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李村

关键词:

  南李村位于新户镇政府现办公楼东南4公里处,东与义和镇辖下的东西韩、大英村接壤,北邻老鸦村,南邻太二村,西邻龙泉村。南李村具有典型的解放前移民的特点,都是七府八县携妻带女聚拢来的,为谋生计逃荒至此,种地屋子居多,居民口音多样不尽统一,村民居住分散。该村土地面积35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2700亩,土质属沙碱性土壤。主要种植棉花、玉米、西瓜、果树等。

  2015年全村286户,821人。主要有姜、王、代、邵、吴、牛、耿、刘、石、郭、张、李、胡、蔚、侯、于、郑等姓氏。姜姓从沾化县黄升迁入,王姓从沾化县永丰迁入,代姓从河南省台前县迁入,邵姓从山东省金乡县迁入,吴姓从沾化县古城迁入,牛姓从山东省泗水县迁入,耿姓从河北省盐山迁入,刘姓从山东省博兴县迁入,石姓从山东省梁山县迁入,郭姓从利津县迁入,张姓从山东省邹城县迁入,李姓、胡姓、蔚姓、侯姓、于姓、郑姓等从鲁西南地区迁入。

  南李村由四个种地屋子演变而成

  1924年,沾化县东姜家村姜现臣来此居住,初称姜家屋子。同年相继有沾化流钟人王振才,河南范县人刘子兴、李德明到此落户,分别取名王家屋子、刘家屋子、李家屋子。1925年,沾化县古城镇吴洪仁迁移来此,定居在李家屋子,在四周筑有围墙,取村名小吴家围子。至此,南李村村庄的雏形基本形成。这些种地的屋子并不集中,按不同的方位分散在这片黄河要冲地带里。随着逃荒来此定居的饥民越来越多,四个种地的屋子由单变双,有双变片,逐渐形成了四个自然村庄,解放前后很长时间里,这四个自然村各自有了较大的发展。

  后来,有一段时间,姜家屋子、王家屋子、刘家屋子、李家屋子因吴洪仁的名声较大,结合他居住屋子的特点,统一命名叫小吴家围子。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四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生产大队,考虑到李家屋子位置、规模的因素,欲以李家村统一冠名,因村北有北李村落居,故更名为“南李”村。

  建国初期,村民大部分以种地为生。因村庄坐落于黄河故道要冲地带,生态恶劣,土地沙化,风沙弥漫。建国后,经过几代人的改良治理,如今生态得到了改善,环境得到了优化,南李村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美丽的村庄。

  虽然几经变迁房舍有了很大的改变,已经旧貌变新颜,但四个自然村的位置基本未动,仍然保持了建村时的方向位置。

  30个蔬菜大棚成南李村一大景观

  深秋时节,扑面而来的秋风已带着些许寒意,南李村的有机蔬菜大棚里却温暖如春,绿意盎然。在一垅垅长势喜人的西红柿中间,你会看到正在给蔬菜喷洒抗病毒生物制剂的村民刘爱军。是年43岁的刘爱军手指大片西红柿说:这是新品种的诺顿西红柿,原产地以色列,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包村工作组的高照洪书记帮忙从寿光引进的,一年能采收14茬呢,最大的特点是产量高、好管理。2012年9月8号开始种,现在都已经长到一人多高,11月中旬就能上市了,一年下来一个棚净收入能超过4万多元,跟以前只靠种地、养猪比,收入翻一番还多。在南李村像这样的高标准大棚有30个,总投资达600万元,由青岛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设计,建设过程中统一安装了自动卷帘机、自动供水和施肥系统,达到了自动化种植的条件。为了达到有机蔬菜的标准,村里成立了蔬菜协会,规定所有蔬菜不施一点化肥、农药,还联系了潍坊的蔬菜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上门收购。产业帮扶让村民多了一条增收渠道,大棚蔬菜一年可产西红柿60万斤,实现产值165万元,带动全体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村集体增收12万元。

