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村

关键词:

  胜利村位于新户镇政府现办公楼南14公里,东邻义和镇西河村,南邻肥城村,西邻三合村,北邻兴华村。该村土地面积143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250亩,土质属沙质土壤。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

  1949年全村50余户,200余人。到2015年,全村152户,407人。主要有赵、张、高、尹、郑、王、谢、范、杨、李、徐、孟、刘、周、陈、孙等姓氏。其中,赵姓27人、张姓138人、高姓37人、王姓66人、范姓36人,为1932年由博兴县迁入;徐姓7人,1937年由博兴迁入;郑姓3人,1938由博兴迁入;孙姓6人,1968年由博兴迁入;尹姓18人,1947年由信阳迁入;谢姓26人,1932年由东平县迁入;杨姓9人,1938年由东平县迁入;李姓15人,1938年由东平县迁入;孟姓20人,1936年由无棣县迁入;刘姓7人,1929年由青州迁入;周姓10人,1938年由梁山县迁入;陈姓2人,1940年由利津县迁入。

  胜利村地处老黄河故道西岸,属黄河冲击平原地形,立村之前遍地沙丘坑洼,杂草丛生,荒无人烟。1908年原蒲台县刘乘子家村的刘连五第一个来此开荒种地,后有博兴县乔庄乡肖庄村张征祥、张茂先等几户先后来此开荒种地。当时是春来秋回,再后来种地的户逐渐增加安定下来。在20世纪20年代,因此地从南到北有成片的柳子,那时只有散乱的几个种地屋子没有村名,跟建设村一样人们称这些屋子叫柳子场,后因这里的住户大多是原蒲台县人来到这里耕种土地,因此又改名叫蒲台屋子,1942年村名又一次更改叫胜利村,寓意胜利村人只胜不败,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从此之后该村名一直延用至今。

  穿过树林再进村

  走进胜利村,整齐划一的围村林扑入视线:围村林带长4公里,栽植苗木7000余株。树苗从春天吐绿,摁不住地长,村落掩映在一片绿色林带中,浓浓的乡风扑面而至。

  但在20世纪70年代前,胜利村因地处黄河淤地,沙化严重,特别春冬两季,“无风三尺土,张口一嘴泥”,有风掀不开锅,风大更是黄沙遮天蔽日,沙土被风一吹,形成座座沙丘。那时人们完全靠天吃饭,旱涝不保收,吃水靠挖坑渗水,村民住的篱笆屋,土坯房,难以挡风避雨,直到1986年还在吃国家统销粮。后来村支部书记张桂新带领群众战狂风,凭一把铁锹,一只抬筐,一根扁担,一身力气,修水利、造农田、栽树苗,硬是在沙土地里种上了好庄稼,人们的生活才有了稳定的来源。

  1992年在村后开挖水库占地12亩,解决了村民人畜用水的困难。1996年在村南又开挖投资14万元占地50亩较大水库,解决了3500亩土地灌溉问题。1998年投资4万余元建成了户户通自来水,从此村用上了和城市人的安全、干净、卫生的生活用水。1999年由包村单位区交通局协调投资9万元,书记高会岐与村班子人员又筹集到10万元,修成了村里主干路柏油路。2000年重建了村南貂狐貉养殖小区。2007年由包村单位市安全局和区油区办,投资70万元修成了村南主干路和村前后街2条和村内13条小巷柏油路。2009年以来由包村单位区法院投资50万元,在村南建成了占地15亩的文化大院,包村单位区人社局和市林业局帮助配备了20台电脑,由镇政府帮助配全了办公室与会议室办公家具。2011年修建了3条长约1200余米的排水沟,并安装了12盏路灯,解决了村内积水和群众夜间出行不便的问题。2014年上级实施节水灌溉,村里多数土地都安装输水管道,大大提高了农田灌溉能力。

  胜利村里话“聊斋”  水貂狐狸欲“成仙”

  20世纪70年代初,时任村支部书记高发三意识到农民无工不富的道理,率先在村里带领人们搞起了集体副业。先是在冬闲时节把劳动力组织起来办起了鞭炮坊,后又植桑养蚕,办起了粉坊加工粉条、粉皮等,又办了暖鸡坊,在河口东建起了窑厂等各项副业。

