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户村

关键词:

  新户村包括新户东村和西村,两村属于一个比较大的自然村落。该村位于镇政府西侧一公里处,为镇政府驻地村庄。北距渤海10公里,西距马新河300米,村里既有宽阔的旱田,又有广阔的水域,种养并举,海陆互补,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是新淤地上农业、水产业等各业比较繁荣的村镇。

  永远的记忆

  1929年,沾化县孙迁户村村民李庆太、李汉青等人扶老携幼、推车挑担来此处垦荒种地居住,人称孙迁户。随着越来越多逃荒避难的外来户不断迁入此地居留,后改名为新迁户,简称新户。土改后分为东、西两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东村隶属郭局公社。1959年春季,原新兴高级农业社分为东村、西村、盐山、三义、马家屋子(即现在的双合村)五个大队,分别开展工作。1961年秋季,东村大队划分为东、西、南三个大队。1963年冬,原东大队合并为东村,原西大队为西村,南大队独立工作。1969年冬,东大队与南大队合并为东村,当时东西两村的总户数达900多户,近3500口人。1938年农历7月17日,一场特大海潮袭击该地,造成大多数户或回归故里或迁徙他乡。后有新户不断迁入,村庄规模又逐渐扩大。1984年河口区正式成立,东村随乡政府划归河口区。

  50年代初随着全国的彻底解放,原山东军区的一个师集体转业,组建了“农建三师”,专搞农业、农垦建设。进驻到新户的是一个营,进驻后首先选址于新户村西北角一处荒地,建造了三座烧柴草或煤炭的“马蹄窑” 烧砖,这支部队的全体将士自力更生,自己建窑,脱砖坯、拾柴草、烧制砖,不分干部战士,全都是干中学,学中干,劲头十足,给当时的村里增加了热闹的气氛;起床、集合、上操、开饭、熄灯,一天下来军号嘹亮,打篮球、拔河赛,定时放电影,给群众的文娱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由于美国伙同韩国李承晚集团发动了侵朝战争,这支部队于1952年秋末冬初开赴朝鲜战场。在新户的两年时间里烧制的砖盖起了老区公所,两处高级培训班教室及公共浴室。随后,部队留置的所有物资由山东省公安厅派人接管。

  1950年到1952年,当时的小乡政府先住在东村村民韩汝青家屋后的老区公所院内,乡长是李金炎,张井云任指导员。1954年后,小乡政府由区政府领导。当时分为新户乡、顺江乡、耿局乡、郭局乡,统归沾化十区管辖,区驻地设在郭局,随后又迁到新户村暂住,住址在西村村民刘玉明家西侧,付荣贤家屋后,建材用的是“农建三师” 烧制的砖盖起了新的区公所(即现在的东村村民宋传利家的南邻),当时的区长是王彬德,指导员是王贵山。1955年区政府并入太平区,驻地迁入太平镇村内。

  新户粮所是于1954年从新户供销社分离出去的,粮所所址在东村韩汝青家屋后的原区公所处办公,并在东村村民丁守荣家原居住房后设有粮食堆垛。1955年在东村村东南角方位建起了现在的新户粮所和储粮仓库。所长先后由:宋积玉、韩殿恩、曹金斗、李汝奎、张振东等人兼任。会计由付风銮、吴根太、刘振民等人兼任。下设东华,老鸦、东风、兴合四个粮站。

  新户供销社成立于1950年,由综合门市与棉花收购站组成,供销社办公室设在东村韩汝青家屋后的原小乡政府处,当时的经理分别是:陈文林、王振耀、陈俊杰、张家燕、刘希伍等人兼任,1955年后合并到太平区社,新户只剩下综合门市部,门市部经理由花连朋、吴然洪等兼任,1958年公社化后,又由太平区社分离到新户公社,在东村村东侧建造了供销社办公室、职工宿舍、综合门市部、职工食堂、食品加工区、采购站、饭店及综合仓库,经理由陈文林、牟文澡等人兼任。会计由邱守祥、孙金銮等人兼任。1963年随着太平区政府组建,供销社又和太平供销社合并,新户只剩采购站。1967年随着太平和新户又分成两个公社,供销社又分回到新户来。

