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村
太平村位于新户镇政府现办公楼东南5.5公里处,东临王庄二干一分干,西距联合村0.6公里,南距丁家集村1公里。该村南北长、东西窄,主街道宽敞笔直。全村耕地面积1440亩,以种植棉花、玉米等农作物和从事建筑业为主。
2015年底,全村136户,364人。主要有刘、韩、王、颜、姜、孙、李、郭、贾、赵、杨、薛等姓氏。其中,刘姓、贾姓由沾化区泊头镇迁入,韩姓由大高乡迁入,颜姓、孙姓、李姓、郭姓由黄升乡迁入,贾姓由利津县迁入。
太和村建村历史较早。1925年沾化县程井村的张承玉、张景玉携家带口、逃荒避难来到此地,当时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靠开荒种地、捡拾野糊为生。站稳脚跟后在此地立村,沿用老家村名叫程井屋子。到1946年,因村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取“太平和睦”之意改名为太和村至今。
经济回望
太和村坐落在黄河故道岸边,其土地被一分干断成两截,土
质较好适宜发展林果业种植。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波及到该村,民兵大串联,生产无人管,村民生活无着落,集体经济收入走了下坡路。1968-1980年,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这期间第一时期,村民刘从具学习了木工,带头从事木工行业。当时有7人从事该行业,他们从制造桌椅板凳开始,到樑檩橱柜、大车小车、耠子耧耙,样样木工活都能成型,其名声响彻十里八乡。第二时期,太和村创办的机磨房,是第一个村办企业,主要经营磨面、碾米、加工饲料,彻底把家庭妇女从磨道中解放出来。1972年又发展了油棉加工。
实行联产承包后,集体企业关张倒闭,个体工商户和个体企业崛起。20世纪90年代,本村大搞水利建设和土地整理,开始大面积种植水果和经济林,其中,种植苹果园180亩。进入21世纪,太和村狠抓农业结构调整,2001年发展冬枣260亩,冬枣大棚24个。2003年,在黄河故道发展经济林(速生杨)200多亩,2004年在韩家村北改造荒碱地,开挖台田200多亩。2008年村民韩福昌带头搞起了天鹅养殖业,拥有珍禽二十多种,10000余只,成立了志鹏禽类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靠科学养殖走上了富裕路。大批劳动力转移到第三产业,现全村有工商经营户13家,从事建筑行业的大约30多户,绝大部分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生产,参加人数80余人。
东营河口黄河滩生态农业专业合作联合社
东营河口黄河滩生态农业专业合作联合社成立于2013年10月。社址位于风光秀丽、寸土寸金的黄河故道,北接渤海,西与滨州市沾化区接壤,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资源丰厚、物产富足。
该联合社的前身是河口志鹏珍禽养殖合作社、新盛冬枣农民专业合作社、鑫泰黑花生专业合作社等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联合社的宗旨是:努力打造黄河故道文化,挖掘整理人文景观、民俗风貌,传承黄河故道文明古迹。
经营理念是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经营原则,采取“联合社+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集团式生产管理方式,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做好试验示范、逐步大面积推广,充分发挥联合社上联市场、下联合作社和经营大户的整体优势,最终实现辖区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按照联合社章程,联合社实施培训、供应、技术、服务四到位,即为农户提供培训基地,凡是入社的社员都有机会轮流参加培训。设立供应处,负责供应用药和疫苗、器械等。与大专院校对接,聘请省农业大学教授为技术顾问,提供珍禽养殖、冬枣种植等各方面的信息与发展动态。建立一支技术队伍,对农户进行跟踪服务,定期做各种免疫、施药、追肥等指导。
联合社在现有示范基地的基础上,逐步建成下列项目:
联合社投资 1000万元,建成占地300亩,年产千吨以上的酿酒厂,消化自己生产的玉米、高梁等粮食作物,同时解决鹿产品销售问题。年消化粮食1000吨,消化鹿茸100公斤。