  1972年,村里引进貂种,建立了大队貂场,由王洪岩任场长,高法德任技术员。水貂是训化而来的物种,技术要求高风险也大,王洪岩、高法德凭坚定信心和责任心,认真学习了水貂养殖有关技术资料,对照本场所养水貂实际,从饲养过程中积累经验,使第一年水貂养殖便有了很大成功。1974年养殖规模扩大到300余只,年存栏量近2000只,经济效益很可观,壮大了村集体经济。1976年由大队貂场成功带动了5个生产小队也都建起了貂场,并逐年扩大规模,效益逐年提高。

  施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小队貂场进行了分散养殖,集体所养水貂分散到了有能力饲养的各户。分散养殖后,由1983年的7户养殖到1987年猛增到60户。为解决村民养貂场地不足的问题,村里在村前划出15亩地建成了养貂小区,吸收11个养殖户入小区进行集中养殖,到1988年全村养殖存养量达到7000余只,全村养貂一项就纯收入30万元。

  胜利村养貂的成功,带动了河口区、利津县、沾化县的各村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养貂技术与经验,并购买貂种进行养貂,当时形成了一股养貂热,胜利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养貂专业村。

  1989年因市场形势不佳,貂皮出口一度受阻,养貂户生产的貂皮大量积压,价格降到最低谷,只能卖到原价的10%左右,也就是10多元一张,养殖户坚持到1990年,当时全村90%的养殖户,一夜之间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好端端的养殖项目被迫关停,全村1.5万只“种貂”都没有逃过厄运。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时一提起养貂,大部分村民把头摇得拨浪鼓一样。到了1994年,在区人大包村工作组和太平乡业务部门的扶持下,梁德英的丈夫张桂森协同王龙海、范春山、刘长海,三下河北、天津考察市场,长了不少见识,得出了一个结论:皮毛市场冷热是有规律的,不能老是抱着经验主义不放,只有敢闯市场,才会有出路;只有敢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才会有希望,但是也要看到市场千变万化,一定有思想准备。他们每人购进20只种貂,又操旧业,开始了第二次创业。随着养殖业的滚动发展,初步形成了规模,一路顺风,蒸蒸日上。

  王龙海他们养貂、养狐狸已有20多个年头。他们积极了解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调整养殖品种。王龙海的经验是:“貂狐貉最值钱的就是裘皮,而外国人喜欢的品种颜色不一样,价格也就不一样。像蓝貂和雪貂,就特别受俄罗斯人青睐。所以只有品种多了,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靠灵活多样也能增加经济收入。”其中,王龙海的养殖场就有蓝貂、雪貂、兰狐、雪狐、赤狐、珍珠狐、进口芬兰兰狐、挪威银黑狐等20余个国内外优良品种,场内年存栏水貂10000多只,狐狸8300多只,貉11000多只,年销售额达到1200多万元,可盈利660余万元。

  对于如何应对市场波动,王龙海介绍说:“必须靠规模,品种要多,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市场行情的风险性。再者就是得坚持,市场行情不好了你不养了,等行情好了你却没东西了,行情好不好都得养,这样才能赚钱。”看着王龙海养殖貂和狐狸发了家,其他的农户也想跟着养。对此,王龙海、张桂森不但毫不保留地将养殖技术传授给大家,而且还将小貂、小狐狸苗和成品种兽用赊账的办法提供给大伙。养殖户谢学忠就是靠王龙海的帮助搞起貂、狐、貉养殖。

