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六合村

关键词:

  东六合村位于新户镇政府驻地东北12公里处,北距渤海11公里;西距沾利河1公里;东到距大头弯西1公里处,距村有4公里;南到中合台田接壤处,共有土地面积5.6万余亩。2015年底,东六合村有居民407人。

  由六个自然村组成到的村子

  东六合村由王家屋子、高家局子、小奇古、小局子、赵家屋子、大奇古6个自然村组成。 

  王家屋子  

  1933年,沾化大王家王金堂在此居住,以开荒种地为生。当时在此居住的,还有一位来自山东邹平的李姓老太婆,人们称之为李老婆子,1963年病故于王家屋子。当年她和王金堂搭伙过日子,因为此地只有他(她)们一户人家,屋子又坐落在路边上,是那些赶海打渔、渔行贩、作买卖人的必经之路,也是他们打尖歇脚的地方。所以人们都叫王家屋子。1940年后,来王家屋子开荒种地者逐年增多,一般来者都先在郭家局子落脚,住个一年半载,期间来回跑着到王家屋子附近开荒种地、捕鱼、钓蚬、砍荆条等。为干活方便,逐渐搬到王家屋子居住,比较早的住户有:无棣县大山镇古家村的张兆文,无棣县大山镇馆里村的穆文栋、徐风义、徐凤巢、徐直臣,无棣县水湾镇的马明胜、马如文,无棣县大山镇马道口村的马云田等10多户人家。到1948年,就形成了一个有近40多户人家的自然村。张兆文任农救会会长,马云田之妻吴玉英任妇救会主任。在抗日战争期间,山东纵队第三旅的八路军、沾化的县大队在渤海湾一带活动,他们经常帮八路军和县大队藏弹药、军粮,做军鞋、救伤员,安顿八路军家属,组织儿童团站岗放哨。(当时的儿童团副团长穆云治现仍健在,已有81岁)。解放战争期间,积极支援战场,送亲人参军。王家屋子当兵上前线的有陈振东;抬担架、救伤员,上轮战营的有邢尊海、刘会文二人。王家屋子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48年9月,同其他五个自然村合并为六合村。

  高家局子(大局子)、小局子

  20世纪30年代初,沾化县一家姓高的地主为看管所圈的荒地,管理在此居住人员,保护种植的粮食,防止潮水侵袭,用土筑起两个大小不等的土台子,上边建有简易房子,大台子叫大局子(高家局子),坐落在王家屋子正北约13华里左右,老黄河古道西边。小局子坐落于大局子的南边,黄河古道西边。距王家屋子约8华里(后来的四区屋子),两个局子相隔约5华里左右。此处是人们下海打渔和做生意的必经之路。也有一些下海捕鱼、钓蚬、砍荆条的穷人有季节性的在此暂住。1935年至1938年居住的较多,邢爱信一家1936年曾在大局子住过。小局子也有住户,但常住户不多,最早居住有沾化县周俊臣一家、广饶县朱纯乐一家。周俊臣的儿子1947年就是在此处参军入伍。周俊臣1948年迁回原籍,后来因此地离海太近,经常受海潮的侵袭和匪患的骚扰。高局子、小局子两个自然村的村民有的回了原籍,有的迁到王家屋子、赵家屋子居住。邢爱信之子邢尊海、邢尊江、邢尊河及母亲和妹妹一家从高家局子搬到赵家屋子居住,朱纯乐一家从小局子也搬到赵家屋子居住。1948年9月,同其他四个自然村合并为六合村时,高家局子和小局子的住户已经很少了。

  小奇古 

  坐落于王家屋子正东,距王家屋子2公里。它因黄河故道东边凸起的地形而得名。小奇古离海近,地形较高,适合人们居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初,小奇古是附近几个自然村居住人家最多的一个自然村。据老人讲,鼎盛时期,小奇古有三、四十户人家居住。来小奇古居住最早的住户是山东梁山的王岐文、阳谷的孟继成、无棣县付山子的付殿荣,河北海兴县的季兆廷、孟宪德、张连发等。小奇古在建国前有30多户人家,10户为一闾。王岐文曾经当过小奇古的闾长,后因各种原因,陆续迁走一部分,特别是1956年至1957年入社时,有的农户带着牲畜、农具回了原籍。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小奇古仅剩15户人家。

  赵家屋子  

  坐落于王家屋子东略偏北一点,距王家屋子约3华里。最早来此居住的是滨县杜店老官赵村的赵明森和他内弟张关忠,取名赵家屋子。在赵家屋子居住的还有马志友、马志文,博兴县的李斗、李升,山东长青的邢尊海、邢尊江、邢尊河,胶东地区的司升全,沾化县的王怀珠、王玉珠,利津县罗镇乡杨家庙的程土洪,广饶县的朱纯乐等12户,赵明森任闾长,到1956年入社时,也迁回原籍一部分。

  大奇古  

  最早居住的有曲阜的孔庆春兄弟几个,还有孟宪德、徐提敬、郭善成、刘克典等人。他们形成了一个自然村。

  1948年9月,政府为适应解放战争需要和反特、反匪形势,巩固地方政权,便于管理,由政府号召,把王家屋子、赵家屋子、大小局子、小奇古、大奇古六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取名六合村。村公所设在王家屋子。张兆文任农救会会长。当时各个自然村并未合并,仍然分散居住。直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六合村成立生产大队,隶属郭局公社。小奇古、赵家屋子两个自然村的村民陆续迁到王家屋子居住,也有少数居民迁到大奇古。1964年清明节大海潮后,小奇古、赵家屋子两个自然村才消失,无人居住。

