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村
龙王村位于新户镇政府现办公楼西南18公里处,东与双泉村接壤,西靠马新河,南与沾化县东王村接壤,北临坝上村。该村土地面积24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300亩,土质属红土及白沙土,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小麦等农作物。2015年,全村78户,231人。
蒲台屋子变龙王 好像雄鸡变凤凰
其实龙王村原本不叫龙王村,最初的时候叫蒲台屋子。
早在1932年蒲台县(后并入博兴县)人赵金山三兄弟,由于当地闹灾荒,穷困潦倒,被生活所迫,拎家带口逃荒要饭来到沾化洼义和庄以西地带住了下来,就是现在的龙王村这块儿。初来乍到,兄弟三人边开荒种地边捡拾野物、捕捞鱼虾维持生活,后来投亲告友、逃荒来的多了,这里的住家自然就多了起来,遂取名叫蒲台屋子。
1940年蒲台屋子一带天旱无雨,农人焦急万分,于是有人倡议在村里修建一座龙王庙。这个提议一呼百应,得到了众乡亲们的一致赞同。于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齐心协力在村西头修建了一座龙王庙,从此蒲台屋子“龙”抬头,一下子变成了龙王庙屋子。当时,新淤地上周围几十里内有庙的村子很少,所以龙王屋子因庙而闻名,龙王屋子就名声在外了。
1964年遇到大涝年景,龙王庙被大水冲毁。到了文革时期,破“四旧”立“四新”,龙王庙的村名属于四旧之列,遂根据谐音更名为卢王大队。1983年,小罗庄、小卢王、小蒲台屋子三个自然村合并为龙王庙村。1990年区民政局地名普查时,为了尊重历史,便恢复原名,叫龙王村。
1985年村里成立了30余人的建筑队,为村民和邻村及外地建设房屋。1988年村里建起了砖窑厂,生意挺红火,到1995年窑厂倒闭。1990年投资30万元修建双泉至龙王及村内路段柏油路3.5公里。1992年秋,投资30万元修建马新河桥。2005年建成村文化大院,村街道修铺柏油路1400米,创建市级“小康文明村”。2009年新建养殖小区40亩,养鸭大棚12000平方米。龙王村真正实现了龙抬头,日子一年年好起来。
龙王村“龙”抬头
解放初期,黄河以北沾化洼一带是逃荒要饭的穷人聚集地。这里是大片的退海之地,地碱得“冒油”,特别是夏天高温来袭,满地白花花碱嘎渣儿。除去喜盐耐碱的荒草,树木根本就不长。庄稼品种很少,种一瓢打一捧的年景常常发生,收成相当欠缺。野坡里生的最多的是一种叫黄须菜的植物,叶和种子可食用,风趣的人们管黄须菜种子叫“银子”,管漫天遍野的荆条叫“金条”,有谚语叫“沾化洼虽然穷,但是烧‘金条、吃银子’。”村民们大量割来,用杂面和了菜叶菜籽蒸成谷渣(菜饼子叫谷渣,菜团子叫萁溜。习惯把不大不小的孩子叫萁溜滚蛋,管男孩叫儿猫蛋子,管女孩叫妮子。),样子黑呼呼的,味道却很好,隔老远就能闻到野菜的清香。到处生长有一种叫荆条(柽柳)的植物随处可见,可长成灌木也可长成乔木,条子可以编篓编筐,但终不成材,野生野长的多。当地有许多水洼,雨水下到碱地上,不容易渗走,水沟水洼里,常年有积下的雨水,水大处,可形成水湾,时间一久,会自生小鱼。村民们就吃这种水湾里的水。秋后的湾边,一大片芦苇倒长得旺。
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龙王村人坚韧的性格。1977年杨振发担任了龙王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他带领人们改土治碱、开挖水库、科学种田、大搞副业,立志拔掉扎在祖祖辈辈人们身上的穷根。他把全村30名精壮劳力凝聚起来,成立了第一支农民建筑队,队长由李国臣担任,承揽村里村外大小土建筑工程。开始是
记工分,后来是盈利分红,小伙子们干得很是起劲。1988年村里多方求援,动用上了所有的亲朋好友,筹集资金50万元,在马新河西南1公里处建起了第一座大型窑厂,属村集体企业,掘了第一桶金。窑厂招用民工100余人,年生产成品砖800万块,年利润12万元,成为村集体掘的第一桶金。当时,周围东兴、马家、坝上等村的拖拉机和本村的拖拉机共50余部,都来窑厂拉土、运砖。拖拉机、搅拌机、制砖机隆隆作响,一排排砖坯摆成长龙,砖坯入窑、点火烧制、成砖出窑,用户洽谈成交,往返运转,场面十分繁忙。村里也出台了新的政策,按照新村规划,本村社员盖新屋,村集体免费供应成品砖,需要自己掏运费。当年便有30户村民盖起了新瓦房。1990年投资30万元修建双泉至龙王及村内路段柏油路3.5公里,1992年秋,投资30万元修建马新河桥,方便了村民出行。