建成万亩黑花生基地。研发黑花生系列产品,黑花生分级包装、榨油、花生粉加工项目3个。彻底改变农民一家一户在市场上单打独斗、小打小闹的局面,联合抱团闯市场,增强了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产品与多家超市达成购销协议。
冬枣树改良形成规模效益。在整个冬枣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冬枣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完善冬枣生产技术服务网络,聘请专职冬枣技术员,指导种植户进行冬枣标准化生产。已与市、区供销社、北京物美、上海华联、胜羽中源、山东银座、山东统一银座、胜大超市等连锁超市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成功开拓了冬枣高端市场,带动了农民增收。
建成万亩生态农业采摘园。以自然生态为依托,巧妙地把生态农业与旅游休闲融为一体,走进生态园清静幽雅,杂果树绿叶满枝,处处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投资80余万元,栽植苹果树、枸杞、合欢树等新树种,种植了杂粮、花生、草莓等新品种。注册认证了“天河湾牌”苹果、油桃、花生、小米、小豆、黑豆等多个系列产品。产品已销售到济南、东营、滨州等大中城市。生态园,杂果区面积已达25500亩,蔬菜区面积已达21500亩,达到人均增收15000元。
禽类规模化养殖。重点发展规模化禽类养殖小区,社员涵盖了河口新户的全部肉鸡、肉鸭饲养大户,还辐射全区其他6个镇街。实行“统一签订合同、统一购种苗、统一购饲料、统一购药品、统一技术要求、统一销售、统一结账”的“七统一”管理模式,保证社员的最大利益,联合社将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顶梁柱。
沾化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七区第一任区长“刘风鳌”
刘凤鳌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自幼受孔孟之道熏陶,成年后广泛交游,崇尚中庸之道,经常出面调停邻里、乡间纠葛,仗义疏财,渐成为乡间小有名望的人物。民国时期,曾任乡长,遇事总是多方应酬斡旋,尽量使地方百姓少受搜刮骚扰。凡征粮征款,对富豪足额征敛,对贫苦百姓尽量减免,一定程度上减轻百姓负担。他的大儿子在国民党部队当营长,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刘凤鳌屡次对其劝戒斥责,但其不思悔改,刘凤鳌最终宣布与其脱离父子关系。
1941年,义和庄解放,刘凤鳌把自己六、七十亩地全部分给太和村农民,把30只羊送给原籍曲牟村的农救会和自卫团。1942年1月,刘凤鳌出任沾化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七区第一任区长。1942年9月,沾化县第一次参议会在义和庄召开,刘凤鳌被选为参议长。他热心公务,积极为抗日政府工作。1943年,中共清河区党委和河北部分地区选送延安的3名干部,在无棣县境被伪军张子良部扣押,中共党组织安排刘凤鳌设法营救,刘凤鳌顺利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张子良不但答应释放3名干部,而且还派人护送3名干部安全通过津浦铁路,最后安全到达延安。 解放战争时期,刘凤鳌带领人民群众搞土改,发展生产,积极动员青壮年参军参战,保卫胜利果实。并带头捐款捐物,受到群众称赞。全国解放以后,刘凤鳌因年迈体衰,告老还乡。1962年秋病逝。
依靠科技致富的“多面手”张鲁兵
张鲁兵,是共和国的同龄人。33岁时,父亲的问题得到解决,他成了一名大龄待业青年。但是,张鲁兵并没有名符其实地“待业”起来,他既不等也不靠,而是凭着自己的一双手,自谋生活,科技兴家,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被人们誉为致富“多面手”。
张鲁兵有文化,也有头脑,看上去很精干;问及致富精要之道时,他自信地说:“致富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科技致富是一条正路,也是一条长路。一开始,我就相信自己能够走好,现在看来,我走得不错。”
张鲁兵从1982年开始涉猎实用科技,先是农村用电技术,后是农业机械如柴油机、小型(12马力)拖拉机的驾驶和修理知识。从86年开始自费订阅《山东科技报》、《致富报》等有关科技报刊,开始比较系统地专项学习。几年来,张鲁兵刻苦攻读,认真钻研,本着“先学技术后致富,学好技术褥致富”的想法,积极求教,大胆实践,终于学好了一整套的农机、电业实用知识,炼就了一身好功夫,成了三村五店的小有名气的技术能手。
