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村

关键词:

  丁家村现位于新户镇政府驻地西北7公里处,北距渤海15公里,南与牟桥村相邻,西与大王村相连,东靠大义路。面积约1.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80余亩,苇场1800亩,滩涂4000多亩。2015年,全村106户,282人。主要有张、赵、郭 、季、姬等。

  1928年,沾化县堤子村村民丁宝秀因生活所迫来此垦荒,在此立村,因此称丁宝秀屋子,简称丁家村。1968年,该村与大王村合并,称丁王村。1993年9月两村分开,建立丁家行政村至今。1984年,河口区正式成立,该村划归河口区新户乡。

   “发”在海上的丁家村

  新户乡丁家村,位于河口区西北部,北临渤海,西傍潮河,是全区最偏远、闭塞的村落之一。村里耕地均属退海之地,碱化严重,盐渍比目。过去的丁家人由于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枕着海涛声,做着荒碱梦;守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生产靠贷款,花钱靠救济,吃粮靠供应,吃水靠老天”的“四靠村”。197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万元,人均粮食300斤,人均收入200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们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充分发挥靠海的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海产捕捞业,跨出荒滩驶向大海,摒弃贫困走向富裕。199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0万元,比1978年增长30倍,其中渔业收入达220万元,入均收入1550元,比1978年增长6.75倍,其中渔业收入占80%。人们都说,丁家村“发”了,事实的确如此,他们依靠党的好政策,“发”在了海上。

  把目光投向了湛蓝的大海

  这个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生产责任制前分为3个生产小队,共有3只帆船。这里的村民历史上就有捕鱼抓蟹的习惯。但在三中全会前,只有个别人偷偷到浅滩沟叉上捡点贝、蟹,换几个零钱,贴补家用。即使这样,也被视为“投机倒把”,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来割,一旦被发现,轻则没收罚款,重则上街游斗,村民们只好守着“金碗”讨饭吃,望洋兴叹,在人均不到2亩的盐碱荒滩上“刨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遍地的黄蓿菜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但勤劳的汗水浇灌出的仍然是偌大一个“穷”字。

  1983年,新户乡党委对该村的支部班子做了调整,组成了以张金林同志为书记的年轻化、知识化的党支部班子。新班子上任伊始,在狠抓党的建没和村级配套组织建设的同时,制定了全村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发挥两个优势,突出一个产业,实现一个目标”的工作思路,即:发挥政治和资源优势,突出抓好海产捕捞,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广大村民群情振奋,欢腾雀跃,纷纷结网制具,一起把目光投向了那片湛蓝的大海。

  大海给了丁家人富裕

  郭振东,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庄稼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他像其他村民一样,子承父业,春种秋收,面朝碱土背朝青天,土里刨食,流血洒汗,但一年到头,依然是两手空空。三中全会的消息后,他在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帮助下,贷款买了一只机帆船,带着对富裕生活的渴望,“闯”进了大海。第一年(1984年)他便收入l万余元,从此他便一发而再发,1只船增至4只船,1条网增至4条网,1991年总收入达10万元。

  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村民们从郭振东的致富,受到了启示和教育,认识到今后的出路在海上,致富的保证是政策,纷纷争先恐后地跳出碱滩,走向了大海。丁家村成了河口区第一个发挥靠海优势、靠海产捕捞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名符其实的渔村。

  富裕还须支部做后盾

  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面前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原来集体经济底子薄、基础差,全村公共积累几乎为零,村民们手中空空,根本无钱买船置网,恰似守着粮食囤,没有下锅米,一个个急得团团转。针对这一问题,党支部决定从有限的油田占地款中拿出一部分,同时组织各支委有亲求亲、有友告友,并以集体身份出面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贷借款,先后为群众贷借款35万元,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船只得到增加,木帆船换成了机帆船,网具也得到了较大的更新。

  随着船只的不断增多,捕捞队伍日益壮大,村旁的潮河逐渐成了一个渔民避风、启航的自然海港,但由于缺乏一系列必要的服务设施,给渔民的生产、生活带米了诸多不便。船坏了,需要拖到百余里外的沾化造船厂去修理,没油了,需要家人远途专程来送;渔民饿了,则只好啃几口干馒头。面对这种情况,村党支部投资20余万元,在潮河东岸建起了新户渤海渔船修配厂、停船码头和加油站,开办了饭店、商店等服务没施,为广人渔民提供了一切可能的便利服务,切实解决了修船难、加油难、吃饭难的问题。并扎扎实实地为村里办了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1984年,在油田有关单位的大力帮助下,为村里引来了高压电、安装了自来水管线,彻底结束了过去点油灯、喝咸水的历史。1985年,投资13万元,新建了村办学校,实现了教学“六配套”,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学条件,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的称号。1986年,在每户交纳150元的基础上,村投资6.5万元,为村民联系购买电视机120台,率先实现了电视村,改变了“中央消息等一年,区里指示半月听”的消息闭塞不畅的现状。