村里的农业生产也是突飞猛进。到2001年,建成冬枣园150亩,人均0.85亩,种植棉花900亩。2002年政府投资60万元开发村东荒碱地600亩,多年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定田。自2003年开始,龙王村抓住荒碱地开发机遇,把成方连片的荒碱地开发成条田,采取深沟淋碱等措施,逐步改造成棉田,使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流金趟银的良田。村民綦培军承包了村里的50亩荒碱地,通过大水压碱,施用农家肥培植地力,当年播种棉花就获得了好的收成,一年下来50亩棉花纯收入5万多元。承包第二年虽然遇到了涝灾,由于排水及时,措施得力,棉花出现了奇迹般高产,50亩棉田采摘棉花25000斤,收入达到6万多元。在龙王村50亩以上的植棉大户8户,全村人均5亩棉田,开发荒碱地植棉面积1000亩,人均增收5000元。2004年政府投资18.73万元,村民投资13万元把原窑厂3250亩坑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台田。龙王村家家户户有发家致富的主导项目,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占40%以上。村民卢金亭、卢忠友等20余户,每年户均种植棉花50余亩;村民杨新庆、卢士利、卢忠友等5户,发展白蜡树苗种植,户均30亩以上。新建养鸭小区面积40亩,鸭棚面积12000平方米,全村20%的农户从事肉鸭养殖,年存栏量30万只,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养猪专业户6户,每年出栏200头。2005年建成村文化大院,村街道修铺柏油路1400米,创建市级“小康文明村”。2009年新建养殖小区40亩,养鸭大棚12000平方米。
村风民俗
添喜
龙王村管家里新生儿出世叫添喜。
添喜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与婚丧嫁娶的习俗同等重要。一般有挂红子、送粥米、吃喜面等程序。
报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报之四邻八舍,一种是报之产妇娘家。报之四邻八舍,我国古代就有之。旧时人们用一尺见方的红布拴住一角,用红线拴上枣、栗子以及染上红色的白果、花生,与红布一起挂在院门外。如果生了男孩,就挂上用柳条做的弓箭,还要加挂一面红旗,上面写着“文武双全”等吉祥用语;如果是女孩就只挂弓,并且挂上系有大葱和红布条的桃枝。后来,不知从那年那月开始,风俗从简, 不管生男生女,门前一律挂上红布条,并且以秫秸做成“箔”挡住屋门即可。除了报喜挂红子之外,还有一些人家,喜之不尽会按照“男单女双”的俗规,把红皮鸡蛋按奇数或偶数分送给亲朋好友。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中午,家人把煮好的面条分盛在白瓷碗里,送给本族老人和长辈;也有的给邻居分送加入红糖的小米稀饭;还有的给本家成员和乡邻送疙瘩汤。
去产妇的娘家报喜有讲究。报喜时间因地而异,报喜的仪式和礼品也各有不同。要给鸡蛋染色,男孩染成朱红色,女孩染成桃红色。到亲家报喜,要带上两升麦子,返家时则带上回赠的红皮鸡蛋、油饼,并且要送一个鸡蛋给路上遇到的一个人,称为“人人喜”。去岳父家报喜的是女婿本人,带的礼物是一大块“当腰”的猪肉,到达之后放置肉凸面朝下,就是生了男孩,凸面朝上,就是生了女孩。
乡邻、好友、亲戚看到某家挂出的红子或者接到报喜之后,就安排适当人选到添喜的人家“送粥米”,主要有鸡蛋、红糖、米面、糕点等补品,以示祝贺。送粥米不同地方的人有着不同的时间规定,例如有产后六日、七日、九日、十二日之别。这一礼仪除了热闹、喜庆、交往、人情之外,还有邻里互助的现实作用。
吃喜面是添喜人家最隆重最排场的一种习俗。是产妇生产之后的某一天,娘家、婆家的亲戚朋友携带一定的礼品到产妇婆家贺喜的风俗。按照民间俗制,吃喜面一般安排在男孩子出生后的第六天或第十二天,女孩子则要安排在第九天。装喜礼要用木制食盒,三层或六层的,内装米面或面条、红糖、鸡蛋等,所送鸡蛋数目必须是单数。娘家根据经济条件的不同,还会加入别的母婴用品。在食盒顶上还要盖一块蓝布,作为送给新生儿的尿布。如果生的是男孩,那么蓝布的两头露在盒子外面;如果是女孩,那么只露一头。现在用食盒送喜礼的比较少了,很多改用了箢篼。除了娘家送的礼品按约定俗成的规定外,其他亲戚朋友的礼物各随其便。这一天,那些家族大、亲戚多的家庭,来宾熙熙攘攘,热闹非常。去看新生儿的亲戚朋友,在婴儿的枕头下面还要掖入一些钱,叫做“见面钱”。
吃喜面之前,来宾得先吃点心,加红糖的稠粥再加鸡蛋,再加上瓜子、花生、水果、糖等等。如果是安排在第十二天吃喜面,那么点心必须是水饺,依其形,寓意“合骨缝”,祝福产妇早日恢复。吃喜面的席面也是有习俗规制的,主家一般都需要雇上厨师,以前的酒席讲究十个大碗、两个大盘,俗称“十全席、两大件”。这两个大件,须是整鸡整鱼。
吃喜面主家需要为宾客们准备回礼。对于娘家本家的礼物,押回的礼品是在每个食盒或箢篼中放入两个煎饼、两棵葱、一把麸子、一把盐,有的人家还会放入艾蒿。葱,与“聪”谐音,祈望孩子长大后聪明伶俐;麸子则是与“福子”谐音;盐,是寓外甥和姥娘家“有缘法、有缘分”;艾蒿,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避邪、镇秽的作用。
产妇分娩之后,通常一月之内不能出门,这就是常说的“坐月子”。坐月子的妇女应穿暖避寒,忌受风吹,要给产妇准备专门的饭食和各种补品。 婴儿满月,娘家多来人接回住几天,谓之“住满月”。婴儿出生一百天,姑、姨及外婆家要齐集庆贺,称“祝百岁”。
求神