  1961年秋,大奇古从六合村分出,成立一个独立的行政村。1965年2月,成立郭局渔业公社,六合村划归郭局渔业公社,社址机关设在郭局村;1969年3月,郭局渔业公社更名为海防渔业公社,社址迁到湾湾沟海铺上。1970年4月六合村又划归新户公社,新户公社就有了两个六合大队。邮电局经常将书信报刊送错。新户公社为将两个六合大队区别开来,即以新户公社驻地为基点,将位于新户公社驻地东部的六合大队称东六合大队;位于新户公社驻地南部的六合称为南六合大队。东六合村名由此形成。

  组成东六合村的几个自然村旧址,随着海潮的侵袭和土地开发整理,地形地貌已全部改变,旧址荡然无存。

  村民引以为豪的自然资源

  东六合村有两大资源,一是土地资源,二是海洋资源。

  土地资源  

  据史料记载:东六合村这片土地是1904年黄河在薄家庄西决口后淤积而成的。1904年伏汛期间,黄河在薄家庄西决口,洪水经清边岭、虎滩嘴向西北泻去。当时一片汪洋,也冲刷出了主河道,经义和庄、老鸭嘴新迁户到小河、八海。1917年此主河流在太平镇改道,洪水向东北方泻下,冲刷出弯弯沟、东子沟八海,行水4年。1921年黄河在宫家坝溢水决口后,东子沟、弯弯沟不再行水。1925年宫家庄堵口后,又回故道八海。由于小牟李、流口以北古河道普遍太高,行水不畅。1926年7月14日,黄河在八里庄北决口,自此车子沟逐成了黄河故道。两岸淤积出大面积的肥沃土地。

  东六合村早期居民均为垦荒新迁户。在二十世纪30年代初至50年代末,四面八方的拓荒者相继汇聚到这片肥沃的土地,垦荒种地、下海捕鱼、钓蚬、砍荆条、割苇子,混穷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根据个人的所需选择自己的住地,慢慢形成了六个人口多少不等的自然村落,占地面积5.6万余亩。

  东六合村所属土地,现有地形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北距渤海11公里;西距沾利河1公里;东到距大头弯西1公里处,距村有4公里;南到中合台田接壤处,共有土地面积5.6万余亩,土质有红土、白土和沙土。其中村庄约占地560亩,台田耕地占地2600多亩,其余全为滩涂荒碱地,现已发包出的荒碱滩涂5.3万多亩,均开发建设为盐厂、盐化工厂及海产品养殖区域。

  海洋资源  

  东六合村北临渤海,有广袤的海洋和丰富的鱼、虾、蟹、蛤海洋资源。东六合村海洋捕捞起源很早,20世纪30年代初,一些刚来的垦户农忙时开荒种地,农闲时钓蚬、摸蛤蛎,下旱网捕鱼以补家用, 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东六合村机动渔船保持在36只左右,全村80%以上农户都从事海洋捕捞和浅海贝类的养殖采捕。2015年,全村有渔船24只。

  1986年开始,东六合村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开辟部分荒碱地进行对虾养殖,以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品种和海水利用不断拓展,开发盐厂、虾池、海参池、溴素厂等,2015年底,东六合村开发各类滩涂养殖业和盐厂近5万亩,成为河口区典型的渔业专业村。

  东六合的三大经济支柱

  上农下渔开发利用

  1992年海潮后,农田全部被淹,盐渍化严重,无法耕种。几年后,经过雨水渗透,农田有所恢复,低洼处可勉强耕种。1997年大海潮后,全村耕地全部盐渍化,无法耕种。2002年,全区进行荒碱地开发利用,东六合村在村东开发荒碱地1100亩,按上农下渔模式整理开发,台面水面比例为4.5:5.5,建成台面500亩,投资100万元,进排水沟、进排水闸门、桥涵路等设施配套齐全。村民自愿要地,每亩台面收取200元工程费,其余资金由政府扶持。有的村民拿钱要地,有的村民结合自己的情况没有要地。

  2005年春,东六合村进行第二次农田开发,开发荒碱地1560亩。亦按上农下渔模式整理开发,台面水面比例为4.5:5.5,建成台面99个,台面面积638亩,进排水沟、进排水闸门、桥涵路等设施配套齐全,开发工程全部由政府投资完成。当时,开发的台面分一级地和二级地两类,全村按人口平均分配台面土地,一级地每人1亩,二级地每人一亩。

  经过两次台田开发,全村共有台面耕地面积1138亩,人均台面耕地3亩。

  刚成立东六合村时,全村有耕地3000余亩,种植业一直是东六合村经济的主流。立村初期,垦荒者均以粮食种植为主。黄河改道,淤积成陆,自然植被丰富,土质肥沃,极宜粮食作物生长。但是,当时生产条件和生产力落后,再加上缺乏水浇条件,常年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不高。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东六合村随着集体力量的不断壮大,农业的种植结构也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集体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五谷杂粮合理种植,境内土地宽广,地多人少,但科学种田意识淡薄,一直遵循着广种薄收的传统意识。粮食单产也没有实现实质性突破。

  海洋捕捞

  东六合村海洋捕捞起源于二十世纪30年代初,一些刚来的垦户农忙时开荒种地,农闲时钓蚬、摸蛤蛎,下旱网捕鱼以补家用,那时规模很小。建国后,在计划经济的集体年代,社员只能进行生产劳动,限制进行其他劳动,海洋捕捞一度停顿。二十世纪50年代末,东六合生产大队购置小型木质帆船一只,载重量5吨左右,李宝河任驾长(船长),另配2名船员从事渔业捕捞生产,最早的船员有李文县、张宝岐等人。驾长船员报酬相同:生产队记工分,供应粮食,每人每月补助生活费5元。主要网具为须子网,也叫定址网具,常年在车子沟、哑巴沟子、江沟子、荆条沟子和王家洼垃一带近海插网捕鱼,随着潮汐和风向变化,收河或出海于湾湾沟河内(现沾利河下游),成为生产大队集体副业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1981年,农村生产责任制后,生产大队的小型木质帆船处理给个人。村里其他村民依托沿海的有利条件,开始合伙或个人购买各类机动木质渔船,多为12马力至24马力的小型机动船,个别有50马力的中型渔船,从事海上渔业捕捞,网具由传统的定址网,换成了流动网具,出海作业能力得到很大提高。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东六合村机动渔船保持在36只左右,全村80%以上农户都从事海洋捕捞和浅海贝类的养殖采捕。近几年,因海水污染严重、捕捞过度等原因,造成渔业资源匮乏,从事渔业生产的船只较前所有减少,2015年,全村渔船24只,村民基本成为半渔半农模式。