  经过1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丁家人终于为过去的贫困与辛酸划上了一个重重的休止符,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曲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实现共同支付的新乐章。

  小村渔趣

  居于渤海岸边不起眼的一个小村,虽不土得掉渣,但始终也没有过多的名气,又加之偏僻遥远,外人很少问津此处。小镇位于海岸边的陡弯处,于是有几条算有点名气的人工开挖的河流由此汇集于海,再加上这儿地势平坦,水流就有点随意了,所以从小村往北,望向大海,遍地的沟沟汊汊。每逢涨潮的时候,这些沟沟汊汊便灌满了海水。等海水一腿,沟汊里的便有了几个打渔人的身影。

  广阔的滩涂上,条条沟壑,梳理着历史的沧桑,浑浊的潮水慢慢退去,留下一条条清澈的溢满的波光粼粼,不时有各种鱼儿泛着涟漪。靠近陆岸边,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芦苇丛生,到处是葱绿一片,与远处茫茫而浑黄的大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中间那条金色的海岸带孕育了无限的生机。微风吹来,芦苇荡中那哗啦啦的声响飘荡着岁月的波澜,掩映在其间大大小小水洼,星罗棋布。

  傍晚,潮水退去,好渔的人拎着网,拿着鱼兜,走向滩涂,走进芦苇深处。一个个光着膀子,绾着裤腿,抡起膀子,卯足了劲把网洒向水面,撒下一网波光里的夕阳,收起的是一网沉甸甸的收获,网兜里跳跃着满脸的喜悦,闪烁着晶莹的光芒。鱼的种类并不是很多,常见的只有梭鱼、鲈鱼等几种。打渔的兴致高,满脸涨得通红,始终精神饱满不知疲倦,如果屁股后面再跟上一个拾鱼的,欢声笑语便满了整个滩涂,整个芦荡。

  随着夕阳的落下,夜的色彩渐抹了海边,远处海面上那丝红晕慢慢退去,人们擦去额角的汗珠,收拾好渔网,提着鱼兜,赤脚踩着柔软的沙泥,一路欢笑飘向小镇。

  回家的打渔人,洗刷完毕,便立刻趁鲜下手杀鱼。杀完鱼,用从海边提来的清澈的海水稍微冲洗一下,懂行的人都明白,杀过的鱼不能冲洗过于干净,带上点儿腥味,这样做出来的鱼汤会更加新鲜。另外,之所以不用淡水冲洗的原因是海水里的腥味大,而淡水清淡无味,容易冲淡海鱼的腥味,这样做出来的鱼汤的味道就会大打折扣。鱼儿身上味美的东西多得是,几乎没有多余的东西,其中鱼肚里那一坨肥硕的鱼肠儿其滋味更是妙不可言,切上点葱花和干辣椒,放在笼屉里一蒸,端出来用馒头轻轻一蘸,放在嘴里慢慢一嚼,如果你定力不足的话,会立刻晕倒。

  人们做鱼汤的时候,是有讲究的。其中用柴灶炖出的鱼汤最为鲜美,把油烧热,把洗好的各色的鱼统统放进锅里,稍微用油煎一下,等鱼紧住了皮,便把葱姜蒜和各种的调料悉数放入锅中,倒上醋,盖上锅盖,用小火闷上几分钟。等醋香飘出的时候,倒足了开水,加足柴草,用大火暴煮,继而暴沸,不长时间,便渐渐泛出浓浓的乳白色的粘滑的汤汁,一股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

  村子上的人们秉性豪爽,相聚时候不讲究菜肴的丰盛,只要端上一大盆鱼汤和一碗蒸鱼肠即可。大家团坐,倒上白酒,然后大碗舀鱼。有的直接不用筷子,急躁地一只手掐鱼头,一只手掐鱼尾,把嘴凑上去,来回一咂嘴,鱼肉瞬间吮入口中,只剩下孤零零的干净的鱼刺。那鲜美而糯性的肉质一吸便滑入口中,迅即浸化成糊状而滑入腹中,再用一口浓汤冲下,一股柔滑而鲜嫩的美妙便在瞬间定格,经久的回味荡漾于整个口腔,悠悠然,成了仙人。大口喝酒,大碗吃鱼,其间醉人的芳香伴着徐徐的晚风拂醉了整个小镇的夜空。

  小村,渔趣醉人。

  建国前老党员姬树勋的故事

  从丁家村往北不远处就是渤海岸边的滩涂,渔业、养殖业、盐业都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着,现代化养殖池、盐池比比皆是。可早年人们初到此地,满目苍痍,到处丛生着没人深的杂草,人进入其中便迷了方向。用姬春忠老人的话形容,一个卤蓬棵,杆就胳膊粗,半间房子大,两个人一头扎进去,踪迹皆无。