解放以前沾化境内天灾人祸不断,兵匪祸结连连,居民灾难重重,历代不能摆脱,人们即以求神做为精神寄托。不管有什么灾难,都到庙上讨签问卜。遇有疾病,则到庙上烧香摆供,祈求神灵保佑,并带回香灰以水冲服。病愈者说神灵,病死者认命短。甚至儿媳不生子,也祈求神灵恩赐。有些神婆、巫医,谎称神灵附体,以治病为由骗取钱财。天旱不雨,求神祈雨更盛,常常诸多村庄联合,祈雨许愿。有的联合几十个村庄,聚众数千人,抬神象和扛大旗者在前,其余随后,头戴柳编凉帽,光臂赤足,锣鼓喧天,捧香串村游行。各村老人妇女,备茶备瓜,叩拜迎接。进村后,满街泼水,捧香伴送。如此日复一日,天天游行,直至天下大雨为止。有时祈雨“成功”,深感神恩,日后有的唱大戏,有的修庙宇,名曰“还愿”。逢大旱之年,祈雨40余天,滴雨不下,则说:“神未在家,本地命该如此”。遇有河水上涨,堤坝有决口之险,即奉供焚香烧纸,拜祈河神保佑。
新中国建国后,拆毁庙宇,拉倒神像,挑河治水,培养医生,求神活动大大减少。但群众对神的信仰犹存。遇疑难即求神者时有出现。20世纪70年代始,秘密求神者有增无减,神婆、巫医等尚未绝迹。
龙王庙的故事
龙王村这里曾有一座龙王庙,在风云变幻的岁月里挺立了二十多年,关于这座庙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自1855年夺大清河入海以来,咆哮东流的黄河在注入渤海之前顽皮起来,一再冲破人们的束缚改道,俗称“龙摆尾”,在祸害当地百姓的同时却也馈赠给人们大片丰腴之地。这片广袤的新淤地吸引和养育了大批逃难的拓荒者,但在这片土地得到解放之前呈现的却是兵荒马乱,狼烟四起,民不聊生。日本鬼子的铁蹄踏进黄河以北渤海大地后,更是造成这里勤劳的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1940年前后,天不作美,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在龙王村附近居住的种地人,盼天无路,寻地无门,于是把希望寄托在了龙王身上,期盼东海龙王“显灵”。为了感动龙王,当地人自发组织起来在烈日当头聚到一起烧纸上香,一次次祭拜天地,祈求东海龙王行雨。时间一长,求雨成功。天下大雨,解除了旱情。
为了感谢龙王,在当地人王发祥、崔祥德等人倡议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选择了屋子西侧一块风水宝地修建了神仙庙,取名叫“龙王庙”。庙宇里供奉的是东海龙王之神,每到天旱时节、家里有灾有难的人们都到庙里烧香拜神,求神保佑,嘴里还念念有词:海龙王保佑天降喜雨,拯救你的诚心子孙。由于周围数十里没有别的庙宇,所以来龙王庙上香求神的人络绎不绝,香火旺盛。
1941年9月30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副旅长杨国夫率领三旅直属团,从黄河南岸清河区机关驻地(今永安)出发,北渡黄河,一举歼灭住义和庄的顽敌,解放了义和庄、太平镇一带广大地区。有一次,为了截击从沾化县城来义和太平一带扫荡的鬼子,杨旅长半路设伏,指挥部就设在龙王庙里。战士们借助沟壕、芦苇、荆条棵子等天然屏障的掩护,截击成功,打得鬼子四处逃窜、节节败退,八路军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当时,杨国夫旅长激动地说:“将来全国解放了,一定要重新修建龙王庙。”
也许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虽然龙王庙在1964年一场罕见的大暴雨中被冲毁了,在当时破旧立新得形势下人们没能重新修建,但为了缅怀那段光荣的历史,为了完成老将军的意愿,1990年,龙王村人又在龙王庙原址上建起了一座漂亮的“龙王亭”,以作缅怀先烈、教育后人、激励来者、勇当先锋的纪念,以此兑现杨旅长的承诺与嘱托。
如今70多年过去了,龙王庙截击战的光荣历史仍时时激励着龙王村人艰苦创业、勇往直前。
村党支部书记“杨振岐”
杨振歧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间较长,他从2001年干起,一直干到2012年,历时12年之久。在他的任期内,由于他的实干精神强,龙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龙王村与沾化下河乡相连处有一片荒地,长年闲置,无所作为。 从小在碱场边“滚大”的杨振歧,熟识明白荒碱地的多面性——成片的盐碱地是穷根,同时也可以成为富源。杨振歧组织了一个最初只有10来个人的“拓荒队”,依托国家级4000亩异地开发项目,机推人掘终于把700亩荒碱地改造成良田。经过黄河水大水压碱、雨季雨水淋碱,700亩一毛不拔的“秃碱场”长出了绿油油的棉花,当年获得大丰收,群众收入猛增到70万元。熟识他的人说,老杨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子,人高马大,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但他有头脑,更重要的是他有集体意识,这点谁也比不了他。
