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村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这里还是渤海海水潮起潮落的地带,自然河沟纵横交错,芦苇荆条满坡遍野,黄河与海水的冲刷形成了大片湿地和洼地。内地战乱、灾害不断,人们纷纷离开家乡逃荒要饭来到著名的沾化洼以求长住久安。

  1920年,沾化县北耿村人最先来到此处,他居住的屋子人称耿家屋子。1940年,河北庄乡人贾成佑迁此立村,住所在耿家屋子以北一华里处,因住处有一土井,故得名北大井。这期间,各地逃荒的人陆续涌来,没几年的功夫,先后在耿家屋子、北大井周围又建起好几个种地的屋子,有南小集、黄家寨、田家屋子等(曾经北大井、黄家寨又叫仁和村,耿家屋子又叫三立村,仁义又叫西华篮子或公信村)。解放后,这五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因离此不远已有东华蓝子村,这5个自然村就统一命名叫开了西华蓝子,简称西华。

  1953—1958年西华成立了乡公所,杨树贵任乡长,周长文任文书。1964年西华村隶属于徒骇河农场三分场,场部书记张友亮。1966年隶属于沾化七区(太平区)刘0公社。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改称红星大队,寓意闪闪的红星照耀人们勇往直前。1982年地名普查时,恢复村名为西华。1987年西华大队分成西华村和仁义村两个行政村,以原大队学校为界,耿家屋子、南小集两个小队叫仁义村,黄家寨、田家洼子、北大井叫西华村。

  回忆起西华、仁义村,人们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20世纪中期原沾化县太平西部的“粮食囤”。昔日的西华篮子村到处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壮美景象。那是因为这里土地肥沃、人民淳朴、殷实富足。这里的近6000亩土地都是粘土土质,“小雨粘鞋底,大雨涝庄稼,锄地看火候,勤人忙不迭,懒人难生活”,是当时这个偏远村的真实写照。

  西华村

  西华村位于新户镇现办公楼西南15公里处,北距麻郭1.5公里,南距仁义0.5公里,东临马新河2公里,西靠潮河与沾化区滨海镇相接。西华村由原来的黄家寨、田家洼子、北大井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土地面积3265亩,其中耕地面积2700亩。2013年实施未利用地开发,大多数村民将土地流转,男女青壮年劳力大多进厂或外出打工,当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100元。

  2015年底,全村177户,480人。主要有于、门、冯、张、桑、李、刘、郭、王、马、曹、付、赵、宗、韩、梁、任、修、段、陈、孙、贾等姓氏。其中,修、宗、付、李、刘、郭、王、马、赵、段、陈、孙、贾姓氏由原沾化县及滨县迁入,任、曹、张、梁、门、冯、刘姓氏由无棣县迁入,于、桑姓氏分别由菏泽市鄄城县及郓城县迁入,刘、李姓氏分别由河北省海兴县及黄骅县迁入,孙姓由利津县迁入。

  土地改变了村民的生活

  1965—1966年,西华村隶属刘0小公社,社员们把土地视为珍宝,利用冬闲时节全民出工,完成村周二级沟、三级沟、引水渠配套建设,这是有史以来大队搞的最初的农田水利工程。

  1965年前后在现西华水库的西南角,建起了土窑厂,用荒洼里的柴草烧制青砖,聘请在北旺迁来的王征远当窑把式(技术员)。窑厂烧制的青砖可满足居民盖屋之需,也卖给周围村的居民用于盖屋、建猪圈等需要。

  1975—1976年,完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万亩方”水利工程建设,也就是著名的“西华万亩方”,西华村的土地自此喝上了母亲河黄河的乳汁。红土地普遍使用了二胺、尿素、碳铵、磷肥等化学肥料,粮食产量达到了亩产700斤,西华村被人们冠以沾化县太平西部“粮食囤”的美誉,种植的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粮食按人七劳三(人口占七分、劳动工分占三分)分配之后,大队(大队设书记、大队长、会计、保管、民兵连长、团支部书记、妇女主任)、小队(小队核算设小队长、会计、保管等)集体卖余粮。