  滩涂养殖

  经过多次海潮的侵袭,东六合村绝大部分土地腌渍化,几万亩土地成为了只长黄经菜、柽柳和苇草的荒碱地。

  1986年,河口区政府在郭局一带开发滩涂养殖对虾,东六合村也开辟部分荒碱地进行对虾养殖,开发了虾池。1986年冬,首先有村民顾秀明合伙承包了村北集体荒碱地2000余亩,开发虾池,养殖对虾。以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品种不断拓展。2000年上半年,为响应政府招商引资的号召,首先招来无棣县马山子镇田丰安、孟成,呈口镇付发山等客户承包了村北一带集体荒碱地8000余亩,进行丰年虫养殖。是年,又通过河口区水产局招商引资,招来泰国外商于锡林女士,在东六合投资成立了南元公司,承包了村东集体荒碱地2万亩,养殖丰年虫。后因养殖品种单一,市场行情的影响,再加连年遭遇海潮的侵袭等原因,造成经营亏损,无力经营。2004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潍坊小康航运有限公司(现在的东营春兴盐化有限公司),将以上荒碱地全部转包给东营春兴盐化有限公司经营,加上其他荒碱地9000亩,东营春兴盐化有限公司共承包村集体荒碱地3.7万亩。开发盐厂、虾池、海参池、溴素厂等项目。

  2010年底,由振宇水产有限公司法人魏知军牵头,合伙承包东六合村北和黄河古道荒碱地11600亩,开发虾池,建盐厂,合伙人有杨国强、魏知军、王云龙、邢兆义、顾秀明、陈长青6人,共同承包经营。2015年12月,成立东营春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接管原来承包的村集体荒碱地11600亩,合伙人不变。

  2011年10月,大连客户崔家仁承包村北集体荒碱地1500亩,全部开发成海参养殖池,平均亩产海参150斤左右。截止2015年,东六合村开发各类滩涂养殖业和盐厂近5万亩,成为河口区典型的渔业专业村。

  东六合的油坊

  自建国到20世纪80年,当时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各种生活用品都是凭票供应,并且数量很少。如:食用油、有邮票但仅供非农业人口,买布需布票,买俩需粮票等等,民以食为天,而食用油就是不可缺少的,在机械榨油机还没有出现的时代,用来榨油的设备就是木质榨油机。东六合大队村在60年代初为了解决村民吃油的问题,从无棣购买了一套老式木质卧槽式榨油设备,全有人工操作,村民当时利用当地的野生大量黄须菜(也叫黄茎菜)和黑蒿、白蒿,作为榨油原料,通过多种加工工序,加工成精细原料然后榨油,这样解决了村民生活用油的问题,油坊当时也是为郭局、中合、奇古等周边村民,村民来加工打油收取一定的报酬,当时的油坊也成为村集体的一项主要副业收入。

  那些消失的木质榨油机的结构是和榨油的过程用两根直径在60公分以上的榆木,用长60多公分以上的榆木,用60多公分的横梁组成,长方形。横梁间隔4米多,两根梁之间下边镶嵌一个U型的木槽(也叫卧槽),木槽前头下边固定一个盛油的小瓷缸,以备盛油用。

  木质榨油机的榨油过程大体是将磨好的原料用十斤以上大锅(叫蒸锅),上边铺子锅口篦子,上边铺上笼布,放上原料,用大火蒸,待蒸熟后,用菁皮子做成垫子把它放入铁  之中,放上蒸好的热原料,用菁皮垫子把它包好,一层层做成胚饼,装到一定高度后,然后撂倒放进卧槽中,在卧槽的后边,型号不等的硬木楔子(这些子大部分是檀木),垫上  木垫子,用28斤大铁锤,用人工往下砸,然后根据挤压出的间隙的大小,不断更换  木垫子,最后挤到一定程度,不出油为止,这是下边的小缸中就盛满了金黄色的油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70年代初,村里购置了对辊机械,用它来粉碎榨油的原料,代替了石磨,彻底了解脱了世世代代拖着磨辊围着磨道转圈的年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力。

  时间到1977年,有我村生产队购置机械螺旋式榨油带对辊粉碎机一套,从此结束了用木质榨油机榨油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1981年我村村民有陈长福、张春田、吴景元等4人合伙购买了一台液压式榨油机,榨油技术进一步得到了提升,提高了工作效率,黄茎菜至1988年秋因经济条件的发展和资源的匮乏,加之费工费力,从此结束了用黄茎菜种子打油的历史。

  东六合的磨房

  村里石磨谁家购买最早,无可查证,20世纪50年代到1971年,大队购置了粉碎机以前,各家各户的大小石磨不少于20盘。

  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吃粮靠人力抱着磨棍推磨。推磨是一个非常辛苦的活,抱着磨棍推磨转圈,很多人头晕、目眩、呕吐。后来随着东六合大队集体畜牧业的发展,生产小队专门安排牲口给各户推磨,方法是生产队安排会推磨的牛或驴。一般是一个生产小队2-3头专门为群众推磨用,各户抓号,按照抓到的顺序轮流用牲口推磨,推磨时间是早饭后,饲养员把牲口喂饱、饮完水,开始套上推磨,一直推到下午3点,到点必须卸磨,把牲口牵到饲养处,因为不能耽误3点喂牲口,所以那个时期的人们在从早饭套磨到3点前卸磨,磨多少斤粮食基本都有数,到喂牲口时也就正好磨完。这样一直延续到1971年大队购置了粉碎机,安装了机磨房,当时,粉碎机只加工粗粮。1973年,大队购置了对辊磨,加工小麦面粉。