从1986年到1990年的时间里,张鲁兵为30多个村修复抽水柴油机100多台次,修理小型拖拉机50多台次,而且是不管刮风下雨.随叫随到,有求必应。
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张鲁兵依靠自己学习的电业技术,开始承包乡机关和农村的上电工程,担负起整套电力安装任务,每年收入2000多元。
1989年,张鲁兵根据报刊上提供的信息,自费到内蒙古解放军风力发电器材厂,学习风力发电器材的使用和维修技术。回来后,在边远地区小村试行安装,成效显著。这样,花销经费不多,又解决了农村用电难题,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
科技信息,让张鲁兵尝到了甜头;科学技术,给了张鲁兵致富的门路。他立志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干出更大的成绩。1989年,张鲁兵自费订阅各类科技杂志书报9份,阅读量,每天平均在6万字以上。1990年,张鲁兵结合本地实际,在认真学习新技术和广泛征取意见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小型太阳能浴池和小型暖气。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在本区区直机关、四乡一镇银行单位,共安装了8部太阳能浴池,安装了暖气10多处。现已扩展到农户家庭。仅此一项,张鲁兵每年收入1万余元,成了名符其实的万元户。
韩福昌和他的天鹅养殖基地
在老辈子人们看来,能吃到“天上的鹅肉、地上的骡肉”,是神仙般的享受。如今,韩福昌的天鹅飞翔大江南北,把太和村人的诚信与智慧撒满中国大地,留下来的是太和人宝贵的财富与承诺。
韩福昌是太和村村民,与种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他,2008年在自家承包的100亩水库里养起了天鹅。同一年,韩福昌成立了东营市志鹏珍禽养殖公司,有人说韩福昌以养殖天鹅而出名,也有人说天鹅依托韩福昌而飞遍全国。
韩福昌的养殖基地占地100亩,水面70亩。养殖品种以白、黑、灰天鹅,大雁、灰雁,乌鸡、珍珠鸡为主,逐步扩大到绿壳蛋鸡、鸵鸟、七彩鸡、深水鱼等10多个珍禽和鱼类。项目一期投资220万元(2007-2008年),2008年达到年出栏珍禽3000只的规模;二期投资500万元(2009-2010年),并与天河湾项目接轨,成为天河湾旅游区的景观之一。
到2016年,这个原本不起眼的项目已存栏珍禽16万只,在鲁北地区算得上首屈一指。同时,建设养殖棚1000平方米,建设金属网护栏2600米,并搞好地面硬化、水库硬化、周边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主要生产珍禽肉食、天鹅蛋、南美雁蛋、蛋雕产品和用于旅游观赏物品等。按当年的市场价每出栏1只灰天鹅可获纯利润110元,已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项目。成立了珍禽养殖合作社,达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目的。
韩福昌说,自己虽然已经近50岁,但对新事物特别感兴趣。当他了解到养殖天鹅这条致富信息后,先后到外地好几家养殖合作社进行了考察,投资15万元,增建了10多间养殖大棚。为了共同抵御风险、抱团闯市场,他还和本镇其他几家养殖户联合成立了志鹏珍禽养殖合作社。他说“我觉得搞这个合作社,发展起来更有把握。
据了解,韩福昌的珍禽养殖基地养殖品种有灰天鹅、白天鹅、黑天鹅、南美雁、鸵鸟,七彩山鸡等10多种珍禽。实现了蛋类孵化电气化,禽肉加工无菌化,产品已摆上大型超市货架。基地辐射到蓬莱、黄河口镇、沾化县等地,技术入股、基地带动、外出招商等新模式正在尝试运行,在本地带动起许多农户发展珍禽养殖,户均增收5.1万元。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
颜景顺、颜景元、王芝俭、刘建章、姜金堂、姜宝忠、王同山、张希成、刘福田。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
村公所村长苟玉兰、张士山、王兰池、李春岭;农业社社长韩金庆、张士山;生产大队长苟玉兰、韩希昌;革委会主任姜宝忠;生产大队长张承云;管委会主任张希成;村委会主任姜宝成、韩玉成、张希成、刘福田。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