  1975年大队集体置办了55型大马力拖拉机,技师先后有武明华、李树清、程良洪、侯兴君等,用于村里的耕种土地、远距离运输和对外农田作业等。又置办了140型大型座机,用于机磨坊的动力,磨面机、粉碎机、碾米机、饲料加工等一应俱全,先后有社员贾金现、韩立臣、贾文胜、周光荣、王保国等在机磨坊工作。自1986年开始,村民张宜龙自己建起了机磨坊,除经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之外,新上了经营煤炭、地磅、养猪项目,每年养猪20多头。村民张玉春、王金安、马树更、孙安忠、于发增、韩宝强、冯延军等先后养牛、养猪、养鸡。

  1995—1997年实施“百万千”富民工程,把原来5亩水库扩大到10亩的库容,乡村干部带领群众到陵县参观学习种植技术,先后有村民于发柱、贾金现、李金河、刘泽、王金田、孙安文、门福宝、刘庆喜等户种植了洋葱、大蒜、平菇、香菇等,养殖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等。

  有了积蓄的村民,开始投资建设家园。石头坐窗、砖瓦房多了,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新型机械用于农业生产。1982年村民马树更买了村里第一辆12马力拖拉机,耕种土地、跑运输、运送土杂肥、运输庄稼,1986年他又在村里第一户盖起了5间砖瓦房。村民张清河购买了1204型大型深松机、播种机、旋耕机、轴流泵等用于大片土地作业的机械,村民的生活逐步走向富裕。

  2004年11月,北方天气变冷,大批候鸟向南迁徙,数千只白天鹅、灰鹤、水鸭等珍稀鸟类,在西华水库栖息落户,形成了一道人与大自然和谐并存的亮丽景观。

  2010年,西华村建成生态养猪场,占地面积30亩,一期工程投资30多万元,新建养殖大棚4栋,每茬存栏幼猪2000头,每年养3茬猪,年出栏成品猪6000头,按现在生态猪的市场价格,每头猪获利500元,年增收30万元。他们把新建的养猪大棚承包到农户,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购进猪苗,统一销售成品猪,与厂家签订购销合同,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达到科技增收致富目的。

  北大井因有一口甜水井而出了名

  据村里老人们说:在昔日的旧社会,沾化洼里荒洼野岭人烟稀少,散居过客都是穷苦出身,靠种地为生的人们为了吃水,几乎每个种地屋子都挖有土水井。在西华篮子周围20多里以内,多数种地屋子的井都是苦涩的咸水,只可满足涮涮洗洗,难以用作饮用水。唯独在西华篮子西北角有一口井,那里的井水却是清澈甘甜,无苦味无咸涩的,那个红土地儿也就是人们挂在嘴边的北大井。

  过去,在北大井周围居住的居民合伙开挖了占地一亩,深达3—4米的土水井,此地土质坚硬、井里有泉眼,甘甜清澈的甜水不断从泉眼里流出。老人们说挖井人有眼光,挖到了神灵龙脉的甜水线上。那时甜水比吃油还贵,人们惜水如命,为了讨口甜水喝,要跑到十几里以外去等水,就连周围八顷(艾和)、十字河(徒骇河农场滨海镇)、刘家圈、蒲台屋子(星北)、何家圈(徒骇河农场滨海镇)、东华篮子、七扣、四顷二等种地屋子,半夜三更都有人来排长队等水。

  如今,太平西部附近几个村上了年纪的老住户,还能回忆起当年西华篮子北大井当年用驴子木桶驮水、独轮车水樧(用木板制作的椭圆型盛水水箱)运水、扁担木桶(用木板制作的圆锥型水桶)挑水的热闹景象。除了水桶以外,各家还准备了担水的扁担或抬水的木棍。遇到天旱水缺,等水的人能排出很长距离,等一担水有时用大半天时间。