  新户小学的教育教学是从1949年建国时开始的,一直到1954年为东、西两村合办,校址在西村村民张顺堂家原住地的南邻,教室共有8间,北屋4间,西屋4间。当时在这里任教的教师有:杜坦心、崔福林、董晓南、王秀美、邢殿英、张继先、尹玉镜、盖如坦。1955年至1961年建立了初高级班,一个班为高级版,其他为初级班,从此学校搬迁到东村(即现在的张久明家旧居南邻),此间任教老师分别是:张福堂、盖如坦、姜花廷、张项岭、贾峰来、杨喜杰、丁文林、吴俊青、孙学文、王凤兰、刘汝贞等人。历任校长分别是:姜花廷、丁文林、王俊峰、柴玉正。1962年完小(即初、高级班)搬迁到东村东侧的新户老中学旧址。1963年至1965年东西两村合办小学,校址定在东村韩汝青家房后的老供销社大院内,这期间任课教师分别是:吴俊青、扈玉兰、韩光玉、李金荣、王会德、盖建民、王锡海、李朝俊等人。1968年后东、南两大队合并后办学、低年级教师设在东村老大队部(即现在东村村民丁元春住处)、韩汝军、李金荣。李青芝在此任教。高年级教室设在南村(即现在的东村村民宋清义家的住址上),在此任教的教师有:王锡海、孙金亭、徐安亭、穆爱民、赵怀文等。到1986年后,东村大队在新户粮所西侧新盖了8间砖瓦结构教学用房,3-5年级合并到新户中心小学,1-2年级合并为复式班,任课教师由丁明亮担任。(1986年以前的1-5年级任课教师分别是李金荣、韩汝军、赵怀文、丁明亮、张金花、孙如荣)。

  新户大集

  据老人们的回忆,在1938年前由于丁王村西北角的潮河下游大海堡(原名叫洼拉沟)的兴建,集市贸易非常繁华,晚上灯火辉煌和当时比较有名的下洼镇水旱码头不相上下。可是38年一次大海潮的侵袭,繁华景象一去再无复返。后来在1956年前的新户集贸市场还可以进行牲畜、粮油及各种商品买卖,基本能做到互通有无。从1956年以后,牲畜都归集体所有,粮油实行统购统销,各种商品、食品都由供销社门市部、饭店等经营。当时的集贸市场地点设在东村至西村的中心街,规模和太平、老鸦旗鼓相当,但低于义和。从80年代以后放开了市场经营,其规模程度与经营内容较之于56年就繁荣许多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时间的推移,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集贸市场也搬迁到了东村东侧的商贸一条街上了。且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听父辈讲,新户镇历史上最大的集市,属新户集市最大。当你从高处向集市看时,你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人头,仿佛“黑海”一般。当你在集市中穿行时,你将听到各种声音,有叫卖声、争吵声、讨价还价声,还夹杂着小孩子的哭声、笑声。有时候,当你仔细听别人讨价还价时,你会乐得笑出声来。他们有时为了一两毛钱争个不停,最后买东西的人扬长而去,卖东西的人则脸红脖子粗地在后面责骂几声……

  农民的富裕是离不开集市的,他们把务农所得的商品拿到集市出售,就能换来整整一年的收入。勤劳持家的农村主妇是离不开集市的,她们需要到集市上为小孩儿做一件肚兜,为老人扯一件衣裳,为自己买一个发夹。小孩子是喜欢集市的,他们可以在大人的引领下,到集市上挑选心仪已久的玩具、零食;老年人喜欢集市,是可以在这里与同龄人聊天,他们背上一个布袋起个大早走向集市,这一天就属于他们了。他们可以一起聊上一个上午,渴了买碗水喝,饿了到小饭摊喝上一碗豆腐脑接着再聊,谈谈儿婚女嫁,说说当年的收成;年轻人是喜欢集市的,除了受家人之托带土特产在这里进行买卖之外,还要满怀希望地在熙攘的人海里寻找一个令他们脸热心跳的爱情,以便激起他们青春的火花。

  时过境迁,现在的集市已没有了那时的味道,成为了一种美好的回忆。

    东村

  东村土地面积14500亩,其中耕地面积2000亩。2015年,全村262户,694人。主要有王、刘、宋、胡、盖、黄、薛、董、郭、杨、邢、李、孙、邱、丁、马、赵、曹、张、韩、荆、周、姜、程、崔、范、陈、郑、许等姓氏。其中,陈、郑、许姓由沾化县迁入,王、刘、宋、胡、盖、黄、薛、董姓分别由利津县迁入,郭、杨、李、孙、邱、马、赵、曹、范姓由无棣县迁入,韩、荆、周、姜姓由河北省海兴县迁入,程、崔姓由范县迁入,邢姓由菏泽郓城迁入,张姓由金乡县迁入,丁姓分别由无棣县、沾化县迁入,张姓分别由无棣县、金乡县迁入。

  蓬勃发展的农村经济

  自1984年以来,东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海水养殖和个体私营经济,村经济逐年发展,村民收入逐年提高。1987年,区委、区政府提出发挥本地滩涂优势,大力支持沿海村落发展海水养殖。村两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引导群众加快海水捕捞和养殖业的发展。到2015年,全村20户从事海水养殖,面积达2万亩,主要养殖南美的对虾、梭子蟹、卤鱼、海螺和海蛎子等。