  当时机磨房安装在张兆文老人的宅子上,村里专门盖4间北屋(现孟庆法房子路西边,他老房子的地方),以后根据情况又搬了两个地方。第一个开机磨房加工的人员是吴国文,以后依次为张春田、李宝收、徐宝德等。那个时期大队里没有电,机械动力是12马力S195型柴油座机。机械化的发展大大解放了劳动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延续了几十用人或牲口推磨的历史从此慢慢消失。

  东六合的砖窑

  东六合村曾经两次建砖窑,第一次是在1953年,村里的几个农户合伙建窑,地点选在村西北角,离村子3华里的红土洼子地里。合伙人张兆文、路永礼、徐直臣、孟继成、徐风义等七、八户,利用当地荒洼大、柴草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建窑烧砖,自己用一部分,外销一部分,以此经营挣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当时,从阳信县雇一姓毛的技术员,建砖窑两座,烧制青砖,烧了一年,后因经营不善,青砖的销路不好,以亏损结束。

  第二次建窑是1965年春,为发展村集体副业收入,利用当地荒洼大、柴草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正逢沾化县海防海铺建设需要用砖,销路不愁,当时驻村干部石怀俊(郭局渔业公社税务所所长)倡导,大队领导商议决定,在村东南角建规模能容纳一万五千块砖的砖窑两座。当年建成投产。聘请山东嘉祥县梁宝寺镇人宫兆行和宫宪柱父子俩任技术员(窑把式),所有扣坯子的技工都是他们从老家带过来的。推土、筛土、码砖、装窑、出砖、担水饮窑、烧火等没有技术含量的活,都由两个生产小队选抽劳力干,小队记工分。烧砖用的柴草,让社员去拾,然后交到窑上过称记工分。整个制砖过程全是人工,产品全是青砖,大部分销往海防海铺,当时的价格一块砖3分钱。此窑烧了两年,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开始,大队党支部书记邢尊江被夺权靠边站,砖窑结束。砌窑洞的废旧砖后来被本村学校老师陈景先和邢兆义组织学生作为勤工俭学收入,扒出卖到海铺水产公司,铺设了虾浆池,从此窑址也消失。

  巍巍六合大坝

  沿着海防路一直往北,过了新户镇的东六合村,很远就会看到矗立于大海之中的一道雄伟的拦海大坝,那就是有名的“六合大坝”。 大堤起于海水中,立于海水中,巍巍然像一条雄浑粗壮的锁链,牢牢地把大海锁在了那里。大坝总长13800米,平均高程5米,顶宽8米,动用土方1414500立方米……工程总投资3410余万元。

  这伙人就是东营春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几个股东。他们的名字是杨国强、魏知军、邢兆义、王云龙、顾秀明和陈长青。公司之前,他们只是一个搭伙,一个小组,也有人管他们叫六大伙。以新户镇东六合人为主。2008年他们才动议要办一个水产养殖公司,六个人一拍即合,于是于2009年承包了东六合村的6300亩海滩地,2011年又与河口海洋渔业局签证,争取到13000亩的国有滩涂使用权。因这两片海域紧临渤海,须得修建防潮坝加以防护,他们六人商量后决定,修一条拦海大坝,保护养殖场不受海水的侵害。

  听当事人——东六合村原党支部书记邢兆义介绍说,想着容易做着难。谁承想,在筑坝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出乎意料、难以想象的困难。第一次施工开始于2009年春天,当工程完成50%时,一场大海潮荡为平地,投入的500万元打了水漂。2009年冬天,六人又多方筹措资金,重新鼓起勇气,再次施工筑坝,并且边干边用土工膜进行临时防护,终于在2010年春天完成10000米防潮坝工程。当第二次争取到13000亩国有滩涂使用权后,因这片滩涂比较低洼,属于潮间带,他们又开始了第三次围堰筑坝的工程。这次工程较前两次更难施工,因为海拔高程低,在0.5——1.0之间,正常的潮汐潮落就会淹没工地,施工前必须先在外围打一圈围堰。开始时工程很顺利,就在主体完成后,用混凝土加钢网进行护坡完成70%时,功亏一篑,一场大潮来临,又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将近159万元。

  开弓没有回头箭。海潮退却后,六个人再次走上毁坏的大堤进行修复。为了万无一失,他们花高价买来红砖用混凝土粘合,在临海面一侧依坡势垒砌。大海故意考验他们似的,工程完成了,2012年8月3日台风“达维”气势汹汹的来了,台风裹挟着风暴潮,凶神恶煞向着新修的大堤一次次冲来,除了砖砌的护坡全部损毁外,有的主体工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这次直接经济损失530余万元。

  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六个人再次咬牙抬起头来。他们吸取以上几次的经验,去外地实地查看,并且多方求证,最终做出了抛乱石护坡的决定。这次他们共计买来石头230000余吨,加上毁坏堤坝维修费用,两项又投进去1980万元。

  邢兆义说,大坝千难万险总算筑起来了,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商量来商量去,觉得还是叫“六合大坝”好,一是大坝地处新户镇的东六合村,二是这条大坝是六个人合伙建起来的,倾其了所有,耗费了心血。六合,六合,天时地利人和,这不正是那段海上时局的象征吗?在海洋经济的大合唱中,这种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精神,正是合唱中的主旋律。