  在附近居民看来,与其说北大井的甜水井是一口井,不如说是一个水质优良区域的代指,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地名。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几十年来,北大井甜水从未干涸过,即便将井里的水全部舀完,不到半个小时井中又渗满了水,并且从来不会浑浊。排队打水的人络绎不绝,有的村有专门来拉水的人,运到村庄里去卖,赚个辛苦钱。

  北大井的甜水井使用了近40年,到1975年村里在甜水井旧址开挖了水库,黄河水流进了家家户户,北大井的甜水井才消失。

  “黄家寨”的记忆

  北大井、黄家寨是西华村的前身,也是这里的品牌地标。在20世纪40年代,沾化县黄家人士黄树尧,来到北大井以东一公里处,开垦荒地进行圈占,立下寨子名叫黄家寨。

  黄家寨占地面积10亩,建有标准的四合大院,寨子大门朝南,寨子屋台近2米高,在那时算是很气派的寨主院落。寨主圈地之后对外出租,之后有左德瑞、田玉庚、陈玉行、任金福、李世生、梁振武、梁振义等人,租地耕种,后来发展到20多户,主要种植高粱、玉米、小麦等农作物。

  离黄家寨向东不远处,有一个土堆叫“草鸡疙瘩”,“草鸡”是旧时累了或输了的形容词,疙瘩指的是个大土堆。人们推小车、步行到8公里外赶太平大集来回路过此地,特别是回来的时候,赶了一天集,可巧推着车或挑着担,走到这当儿,自然就累了,很自然抽出烟袋吸上一袋烟,歇息歇息。时间一长,人们就管这地儿叫起了“草鸡疙瘩”。时间长了下地干活的人们累了的时候,也都凑过来拉呱歇息,走五龙、摆四井。

  在20世纪人们劳动之余,歇息片刻爱玩的是走五龙(又名憋葫芦)。这是一种两人智力游戏。常在地面上画出一个近似正方形,十字隔出四个小正方形,主五路图制作完成。比拼时两人轮流摆子,跟围棋差不多,斜线三个子为三斜,斜线四个子为四斜,横竖五个子为五龙,对角线为通天,摆完后一方有三斜、四斜、四方、五龙或通天,分别拾掉对方的一个子、两个子、三个子、四个子或五个子。可沿横竖线走,当对方只剩两个子儿时,组成不了三斜为输。

  再就是摆四井,这也是一种两人智力游戏。首先在地面上画出一个近似正方形,再在其中画一横线和一竖线。在比拼时,双方每人各三子儿,当三子儿顶住对方不能走时去掉对方一子儿,把对方三子儿吃完者为胜。

  解放后,土地改革,寨主无地可租,土地属集体所有。1995年村里在黄家寨原址上开挖了西华水库,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黄家寨从此消亡,已看不到寨子和疙瘩的痕迹。

  村里有条“富民路”

  2005年4月,东营市烟草专卖局的李波、马怀义、刘旭强三位同志驻进西华村后,同党员干部群众交上了朋友,成了老百姓炕头上的常客、田间地头的帮手、农民增收致富的参谋。

  他们“深究细挖”找到了制约全村发展的“病根症结”:道路不通、车辆难行,思路狭窄、信息不灵。于是,他们多方筹措资金47.5万元,专卖局出资10万元,帮助西华村修上了2671米村内柏油路,于2005年7月28日村内公路全部硬化完毕,排水系统相继配套。村民们管它叫“富民路。”

  “富民路”通车的那天,全村400多号人涌向村口,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一起动手树起了石碑。碑上迎面刻着 “富民路”,背面刻着“连心锁”。“富民路”直达富裕,“连心锁”锁住深情。