  在第二和第三产业方面,自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该村土地少,大批剩余劳力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1986年华北石油管理局勘四新户分公司协同胜利油田搞油区开发,进驻新户东村南邻,进驻人数高达3000多人,征用东村土地450多亩,居住在大义路两侧,居住历时10年时间,村两委看准这一契机,适时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现在的新户商贸一条街,就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村两委的主导下,在大义路东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搭起了占地15亩的简易板房,商贸一条街初成雏形,后来随着华北石油公司职工人数增多,商业需求不断增大,来此处经营的人员不断扩大,经营项目逐渐增多。

  1987年村两委投资12万余元,率先在大义路西、新永路南建起了新户商业街第一所砖瓦石结构的旅馆、餐饮部一处,占地55米×75米,其中沿街房6间,商旅住房30间,仓库房5间。并建起了围墙,做到了吃住一体。到1995年华北油田新户分公司全部撤走。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一些商业意识强的人不断入住东村商贸一条街,村两委敏锐意识到商机的需求,从1992年到1997年的6年时间里,利用新户市场较好的地理位置,在现在的胡景平大院以北,集体出资建造了五排正房各5间附带院落的商业房,向外招标出售,又在胡景平院南邻、大义路西建造平房10间,还建了一个小四合院对外出租。在巨大商机的推动下,村两委还把大义路两侧的低洼取土场长500余米,宽100余米,以每亩地1万元的价格(当时被人们戏称天价),面向社会出租,充填洼地的土方由村两委负责提供土场,统一组织调度,用泥浆泵筑起了屋基,期间所花的费用由各承标户负担。到2010年,新户市场街已初具规模。从2002年至今,有不少商户已经建起了二层或三层以上的商品营业楼,市场建楼最早的商户是四项二村的村民王树诰,随后掀起了建楼高潮。

  随着商贸一条街的不断发展扩大,东村村集体的经济收入也逐年增多,村民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2012年因村土地出租收入每人分到了2500元,这一讯息引起了周围邻村的羡慕,震惊了全乡农村群众。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强大也给周围各村树起了榜样。到2015年,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40家,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130人,主要集中在五金百货、粮油、宾馆餐饮、烘炉维修、服装等行业,从业人员每户年均收入3万余元。全村发展劳务车辆32辆,其中挖掘机6辆,推土机6辆,货运车5辆,拉土车15辆,扒盐车2辆,家庭购置小轿车50辆。

  2016年,在河口区种片林政策扶持下(第一年1000元/亩,后九年600/亩,冬枣第一年补800元/亩,2-3年400元/亩,)全村农田在已有150亩冬枣树的基础上,发展到片林1000亩。树的种类有冬枣树、白榆树、国槐树、白蜡树等。

  “万能婶子”郭翠萍

  郭翠萍是河口区新户镇东村综治办主任、调委会主任,她26多年来坚持干着同样的一件差事,家庭闹矛盾、邻里闹纠纷,她总是第一个出现;家里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她,只要郭翠萍一出面,问题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她为“万能婶子”。

  郭翠萍同志是新户镇第十八届、十九届人大代表,从1989年起担任新户镇东村妇代会主任,2004年通过村推乡聘,成为新户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凭着对妇联和调解工作的热爱,她在妇代会主任和调解员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20多年来,她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000余件,涉及总人数2100余人,总金额50余万,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在调解工作中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赢得了村民的拥护和爱戴,被村民亲切的称为“调解天使”“群众贴心人”。她多次被授予“全镇优秀综治办主任”“社会稳定工作先进个人”“河口区十佳调解员”“全市调解能手”“山东省优秀调解员”,2012年8月又被评为全国优秀调解员,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调解能手》第三集对她的调解事迹进行了报道。

  郭翠萍同志在工作中有高度的责任心。东村地处集镇区,外来人口多,且流动性大,村情、民情相对复杂,但该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治安状况良好,一个充满活力的东村、稳定和谐的东村,享誉周边。这一良好环境的取得,倾注了郭翠萍的心血、智慧和汗水。每当看到邻里、婆媳、叔侄因为宅基地、养老、经济纠纷等多种矛盾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时,郭翠萍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总想着为乡亲们做点什么。正是源于这份责任,村里的每条街道她不知走过多少遍,不知进出过多少家庭。作为村里的调委会主任,白天晚上连轴转是常有的事,有时候,天还没有亮,纠纷当事人找上门,她爬起来就跟着走;有时候,天很晚了,调解还没有结果,还要继续做工作,生怕过了夜,问题更难解决。很多时候,在别人串门聊天、看电视剧时,郭翠萍却在家里跟着电视学法律、学调解方法,《今日说法》《民生直通车》《生活帮》等法制类节目都是她最喜欢看的。十几年的摸爬滚打,郭翠萍成了乡亲们得主心骨,群众有困难、有问题,都愿跟她说道说道。