  南李的三力肉羊良种改良育肥示范场 

  三力肉羊良种改良育肥示范场位于南李村东北1.5公里处,2004年1月由该村青年农民李善春承办,同时招商引资引进沾化县的王建亮共投资86万元兴建,养殖规模达到650只,年创经济效益6万元的改良育肥示范场。

  该场占地190亩,拥有羊舍、仓库、宿舍等34间,饲料地134亩,其中苜蓿114亩,水库水面45亩,基地设施投资320万元,投资23万元购进原种波尔山羊2只,无角多赛特1只,特克赛尔1只,小尾寒羊82只,洼地绵羊493只,改良波尔山羊71只。

  该场采用全封闭状态,进行规模化圈养,引进良种进行杂交改良。种植的苜蓿和多年生黑麦草生长良好,为规模化养殖奠定了基础。已配备三用(集铡草、粉碎、细加工)机械一台,水电设施齐全,具备规模化养殖的条件。共青贮饲料玉米秸杆350立方。在养殖管理上,聘请了乡兽医站的技术员为常年技术指导服务,并制定了规范化养殖实施方案,实现从饲料配方、到饲养管理科学化。通过近一年的投入运营,一切正常良好。共向外调剂育肥羊850只,成年母羊460只。

  该场的建立,带动了全村养羊业的发展,并掌握了人工授精技术。加之该村自2001年承担了市畜牧局草原站350亩的苜蓿制种任务,为养羊提供了优质牧草,同时也带动了全村养殖业的发展。仅养羊一项全村人均增收450元。

  难忘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驻村帮扶

  2011年4月1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高照洪带着工作组来到南李村。到村伊始,工作组迅速转变角色,通过召开党员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掌握了村情民意,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详细的两年帮扶计划和五年发展规划。规划以打造无公害科技示范园和南李社区服务中心两大亮点,突出壮大村级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这一条主线,着力办好街道硬化、安装路灯、危房改造、修建排水沟、整修用电线路、安装闭路电视、修缮文化大院、结对帮扶贫困儿童8件实事。

  接下来的时间里,计划一件件得到落实,基础设施投入累计达1200万元:投资260余万元新建“三横三纵”村内公路3000米、桥涵2座、U型排水槽2900余米,解决了群众出行难;投资76万元进行了电网改造,保障了村民安全用电;投资80余万元在村内安装了新型太阳能路灯40盏,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投资15万元对文化大院全面维修,解决了村干部办公场所问题;投资10万元安装闭路电视,有线电视达到户户通;投资10余万元为贫困群众修缮危房20余间,投资5万元更换安居房门窗30余件套,保障了贫困户的生活。投资130万元建设的1200平方米新型农民学校基本完工。

  下派工作组不仅在硬件上极大地改善了南李村的村容村貌,还积极利用组织各类节日活动情暖民心。组织庆六一“心连心、手牵手”共建美好家园活动,给全村小学儿童购买了学习用品,并联系相关企业爱心人士与贫困学生结对,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2000元的资助,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春节、七一期间,召开座谈会,激励大家献言献策,共谋南李村的发展。 

  他们不是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却比农民还亲;他们不是村干部,对村里工作却比干部还熟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们真正融入到群众中去,把一个薄弱村带到了强村行列,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了4000元。

  听说书

  新中国建国前后,那时农村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但是人们又充满了对文化艺术的渴望(也许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文化艺术,只是喜欢那件事而已),于是就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民间艺人,如玩把戏的(当时的乡村语,即演杂耍、搞杂技的)、唱大戏的、唱大鼓的(说鼓书的)、唱洋琴的(说琴书的)、唱河南坠子的等等,一时间在乡村里各类形式的演出不定期的出现,也还算热闹有趣。在各种表演形式中,有些人最喜欢的还是听说书,大多数最不喜欢的是玩把戏的,觉得那玩把戏的要么折磨自己,要么折磨一帮小孩子,看着都觉得残忍;而其间夹杂的魔术之类,表演也低劣,以当时人们的聪明程度,往往能看穿,所以就觉得没有意思。说书则不同,不仅有说书人绘声绘色地表演,还能长不少的见识。