  如今,漫步在大堤上,一边是乱石狰狞,一边是黄土平静;一边是波涛汹涌,一边是池塘连片。极目南望,由近及远虾池、参池、盐池、农田鳞次栉比,一直延伸到河口区偌大的蓝色开发区,之上,是华能风电安装的一尊尊风力发电。如果没有脚下的这道锁海的大坝,大潮来袭,一泻千里,这一切的一切都将夷为平地。功莫大焉,大坝;时代功臣,六人。凡来此地者,站在大坝上,听知情人讲述那一个个数字,以及数字背后那一件件惊心动魄的故事,谁心里都不会平静,让谁都不会想到,如此浩大的工程,竟出自六人之手。不说养殖是否成功,不说事业是否有成,单说这道惊天地、泣鬼神的锁海大坝,就足以说明春辉养殖公司的当家人们,说明东六合人在这场战海锁浪的演出中表现得精彩不精彩?唱出的旋律动听不动听? 

  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迁徙

  东六合村这片土地是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淤积而成,从上世纪30年代初,就有外地垦荒者来此开垦这片肥沃的土地,直到1958年建村前,东六合村一带已集聚了上百户人家。那时,人们长久居住安家的意识淡薄,大部分人持临时观点,因此,人员流动性大。东六合村居民人口较大的流动迁出有三次:

  第一次:1955—1958年,在入社期间,迁回老家居住人员和户数最多,据不完全统计有52户200多口人。无棣县水湾镇:路云先、李守仁、路永兰、路来田、路来军、路云治、路云龙、路云端、张学亮、张学端、张学洪、付思良、付思让、付三群、马玉坤、娄风同、王希元、马明耀、马炳勋、张进岭、王玉恒、马顺田、马金岭、路永智、马明信;无棣县车镇:张传汝、王顺、付老头、苏玉贵、李安奎、付殿荣;无棣县大山镇:陈步林、陈相廷、许步銮、张坤正;河北省盐山县、海兴县:拓振山、张连发、季兆廷、季在林、孟宪德、郭文洪、孟宪山、孟宪凯、李如长、张宝娟;山东省梁山县:王岐文、赵金山、李印堂;山东省胶东地区:司胜泉;山东省博兴县:李斗、李升;山东省沾化县:王怀珠。这是东六合村居民迁出最多的时期。

  第二次:1964年春天,因4月5日清明节大海潮,土地被淹没,部分房屋被冲毁,有些村民失去了在此居住的信心,是年春天,迁回原籍十五户,八十多口人:无棣县马家山子镇南0村陈风廷、陈子滨;无棣县常家镇常家村郭文同、郭文奎、郭玉明;无棣县大山镇小吴码头吴德印;无棣县大山胡家道口村胡宝通;河北省黄华县董寿岩;无棣县马家山子镇高田村田三、田五;山东省滨县赵明森、张俊行;吴如动一家迁往东北,杨书香一家迁到新户镇七扣村,高明月一家迁到太平乡。

  第三次:1992年潮灾,村里土地再次被淹没,河口区政府号召全村统一搬迁,但因各种原因,集体搬迁未成功。东六合村居民迁往仙河镇东港村的有七户:张文贤、张春峰、郭庆云、孟广香、张春岭、张发展、周庆常。1997年大海潮后,孟广香、张春岭两家又迁回东六合村居住,实际迁出五户,十八口人。截止到2015年底,东六合村居民为407人。

  迁村  

  1992年农历8月31日—9月1日,受16号强热带风暴和天文大潮的共同影响,新户乡一带遭受风暴潮袭击。当时风力8—10级,因东六合村紧靠沿海,受灾最为严重,虾池被冲毁,耕地、苇场、草场被淹没。是年海上海蜇大丰收,全村家家户户加工海蜇,存放海蜇的池子全部被海水淹没,水产品和其它物品损失严重。潮水过后,一片狼藉。全村村民濒临无法生存之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村两委班子成员支部书记张春峰,村委会主任郭庆云,村会计邢北义积极要求上级政府给东六合村找一个从根本上能解决群众生活生存的办法。上级政府非常重视,组成了由区、乡、村分管领导专门负责的工作班子,多方争取群众意见,决定东六村整体搬迁,当时同意搬迁的户数占90%以上,遂开始进行选找村址工作。选村址用了1年半的时间,几经周折,因各种原因,没能找到理想的居住地。第一次选址在夏镇屋子,因土地纠纷未能落实;第二次选址在庄程路南,仙河镇北一个十字路口西北角,因地势低洼,没有耕地,不适合村民居住而放弃;第三次选址选到现在的东港村,当时这个地方地势比较平整,周围能开垦部分荒地供村民耕种,最后确定东六村整体搬迁到此。可是由于当时上级没有资金扶持,各家各户受灾后经济困窘,在新村址建房有困难,再加上选址时间长,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耕地有所恢复,群众有恋土情结,新村址也不是太理想等各种原因,大部分村民失去了搬迁的激情,1994年迁村时,只有七户迁入新址,有张文贤、张春峰、郭庆云、张发展、周庆常、张春岭、孟广香七户村民迁到东港村,绝大部分村民留在原址。此后,张春岭、孟广香又迁回东六合村,实际迁往东港村居住的村民共五户。