  在工作中,郭翠萍是一个非常有耐心并且细致的人。农村的情况很复杂,家庭连着家族,亲戚连着亲戚,一个矛盾连着大半个村,要处理成功不但要做好矛盾双方当事人的工作还要做好双方家族亲戚们的工作,所以就需要中间调解的人要特别有耐心。郭翠萍以她的真心和宽容,以她的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架起了与村民心灵相通的连心桥,并根据不同情况慢慢摸索出了一些调解的方法。一是注意前期走访,收集矛盾信息。为了了解村里的情况,她养成了爱串门的习惯,没事的时候总爱东家走走西家串串,正是这个习惯让她了解了不少情况,为干好调解工作打下了基础。二是注意心灵沟通。邻里之间发生矛盾了,她去找当事人做工作,碰到当事人在干活,她就一起帮着干活,边干活边调解,拉近与当事人的心距,轻而易举的把矛盾消解了。三是要学会倾听。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发生矛盾,本来没有什么大事。能够真正的坐下来听听她们的牢骚,小矛盾就可能这样解决了。四是以情动人,以法育人,遇到紧急情况还要敢于冲上前,避免事态恶化。

  作为妇女的娘家人,郭翠萍同志积极引导妇女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20多年来,她为帮助妇女儿童,足迹已遍布了全村各个角落。看见村里的孩子,就像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样高兴,当她看到一些孩子因为贫困辍学时,她想办法、找组织,让这些孩子重返校园。同时她努力开展“维权”工作,协同派出所、司法所处理调解了多起起家庭暴力和家庭纠纷,为妇女儿童提供婚姻家庭、人身、财产等各项权益的政策法律、法规咨询及心理咨询,提高广大妇女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尽自己所能去维护广大妇女同志的合法权益。

  全国计生先进个人“郭秀香”

  郭秀香,一个普通的乡村妇女。她,没有叱咤风云的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然而,她却以一名新时代女性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气慨,以百折不挠、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基层计划生育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13年来,她所在村的计划生育率、孕检到位率和“四术”到位率均达到100%;全村无违法生育。全村连续8年被评为镇“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她本人则年年荣获各级授予的“优秀计生专干”“计划生育模范户”和“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历并不高的郭秀香把这两句话抄录在案头,并把它作为座右铭。为了使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政策水平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郭秀香下决心为自己“充电”。多年来,她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人口与计生知识业务培训,并利用业余时间反复学习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预防艾滋病等科普知识。如饥似渴地学习,孜孜不倦地追求,她的视野不断扩展,知识面不断拓宽,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在工作中,她在完善村级计育服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坚持经常性地开展计生宣传咨询活动。她每天都要入户进入服务对象家中进行走访,十几年如一日,大张旗鼓地宣传党的计生政策、普及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优生优育知识和村里少生快富的典型,并定期组织村计生协会会员利用“学雷锋活动日”“三八妇女节”等契机,在全村免费发放避孕药品,义务为群众测量血压和检查妇科疾病,为群众提供与计生相关问题咨询等,受到全村群众的称颂。

  “搞工作就要搞出点名堂来,要争创一流成绩,争作一流贡献”。这是郭秀香的“口头禅”。作为计生专干,在“钉子户”面前,她总是忍辱负重,竭尽全力把工作搞好,不计较个人得失;作为一名有着13年工龄、10年党龄的计划生育“女村官”,郭秀香坚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多年来,她给自己订下一条规矩: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她牢记入党誓言,以默默奉献的精神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为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架起了桥梁。

  值得一提的是,在她的努力下,新户东村计生工作走在了全镇、乃至全市的前列,2008年获东营市“新家庭计划示范村”“计划生育家庭教育指导站示范站”;2012年获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颁发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等称号。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李士成、刘坤云、张井东、韩汝东、李长太、李金玲。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

  村长刘洪元、杨立绪;农业社社长刘坤云;生产大队长路荣田、郭春元、孙玉顺、盖相斋、马金枝(女)、韩汝东;革委会主任郭连祥、丁守荣、韩汝东、郭云寿、李安三;管委会主任郭连祥;村委会主任郭连祥、李金岭。

  西村

  西村土地面积1100亩,滩涂1万余亩。2015年,全村145户,387人。主要有张、王、李、赵、周、吴、苏、杨、刘、郭、韩、房、信、董、代等姓氏,分别来自沾化、无棣、河北、博兴等地。

  秧歌起,美醉家乡人

  早在1947年解放初期,村里便成立了秧歌队、锣鼓队,由韩法林、徐增善、李庆坦、刘景义等20余人组成。解放初期由于人们的文化生活单调,而且欣赏水平又不高,大街上出现了一支秧歌队,人们感到新颖,观看的人很多。后来觉得没有服装,虽然看的人很多,但还是不太精彩。

  那时候村子没有资金,怎么办?经大家讨论,个人花钱买了黄绸子和红绸子,男队员头上黄绸子包头,腰系黄腰带,女队员红绸子包头,腰系红腰带,每人涂上红脸蛋,手拿花手绢,这样在大街上扭起秧歌更显得精彩活跃夺目,宣传的效果比原来大大地提高了。

