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鲍井村

关键词:

  东鲍井村位于新户镇政府驻地东南3.5公里处,杏行村以南,老鸦村以西。2015年,全村124户,317人,全村610亩耕地,全部种植冬枣,是闻名全市的冬枣种植专业村。

  主要有朱、高、张、王、宋、刘、崔、綦、李等姓氏。其中,朱、高、王、宋、刘、崔、綦等姓由利津迁入,张姓分别由沾化、河南迁入。

  多年来,东鲍井村曾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2002年被评为市级文明信用村。2003年度被评为区级文明村、市级卫生村。2004年度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市级生态文明村、市级科技示范村、区级“平安建设”先进村;被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东营市小康文明村”荣誉称号;山东省旅游特色村。

  村子因附近一口甜水井而得名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6月,黄河在利津薄家庄决口改道向西北,经清边岭(盐窝以北)、虎滩嘴(今利津虎滩乡驻地)、薄家屋子(义和镇南)、义和庄西,在太平以北,新户老鸪嘴西入海,称为西故道,淤积起东鲍井、杏行、新立、海丰一带大片土地,该流路行水13年。1917年7月由于河门淤塞,在太平改道向东北流,经大洋铺、中和堂,由车子沟入海,当时叫东故道。东鲍井村50岁以上的人都能记得,村东沿南李、老鸦、九顷一直到东风有一道沙土坝,村西从盐山南边一直到海丰也有一道沙土坝,村东村西两边是黄河河坝,中间是黄河河道,东鲍井村正处在黄河入海的河道上,黄河淤地,土地肥沃,沙土松软,土质好适于开荒种地。

  1914年王廷木、王成芝父子举家乘船由利津老家下洼开荒种地,起初在东洼的垦利茅四坨,后来到老鸪嘴西北,扎窝棚住,春天下来,收秋后回去,1920年3月定居老鸪嘴,继续开荒种地,在村北盖了场院屋子,用于晒场、打场和中午休息做饭,白天干活,晚上回老鸪嘴。1927年盖了三间屋住下来,南边有徐本义一家,人称双户屋子。立村时因位于鲍家井井东,故取名东鲍井。

  关于鲍家井的来历,村里的老人们大都记得,说是村西有户叫鲍凤阁的人家,在自家地里挖了一口土井,小甜水井,时称鲍家井,方圆二三十里地的人家都到这口井取水喝,如郭局、丁家大王的人也到此取水,相传这口井很神奇,天天有人排队用瓢舀水,不管多少人不停地舀水,井里的水始终不见少,水平面一直保持不变,慢慢就地传开了:“上哪里取水呀,鲍家井”!鲍家这口井就有了名气,很多年前这口井弃用,在它旁边西北角挖了个水库用来吃水,村里50岁以上的人也能记得这口井的位置。当时这口井连着两个村,井西的称西鲍井,井东的叫东鲍井,渐渐地就有了东鲍井村的名号。

  当时王廷木一家开荒80多亩,大致在现在的杏行村以南到东鲍井村北头,原来杏行大队部以东的位置,南北走向。王廷木一家德善好施,先后收留了张振河和刘东山、刘九山兄弟,当时叫长工,王廷木与张振河拜为干兄弟,帮助张振河成了家,慢慢发展成了张家大户;在收留王志风母子后,帮助刘东山成了家,又给刘九山娶了妻,再后来王成芝与刘九山结为儿女亲家,刘家也成了大户;高家、宋家攀亲迁来居住;朱家依托亲戚徐本义由利津迁入,也发展为大户;鲁西人逃荒迁居到此(以王朝平、王宪胜、王朝江三户王姓为主);其他姓氏人家陆续迁来居住,村落逐渐形成。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与杏行村合并为一个生产大队,即杏行大队,由南向北共分6个生产小队,原东鲍井村分为一、二、三生产小队,1986年2月人民公社撤销,恢复乡村制,与杏行村分开,又恢复了东鲍井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东鲍井的名片“冬枣”