有个关于老杨的故事也在太平大地上流传。在龙王村创建小康文明村过程中,修路、安装水管资金紧张。老杨试着到银行贷款,银行要求出具担保证明,但老杨身上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拿去担保,最后没有办法他就拿出了他儿子的相片,对银行办事人员说,就像愚公移山一样,如果创建小康文明村欠了钱,子子孙孙来还这个钱,总有还清的一天。后来经过多方的协调,急需的资金问题终于解决。“老杨真是把心掏给了龙王村” ,老杨的“老相识”这样评价他。以心换心,人心齐了,就干实事、得实惠。像龙王这样的地方,地碱荒多,盲目地学别人的样,乱上工业项目,肯定不行。所以,龙王村这么多年老老实实地在农副业上不断拓展、不停步,村民与村集体统分结合,经营180亩鱼塘、600亩上农下渔、800亩棉花、100多亩冬枣园和13个肉鸭养殖大棚。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人均年收入有5000多元,远高于全区的平均水平,家家有存款,户户安装程控电话和沼气池,全村村民住进统一设计、统一建造的砖瓦房。难怪村民们回忆说,老杨时代,村里的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耕地面积增多了,群众得到的实惠也增加不少。
人物简介
王风岭 1921年出生,2007年3月5日与世长辞,时年87岁。王风岭1945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服役期间曾任班长、排长,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战斗中受过伤,为保卫祖国屡立战功。1954年退伍后回到家乡龙王村,1955—1975年担任龙王村党支部书记。在担任党支部书记20年期间,他带领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坚持党的原则,密切联系群众,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龙王村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卸任后,能够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全村共产党员学习的好榜样。他在200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日战争纪念章,成为龙王村的荣耀。
杨振发 1954年11月出生,大专学历, 1977年10月—1998年12月担任龙王村党支部书记;1983—1994担任太平乡经委主任;1994-1998担任太平乡副乡长;1998—2002年调任区经信局副局长。村里新建砖厂的那一年,暴风雨袭来,刚制成的砖坯面临着一场考验。杨振发第一个赶到现场,组织工人顶风冒雨把砖坯盖好。忙碌中他从砖坯上摔下伤到骨头,不少村民为这个硬汉流了泪。
卢汉峰 龙王村养殖户,2005年建起大棚1500平方米,2006年养殖肉鸭4万羽,收入8万余元。2007年再投资10万元扩建6000平方米大棚,养殖规模达到10万羽,创收入达到2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原太平乡新建养鸭小区11个,养殖大棚156个,年出栏肉鸭200万羽,农民增收400万元。
村里历任带头人
1947年7月杨玉山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最早的党员。1962年2月建立党支部,隶属于中共沾化县第七区委员会,太平人民公社委员会。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王风岭、郑秀丽、杨振发、杨振歧、杨新庆。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
村公所村长王清美;农业社社长王清美;生产大队长李增彩;革委会主任卢文奎;管委会主任郑秀利;村委会主任郑秀利、李国珍、卢兰泽、杨振岐、卢汉峰、杨新庆。
附:从“零下”起步的龙王村
1986年以前,龙王村是一个出了名的穷困村,198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51元,而且全村平均人均欠国家陈贷款300元,当地人都知道,龙王村的乡亲们多年来存在着吃粮、花钱、住房、娶亲四大难题。1986年以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政策,下决心,长志气,带领全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拔穷根,创大业,闯出了一条治穷致富的道路。199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91.1万元,人均纯收入1578元,粮食总产10万公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村风村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修柏油路4公里,实现了路通;引高压线路3公里,实现了电通;实施了村庄规划,家家住上瓦房,户户看上电视,人人精神焕发。几年来,全村没有出现打架斗殴、违法乱纪、超计划生育等不良现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全村兴起。这个村曾多次受到上级表彰,1990年度,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人均收入超千元致富光荣村”;1991年度,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双文明村”“明星村”光荣称号。