  村办教育 

  1953年,小奇古创办小学,蒋风元任教,为公办教师,校舍简陋,开学初,小奇古、赵家屋子、王家屋子学生都在小奇古小学上学,有学生13人。其中小奇古孟广香、付同志、张凤英、张博文、王现春5个学生,王家屋子董寿岩、穆云治、路永良等4个学生,赵家屋子张俊行、邢尊河、司明芳、朱友才4个学生。后,蒋风元去县城学习,聘任国民党员董新民任教。1955年,王家屋子居民凑钱凑粮建学校,村农救会副会长张兆文带人建校舍,也捐粮最多。当年,在村北建北屋4间,5层砖做根基,土墙、木窗,三明间,一里间。当时是王家屋子最好的房子。里间供老师办公和食宿,明间是教室。小奇古小学搬迁到王家屋子新校舍。建校初期,没有课桌,用土台子搭上长木板做课桌,黑板用几块木板子钉起来充当,学生自带课凳,高的、矮的、长的、短的都有,家中有啥带啥,三根腿的、四根腿的、两根腿的都有。1959年,用长木板搭起来做课桌。木板时间用久了,全部变形。1975年,课桌、讲台、黑板统一用水泥制作。1986年农村校舍改造,购置了标准的木质课桌凳。

  1988年建新校舍,学校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校舍6间,设小学班5个。1998年8月,五年级学生全部到郭局小学就读;1999年7月6日,撤点并校,乡教委主任李炳太、中心小学校长周明泽及乡教委吴绪忠到东六合小学清点资产,当日拉走课桌凳20套和部分教学仪器,本村适龄学生转至新户乡中心小学就读,当时考虑到孩子太小,吃住无法自理,经过村两委、乡教委和学生家长反复协商,东六合村小学生吃住全部在许俊利老师家,由许俊利家属负责照料,给与一定报酬,费用由村集体和学生家长共同负责。

  1989年,东六合村女青年穆本花在村内创办私人幼儿园,当年入园儿童23名,1994年春,东六合幼儿园合并到新户郭局幼儿园。至今,东六合村适龄儿童在郭局幼儿园入园。 

  建国后,曲恒堂、李朝俊、杨书香、赵光岭、王福平、邵才吉在东六合小学陆续任教,1961因生活困难,教师回乡,学校停办,大部分学生辍学,个别学生到大奇古小学上学;1964—1968年,徐宝荣任教;1968年1969年,陈景先、徐宝荣任教;1970—1971年,陈景先、邢兆义任教;1972—1973年,徐安廷、邢兆义任教;1973—1978年秋平奎杰、邢兆义任教;1978年秋—1983年7月,邢兆义、穆本荣任教;1983年7月—1985年冬,穆本荣、李文明任教;1985—1989年,徐宝华、孟庆杰任教;1989—1991年,徐宝华、李宝发任教;1991—1995年,李宝发任教;1995—1999年,教师调换比较频繁,许俊利、孟凡锐、蒋茂龙、张宝兰、李吉燕均曾在东六合小学学任教。

  东六合村小学一直是复式教学,1—5年级,最大规模教师2人,学生接近50人,2个教学班。

  1989年穆本花在村内创办私人幼儿园,后来嫁至郭局村,在郭局村成立私人幼儿园,本村适龄儿童都随之转至郭局幼儿园上学。

               

  村民文化生活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村落刚形成时,居民为衣食操劳,无文化生活可言,仅有部分居民参加中午和晚上的扫盲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居民有了一定的文化生活,但比较单调,只是过春节时,村民自编自演一些小节目,有的扮成小丑模样,敲着锣鼓扭秧歌、逗笑话来活跃节日气氛,当时,村里唯一的乐器就是一套小锣鼓。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国各地搞“三忠于、四祝愿” 活动,六合大队设有“忠”字室,大家学跳“忠”字舞,唱毛泽东语录歌曲,唱革命京剧样板戏,政治气氛非常浓厚,毛主席语录每人一本。学生上课、农民上地干活、开会等都要活学活用毛主席语录。

  1975—1977年,六合大队建有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每年入冬后,以宋荣忠、邢兆义为首,组织村里爱好文艺的青年,进行排练演出,节目有歌舞、大合唱、快板书、三句半、数来宝、革命京剧样板戏选段等,以喜闻乐见、短小精悍的剧目歌颂毛泽东思想。春节后在村里演出,有时到外大队或单位交流演出,曾经到郭局大队、太平公社顺河大队、海防公社造船厂等单位演出。演出舞台就是选一高地,用木杆、竹竿扎起架子,四周用苇箔围起来;用两盏汽灯照明,非常明亮;没有扩音器,没有麦克风,只凭演员的嗓子演唱;演员不要报酬,每晚排练或演出到十一、二点。每年春节过后,六合大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代表新户公社出席沾化县组织的农村业余文艺汇演比赛,均获得好成绩。1977年获沾化县农村业余文艺汇演一等奖,获证书和奖品(一把京胡)。参加演出人员:编排导演化妆:宋荣忠,剧务:张春岭,主要演员有:李文香、王树荣、丁培友、季军、薄纯玉、王树花、孟兆梅等十几人,伴奏:王秀清、邢兆义、孟庆法等人。

  1970年,大队装上有线广播小喇叭,基本每户一个,声音很小,沾化县广播站每天播音三次,早、中、晚各播音一次,晚上广播时间最长,一般到晚九点半结束,广播内容有新闻、革命歌曲或者样板戏等。社员干活回家后,全家都要聚精会神听广播,尤其是天气预报,有线广播是当时人们享受文化娱乐的主要渠道。

  1961年,沾化县电影队到六合大队放第一次电影,影片《红旗谱》。看到朱老钟用铡刀杀恶霸的镜头,把孩子们吓得大哭,跑了一大半。此后,沾化县电影队一般每年到六合大队放映一次。70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新户公社配备8.75毫米小型放映机和自行车式发电机,每个月基本到六合大队放映一次,大队组织青年轮流蹬车发电,不计报酬,年轻人争先恐后蹬车发电。沾化县海防公社有自己的放影队,每个星期最少放3场电影,年轻人和孩子们经常到海防看电影。随着收音机的普及,听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国家大事和活跃文化生活主要形式。