  唱大鼓的一般一人就行,所用的行头也简单,就是一面用竹节棍支起的大鼓—说是大鼓,其实那鼓并不大,扁圆形状,鼓面如小脸盆大小,厚约十公分,配一柄鼓棰,还有一副钢板,其形是两个半圆。唱时说书人或站或坐,右手执鼓槌敲鼓,左手执两块钢板敲出碰撞声。这手执钢板是有技术的,一块要固定在食指和小拇指下面、中指和无名指上面,另一块用食指和大母指轻轻捏住,有节奏地摇晃手就可以敲出声音。也有不拿钢板的,而是拿一副木板,那木板一块有2公分宽,1公分厚,30公分长,一般以较硬的枣木做成,这样敲起来声音清脆悦耳,敲时说书人左手执之,两块板要上下错开一些,后面一块要高过前面一块,手前后摆动,即可敲响。这唱大鼓采用的调子很有地方特色,唱腔洪亮、激越,道白简洁、幽默,据说后来独成一派,谓淮海大鼓。

  那唱洋琴的也有特色,一般要两人配合,但只有一人唱。那唱的人兼敲奏洋琴,同时如唱大鼓的一样,左手也是执与上文一样的木板,打法也一样,但是唱洋琴只打木板,绝对不打钢板,大概洋琴本身就有金属之音,怕二者冲突不协调吧。另一人只管拉弦子(二胡)。这洋琴唱腔较之淮海大鼓更委婉、缠绵,道白也温润、动听,但同样幽默。后来也是独成一派,曰淮海琴书。

  这唱大鼓、唱洋琴的一般是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好的师傅一人能会五六部长篇书目,徒弟一般是先跟师傅打杂,兼练习敲鼓、敲洋琴、打板,等练好了,师傅就传授唱小段,这可能是主要练习唱腔,练习好了,师傅才传授长篇书目。那时说书的长篇书目主要有《三侠五义》《明英烈传》《包公案》《小五义》《薛平贵征西》《杨家将》《呼家将》《万花楼》《狄公案》《封神演义》等等。小段就更多了,如《姜子牙卖面》《将相和》《夫妻斗嘴》《杨二姐出嫁》《婆媳怨》等等。    说书时,一般由徒弟先唱个小段,这大概一是给徒弟一个上台锻炼的机会;二是让徒弟先唱着等等听众。不管是唱洋琴的还是唱大鼓的,在开口唱之前都先敲击一番。记得那大鼓的敲击节奏是:嘣,嘣嘣,(不)嘣嘣嘣嘣;洋琴的节奏是:噔噔噔噔噔噔。

  无论是唱大鼓还是唱洋琴的,在开口唱时都是先吟诗或词一首,往往如此开场:说书不说书,先作诗一首,说的是。如“床前明月光”了,“日出江花红似火了”等,也有吟一首顺口溜或干脆瞎编的。其中有:太阳一出照东墙,母的生来男的养,日落西山上床去,一觉醒来又多郎。还有:天上下雨地下流,两口子吵架不记仇,白天打得鸡狗跳,晚上睡觉在一头。现在看来,这“诗”也确实质朴得可爱,挺接地气的哈!

  (鼓)嘣,嘣,嘣嘣,(不)嘣嘣嘣嘣,(唱) 大鼓一敲钢板叮啊,各位的老少您是听,今天俺把您都诳到,你安坐两旁听分明啊。要听书,哎呀你就别嫌俺的腔高哎,我让您句句听分明。会听书,您往那东南观看啊,那东南方啊,咯噔噔只奔来一匹战马(只抬来一顶大轿),那马上(轿中)端坐着一位少年英雄(老仙翁)啊,那少年(仙翁),看上去也就二十(七十)多岁,说小也不过小一冬啊,那少年(仙翁),只穿得……    下面就是描述人物的面貌特征、穿衣打扮。至于出来的人物是男是女,是老是少,要看书中主人公而定了。但唱法基本不变,只换一下用词而已。描述完后,唱腔就突然收住,乐器也停止敲打,说书人就说:好了,上回书说到……这样就开始今天的说书。唱洋琴开场也大致如此,略有区别,具体唱词都记不清了。    这说书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有技巧。比如要把书中的情节安排好,紧松要结合。尤其是每天收场时,要会留下悬念,如正要杀某一个人的当口,要突然收住。他们说书人往往会在这时卖关子,来一句:只听得喀碴一声,要问某某死了没有,且听下回分解!然后就收拾家伙,结束今天的说书。