  为保证这条发展之路、富民之路长期为村民服务,2005年8月经村两委和群众代表商量同意,制定了公路维护规定:一是每位村民都要自觉维护村内道路、排水设施。要保持路基沿台设计宽度,不允许乱挖沿台土方或随意垫排水沟。二是禁止容易损害道路或排水沟的车辆上路,不要在公路上乱停大型车辆。三是保持公路和排水沟畅通无阻。严禁在公路、街道、排水沟附近堆放柴草、乱倒垃圾和杂物。四是村民以户为单位各自负责宅基范围的公路养护和排水沟的维修、疏通。五是村民人人有责,对外来车辆进行监管,若发现有损坏公路和排水沟的现象,应及时报告村委会,妥善处理。

    身边的文化事儿

  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在1966年秋季,由大队长张凤林牵头,组建了红星大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社员张丙信、郭红久、王友信、张丙臣、郭贤杰、张义龙等积极参与,成为村里的文艺骨干。除在村里排练、演出之外,到周围村庄艾和、北楼、刘0等进行义务演出,一声声“人民公社风光好,层层梯田绕山腰,粮如金山棉如海,大寨红旗处处飘,哎毛主席领导的好,党的光芒心头照,社员的日子多幸福,就像那芝麻开花哎,芝麻开花节节高哎!”只唱的人们前仰后合,掌声不断。演出剧目有京剧《三定桩》《都愿意》《大寨花开》,吕剧《好媳妇》,舞蹈、相声、快板书等样样俱全,演出现场人声鼎沸场场爆满,欢笑声、呐喊声、喝彩声声声不断,受到社员们的普遍欢迎。

  进入21世纪后,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质的飞跃。富裕起来的西华村成立了集市及广场舞队,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2006年建成文化大院,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房屋9间,设有村委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娱乐活动室等。同时建成农家书屋,现有图书4000册,并配有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10台。村民可以在互联网上与外界交流。2012年修建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广场并将其硬化。

  村庄规划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磨练与洗礼,聪明的西华人深知发展经济与精神文明并存的道理。自1970年开始西华村就着手搞村庄规划。当时聘请张希进老师帮忙出台设计方案,实行户与户之间留足3米小过道,相距两户一条小路,宅基地20X25米(7分地),村干部必须到场规划宅基地。设立了东组、西组两个中心点,田家屋子、黄家寨陆续向中心村集中,其中刘开太第一户由流动户迁到西组集中点,原房屋拆除后,将土地进行了复垦。到1981年正式出台村庄规划方案,设计东西路6米宽,南北路10米宽,户与户3米过道没有变,用尺子进行实地测量。设计了西组5条东西路,3条南北路。2005年全部硬化了街道。到2008年,打通了西组两条东西路,东组1条南北路,拆除老房屋3户,整修了环村路,同时进行了硬化。2009年创建小康文明村,新盖房屋都是在老宅基地上拆旧建新。现在的西华村,笔直平展的村街、规划整齐的房屋、和谐朴实的村风以及醒目的平安宣传“文化墙”,处处洋溢着乡风文明的和谐气息。

  老村医“刘庆喜”

  刘庆喜,1951年出生,1972年12月应征入伍,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2月退伍回乡,在本村担任乡村医生。他充分运用在部队学到的各项医疗技术,热心为群众服务,至今负责本村的医疗卫生事业。

  1997年9月份,西华村遭受风暴潮袭击,狂风夹杂暴雨下个不停。刘庆喜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马景春老人发高烧、呼吸困难,请马上过来看看。刘庆喜出于职业敏感,立刻备好医用物品,拿起诊包迅速来到马大爷家里边,只见大爷端坐在炕上,倚靠在墙边,呼吸急促、咳喘不止,刘庆喜当即做了检查,结论是因受凉引起支气管哮喘发作,他立即进行输液治疗,老人病情很快得到好转。老人激动地说:“真感谢这位村医了,冒这么大的风雨来给我看病。”刘庆喜说:“只要你老人家病好了,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本村的果大娘患有肺心病,又有支气管哮喘,每年的冬春季节都发病数次,刘庆喜连续两个春节的夜间都是在她家度过的,从傍晚一直陪床到天明。