  当时村里的秧歌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不仅要扭,而且还要唱,叫唱秧歌。分上下装,扮上装的要描眉画鬓,红袄绿裤,头戴簪花,分外妖娆;扮下装的要按戏剧中的人物脸谱进行打扮。上下装两人为一副架儿,两副架儿为一棒鼓,一支秧歌由若干棒鼓组成。首棒鼓是秧歌队里扭得最好的,依次而排。

  人物有《八仙过海》中的八仙;有《盗仙草》中的背着双剑的青蛇、白蛇和打着伞的许仙;还有《杨香五三盗九龙杯》中的杨香五:《盗御马》中的窦尔敦;《打渔杀家》肖家父女;《打店》中的武松和孙二娘和《瓦岗寨》中的三十六英雄等等,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充分体现出秧歌乃百戏之祖的特点。后来又添了许多别的角色:有扮成反穿皮袄、耷拉着眉毛、东西乱窜的“傻柱子”;有耳朵上挂两串红辣椒、手拿二尺多长大烟袋、脸上点着一颗黑痣的老妈子;有头戴礼帽、眼戴墨镜、手拄文明棍儿、留着八撇胡的阔大爷;还有唐僧师徒四人,等等;分外招人看。喇叭一响,锣鼓一敲,全村的男女老少扔下手中的活,全奔秧歌去了。看扭秧歌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听唱,唱秧歌那是绝对听不够和不可错过的。有的年轻人和小孩子们跟着秧歌队一走就是一天,冻得鼻涕长淌,也不嫌冷。

  唱秧歌是秧歌头的拿手好戏,一支秧歌队打不打人(方言:叫好不叫好),一个正月挣的赏钱多不多,全凭秧歌头的唱功。这秧歌头是全队的灵魂。不仅扭功过人,唱功也十分了得,满肚子学问,可以见什么就唱什么,张口就来。

  大年初一,秧歌队要在村里走家串户去拜年,当然要先到大户人家,一些家底殷实的大户人家把拜年的先后,看做在村中名望的象征。这些大户人家也早早地起来,先放一气开年炮,屋里备下烟酒糖茶,花生瓜子和赏钱,支楞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听得喇叭、锣鼓声近了,全家男女老少、男工女仆都拥到大门外,恭手而立,向前来拜年的秧歌队施礼致谢。这时秧歌头在一通锣鼓过后开始唱:

  “正月里来正月正,老爷家门前挂红灯。众位仙人门前站,捧着一位老寿星。”

  响亮的嗓子,喜庆的词儿,引来一片喝彩声,东家赶忙把秧歌队往院里让。秧歌头一进院,看见院里灯笼杆下栓着一匹马,一挥手,锣鼓又响起来,喇叭声一落,秧歌头开口便唱:

  “进得院来喜气临门,院里立着灯笼杆一根。杆儿下拴的是金马驹儿,杆儿上面顶着聚宝盆。”

  这一唱给东家乐得拢不上嘴,忙喊:“赏钱,赏钱!”这时秧歌头又唱:

  “谢老东家有赏钱,我们兄弟扭一番。祝您全家多欢乐,日进斗金多平安。"

  老东家一听更高兴,又喊:“加赏,加赏!”接着又是递烟递水,互相拜年,秧歌队拿了赏钱,吹吹打打,簇拥而去。

  从初一到十五,秧歌队没有闲着的时候,穿村过屯去拜年。特别有意思的是“会秧歌”,就是两伙以上的秧歌会到一起,那叫热闹!这时候要拿真功夫了。可以说是捉对儿“厮杀”,头和头、棒和棒、丑和丑都要比试比试。两队秧歌一见面,秧歌头要互相“见礼”,双手抱拳于胸,互相拜年,寒嘘一下,然后就各领队伍扭了个热火朝天,汗流浃背。锣鼓稍停,众人喊道:“唱起来,唱起来”,两边的锣鼓、喇叭震天般的响起来。

  如今,提起秧歌,那可是家喻户晓。家乡的男女老少,哪一个不能扭上一段呢?每当夜幕降临之际,小村的广场上的音响便响起了咚咚的锣鼓声和优美的唢呐声,这声音像一种号令,一会儿,人们便陆陆续续地来到广场上。他们有的手中拿着扇子和手绢;有的携着妻子和儿女,有的小商贩们干脆在周边支起了小摊床,一时间,广场上变得热闹非凡。    秧歌扭起来了。虽然队伍中多是老年人,可脚步轻盈,姿态优美,动作极为协调。尤其是手中的扇子和手绢,舞弄得出神入化,尽情地挥洒着内心的喜悦和幸福。一些青年人和小孩子,心里也有些发痒,不时地加入秧歌队伍。一条条彩色的“长龙”在不断加长。队伍的四周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唠着家常,自在悠闲。吹唢呐的人不时变换曲调,秧歌队形和动作也随之变化,这样喧嚣的场景一直持续到夜深才结束。    村里的秧歌,不仅是人们每日的精神大餐,也是节日庆典不可缺少的节目。每到这个时候,秧歌手们便身着盛装,那些孩子们喜欢的“大头娃娃”“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也粉墨登场,为节日增添无尽的喜庆,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它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美,醉着家乡每个人的心。