  那时就往往被这说书人勾得一夜睡不好,有时还做梦,在梦中自己把故事给编下去了。所以第二天早早就赶去再听,生怕去晚了接不上昨天听的。

  除了卖关子,还要把书说得流畅。记得那时候老听书的往往会议论:谁谁书说得好,从没有颠三倒四的,那书听起来顺畅过瘾。还有的说书人有时会让徒弟代说几场,但是徒弟说得不熟,往往就会把主人公给说“死”了,这样一来书就说不下去了,怎么办呢`,就得请师傅出来救戏。高明的师傅这时候往往能巧妙地安排几个情节,又把主人公说活了,还让听众觉不出痕迹。实在说不活了,师傅也有办法,就凭空里找一位神仙出来,把主人公给救了了事。所以在说书和听书的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戏不够,神仙凑!说的就是这情况。

  那时的说书艺人,基本上采取两种形式来拉场子说书。一是到各村联系。那时还有生产队,说书艺人们就找到生产队长,联系好说几场,说什么戏。生产队长同意了,就安排他(她)吃住,一般是吃住在某一村民家里。有些爱听说书的,还会主动邀请艺人们在自己家住。说书艺人们也经常宣传一个理念,那就是:无君子不养艺人!言下之意,是君子就该养活艺人的!这样说书一般是安排在晚上,说书的报酬也来得直接—一天晚上唱完,第二天由队长带着说书艺人挨家去敛粮食,一般每家一碗小麦。    二是由说书艺人们自己到集上去说。就是每逢赶集,说书艺人们就找一个场地,开始说书。说一段停下来,在听众中挨个收钱,给多少和给不给悉听观众尊便,说书艺人绝不勉强。

  说书在那时候确实有轰动辉煌,但是后来村中电视渐渐普及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相对丰富了,生产队也名存实亡了,就没有人再去组织说书,乡村说书行当也就渐渐消失了。说书艺人们也都或专职务农,或改行了。

  身残志坚的“裁缝张”

  每逢太平镇大集,经常看到一位拄着拐杖、面带笑容的青年人在热情地为群众量体裁衣,他就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裁缝张”。

  “裁缝张”本名张念省,是太平乡南李村农民。小时候,一场意外伤害,致残了他的双腿,使他再也不能站立起来。生活的磨难,夺去了张念省的稚气和一般孩子的欢乐,也曾一度夺去了他自立的信心和奋发的力量。然而,也正是在这种失望与痛苦的长期折磨之后,张念省萌生了新的更加顽强的毅力和执著追求新生活的巨大能量。1972年,14岁的张念省开始自学小学课程,15岁自学初中课程,16岁自学高中课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念省凭借超人的意志,用3年的时间掌握了普通学生10余年所学的知识。学习造就了张念省完全的人格,文化基础知识的积累,又为张念省求得生活上自立创造了先决条件。

  1977年,17岁的张念省开始学习裁剪技术。他认为,这是极适合自己做的一项工作,他立志要走好这条路,以此来描绘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张念省凭着自己的一股子韧劲和热情,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种种困难,经过2年多的努力,终于学到了一手精湛的裁缝技术。几年来.,张念省阅读裁剪资料1余种,做读书笔记15万字,绘制各类裁剪图纸500多张,走村串户,拜师学艺,行程累计约3000公里。

  张念省摆摊营业已有多年的历史,他技术高、服务好,已是众所周知。人们常说,让“裁缝张”做衣服,从不误事,他做的衣服又总是那么妥贴,让人感到舒服。张念省则说:“信誉和质量,是我的生意经,我的行当能够生存和发展,也全凭了这一点。知情的人告诉我们,“裁缝张”买卖繁忙,为了不耽误顾客,他经常是通宵达旦,有时候几宿都不睡觉。

  精湛的手艺,周到热情的服务,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同时,张念省的“生意经”,也赢得了广大顾客的心,难怪人们有二趟集看不到张念省,就互相打问:“裁缝张“干什么去了?”