  刘庆喜曾参加全科医生培训学习,经考核获得全科合格证书。用当兵时的一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所以他严格要求自己,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对病人服务上尽心尽力、无微不至。他爱岗敬业,扎根农村医疗卫生最基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药,收费标准公示上墙,不开大处方,不乱收费,深得村民们的一致称颂。

  医者父母心。刘庆喜作为老村医,对群众热情、关心,耐心听取病人描述病情,分解痛苦。事事处处分析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时时刻刻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上班时严肃认真,细致诊查每一例病人,谨慎用药,严格执行操作常规,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下雨还是下雪,上班时还是下班时,随叫随到,无怨无悔。有时一晚能出诊数次,一夜都睡不上觉。有时刚端上饭碗,吃了一口饭,就被病人叫去,就是大年初一,也没清闲过,更谈不上平时节假日。在辖区内经常开展巡诊活动,及时送发宣传资料、防病抗病知识,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他还经常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听心肺、测血压,建立了村民健康档案,筛选出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肢残疾、精神残等慢性病人,并定期为他们检查,提出治疗建议和康复方案。他对65岁以上老人每年走访1次,每年随访慢性病患者4次。在门诊开展35岁以上测血制度,及时发现高血压病人,提出最佳治疗意见。曾有人问,这么没日没夜,既没有高的收入,也没有政治地位,图的是什么,回答的是凭一个人的良心和一个医生的职业道德。

  刘庆喜干村医这一行40多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来了不平凡的业绩。该村率先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每年村里参加新农合的人数在全镇总是名列前茅,个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村卫生室2008年被评为全区十佳“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2011年被区卫生局授予“先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荣誉称号。

  “植棉状元”王金平

  村民王金平,是一位少言寡语的闷小伙。自1989年起,他弃牧还田,全身心扑在棉花生产上,连续三年向国家贡献籽棉超万斤,1991年被河口区委、区政府授予“植棉状元”称号。

  说起王金平发棉花财,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经历。那是1986年,王金平见好多农民都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发了家,“万元户”的光环时不时地浮落到他人的头上,而自己却仍旧一贫如故。环顾四邻,嘴里说不出咋样,心里却急得发了毛。恰逢那年集体调整土地,他无暇思虑,认为时机已到,便一下子承包了村里的16亩果园。自己说得好:“一方宝地在手,不愁发家致富。”王金平想跑步进入万元户行列。说起那一阵子,也真是早出晚归,日夜绕着园子转,费煞了气力。可谁知,两年下来,绿油油的果树竟是光发枝叶不结果实,气不过,王金平索性把树全部废掉。为这,还吃了官司挨了罚,到头来,得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结论:不懂技术,瞎忙活!

  种树没有发财,王金平并不甘心。第二年,又贷款买了30只绵羊,指望着发一阵子羊财。没料到,时逢行情大跌,王金平不但没有挣到钱,反而赔进去2000元。真是叫人气也气不过,哭又哭不出,到头来,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结论:不知行情,蛮干!

  接连的挫折,王金平真有点精疲力尽了。但王金平到底还是有股子犟脾气,他不情愿如此败阵。说来也真是应验了古人的一句话:吃一堑,长一智。在深思熟虑之后,王金平决心大力发展棉花生产。其理由有三:一是籽棉价格稳定,国家在棉花收购上有若干优惠政策;二是棉花种植有一定基础,并且当年投入、当年效益,便于打家底;三是当地有不少植棉专业户,从他们身上定能辐射出不少应急经验。其保证有二:水利设施配套,能灌能排;技术指导为先,科学种植,科学管理。