人们常说从零起步,而龙王村是从欠债的情况下发展的,可以说是从“零下”起步。短短几年时间,他们一跃跨入全区富裕先进村行列,靠的是什么呢?
治穷致富、必须要有志气
过去,在龙王村有这样几句顺口溜,“土蓬破房地盐碱,连吃统销十七年,光棍一凑一大片,全村上下人心散,四名党员轮番干,谁也没把面貌变”。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到1979年,这个有480人的村子,有亲的投亲,有友的靠友,只剩下了170口人,这些都是无亲投、无友靠走不了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为农村制定了一系列富民政策,龙王树开始有了好转,但变化仍然不大。1985年底,市、区两级扶贫调查组来到这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龙王村贫困程度是全市独一无二的”。当时,调查组一名同志看到群众这么贫困,把身上仅有的13元钱送给了老党员卢风才同志。从此以后,龙王村被市、区、乡三级定为扶贫点,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生海同志,每年两次来这里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同志不断来帮助出点子,想办法,为这个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干部、群众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真正启动了内部活力。1986年初,村支部和村委会的几名同志几乎天天凑在一起琢磨如何摆脱贫困的办法,龙王村为什么这么穷?原因在哪里?村里自己找,上级也帮着找。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没有搞好,是因为政策不对头,人们出工不出力,生产没有积极性。三中全会后,政策好了,为什么仍然面貌不变,是地理环境因素吗?可周围有些村的条件也并不强,人家却早就走上了致富的路子。经过认真分析,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就是缺乏治穷致富的志气,没有信心、决心和勇气,既不敢想,又不敢干。村支书杨振法说:“多年来我们是穷惯了,人懒了,心散了,思想保守,不思上进,在那里等支援,靠救济,受艰难”。问题找到后,他们大会讲、小会谈,在全村上下统一了思想认识,决心要长志气,恒下一条心,打起精神拼命干,非叫龙王村变个样不行。他们说:“路是人走出来的,经验是创出来的,社会主义不是等来的,只要真心去干,不怕富不起来。”
治穷致富,必须走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
龙王村的做法是:从当地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优势,以副促农,农副并举,全村富裕。
龙王村有大片的土地,农业发展潜力大,但由于严重盐碱,产量低而不稳,要改造土地必须大量投入,钱从哪里来?靠国家大量支援是不现实的,只有靠自己。发展村办企业可以挣钱,但村里一无资金,二无人才,只有49条庄稼汉子。到底怎么办?他们认真分析研究,认为区内有大油田,可以干劳务挣钱,这49条庄稼汉子就是本钱,只要肯干必能成功。于是决定先抓劳务,积累资金,创造条件,从副业起步,先干小的,后干大的,逐步发展。
发展劳务业也必须有懂行的人,当时村民李国珍在乡建筑队干队长(任村委主任),村负责人多次找他做工作,乡领导也很支持,终于把他请了回来,于1986年初建起了一个40人的小型建筑队。几名村干部求亲告友,跑遍四邻八乡,总算借了3000元钱,使建筑队开了张,一年苦心经营创产值30万元,收入4万元,加上农业收入,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400元,这已经是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了,人们顿时喜土心头。在一开始组建建筑队时,一些群众不愿干,怕一年到头白忙活,看到有了希望,便纷纷要求到建筑队干活。第二年,成立了三个队,本村和雇用人员总共达到了120人,创产值60万元,纯收入6万元。这一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600元。1988年,建成并投产了年产量800万块砖的大型窑场,扩大了致富门路,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了16万元,人均收入800元。1989年,又购进4台翻斗车,一台推土机,成立了运输队,全村经济总收入达20万元,其中副业收入15万元,人均收入登上了1000元台阶。