  东鲍井村地处黄河故道,土地盐碱瘠薄,淡水资源缺乏,一直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再加上旱、涝、风沙、碱等自然灾害交替发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异常缓慢,199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怎样才能带领群众尽快富起来,经过认真调查论证,发展枣树生产是村两委达成的共识。东鲍井村村民多年来有种植枣树的习惯,全村有20亩1976年定植的老枣园,每年每亩收入都在千元以上,同时繁育枣树苗,每亩枣园又可收入近千元,发展枣树生产,树上一千元,树下一千元,这在当时是一项非常好的种植项目,于是经过宣传发动,从1995年到1997年,全村发展枣树200多亩,建设育苗基地100亩,家家户户庭院内栽满了枣树,成为区、乡发展枣树生产的典型村。  1997年,在区、乡林业部门的支持和鼓励下,东鲍井村在全市第一家对8年生金丝小枣进行高接换头嫁接冬枣,1998年开始见果,当年每斤售价20元,这极大地刺激了群众发展冬枣的积极性。到2001年,东鲍井村的金丝小枣全部嫁接成了冬枣。并且新发展冬枣园350亩。在发展冬枣生产的同时,积极进行冬枣贮存保鲜,增加经济效益,从2001年开始,全村建成冬枣保鲜库22座,贮存能力达到200吨,并于2002年建成全市第一个村级冬枣交易市场,吸引全国各地10多个省市的客商前来购买冬枣,日交易额500多万元。全村形成了20人的冬枣购销中介队伍,成了名符其实的“冬枣专业村”,广大群众真正从发展冬枣产业中得到了实惠。党员张新友,1998年高接换头嫁接冬枣2亩,2005年收冬枣8000斤,由于他管理的冬枣质量高,销路好,平均每斤5元以上,收入4万多元,平均亩收入2万元。使昔日的“穷沙岗”变成了现在的“生态园、经济园”。  用事实说话,打消村民顾虑  东鲍井村虽然发展冬枣生产起步较早,但是开始群众认识并不到位,没有把冬枣当成主产业来抓。有的群众担心冬枣产量大了不值钱,保鲜技术不过关,销路成问题,怎么办?1997年,河口区林业局从沾化县请来技术员,无偿为群众嫁接冬枣,通过高接换头将村北40亩8年生冬枣树全都嫁接成冬枣,以此来带动全村乃至全区冬枣生产的发展。由于群众不认识,顾虑重重。针对这种情况,村党支部经过研究,决定先从党员干部带头,每家4亩金丝小枣园先嫁接一半。通过年终结算对比,收入是原来的20倍,经过实事验证,使全村干部群众加深了对发展冬枣生产的认识,坚定了发展冬枣的决心和信心。村党支部成员分工负责,一心一意为发展冬枣搞好服务,定期组织枣农参加区、乡组织举办的技术培训班,每年多次组织本村枣农到沾化等冬枣生产先进地区参观学习,用活生生的事实说话。村里组织村干部和有经验的枣农,从起苗、运输、栽植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从修剪、治虫、防病,提高坐果率各个方面互帮互学,确保服务上水平。  随着冬枣产量的迅速增加,冬枣贮存保鲜的课题,摆到了他们面前。在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村民王振华通过到沾化等地参观学习,于2001年在全村第一个建起了冬枣保鲜库,当年贮存冬枣5000斤,获利3万元。村党支部及时总结并推广王振华的经验,使全村的冬枣保鲜库两年增加到20座,延长了冬枣的供应期,提高了枣农的经济效益。