  “裁缝张”没有忘记社会给他的恩情,没有忘记群众给他的温暖,他立志要把自己的手艺传给更多的人,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自1984年起,张念省每年举办两期裁剪学习班,每期学员40名左右,有时多达60人。学员来自四面八方,遍布河口区全境,甚至连沾化县的下河乡、徒骇河农场也有不少的人慕名而来。学习班至今已办15期,培训学员700余人,自费刻印资料800余份。张念省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时刻为别人着想,每年都义务为乡幸福院和村中的孤寡老人免费做衣服。在办学习班期间,免费让家庭困难的学员参加学习,对学员包教包会,逢阴雨天,他就留路远的学员在自己家中吃饭。凡是跟他学习过的学员,都说“裁缝张”就象自己的亲哥哥。

  种蒜能人“代景存

  南李村的种养小区内,500平方米的鲜嫩蒜苗刷齐一片,长势喜人。这是村民代景存巧打时间差,引进的增收项目。

  前些年通过考察市场,发现河口地面上还没有蒜苗种植户,毛蒜价格较往年偏低,市场和利润空间比较大。他与商河县后桥镇尹传宝合伙,利用商河大蒜货源充足、价格适宜,尹传宝又有蒜苗种植技术,代景存有新开发的荒碱地,他俩优势互补,一拍即合,建起了一个500多平方米的种植大棚,搞起了蒜苗种植,填补了当地市场空白。首先是在大棚里铺一层20公分厚的沙白土,然后将蒜头并排着放在上面,每天定时浇水通风,保持足够的温度和湿度,30天左右就可以收割蒜苗。 据他介绍,种植的蒜苗不用施肥,不打农药,是货真价实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已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正常情况下,收割两茬优质蒜苗,每公斤“毛蒜”可生产2.8公斤蒜苗,500平方米两茬可收获14000多公斤蒜苗,全部供应河口市场,市场批发价每公斤3元,可增收4.2万元。蒜苗收完后再利用大棚空余时间,种植蘑菇,10000斤棉籽皮可生产10000斤蘑菇,收入1.5万元。代景存、尹传宝一个冬春可增加收入5.7万元。

  养殖大户“李善春

  太平乡南李村东北部,几年前的一片盐碱地上长着茂盛的紫花苜蓿,郁郁葱葱,蜂飞蝶舞。这70亩荒碱地是养殖大户李善春引进外资承包开发的。他在这里建立了养殖公司,一次性购进了20只杜泊绵羊纯种羊,建立了三力肉羊杂交示范点,利用荒碱地开挖台田,种植苜蓿,池塘养鱼,苜蓿喂羊。他们与当地农户签订了最低保护价收购杂交育肥羊的合同,利用黄河三角洲国家无规定疫病区的优势,打造中国肉类强势品牌。今年5月份,引进的凯银集团再次来太平乡考察,认为当地畜牧资源十分丰富,于是计划在新上日屠宰能力达1000只,年加工能力达26万只的肉羊生产线,计划投资1190万元。

  人物名录

  耿宝申   1944年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

  于现贵   1945年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四平战役。

  村里历任带头人

  1943年9月王希增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最早的党员。1951年7月建立党支部。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王希增、刘来滨、王汝凤、于现贵、董兆祥、邵来昌、董兆祥、

  王胜林、牛怀臣。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

  村公所村长张荣明;农业社社长胡景月;生产大队长胡景月;革委会主任张福来、邵来是、王汝凤;生产大队长董兆祥;管委会主任王如海;村委会主任王如海、胡新云、王胜林、侯宪国、蔚大方。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