  记忆中的沙土岗

  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村的西南,有一片沙土岗,方圆大约有500米,最高处达5米有余。当时的沙土岗上,除了遍地的荒草外,还有槐树、榆树、酸枣树等等,是一片茂盛的树林子。那时的沙土岗从不寂寞,每天都会有大人、小孩到上边歇脚、玩耍。到了夏秋季节,可谓是各类昆虫的乐园,总是白天晚上叫个不停。

  这片沙土岗,曾是当时孩子们的乐园,记载着许多有趣的往事。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段玉波)家里养了10来只山羊。每天下午一放学,母亲便让我赶着羊群到附近的沙土岗上放羊。沙土岗上草长的很茂盛,是村子里放羊的好去处。村子里好多人都赶着羊群到那里去,只是大人们整日忙着庄稼地里的事,放羊的大都是小孩。我们将羊群赶到沙土岗上后,山羊们尽情地吃着草,我们几个小伙伴也聚在一起,尽情玩耍,很是惬意。至今想起那种感觉,留恋依旧。

  沙土岗上的树很多,但我当时最喜欢的莫过于枣树了。沙土岗上有几十颗枣树,每年都会结出枣来。但由于没人看管,每年一般长不到成熟,就被我们这些放羊娃早早地摘光了,只剩下茂密的枣树叶。

  追忆在沙土岗上的往事,最有意思的莫过于焖红薯了。待到红薯成熟的时节,我们几个小伙伴利用放羊之际,分头做准备,我和另外一个稍微大点的男孩到附近农田偷挖几个红薯,找一个地势稍高的地方挖一个洞,然后找一些碎砖、土坷垃搭灶,年龄稍微小点的伙伴四处拣柴火。一切就绪,我们划燃火柴,用稻草引着火,然后慢慢地放入木柴,不久浓烟滚滚,火苗慢慢的冒上来。有时火不够旺,我就趴下身子,张大嘴巴,用力往火堆里吹气,因为吹得猛,烟钻进嗓子眼里,又苦又辣,把我呛得直流眼泪。待到火烧到一定时机,我们便忙着把一个个红薯扔进火堆里,然后快速掩埋的严严实实,生怕热气跑出。大约半个小时后,我们将红薯挖出,热气腾腾的焖红薯便出炉了。接下来,我们便开始分红薯。我习惯把最大的留给我们两个年纪稍大点的,其余小的按小伙伴年龄大小分。他们中有的不满意的,就噘着嘴,很不高兴地用黑乎乎的手在鼻子上一抹,然后又扳过手在背后乱檫,但最终还是拿了自己不想要的红薯。

  在我的印象里,从我记事的那天起,几乎每天都会有人到沙土岗上拉土,用来盖房子、垫院子等等。村里人口兴旺,一年比一年生的孩子多,结婚盖房子的人也越来越多,到沙土岗上拉土的人自然也一年比一年多。由于沙土岗属于村大队管理,长期没有专门人员看管,邻村的人盖房子时也时常到沙土岗上拉土,就这样,沙土岗上一天比一天热闹,但也因此一年比一年小了下去。

  上高中时,一次暑假回家,再次经过那片沙土岗,不禁让我吃了一惊,昔日里尽情玩耍的沙土岗已经消失了,茂盛的树林子也不见了踪影,只剩下片片的荒草,显得极为空旷,远处隐约地看到几个村民正开着拖拉机在那里平地。

  家乡的沙土岗虽没有名字,但它却承载着我童年的梦,记录着我童年时的许多乐趣。而今,尽管它已经消失不见了,但在我的内心深处,依然抹不去对那片沙土岗的感情。每次回到故乡,总还是忍不住想到那里去看一看,回忆回忆童年时候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难忘家乡的河滩

  黄河水一直东流,流到我家乡那地方时,觉得向东的路程已经够远了,于是它掉头朝西北流去。由于走得太急,清亮的河水在涮地一声冲击泥沙的同时,那略略抬高的水位便迫不及待地在河湾的上游形成一个缓冲带。那里水静河宽,风浪皆无。于是,年长日久,黄河水从源头一路带来的泥沙便沉积下来,形成了一片平静的河滩。    河滩的面积有数百亩,两头狭小,中间饱满,呈鸭蛋形。河滩上生长着多种小植物。那青中带黄的水草最为突出。不过这种水草给河滩带来的也仅仅是一些层次分明的绿意。这绿意除了耀眼之外,并不分外生动。因为小草的个子毕竟太小,既不能阻水,也不能挡沙,更不能给水面上的虫鸟提供遮风挡雨的家。  