  由于养殖户过于分散,在村内庭院养殖规模受限,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受影响,村两委及村民反复商议决定在村前另建一所占地50亩的养殖小区。(原来养殖小区已荒废不能利用)在区政府帮助下投资45万元,简称标准化较高的养殖小区,养殖户12户,这时以养貂为主又增了狐、貉等品种,从而形成了貂、狐、貉多品种的特种养殖业。2007年,根据市场经济新形势的需要,在区、镇两级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助支持下,由王龙海、张桂森、谢学忠等牵头成立筹备小组,起草了《河口区丰旺貂狐貉养殖专业合作社章程》,取得了工商局颁发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王龙海任理事长,谢学忠任副理事长,张桂森任监事长,指定理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财务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成设施齐全完备管理一流技术先进的貂狐貉养殖专业带头项目,丰旺貂狐貉专业合作社供发展社员116户,辐射带动全区5个农业镇街及周边县区121户养殖户,吸纳股金125万元。2008年10月从大连引进了世界最优良的品种,美国短毛黑水貂1480只,先后引进了乌苏里貂、丹麦水貂、芬兰狐等优良新品种10余个,加速了品种改良,占据了皮张质量优势,从而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养殖收益。他们购进优质饲料、疫苗等,调种7200只,貂狐貉出栏9.7万只,协调贷款150余万元,仅2012年一年为社员增收1153.2万元,使合作社社员养殖收入明显提高,2013年统计胜利村养殖户增加到了31户,养殖规模计年存量3.5万只貂狐貉养殖户合计收入达到280万元,至2015年种貂1.65万只。

  高亢悠长的佘小鸡的吆喝声

  在小鸡们闹喳喳的喧闹声中,脑海里忽然闪出一个熟悉的声音“佘小鸡儿哩吆,-------佘小鸡儿唠-------”

  那是回荡在40—50年前空气里的吆喝声,那是镌刻在少儿脑海里的海豚音。每年麦熟季节前夕,家乡大街小巷会不时地传来卖小鸡的商贩高亢的吆喝声。约定俗成的喊市不是“卖小鸡”而是“佘小鸡”。那个年代公鸡、母鸡是不一样价钱的,而刚刚孵化的小鸡普通人是分不出公母的,故有了先佘给小鸡,待几个月后,卖家再来收账,那时母公已一目了然,通常母鸡的价格是公鸡的一倍。

  佘小鸡的商贩用小车推着一个竹编圆形的大容器,这里当地俗称为“盖垫”,一盖垫叫一笼,直径大约有两米。最令人佩服的是后来有许多商贩是用自行车满载而来。远远望去如同“杂技工作者”。每当有顾客光顾,他们会掀起盖子,很认真地为顾主推荐那一只是母鸡,那一只最健康。那时的孩子们,个头仅仅高过盛小鸡的容器,会眨着眼睛,手扒着盖沿,盯着“盖垫”里密密麻麻的小鸡,看着大人选来选去。大人们会把选出的小鸡放在盖子上认真观察,根据经验一定不能选那些活泼好动,精神头足的,因为那往往是公鸡。但也不能选精神萎靡、形体不良的,因为可能不好养活。据说卖小鸡的商贩是能判断出哪是公母,但他不能那样做,做的结果,他会有很多的鸡卖不掉,为此还有一说“他们推荐的往往是相反的”。如此就需要人们自己掌握判断标准,买卖往往会耽搁很长时间,感觉买鸡人是用自己经验在赌博。而卖鸡人脸上时刻都闪烁着诡秘的笑容。

  谈好价格成交后,卖者会记下买者的名姓和地址,及买卖数量,一本破旧的本子歪歪扭扭的记满了许多符号,买者不需要签字,不需要留下任何凭证,就凭着双方约定,几个月后双方会兑现。那个年代没听说过有谁赖过账,有谁路跑跑。即便是养殖中途出现夭折,也会按公鸡的价格予以结算,而那时大多数人是贫穷的,可诚信度是百分百的……不过还真可能有个别不诚信的,因为当时乡间曾广泛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在佘完小鸡记名字的时候,有个调皮捣蛋的人说自己叫罗士同,另一个说叫郭士铁。到秋后要账的人走到村里挨家挨户寻找就是找不到这两个人。后来恍然大悟锣就是铜的,锅果然是铁的,令人哭笑不得。

  现在想来“佘小鸡”只不过是应运而生的一种经营模式,本无可非议,可不经意间反映出了一种社会模式,一种彼此信任的模式,一种真诚人格的模式,一种道德良心的模式。那时的人买不起鸡却不会欠一只鸡钱。

  我也在尽情的暇想,那时的天,那时的人,如果配上这时的鸡,那应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景色。

  梁德英巾帼不让须眉

  胜利村养殖大户梁德英家里,30年来积累的60多本日记,估算了一下足有70万字,一页页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字,外行人看来就像看“天书”,似懂非懂。可是梁德英凭着多年积累的这些实实在在的经验,每年的养殖规模在扩大,每年的获利在增加,每年都有一批养殖户跟随她走上养殖致富之路。