  抓好科技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帮助村民学习冬枣管理的“真经”。每当区乡聘请的技术人员到邻近村讲课,村党支部就利用广播喇叭通知枣农准时参加,技术人员到本村讲课,更是要求每户必到,每次必听,有文化的要记笔记。沾化县种植冬枣经验丰富,典型很多,乡政府组织去沾化参观学习,村民总是积极参加,由于受人数限制,村里便自己租车,扩大参观学习规模,增加学习的次数,给乐于学习的枣农提供尽可能多的外出参观学习机会。几年来,累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30多次,参观人数达到1500多人次。通过学习培训,使枣农基本掌握了冬枣管理的一系列技术。为帮助群众及时解决冬枣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组织枣农及时参加区乡组织的各类培训班,东鲍井村成立了冬枣科技服务站,由村党支部牵头,配备5名技术员。一方面为枣农提供技术服务,发放技术资料,遇到难以答复的共性问题,由服务站人员向区乡技术人员请教,必要时专门请技术人员来村进行专题指导。另一方面为枣农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开展冬枣销售服务、苗木供需服务和生产资料服务。村服务站根据冬枣的生长规律,抓住关键环节,在区乡技术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枣农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技术研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对冬枣生产实行全过程的技术服务,指导枣农按统一时间,数量对冬枣进行施肥、打药,避免了冬枣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村党支部先后与省农科院、省果树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市、区林业局、科技局等单位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区林业局连续8年派技术员住村进行定点帮扶指导,从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对东鲍井村村重点倾斜,专家教授定期来村进行科技知识,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老党员高振海以身示范,带头学科技用科技,他与老伴经营的2亩冬枣园由于注重科学管理,年年果硕累累,到2001年园内有7棵冬枣树单产达到百斤以上,产冬枣 2500公斤,收入38000元。在东营市组织的2001年度冬枣生产冠军评选活动中,高振海荣获“最佳效益奖”和“最优单株奖”两项桂冠。2002年,东鲍井村冬枣园被定为东营市十大冬枣科技示范园之一。2005年全村冬枣产量上升到120万斤,创收39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  为培养一支永不撤走的以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的技术队伍,培训自己的技术人员,近几年来,先后选拔了近20名文化水平较高,热心林果事业,思想觉悟较高,愿为群众服务的年轻人,对他们进行重点培训,通过把他们输送到科技、林业部门集中培训,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实习锻炼,跟专家、教授学习等方式强化实用技术的培训,使他们掌握适合当地特点的冬枣综合管理技术,为本村群众常年提供技术服务、指导,达到了户户有技术员,人人是“明白人”的目标。在管好本户、本村枣园的基础上,东鲍井村有10多名技术员应聘到外地、外村担任技术员。  围绕冬枣标准化生产,搞好系列化服务  东鲍井村2002年投资29万元,建设柏油路1500米,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2003年投资12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为群众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和科技培训提供了场所。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狠抓环境治理,集中治理“三大堆”,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投资2万元建起了冬枣交易市场,吸引四面八方的枣农枣商纷纷来此交易,形成了冬枣交易一条街,给外来客商和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枣农买卖冬枣提供了方便。当年来自北京、浙江、吉林、辽宁及本省济南、烟台、泰安、淄博、滨州的客商达50多家,2005年猛增到100多家。投资1.26万元,对临街墙壁进行了粉刷,并设计了诚信、道德、教育、科技、计生等方面的宣传语,制作高标准宣传牌,建成文明诚信一条街。2004年以创建市级小康文明村为契机,投入资金达36万元,从治理村容村貌入手,对村主要街道进行了彻底清理,新建竹篱笆1200米;修建街道排水沟1200米,配备了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安装路灯10盏,实现了有线电视入户,使全村实现了绿化、硬化、亮化、美化、净化、有文化的标准。  坚持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力打造冬枣绿色产业。为打造冬枣绿色品牌,2003年,在区林业局和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0000元在枣园内安装高频灯16盏,采取黑光灯引诱、高压电网触杀方式,及时将大量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害虫的成虫进行捕杀。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彻底消除枣农长期形成的“大化肥、老农药”的栽培管理方式,科学施肥,合理和选择性用药,带动了全村冬枣园的标准化生产,加快了冬枣标准化生产的进程,东鲍井村冬枣园被定为市、区两级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样板园。  2003—2004年党员带头新建冬枣保鲜库22座,增加储存能力200吨。2012—2015年全村冬枣保鲜库达到118个,库存冬枣300余万斤,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形成产、销、加工一条龙服务,叫响“新户冬枣”品牌,让“新户冬枣”行销全国,走向世界。