  给河滩带来生机的,是一种被家乡人叫做“红荆条”的植物。这种植物属于灌木的一种,树身不高,几乎没有叶子,但树质坚硬,根系发达。小小的一株,便能拴住河中的舶船。更可贵的是,它们的生长总是一丛一丛,一群一群的。这种生长,有意无意之中给以水生动物为食的鸟兽提供了一个栖息的庇护所。于是,河滩的世界便生机盎然起来。  在来这里栖居的众多的飞禽走兽之中,白鸥是最引人注目的。这不单因为它们数目众多,飞翔时有一种蓝天的韵味,还因为它们在与人类频繁的接触之后,亲身体验了人们的和善,所以极其大胆,白天黑夜都敢在离人很近的地方自由出没。  每天,白鸥都以它独有的风采在河滩的四周活动着。细长的腿非常潇洒地点着清澈的水面,尖而长的嘴时而探到水里,时而仰天长啸。偶来兴致,便成群结队在河滩的上空玩飞行特技表演。那起伏的白羽,象水中翻腾的浪花,一波接着一波,绵绵不绝。优雅、从容,充满着灵动悠远的诗情画意。    河滩上除了遍布的泥沙,最招人眼球的便是一个个土丘。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方方的土丘是这里的土着,它们铺满着河滩。在水流的作用下,形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并用一种坚强的毅力给河滩添上富有层次感的神奇。这种神奇经常给人们带来错误的感觉:每一个走上河滩的人都希望能在这些自然形成的土丘上漫步,并在土丘旁的某个角落能拾捡到一些白鸥蛋。但当他们兴致勃勃地踩上土丘时,土丘便会瞬间坍塌,让他们触不及防。土丘周围也从不会有所谓的白鸥蛋。因为白鸥并不把这里当作它们繁衍后代的家,它们只是过客。至于它们从什么地方来,又到何处去,似乎并没有人知道。  也许是河滩丰富的食物,也许是河滩附近的居民从来不去打搅这些远道而来的小精灵,白鸥就这样一直有规律地往返于这个河滩,并在河滩上演绎它们精心编排的生活,平和,安定,无比悠闲,又温馨十足。

  秧歌能人“韩发林”

  当时村里的秧歌队远近闻名,逢年过节,不但在村里演出多场,还到附近的东村、双合(马家屋子)、丁家、大王等村演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不只是节庆的时候,平时农闲,找一个空地儿,就会给乡亲带来欢乐。先是来一气锣鼓,把乡亲们都从家里给请出来,然后秧歌开始表演,什么“句句双”“大姑娘美”“小拜年儿”,秧歌队开始走阵,什么“八卦阵”“二龙戏珠”“剪子股”“盘肠”等等,扭了个翻天覆地,尘土飞扬。众人发喊:“唱一个,唱一个”,秧歌头一挥手,锣鼓、喇叭响起一阵,声音一落,四寂无声。秧歌头开唱:

  “一入新春喜气升,众位乡亲你是听。去年年头真是好,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锣鼓又响:“咚咚七咚七咚强”,又唱:

  “春季里来刮春风,再过个月要备耕,老少爷们多努力,今年要比去年丰”;

  又唱:

  “众位乡亲多原谅,嗓子不好请留情 ,在下作揖把年拜,恭喜发财百病不生!”

  一阵锣鼓后,众人满足地散去。

  村里的韩法林是十里八村,远近闻名的秧歌头,天生一副劈嗓子,唱起来穿云裂帛,有金属之声,类似于当今的“摇滚歌手”,有磁性、有魅力,他一挥手,锣鼓停下,他开唱:  “对面秧歌你是听,半路杀出程咬金,今天你我会秧歌,互相学习莫贪功。今天你我来比唱,我问你答可能行?如果老弟答不上,带着秧歌去猫冬。”

  对方也不含糊,唱道:

  “见了三哥老英雄,小弟不想败下风,只要三哥唱上句,小弟接得天无缝”。

  韩法林唱到:

  “什么花开嘟噜多?什么人开店十字坡?什么人打遍天下无敌手?什么人遇着好汉武二哥?”

  对方答唱:

  苏子开花嘟噜多,孙二娘开店十字坡。孙二娘打遍天下无敌手,遇到好汉武二哥。”

  韩法林又唱:

  “什么上山直勾勾?什么下山滚绣球?什么摇头梆子响?什么蹭了一身松树油?”

  对方打个愣怔,回唱:

  “长虫上山直勾勾,刺猬下山滚绣球。叨木冠子(啄木鸟)摇头梆子响,黑瞎子蹭了一身松树油。”

  这一问一答引来雷鸣般的掌声。韩法林又唱:

  “什么一条腿土里生?什么两条腿叫五更?什么三条腿靠墙站?什么四条腿盗窟窿?”

