众筑坝垫路。23名党员轮流昼夜僮班,挨家挨户检查群众房屋。党员杨奎忠、吕玉珍把准备盖房用的瓦全部贡献出来,给群众修补房顶。林书文冒死把孤寡老人李秀英从即将倒塌的房子里抢救出来……

  义务助耕队,是村团支部发动青年团员组成的一个义务服务组织。在大忙季节,帮助十几个缺劳力户搞好耕种、收割及田间管理。长此以往,连续多年。

  一桩桩感人的事迹,一幅幅动人的场面,一个个坚定的行动,深深地震撼着群众。“这样的党员干部,我们信得过”——群众发出了肺腑之言。

  党支部的凝聚力,党员干部的战斗力,点化了村风、民风和人心。1990年,刘瞿阝村涌现出“优秀党员”和“优秀团员”20名,“三八红旗手”18名,“模范民兵”11名,“文明户”20个,“好媳妇”28名,“好婆婆”22名。

  (五)

  今日的刘瞿阝村,集体经济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雪球”,实力雄厚。但刘瞿阝人仍然精打细算,把钱用在企业扩大再生产上,用在兴办公益事业和增加农业投入上。他们既注重硬件开发,也注重软件的投入。智力开发,培养人才,提高人员素质,是该村振兴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从1987年开始,他们一方面加强文化知识的基础教育,使65岁以下群众全部脱盲,达到省级验收标准。另一方面,大力支持青年报考中央农业广播学校,为学员报销学费,使18名青年先后取得中专文凭。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他们于1987年,投资6万多元,创办农机学校,聘请专职教师,讲授农机、畜牧、机电维修、企业管理等知识。现在,全村有140人参加了村上举办的各种学习班,通过刻苦钻研,造就了一批宜工宜农的新型农民。

  同时,村集体每年拿出4万元兴办公益事业,1986年,先后投资13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六配套”小学和幼儿园。企业对种植业的支持,在这个村得到了真正实现。他们先后从企业收入中拿出3万元钱,修造了一条15华里的引水灌渠,配套建设了田间工程,还绕村修建了10个水库,使全村1200亩耕地解除了威胁,做到了早涝保收。可喜的良性循环在这块兴旺的土地上运行着。很多人预计:刘瞿阝村将长久不衰,更繁荣富饶的日子还在后头……

  追溯刘瞿阝人走过的踪迹,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刘瞿阝人“大胆”——看准了的事情就大胆地干,认准了的路子就大胆地闯,选准了的经验就大胆用。正如小平同志所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刘瞿阝村正是靠着这种精神,走出了自己的路,获得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

  1990年,刘瞿阝村被命名为省级“文明村”,并连续三年被市、区党委、政府授予“文明村”称号。建区以来,刘瞿阝村共获得国家计划生育奖1次,省级单项奖5次,市区级单项奖19次。(摘自1992年《奔向小康之路》)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