  梁德英认为:单纯养殖水貂抗不住风浪,担不起风险,不如再上狐狸、貉等特种动物养殖,一手托起三个项目,相互补遗拾缺。于是,她们每户又新上了蓝狐、貉养殖。隔三差五请来专家指导,不断到乡、区、市里举办的培训班学习请教,买来养殖书籍,订阅科技信息杂志,并作好畜情日记。

  30年来,她坚持把养殖的种畜记录在案,包括选育优良品种、种畜的饲养管理,幼畜期、成长期、配种期、哺乳期等各时期的进食情况,调种后的生长情况,留种、出售的个体成本与增值情况等。其间,不断改进饲养方式,由原来的饲喂干料,改为冰箱储存鲜料,然后逐步选配成品料,把握住了调节种畜体况、配种、产仔这三道关口,使水貂产仔率由原来的6只/窝,提高到10只/窝,成活率由原来的平均4只,提高到平均8只,毛皮质量达到了最佳水平,调种率占了80%。

  民间艺人“张学忠”

  张学忠是胜利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2008年,他参加了央视迎奥运特别节目《想挑战吗》,骑自制“最小自行车”走奥运五环,也曾在央视《梦想剧场》大展模仿才艺。

  张学忠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一样的发型,一样的脸盘,一样的个头,俨然一个“山寨版”潘长江,加上从小就喜欢文艺,因此积累了丰富的表演功底,使得他的模仿活灵活现。

  张学忠说:“自己在家勤勤恳恳,不怕苦不怕累,种着几十亩地,小日子过得也是挺红火。现在东营市修理自行车,慢慢的在修自行车的同时也卖起了自行车,现在开了一家小店,生意很好。这次来到《闯关》就是要展现一下我们当代农民的风采。把欢乐带给大家是我最大的幸福,希望通过《闯关》,通过模仿潘长江给大家带去更多的欢乐。”

  在位于东城工业品市场内的一家自行车店,见到了张学忠和他的“最小自行车”。张学忠的自行车,整个自行车还没有一般自行车的车轮大,长度只有0.4米,车座高度0.6米,总重量5公斤,可载重100余公斤。自行车,虽是废物再利用,看上去却不像人们印象中的自制品,完全像是工业化产品:车把是用充气筒把手改的,车轮是从坏了的儿童滑板车上拆下的,自行车不仅能骑行,而且还有挡泥瓦、前后反光灯、链条盒……功能十分齐全,链条盒上还精美地印有“2008”字样。动力传动是四轮链条式传动,十分耐用。据有关部门检索,全球最小最轻的折叠自行车重5.5公斤,比张学忠的自行车重了不少。

  张学忠的少年、青年时代是在胜利村度过的,高中毕业后种过地,卖过菜,还养了多年水貂,后来到东营卖菜后转行开了一家自行车店门市。从小爱好艺术的张学忠,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学校的文艺骨干。10多年前,他被人发现十分像著名的小品演员潘长江,便开始了刻苦演习小品表演,从电视、影碟上学习表演艺术。2006年,参加了由深圳卫视和中国曲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笑星模仿秀”,2007年5月份参加了东南卫视举办的“超级明星脸”,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张学忠还先后模仿过宋丹丹、刀郞等多位演员、歌唱家。

  2008年2月21日,受中央电视电邀请,张学忠带着自己的微型自行车,前往北京,参加了《梦想剧场》的录制。 据了解,张学忠目前正准备为自己的微型自行车申请世界基尼斯“最小自行车”纪录。

   村里历任带头人

  约在1937年时,胜利村来了第一位共产党员高乘安,他是受上级党组织的委派,来胜利村及周边几个村,以教书先生身份秘密开展工作,发展党员,充实党在农村的力量。1953年,胜利村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由复员军人张桂新任支部书记。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张桂新、高发三、王洪春、孟祥增、高令歧。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

  村公所村长孟凡义、张子玉、王立贤;农业社社长王青美;生产大队长王世英、王希俭、王俊才;革委会主任王勤端、高法三;生产大队长赵光明;管委会主任赵光明;村委会主任高令岐、周广川、张桂平、范朋学。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