  就这样,从1989年开始,王金平贷款投入,拿出20亩上成地,专心致志种植棉花。从科学选种、地膜覆盖、合理施肥到精心使用药剂,每一环都毫不松懈。为此,小两口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忙在地里,乐在地里。汗水换来了收获,王金平的计划在第一年顺利实施,20亩地产籽棉10000多斤。之后,王金平劲头更足了,投资800多元购置了机动喷雾器,更换了新棉种,使用了喷施蛊、助壮素、除草剂等新型微肥,加强了水利设施建设。20多亩棉花越种越好,连年喜获丰收,王金平成了全乡有名的万斤棉大户。

  一些个体棉贩子听说王金平棉花多,蜂拥到他门上,按高于国家的价格收购。可王金平却上来了牛劲,一斤也不卖给他们,把收获的棉花全部交售到乡棉站。当有人说他犯傻时,王金平实实在在地说:“政府为了让咱多种棉、种好棉,政策优惠,资金优先,咱收了棉花再不交给国家,那多亏心啊。”

  创业型农民“刘泽”

  刘泽是西华村的有志之士,他不但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搞活了村里的种植、养殖业,而且带领村民靠科技发家致富,遵循着从就业到创业、从带领到成功的新型农民的生活轨迹。

  自1995年开始,刘泽响应区乡“百万千”富民工程的号召,率先养殖波尔山羊。他从12只母羊养起,4年时间每年存栏量都达到40多只,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小伙子跃跃欲试,孙安国、刘连志、冯延德也搞起了山羊养殖。

  1996年,刘泽注意到当地大面积种植棉花中,棉籽榨油剩下的棉籽皮无“用武之地”,他从中嗅到了食用菌栽培的商机,开始投资建起冬暖式大棚。他把棉花、玉米下脚料棉籽皮、玉米芯作基础材料种植蘑菇,一个200平方米的大棚,500个培养袋子,1茬蘑菇,生产1000斤成品菇。受其影响,又有部分村民跟随其后,于发柱、刘庆喜等8户到刘泽的大棚拜师求艺、学习取经,搞起了食用菌种植

  新世纪、新起点、新思路,又一次激发着这位新型农民的灵感。2004年在河口区第六届政协委员参加的两会期间,他结识的政协委员张桂森,就是靠特种动物养殖走上致富道路的典型代表,于是让刘泽眼前一亮,从老张身上得到启示,决心在特种动物养殖行业闯上一闯。他新上了貂、狐、貉特种动物养殖,从胜利村张桂森的养殖场选购种子,请老张作技术顾问,大胆进行试验养殖,边学技术边养殖,一次获得成功,后来发展到年存栏700只的规模,又在河北省引进了彩貂优良品种,进行杂交试验,纯白色水貂已成为刘泽的养殖项目当家品种。获得成功的刘泽,再次“闹”得村里小伙子们手痒心动,先后有刘庆军、孙安岭、桑习武、冯延章、付景祥等村民也发展了特种动物养殖。

  通过科技致富获得成功的刘泽,他的典型事迹不断在电视台露面、在报纸上留名,前来参观学习的群众连续不断。1998年他被评为河口区文明公民,1998年、2003年、2007年连续三届被推选为河口区政协委员。

  人物名录

  曹胜三  南下干部,正团级。

  梁玉泉  1945年出生,大学学历,沾化县武装部政委后转为统战部部长。

  于发祥  1945年出生,高中学历,现任职于枣庄煤矿矿务局工会。科级干部。

  张宏生  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东营市公安局正科级干部。

  张清海  1965年出生,大学学历,科技干部。

  李祥军  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西安建筑大学博士生,现在济南任山东师范大学教师。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

  王延通、张友良、于光秀、王玉书、冯希达、于发柱、门福军。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

  农业社社长李子和、田玉江;生产大队长刘开太;革委会主任段希柱;生产大队长李秉良;管委会主任李秉良;村委会主任任景勇、刘庆喜、刘宝玉、张清河、孙安文、门福军、于发柱。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