  对方回唱:

  “蘑菇一条腿土里生,公鸡两条腿叫五更。香炉三条腿靠墙站,耗子四条腿盗窟窿。”

  太精彩了,又是一阵掌声。韩法林头上微微见汗,出了一个看家的题。

  “正月里来正月正,什么日子闹花灯?什么人留下秧歌会?五谷丰登年年太平?”

  对方哑火了。我方欢呼雀跃,高喊:“打头的教教他!”锣鼓响起,喇叭高亢。只见韩法林摆个门户,手中折扇一举,开唱了: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唐二主留下秧歌会,五谷丰登年年太平。家什一住喜气升,众位亲友留神听,唐二主留下秧歌会,听我从头说分明:隋末唐初瓦岗寨,二十八宿闹东京。正月十五花灯节,扮成秧歌进了城。跑板的本是史大奈,沙公子就是谢应登,罗成他把渔婆扮,尤俊达货郎担担儿行;鲁明星来鲁明月,扮做拉花二弟兄,金甲他把刘翠儿扮,童环装的是大头和尚;老头本是徐茂公,老婆就是那魏证,王伯党他把卤豆卖,柴绍随后把船登;打鼓的是那铁子健,鞑子官本是好汉秦琼,这就是好汉大闹花灯日,秧歌千年没消停,秧歌会友好热闹,五谷丰登享太平!”

  全场鸦雀无声,都听傻了。继而欢声雷动,簇拥着韩法林,凯旋而归。

    

  捐肾救夫的“杨凤英” 

  杨凤英,1969年3月出生,河口区新户镇西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但现在,这位名不经传的普通农家妇女捐肾救夫的感人事迹被广泛传颂,成为周围人争向学习的榜样。杨凤英被评为第十二期“山东好人”。

  2012年11月5日上午9时,一对特殊的夫妻被推进了济南军区总医院肾脏病医院的手术室:43岁的杨凤英要给大她一岁的丈夫刘宝军捐献一个肾。4个小时后,这对来自河口区新户镇的夫妻俩完成了人生中最伟大的一次血脉相连手术——妻子一个充满活力的肾脏,移植进了丈夫的体内。

  刘宝军和杨凤英是新户镇西村人,22年前,他们通过媒人介绍结婚。婚后刘宝军勤劳能干,杨凤英温柔贤惠,一个儿子活波可爱,夫妻恩爱,家庭和睦。2012年3月,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三口之家突遭厄运,刘宝军得了严重的肾病,这让正值壮年的他几近崩溃。坚强的杨凤英当时暗自下决心,无论多难,都给丈夫治病。

  在近一年的治疗中,杨凤英一直陪着丈夫到济南接受治疗。    昂贵的医药费使得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感到更加吃力,周围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但刘宝军的病情却不见好转。村里的党员、群众都自愿拿出了钱,向刘宝军不幸的一家伸出援助之手。

  陪伴丈夫治疗以来,杨凤英从没想过放弃,其间,她有了“为夫捐肾”的念头。不久前,杨风英瞒着丈夫,悄悄地做起各种检查,结果他们配型成功。杨凤英第一时间告诉了丈夫,并毅然地向全家人宣布为夫捐肾的决定。丈夫刘宝军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觉得妻子还年轻,手术风险也大,万一手术失败了,家里就什么支柱都没了。但妻子已下定决心,任凭别人怎么劝也不改初衷,最终两人成功手术。

  目前,这对夫妻正处于恢复健康状态。磨难中升华的,不仅仅是人格和爱情!他们情比金坚、携手共战病魔的真挚情感也一次次打动着周围的人,相信这对坚强的夫妻未来的生活会更美好!

    人物简介

  董黑清  1916年出生,1944年入伍,渤海军区四分区战士,1944年沾化县徐万良战斗中牺牲。

  刘景春  1923年11月出生,1941年4月入伍,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0月12日牺牲于南白岛,时任解放军28军83师247团工营副教导员。

  张秀亭   1942年12月出生,1947年2月入伍,1949年6月入党。先后服役于渤海四军分区海防支队、惠民军分区后勤部、淄博分区后勤部、惠民军分区后勤部供给科、惠民县人民武装部,历任战士、主任、副科长、科长、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等职。参加过津南战役、交济战役、济南战役,曾荣立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二次;获济南军区政治部颁发的“胜利功勋奖章”一枚。1982年8月离休。

  张俊刚  现任滨州市盐务局副局长。

  张俊海  河口区人大工作,正科级。

  信连合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历任河口区新户乡土管所所长、油区办主任、乡人大副主席、河口区海洋与水产局工会主席等职。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周献武、扈连义、张秋友、张广文、索长明(挂职)、吴俊国。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村长贾汝合、周连坤、谭振玉、高汉孚、刘文增;农业社社长张德长、陈瑞甫;生产大队长张德长、刘春明;革委会、管委会主任张德长、刘春明、韩如希;村委会主任韩如希、周树华、李建国、张广文、吴俊国。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