随着村办副业的发展,这个村的经济实力强了,对农业的投入也逐年增加,6年来,副业向农业总投入达30多万元,修建了引水干渠1.2公里,开挖二级沟5公里,建0.6个流量的扬水站l座,建面积为10亩的水塘一个,开发盐碱地830亩,使全村耕地面积由原来的400亩达到了1230亩,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增强了发展能力。同时,在农业生产上实行了“四统一”服务,即:统一耕种,统一品种,统一灌溉,统一技术指导。有2名村干部抓农业,统一指挥,集体组织机耕,浇水、购种子、购农药、购化肥,各户按照要求分散管理。对在村办企业上干活的骨干人员,村集体把地里的活包下来,实行有偿服务。由于生产条件改善和服务工作加强,农业也是一年一个新台阶。1991年与1985年相比,农业总收入增长了10.8倍,粮食和棉花总产量增长了4倍。
这个村在发展经济中,不是各走各的路,而是走共同富裕的路子。他们一开始发展就提出了“自己富了不是富,全村富了才是富”的口号,用这个口号来聚人心、鼓士气。自1986年以来,成立的建筑队、窑场、运输队和筑路队,1个项目,都是村办的,全村整半劳力部在自己的企业里干活。对老、弱、病、残者,支部都安排他们干轻活,如当保卫,看料场,搞服务等,人人有活干,人人能致富,没有一个人掉队。现在这个村的企业人数达到了260人,除自己村的以外,外单位来干活的有160人。他们不仅富了本村,也为外村的群众创造了致富的条件。群众腰包里都有了钱。现在,不但基本还清了债,而且集体公共积累达到了80万元,过去的“四大难”也全部解决了。已经迁走的户有些要求再迁回来,现有9户32口人向村里交了申请。
治穷致富,必须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以实干带头。农村有个俗语,说是“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眼里,“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几年来,他们坚持以实干来带群众,干部真正带了头,群众也就跟上了。村支部和村委6名干部,“天天晚上凑到10点半,早上不出太阳到前线”,不管干什么活,都是跑在群众前头,重活累活带头干。如在村建窑时,几名干部都盯在现场。白天晚上地干,累病了在工地上打吊针,拔下针来继续干活。几年来,为跑业务6名干部骑坏了7辆摩托车,3人得了关节炎。在农业开发中,总动土13万方,干部与群众同样挖沟整地。他们以实干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保证了事业的成功。
凭廉洁聚人。“公生明,廉生威”,公正廉洁是聚人的法宝。村干部不贪不占,政务公开,出以公心为群众,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干部出去联系工作,从来不蹲大饭店,节约资金办大事。他们成年累月为大家办事,自己的事情管不上,拿报酬却是很少的,一年最多的工资1800元,最少的500元,而且报酬与工作挂钩。年终由个人向群众大会汇报工作,由群众评议,根据贡献拿工资。而村民凡在企业上干活的,年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在财务进出方面做到了公开,一年公布一次帐,收支大家都知道。300元以上的支出都由议政小组讨论,村干部不擅自决定。这样做,群众信任干部。过去队长敲破钟,社员慢腾腾,活派不下去。现在支部怎么号召就怎么干,大家飚着膀子干。
用制度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制定严格的制度就管不好一个村。这个村的主要制度有:支部“三会一课”活动制度、两委班子工作制度、干部目标责任制度、财务制度、村规民约等共10多种。制度一旦制定下来,就要严格执行,不然就起不到作用,如为了改变原树170口人分散在3个自然村的散乱状况,实施了新村规划,村民建房必须在指定地点按要求建。有的村民不按规划硬性动工,几次做工作不听,支部决定按制度规定处理,房子建好了半米高推倒重新另建。群众看到支部动真的了,都按规划办,保证了新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到目前为止,全村除3户还没有搬到新村的位置上来外,其余47户全部搬迁完,一个新村基本形成。再如,为了有计划地支出,把钱花到发展生产上,他们制定了村民花钱支部批准的制度。想法是“有钱不能乱花,死钱应该变活饯”。凡1000元以上的支出,户向支部申请,不经批准不能自行花钱。这样有效地防止了有了钱,就大手大脚花掉而不向生产投入的现象,也防止了婚丧嫁娶大操办和铺张浪费,有利于村风的转变。他们用制度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龙王村龙抬头”,写的是龙王村老支部书记杨振发带领村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事迹, 刊登在1995年第5期的《支部生活》上。
附:从“零下”起步的龙王村