  最早的果园与玉米种子基地

  早在五、六十前,村东种有两个大树园子,一个桃树园和一个杏树园,桃树、杏树一排排、一行行,每到春天,花香四溢,绚丽多彩,有红花、白花、紫花、粉红花,吸引的很多种候鸟在这里驻脚停歇,不愿离去,也有很多种鸟、野禽在这里安营扎寨,繁衍生息,风景美丽,芳香伊人。随着大跃进、大生产、农业学大寨的到来,重视粮食作物种植,桃树、杏树就逐渐被砍伐了,鸟语花香的美丽风景消失了。各家各户的小圆子地里及房前屋后都有杏树或桃树,南边以小诺家的杏树圆子大而有名,北边要数宋洪业家的杏树大、品种多,有红的、黄的、青的,有早熟的、晚熟的。现在到村里看看,也能在找到杏树和桃树。

  东鲍井人种地勤快,又讲科学,思想觉悟较高,服从安排,响应号召。在人民公社、生产队期间,每到秋后、小麦种前,组织壮劳力拿上铁锨、推上小车,统一行动,进行整平土地,经过几年的苦干,一晌晌的耕地整好了,南北走向,载上成行的柳树,隔成一席一席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原沾化县选址安排在本村,由县农委驻村干部、农业技术员王春荣的指导,为县种子站种植玉米种子,当时叫配种棒子或棒子种,一楼公本配三楼母本,母本的玉米英(棒子须子)在刚出时,就拔掉弄到地外边,保留公本玉米英授粉,秋后县种子站将母本产的玉米收走,当时棒子种的价格是普通棒子的好几倍,年数多了,有经验了,发展成了县玉米种子培育基地,一直到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也就是分田单干的时候还种配种棒子。在那个年代东鲍井人受益不小,得益于村里人好,听上级招呼。

  带领农民致富的“朱耀东”

  朱耀东是新户镇东鲍井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致力于冬枣产业化发展,把“小”冬枣做成了“大”产业,为群众筑起通向富裕的金光大道。  

  抢抓机遇成立合作社,建章立制规范运作。现任东鲍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并兼任河口区新盛冬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东营市冬枣协会副会长的朱耀东,早在1997年就带领村民大力发展冬枣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东鲍井村已成为全市闻名的冬枣专业村,并创建为全市首批“小康文明村”。 2002年,为解决村民的卖枣难问题,朱耀东组织成立了东鲍井冬枣市场,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来自上海、四川等地的客户前来收购冬枣。2007年4月,根据形势需要,朱耀东又组织本村及邻村的科技示范户、生产经营者,按照自愿的原则,成立了全市首家冬枣专业合作社—河口区新盛冬枣合作社。建社初期,他组织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生产资料保管制度》《农药化肥使用标准》《枣园分类管理标准》《枣园分类检查验收办法》《枣园管理考核标准实施细则》等一整套严谨科学的规章制度,规范合作社运营,实施统一农资购销、统一生产指导、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和农资原种化、种植订单化、生产标准化、购销规模化、

  经营品牌化、贸工农一体化“五统六化”经营战略,真正解决了一家一户想办但办不到、办不了的难题,有效解决了冬枣种植户与千变万化大市场对接的矛盾问题,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产品加工、运销、服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60户,建立生产基地5000亩,其中发展超市专供绿色冬枣园2000亩,辐射带动农户2000余户,实现了跨乡镇经营。2011年,合作社外销冬枣2200吨,实现收入1400万元。  

  加强科技服务,提升冬枣生产科技水平。朱耀东组织新盛冬枣合作社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狠抓技术培训,聘请省农科院、省果树研究所等知名专家教授为枣农讲解冬枣生产技术,组建了由15人组成的冬枣科技服务队,无偿为广大枣农提供科技服务,及时解决枣农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枣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积极推广运用病虫测报灯、黑光灯、防虫网、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新成果,提高冬枣生产管理水平。定期组织社员之间开展相互交流活动,互相传授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不断加大冬枣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力度,督促枣农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生产高品质冬枣,依托镇冬枣检测中心,加大冬枣生产检测力度,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和激素的使用,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努力打造冬枣绿色品牌,实现优质优价。