  1988年,村民邢兆义、张春峰、郭庆云购买了上海产“凯歌”牌17吋黑白电视机。电视信号接收由自己树起的高杆装上天线接收,每到晚上,邻居们都聚集在家里看电视,当时正在播出《渴望》《昨夜星辰》,电视信号极弱,收看效果很差,但人们仍然看得津津有味。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各式各样电视机进入农户家庭,逐步由黑白电视换成彩色电视,由小屏幕电视换成大屏幕电视。1999年,村里安装了有线电视前端接收器,家家户户通上有线电视,收看卫星接收有线电视节目。2006年冬,河口区广电局在村里装上闭路电视;2012年,河口区实施农村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对东六合村闭路电视进行了线路和设备改造。彻底解决了电视收视信号弱的问题。

  随着村民对高层次文化娱乐的需求,东六合村建起村文化大院,占地2亩。在院子里,设有多种健身体育器材,有自由活动健身器材、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在室内,设有党员远程教育室,安装12台电视,开展党员远程教育;设有小康书屋,面积30平方米,有书柜、书架、书桌等,藏书1000册,书的类型多为农业基础知识、渔业捕捞和养殖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学理论、文学刊物、农家故事等,成为居民学习和查阅资料的场所,大大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和满足了科学知识的需求,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2013年10月,东六合村投资270多万元,建东六合社区大楼,文化大院从原有的大院迁至社区楼内。村集体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各种文化活动设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村民文化活动。文化大院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其中电子阅览室80多平米,配备电脑15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设备齐全;海疆书屋面积60平方米,图书200种,藏书4000余册,报刊30种200多册,影像资料20种100余盘,并配备专人管理,每周定期开放;科技培训室80平方米,配备内部办公桌椅30套,投影幕布一套;设立了文化体育健身活动室,配备体育器材12件套,建立健全了各种活动制度;老年人活动室50平方米,活动设施齐全,配有扑克、麻将、象棋、二胡、京胡、吉它、锣鼓等文体娱乐器材,做到老有所乐;文化广场面积800平方米,全部硬化。成立了有60多人组成的文艺活动队伍,利用农闲时节扭秧歌、跳广场舞,采取自娱自乐的方式。利用文化大院这一阵地,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倡导学文化树新风,培养村民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文明意识,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深受村民的喜爱。

  渔业习俗

  东六合村紧靠沿海,有史以来人们就养船、捕渔、钓蚬,赶海打鱼的习惯,多年逐步形成了一些独有的渔业民俗。

  在技术不发达的时代,渔民用的木帆船,渔船很小,俗称“小鬼欢喜”。网具也很落后,都是定址网具,如:用于堵沟子的闸网、须子网、张网等。渔船只是在近海和海沟子、河叉子下网捕捞。只有少数大点的渔船到远点的深海作业下张网。农历的三月至五月、七月至九月为最佳捕捞季节。一般是从“雨水”出海至“立冬”季节收网拉坞。进行冬季补网修船,为明年的渔业生产打下基础。

  那个年代,渔船简陋,缺少科学手段,没有天气预报,仅凭靠经验观测天象,把握风暴气候。难以保障安全,渔民祈求安全的迷信思想严重,多少供奉“海龙王”“海神娘娘”保佑。每当春节年五更里,一般都到船前烧纸焚香、燃放鞭炮,磕头祈祷“天神”“地神”“龙王爷”多加保佑。

  出海时,各家鸣放鞭炮,第一次出海一般都吃水饺,祝愿有个渔业好收成。平时渔民出海吃面条,象征顺风顺流,长久安宁。每月农历初一、十五人们烧香焚纸,祭拜“龙王爷”保佑。渔民在海上生产生活忌讳很多:喝酒时要先敬海龙王;在船上不得大步走动;不得倒背手;不得坐在船头上;不得把脚放在水中,以防被大鱼伤害。

  木帆船称“风船”,说话做事“翻”字乃渔民之大忌。烙饼或煎鱼时,不能说“翻过来”,而是说“划过来”,或是说转、调过来。忌器物叩放,如碗、盘、盆、帽子,口均须朝上,晒鞋不能翻晒鞋底,饭筷不能横放在碗上。船在行驶中,遇上大鱼跟踪时要及时向海里抛撒食物。船上如有鸟禽类飞落在船上,要及时喂食,不得伤害,随时放生。

  当时科学落后,渔民为了撑据出海、下网生产的潮汐规律,编成了谚语:叫什么初一十五两明落,半夜上午潮,意思就是在农历的初一与十五这天,潮水的时间为:天明时落潮,夜间12点钟和中午12点时潮水(没有特殊天气时)初八、二十三、潮到上午,落到黑天,还有十七、十八大清潮,意思是这两天的潮水最大。二十四、五乱搅毛,意思是这几天潮落水没有规律,也叫勉流水。

  在农历的十三和二十七做为产戗日,意思是每月十三和十七的潮水有晚水节变早水节,有弱潮水变大流水,这些谚语传承至今仍在指导着当地渔民生产下网捕鱼等规律。

  在船上还有一些渔民引用的专用俗语,如:船只装载前重,叫“前钉”,后重“叫后拖”。装船两边不一样重时,叫“偏杆”。

  为行船安全,让船达到一定的安全吃水度,需在船的最前面的舱里装上一定重量东西,叫“压潮”(有的袋子装上土,有的装上石头块砖等物品,装的东西多少,有渔船的大小和吃水深度而订。目的达到行船安全为主)。