位于河口区西南部与沾化县交界处的太平乡龙王村,共有50户人家,171口人,土地总面积3600亩,其中耕地1230亩。1986年以前,这里是一个出了名的穷困村,198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51元,而且全村平均人均欠国家陈贷款300元,当地人都知道,龙王村的乡亲们多年来存在着吃粮、花钱、住房、娶亲四大难题。1986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政策,下决心,长志气,带领全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拔穷根,创大业,闯出了一条治穷致富的道路。199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91.1万元,人均纯收入1578元,粮食总产10万公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村风村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修柏油路4公里,实现了路通;引高压线路3公里,实现了电通;实施了村庄规划,家家住上瓦房,户户看上电视,人人精神焕发。几年来,全村没有出现打架斗殴、违法乱纪、超计划生育等不良现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全村兴起。这个村曾多次受到上级表彰,1990年度,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人均收入超千元致富光荣村”;1991年度,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双文明村”和“明星村”光荣称号。
人们常说从零起步,而龙王村是从欠债的情况下发展的,可以说是从“零下”起步。短短几年时间,他们一跃跨入全区富裕先进村行列,靠的是什么呢?
治穷致富、必须要有志气
过去,在龙王村有这样几句顺口溜,“土蓬破房地盐碱,连吃统销17年,光棍一凑一大片,全村上下人心散,四名党员轮番干,谁也没把面貌变”。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到1979年,这个有480人的村子,有亲的投亲,有友的靠友,只剩下了170口人,这些都是无亲投、无友靠走不了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为农村制定了一系列富民政策,龙王树开始有了好转,但变化仍然不大。1985年底,市、区两级扶贫调查组来到这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龙王村贫困程度是全市独一无二的”。当时,调查组一名同志看到群众这么贫困,把身上仅有的13元钱送给了老党员卢风才同志。从此以后,龙王村被市、区、乡三级定为扶贫点,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生海同志,每年两次来这里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同志不断来帮助出点子,想办法,为这个村的发展指方向,真正启动了内部活力。1986年初,村支部和村委会的几名同志几乎天天凑在一起琢磨如何摆脱贫困的办法,村里自己找,上级也帮着找。经过认真分析,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就是缺乏治穷致富的志气,没有信心、决心和勇气,既不敢想,又不敢干。问题找到后,他们大会讲、小会谈,在全村上下统一了思想认识,决心要长志气,恒下一条心,打起精神拼命干,非叫龙王村变个样不行。他们说:“路是人走出来的,经验是创出来的,社会主义不是等来的,只要真心去干,不怕富不起来。”
治穷致富,必须走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
龙王村有大片的土地,农业发展潜力大,但由于严重盐碱,产量低而不稳,要改造土地必须大量投入,钱从哪里来?靠国家大量支援是不现实的,只有靠自己。发展村办企业可以挣钱,但村里一无资金,二无人才,只有49条庄稼汉子。到底怎么办?他们认真分析研究,认为区内有大油田,可以干劳务挣钱,这49条庄稼汉子就是本钱,只要肯干必能成功。于是决定先抓劳务,积累资金,创造条件,从副业起步,先干小的,后干大的,逐步发展。
发展劳务业也必须有懂行的人,当时村民李国珍在乡建筑队干队长(现任村委主任),村负责人多次找他做工作,乡领导也很支持,终于把他请了回来,于1986年初建起了一个40人的小型建筑队。几名村干部求亲告友,跑遍四邻八乡,总算借了3000元钱,使建筑队开了张,一年苦心经营创产值30万元,收入4万元,加上农业收入,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400元,这已经是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了,人们顿时喜土心头。在一开始组建建筑队时,一些群众不愿干,怕一年到头白忙活,看到有了希望,便纷纷要求到建筑队干活。第二年,成立了三个队,本村和雇用人员总共达到了120人,创产值60万元,纯收入6万元。这一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600元。1988年,建成并投产了年产量800万块砖的大型窑场,扩大了致富门路,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了16万元,人均收入800元。1989年,又购进4台翻斗车,一台推土机,成立了运输队,全村经济总收入达20万元,其中副业收入15万元,人均收入登上了1000元台阶。