  发挥引导示范作用,推行冬枣标准化生产。推行标准化生产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朱耀东积极发挥冬枣合作社的引导示范作用,组织社员接受冬枣标准化生产培训,引导、监督社员进行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在东鲍井、老鸦村建成2000亩无公害冬枣生产基地。东鲍井村冬枣园被定为市、区两级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样板园、超市直采园、精品园等。2007年9月,“黄河口”牌新户冬枣通过由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评审;2009年12月,合作社所生产的冬枣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2010年1月,合作社被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统筹冬枣生产销售,妥善应对市场风险。朱耀东充分发挥冬枣合作社的纽带作用,通过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牵线搭桥等方式,大力发展订单冬枣销售,努力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不断增强枣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他多方联系,先后与新加坡三友集团、上海盛羽中源贸易公司、北京物美公司、山东银座、东营胜大等等大型商场、超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完整的生产销售链,广大社员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有效地规避了市场风险,奠定了冬枣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基础。今年,全村生产优质冬枣1100吨,实现产值660万元,仅冬枣一项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0元。  

  朱耀东像只领头雁,把村民们领上了通向富裕的康庄大道。

  王志雨生财有道

  一般人在庭院里种上几棵枣树,或为观赏,或为尝鲜,也有人是为了年节能吃上枣糕,但很少有人想到用它去赚钱。村民王志雨却靠枣树发了财。他1984年投标承包了村里的10亩枣园,六、七年来认真学技术、抓管理,枣园连年获丰收。1991年纯收入1万多元。王志雨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谈起“致富经”,王志雨认为关键是走好了两步。

  第一步,既种枣又育苗、拓宽生财之道;“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种枣得枣”,忽略了种枣育苗。传统的思维方式打不破,经营的路子也就难以拓宽”,王志雨经营枣园数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单纯依靠“种枣得枣”挣不来大钱,他就放开眼界,另辟蹊径。他发现枣园的另一个优势是育苗,适逢当地大力发展枣粮间作急需苗术,便抓住有利时机,在区、乡林业部门的指导下,他“树上树下一起抓”,“树上小枣红枝头,树下枣苗育满园”,既为附近乡、村提供了大量枣苗,又大大增加了个人经济收入,开辟了一条枣园经营的新路子。

  第二步,“科学技术离不了”。承包初期的原始生产方式,不仅使王志雨吃尽了苦头,而收入也了了。区、乡技术员的及时指导使他深刻认识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王志雨从零开始,干中学、学中干,向林业“专家”学,向书本上学,总结掌握了一整套枣园施肥、育苗、修剪、治虫防病、采摘晾晒的科学管理办法。在他的枣园里,枣苗生长快、出圃率高,枣树长势旺、结果多、果品好、收益高,实现了投入少、产出多的理想目标。王志雨逢人就说,科学技术帮他发财致了富。

  枣经纪“宋永生”

  谈起宋永生,对于新户乡所有的冬枣专业户来说,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该乡东鲍井村一名普通农民的他,从事枣经纪这一行已有7年的时间,就在这7年的时间里,让宋永生积攒起了许多丰富的经验,让他把买枣卖枣的本事练得炉火纯青,谁家的枣要想处理,找到他一准卖个好价钱。不过宋永生做生意有他的原则,按他的说法就是与枣商打交道关键是要讲“信用”。 他说:“做生意得讲究诚信,我做经纪人可不是单单使为自己发财,而是要通过我的穿针引线使大伙共同富起来。”        提起宋永生当上“枣经纪”的经历,还得从2000年说起,当时宋永生在外地做木工,年收入过万元,村里人都非常羡慕。2000年中秋节宋永生回家过节时,当了解到村里许多冬枣树的枣红在树上无人问津,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打听沾化县下洼镇新建一冬枣市场。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只身一人带上一提包冬枣骑自行车赶到新户,乘坐公交车直奔下洼镇冬枣市场。在下洼镇冬枣市场宋永生见到了来自烟台的枣商周老板,他便递上自己带去的冬枣请周老板品尝,周老板连连点头说:“枣的个头挺大,味道也不错,这枣产自何处?” 宋永生激动地说:“这枣是我们河口区新户乡所产,请老板到我们那里做生意。”并当即为周老板画了一幅交通示意图。通过宋永生的软缠硬磨,终于打动了周老板的心,他爽快地答应:“明天我们就去你们那里考察市场”。可不巧的是,第二天正赶上阴雨天,宋永生心急如火燎。当第三天周老板出现在宋永生面前时,宋永生别提多高兴了。在宋永生的热情接待和诚实感召下,周老板实地考察了新户冬枣市场和枣园情况,当即表示与宋永生合作收购冬枣。就在宋永生的带动下,冬枣业在新户乡迅猛发展,当年冬季全乡新植冬枣树1万多亩,原先小打小闹的冬枣种植户逐渐成了专业户,原先单纯靠收购冬枣的“枣贩子”也纷纷建起了冬枣园,形成了“枣贩子+冬枣专业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商贩、专业户、经纪人三赢利的良好效益。        从此,新户冬枣名扬四方,全乡冬枣园由起初的几千亩迅速发展到3.5万亩,分散型的生产冬枣经营模式转变为集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东鲍井村千米长的中心街成了格外繁华的冬枣交易场所。每年来此收购冬枣的有来自北京、浙江、吉林、辽宁、及本省济南、烟台、泰安、淄博、滨州的客商达100多家。同时,吸引太平、义和等相邻乡镇的枣农纷纷前来交易。高峰期,市场日交易车辆达300辆次,日上市量30万公斤,成交额500万元。        每年,有来自浙江温州、四川、烟台等地的多家客商与宋永生合作收购冬枣,其收购量高达200吨。宋永生不仅是新户乡出了名的冬枣“经纪人”,而且曾被区乡聘为新户乡的冬枣技术员,负责新户乡西部上万亩冬枣园的技术指导。