  以前老一辈渔民驶船。船上没有什么辨别方向的仪器,个别大点的船上有一个不太灵敏的指南针,船上叫“罗镜”或罗盘。来辨别方向。大部分是船长(家长)凭借经验和直感印象来辨别方向。所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解放后,党和国家为了渔民出海生产的安全,在各个大一点的进出海河门,安装了几十米高的灯楼子,每到晚上灯楼子上亮起灯光,来指引夜间收海船只的方向,这样大大方便了渔船的收海航行和安全。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卫星导航被各个船只利用,这种灯楼子逐渐消失了。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动力机械船只出现,东六合村的渔船有原来的木帆船,逐步更换成了机械动力船,逐步更换成了机械动力船,有开始的12马力人摇启动,发展到现在的18马力、24马力等有电力马达起动,大大的减少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有原来凭借经验和简单的指南针来辨别方向,现已全部用上了卫星导航,卫星定位等先进的仪器,使渔民出海作业更加安全了。

  网具也逐步现代化,有原来的定址网具发展了流动网具,增加了三层流网,板子网、跨网,大张网、流布袋、地袖、漂袖网、褂子网、三层螃蟹网等较先进的网具。

  多数渔船能到深一些的海域或远海作业捕捞,渔民能及时的收听,收看气象预报。海上作业生产相对安全了,封建迷信的思想在年青的渔民中间已逐渐削弱,陈规旧俗也慢慢消失。

  记忆中的大海潮

  东六合村紧邻渤海,是黄河淤积平原,海拔很低,平均海拔高度只有1-1.5米,特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海潮成为威胁东六合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大自然灾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居住,几十年来,东六合村历经大小海潮不计其数,村民们记忆中危害最大的有5次。

  1938年大海潮  

  1938年农历7月17日,渤海发生大海潮,大海潮之前,东南风连刮40多天,突转东北大风,正值渤海天文大潮期,遂引发了特大海潮,海水飞涨,浪高3.8米,席卷百里,再加上连续七昼夜阴雨连绵,海雨连天,一片汪洋,境域大部被淹,人畜死亡惨重,兴旺一时的郭局一带几无人烟。

  1964年大海潮 

  1964年阴历4月5日,正赶上清明节,东北风10-11级,持续两天两夜,天气恶劣,雨雪交加,引发了大海潮,海浪高程3.4米,潮水侵入内地,顺黄河古道一直到义和庄北。东六合村一片汪洋,因海潮潮水涌上大量浮柴,形成了一道宽100多米,高1米多的浮柴坝,横挡在村北,所以,全村房屋没有进水,房屋无倒塌,但土地全部被淹,大批土地盐渍化,无法耕种,耕地面积锐减。这次海潮后,东六合大队有13户迁回原籍。

  1972年大海潮   

  1972年伏季,正赶上休渔期,渔民大部分放假回家,先是刮东北风,后突转西北大风,引发海潮。农田庄稼被淹,沾化县海防公社大部分物资被冲走,被大潮水冲走的物资在东六合大队的荒洼地、庄稼地里到处可见,渔业大队的七锚木帆船漂到东六合大队西南边的高粱地里。海防渔业队的财产损失最为严重。

  1992年大海潮 

  1992年9月1日,受16号强热带风暴和农历8月天文大潮的共同影响。8月31日夜至9月1日晨,东六合村遭受了风暴潮袭击,风力8-10级以上,村庄土地全部被淹没,虾池被冲毁,各家各户矾制的海蜇被海水淹没,群众损失惨重。

  1997年大海潮  

  1997年8月19日零时~20日20时30分(农历7月17日—18日)受11号台风影响,东六合村遭受了特大暴雨袭击,日降雨量170多毫米,平均风力8-9级,阵风11级以上,正值天文大潮时期,由此引发了大海潮。

  8月20日下午3点以后,海水袭来,浪高3米多,天水相连,防潮坝、道路被冲毁,村庄南北东西一片汪洋,所有土地全部淹没,倒塌房屋300多间,潮淹耕地4000多亩,虾池2000亩有余,苇场5000多亩,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全村一片惨状。幸好8月20日在大潮水来临之前,新户乡党委副书记商桂林冒着狂风暴雨赶到东六合村,组织村两委领导班子和部分党员积极动员群众撤离,特别是老弱病残,必须在潮水来临之前全部撤出去。群众在潮水来临之前赶着牲畜全部转移了出去,所以这次海潮没有造成人员和牲畜伤亡。

  21日,灾情发生后的第二天,山东省副省长邵桂芳和东营市副市长李吉祥来到新户乡,专程到东六合村视察灾情,指导救灾工作。邵桂芳副省长在东六合村救灾现场,对市、区、乡政府领导提出要求,“在上冬之前一定让群众住进新房子”。按照邵桂芳副省长的要求,新户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乡党委副书记商桂林为组长的救灾指挥部,指导救灾工作。指挥部设在徐风村家中,住有10多名工作人员。指挥部积极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开会,稳定群众情绪,商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方案。乡规划办的工作人员对东六合村的村庄道路和宅基地打破原来的村庄模式,进行重新规划,先规划主街,然后再安排宅基地。

  首先测量海拔高程,在原来海拔高程的基础上,房台高出80公分。其他方面,做到三个统一:房台高矮统一,院子占地面积统一(东西长18米,南北宽20米),房子长、宽、高统一,建房的基础由规乡划办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桩放线,要求必须建设高标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房屋。

  报名建房者,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补助标准:每一建房户,无偿补助2间房子用砖,1.4万元左右;水泥4吨;2间房基础乱石,10立方左右。其他均由建房户自己承担。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奋战3个月,在原来一片废墟的基础上,一排排新瓦房和一个个整洁的农家小院,展现在人们面前,群众在上冬之前都搬入了新房居住。全村报名建房者40余户,共建新房屋130间;未报名建房者10余户。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孔庆春、邢尊江、马崇峰、李宝玉、张春峰、张子清、邢兆义、蒋景臣(挂职)、张学亮(挂职)、王云龙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渠开文、陆永礼、徐凤仙、李文福、郭庆云、李宝玉、徐宝荣、张宝峰、李文献、顾秀明、王云龙、吴景元。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