  所以在艰苦岁月里,几乎没有日本鬼子和国民党杂牌军来此骚扰,唯一经常危害村民的是驻沾化冯家一带海匪,经常从北边海上乘船来此,干些抢家劫舍、绑票勒索的卑劣行径。后来,八路军经常来此地休整养息,也在很大程度上威慑了海匪,人们的生活变得稳定起来。

  村里有一位叫姬树勋的人,和八路军联系密切,经常组织进步村民开会,捐粮捐物慰问八路军。姬树勋一身正气,有号召力,村里谁也不清他的身份,他只说自己就是一个老百姓,但大家心里都明白他一定是八路军的人。

  有一次,来了国民党的一个排士兵和部分海匪,围住村子,叫嚣着要抓“姬小个子”(因为姬树勋个矮),却扑了空,便在村里洗劫了一番。随后,又来了几次,可姬树勋神秘地失踪了。三个月后,他才回到村子,家人询问,他一句话也不说。人们更坚信姬树勋是共产党的人了。

  直到1947年土改运动,对村民身份大复查,姬树勋的身份公开。姬树勋,曾用名丁树勋、姬树云。1934年在海丰(现无棣县)密秘加入共产党,,时年26岁。1942年受组织指派来到后旺子(丁家村,大王村,王家屋子,张德平屋子,聚贤村,赵家大寨,黄金园屋子,薛家屋子等村当时通称后旺子)参与党的密秘工作。村民姬春忠正是老人的儿子,据他回忆姬树勋建国后才给家人说起,在过去的革命岁月里,他一直受在国名民党沾化伪政府工作的一个姓郑的和一个姓邢的(其中一人在沾化县陵园有记载)领导开展地下工作。

  1947年后,姬树勋开始担任行政村村长。1948年随部队南下参加解放战争(被授予解放勋章,现存于后人手中)。后复原回家,在郭局区担任民兵大队指导员,民政助理,1949年调七区(太平镇)担任民兵大队指导员.民政助理。1955年因家庭情况辞职回丁王村担任支部书记。1964年回原籍无棣县,1979年因病去世,享年71岁。

  致富“由渔”的郭振东

  村民郭振东,充分发挥本村依河傍海的地理优势,瞄准大海的资源,大力发展海产捕捞,成功地闯出了一条“靠海吃海,致富由渔”的致富之路,经济收入逐年增加,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郭振东,一家5口人,在实行生产责任制前,他同全村其他的农民兄弟一样,面朝碱土背朝青天,成年累月地耕种在人均不到2亩的盐碱瘠薄的土地上,即使血汗如瓢泼,却仍然挣不脱贫穷的锁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唤醒了这个沉睡在辛酸与贫穷中的庄稼汉子。当时,那些精明乖巧的人一窝蜂似地挤进了包工头、小商贩的行列,郭振东丝毫没有为之动心,他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怀着对幸福富裕的渴望,驶向了大海——那片湛蓝色的诱惑。

  1983年,在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大力扶持下,郭振东投资3600元,购置了渔船和网具,率先发展起了海产捕捞业。他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水情、渔讯知识,不怕风吹日晒,不怕水急浪险,常年耕耘收获在风大浪急的海上。大海没有辜负他付出的辛勤汗水,终于为他献上了丰厚的馈赠。1984年,郭振东仅此一项的经济收入就突破了1万元,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1万元”对过惯了穷日子的丁王人来说,已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文数字了,拥有它该满足了。然而,郭振东没有满足,他首先想到的是扩大再生产。1985年,他投资3500元,购置了一条机船。1987年,他再次投资6万元,在沾化海防造船厂定造了一艘大马力的机动船。现在的郭振东已是今非昔比,他把帆船换成了机动船,1只船增至4只船,一条网增至4条网,于是乎,他一发而再发。截止1990年,他累计渔业收入已突破10万元;1990年,他抓住文蛤在世界市场畅销这一大好机遇,带领老婆孩子齐上阵,起早贪黑,风里来,浪里钻,鱼蛤兼捕,一年经济收入就达10万余元,一跃成为全村乃至全乡的“巨富”。

  郭振东的致富,深深地启发和教育了全村的人们,他们纷纷争先恐后地扔掉手中的锄头、放弃经营的小摊涌向了大海。丁家人在郭振东的带动下,靠海产捕捞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当时全村一下子就出现了10多个万元户,“土里刨食”的历史彻底结束。郭振东经常对大伙说:“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哪会有我们丁家人的今天啊!”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姬书勋、赵书林、刘荣德、贾荣福、吕志国、张金林、秦瑞海(挂职)张宝林(挂职)、杨玉伟(挂职)、陈新国(挂职)、高忠歧(挂职)、郭希坦、季锋昌、王松(第一书记)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张学山、侯维仁、付棣村、李寿珍、季峰昌。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