随着村办副业的发展,这个村的经济实力强了,对农业的投入也逐年增加,6年来,副业向农业总投入达30多万元,修建了引水干渠1.2公里,开挖二级沟5公里,建0.6个流量的扬水站l座,建面积为10亩的水塘一个,开发盐碱地830亩,使全村耕地面积由原来的400亩达到了1230亩,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增强了发展能力。同时,在农业生产上实行了“四统一”服务,即:统一耕种,统一品种,统一灌溉,统一技术指导。有2名村干部抓农业,统一指挥,集体组织机耕,浇水、购种子、购农药、购化肥,各户按照要求分散管理。对在村办企业上干活的骨干人员,村集体把地里的活包下来,实行有偿服务。由于生产条件改善和服务工作加强,农业也是一年一个新台阶。1991年与1985年相比,农业总收入增长了10.8倍,粮食和棉花总产量增长了4倍。
这个村在发展经济中,不是各走各的路,而是走共同富裕的路子。他们一开始发展就提出了“自己富了不是富,全村富了才是富”的口号,用这个口号来聚人心、鼓士气。自1986年以来,成立的建筑队、窑场、运输队和筑路队,1个项目,都是村办的,全村整半劳力部在自己的企业里干活。对老、弱、病、残者,支部都安排他们干轻活,如当保卫,看料场,搞服务等,人人有活干,人人能致富,没有一个人掉队。现在这个村的企业人数达到了260人,除自己村的以外,外单位来干活的有160人。他们不仅富了本村,也为外村的群众创造了致富的条件。群众腰包里都有了钱。现在,不但基本还清了债,而且集体公共积累达到了80万元,过去的“四大难”也全部解决了。已经迁走的户有些要求再迁回来,现有9户32口人向村里交了申请。
治穷致富,必须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农村有个俗语,说是“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眼里,“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几年来,他们坚持以实干来带群众,干部真正带了头,群众也就跟上了。村支部和村委6名干部,“天天晚上凑到10点半,早上不出太阳到前线”,不管干什么活,都是跑在群众前头,重活累活带头干。如在村建窑时,几名干部都盯在现场。白天晚上地干,累病了在工地上打吊针,拔下针来继续干活。几年来,为跑业务6名干部骑坏了7辆摩托车,3人得了关节炎。在农业开发中,总动土13万方,干部与群众同样挖沟整地。他们以实干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保证了事业的成功。
凭廉洁聚人。村干部不贪不占,政务公开,出以公心为群众,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干部出去联系工作,从来不蹲大饭店,节约资金办大事。他们成年累月为大家办事,自己的事情管不上,拿报酬却是很少的,一年最多的工资1800元,最少的500元,而且报酬与工作挂钩。年终由个人向群众大会汇报工作,由群众评议,根据贡献拿工资。而村民凡在企业上干活的,年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在财务进出方面做到了公开,一年公布一次帐,收支大家都知道。300元以上的支出都由议政小组讨论,村干部不擅自决定。这样做,群众信任干部。过去队长敲破钟,社员慢腾腾,活派不下去。现在支部怎么号召就怎么干,大家飙着膀子干。
用制度管理。这个村的主要制度有:支部“三会一课”活动制度、两委班子工作制度、干部目标责任制度、财务制度、村规民约等共10多种。制度一旦制定下来,就要严格执行,不然就起不到作用,如为了改变原树170口人分散在3个自然村的散乱状况,实施了新村规划,村民建房必须在指定地点按要求建。有的村民不按规划硬性动工,几次做工作不听,支部决定按制度规定处理,房子建好了半米高推倒重新另建。群众看到支部动真的了,都按规划办,保证了新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到目前为止,全村除3户还没有搬到新村的位置上来外,其余47户全部搬迁完,一个新村基本形成。再如,为了有计划地支出,把钱花到发展生产上,他们制定了村民花钱支部批准的制度。想法是“有钱不能乱花,死钱应该变活饯”。凡1000元以上的支出,户向支部申请,不经批准不能自行花钱。这样有效地防止了有了钱,就大手大脚花掉而不向生产投入的现象,也防止了婚丧嫁娶大操办和铺张浪费,有利于村风的转变。他们用制度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摘自1992年《奔向小康之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