             

                     人物简介

  王成芝  1908年5月27日出生,小学文化,1920年3月沾化县第八区(义和区)老鸦村村民、农济会长;194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地下党);1945年3月-5月在沾化县参军;1945年5月-1949年10月沾化县委任生产组长、管理员;1949年10月-1950年5月在阳信党校(地区级)学习并参加土改队;1950年5月-1955年10月垦利县工会办事员、副主任;1955年10月-1962年2月分别任陈庄油棉厂、淄博四宝山耐火材料厂、沾化县木工厂厂长;1962年2月-1963年4月任利津县工会副主任;1963年4月-1964年2月任利津县酒厂书记兼厂长;1964年2月-1965年7月任利津县工业局副局长。1965年7月退休,1980年10月由退休改办离休,1983年10月29日因病去世。

  王振华  1947年2月5日出生,初中文化,在老鸦读小学,沾化三中初中毕业,1977—1982年沾化县新户盐务所,1988年任河口区武装部建筑公司(后改为河口区第二建筑公司)会计,1992年任河口区第二建筑公司项目经理、队长,带队干建筑工程10余年,2002年因年龄退出建筑行业,现住河口海宁小区,被选为小区业主委员会代表。

  王月信   1963年7月30日出生,大学文化,先后在杏行小学、新户中学、沾化三中(后改为义和高中,河口一中的前身)读书,1987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聊城供销学校仓储运输专业,分配到河口区供销合作社工作,1989年12月任河口区供销社安全储运科副科长,1995年4月任河口区供销社政工科科长(期间1992年8月—1995年7月在山东大学函授大专学习经济管理专业,2000年8月—2002年12月在省委党校函授大学本科学习经济管理专业),2009年12月任河口区供销社副主任,2013年2月调任河口区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

  王月明   1971年3月出生,大学文化,先后在杏行小学、新户中学读书,1992年8月—1993年12月在山东省潍坊供销学校会计专业进修学习,毕业后安排在河口区再生资源公司工作任业务员、记账员(期间在省委党校函授大学专科、本科连读学习经济管理专业),2002年4月任河口区再生资源公司东站负责人,2006年10月公司改制破产单干,现在经营一处废品收购站。

  朱耀东  2009年4月,被东营市河口区人民政府授予“河口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李玉河、王志雨、丁培泉、崔兆礼、李忠明、刘让芝、王和国、张少林、朱耀东。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村长蒋连彬、蒋连举、许殿奎;农业社社长许殿奎;生产大队长许殿奎、王洪智、王朝江、崔兆礼;革委会主任崔兆礼;管委会主任崔兆礼、邢福田;村委会主任邢福田、张新友、王和国、朱耀东、张少林、朱耀东。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