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村

关键词:

  海丰村原址位于丰收河以东1公里处,1935年海丰县(今无棣县)几户村民在此建房。村民为防止海潮入侵,围屋筑堤,人称为海风围子。1950年沾化县灾民村刘金香迁此立村,仍沿用原名——海风围子,简称海风,后改为“海丰”,有丰收吉祥之意。

  1964年4月5日,特大海潮侵入内地,为躲避海潮侵袭,海丰村从原址丰收河以东一公里处向西迁移了1公里。此处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北距渤海15公里处,南邻北李村,东临丰收河,西邻鑫大地盐场。2006年全村实行整体迁建工作,现大部分村民在新户东村文化大院北建房,一部分村民住在华北油田大院,一部分已经住进镜湖社区新建楼房。全村拥有土地8000多亩,全村40户,108人。

  本村村民人数不多,由于自然灾害,生活困难,分别来自多个省、市、县。张义香一家来自无棣县余家乡牛王村;张会丰一家来自无棣县梁王;高胜利一家来自无棣县橙口郭桥;刘振明一家来自无棣县呈口郭桥;刘建中一家来自河南省台前侯庙;郭庆海一家来自无棣县郭桥;康殿明一家来自无棣县呈口;吴学文一家来自滨州市捕兴县小营;李金杰一家来自沾化县冯家镇西二村;杜来芝一家来自河南省台前侯庙。

  经济发展

  四、五十代海丰村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由于北靠渤海,常有风暴潮侵袭,海丰村土地盐碱化速度不断加快,自然条件恶劣。同时,也缺少水资源,生活用于水主要靠挖坑在村南三华里南空取水,靠天吃饭,遇到灾害之年,更是难熬。

  1950年海丰村分为东西海丰村,1964年两村合并为一个村。1957年海丰村成立了初级合作社。荆连河同志任农业社社长,设两个生产队。村民将牲口,农具投入集体,从此结束了一家一户单干的历史,农民称职为社员。1958年海丰村成立了高级社,由荆连河同志任社长。1959年10月改为生产大队。李庆忠同志任生产大队长,专抓农业生产。1961年4月海丰村作为第一分场划为沾化县徳骇河农场。当时的海丰村各种机械设备齐全,海丰村民勤劳能干,生产十分红火。1964年大潮后农场解体,海丰村划为新户公社。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海丰村成立了革委会。刘金香任革委会主任。油田开发建设中,1972年胜利油田在海丰村北面打出第一口义古十八号高产井。1978年海丰村成立了自己的畜牧场,发展起了畜牧业,到1981年畜牧场结束。1981年海丰村成立了管委会,由高士祥同志任管委会主任。1984年海丰村转入河口区。同年7月恢复乡村建制,建立了村民委员会。经土改运动成立互助组、合作社、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海丰村生产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海丰村因地制宜,村民自觉学习科技知识,接受新的种植模式。加之国家水资源极大投入,粮食产量逐年猛增,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足起来。1990年海丰村刘建中、刘建成兄弟二人,盖起了全村第一户宽敞明亮的两处九间砖瓦房。1992年村民高士贵、高士祥、刘振亮、张少之、张义华等户盖起石头做窗的新房屋。1997年风暴潮之后,在村两委领导下,对现有能耕种的盐碱地进行了改造,全村以入股的方式买进了第一台12马力拖拉机。为农业增产,丰收服务。1998年村民张会峰同志自己购进大马力拖拉机一部。同年,村民张义华购进8寸水泵一套,彻底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海丰村部分待产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稳产良田,并在村西,建成两座水库,面积大约100亩,畜水量达20万立方米。

  为了让村里的土地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海丰村于2013年3月23日将3432亩土地承包给政帮公司,发展畜牧业。期限为30年,到2043年3月22日止。租金价格为260元/亩,以后每年上调10%。这一举措让海丰村的土地有了用武之地,获得租金的同时也带动了海丰村的人口就业,带动海丰村的经济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立窑为业,彰显奋斗

  土砖窑从它的诞生到现在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砖瓦工业生产中是广泛使用的一种窑型,目前在农村地区仍在使用。不过,落伍的小轮窑难逃被淘汰的命运,也可能在几年后就难觅它的踪影。

  据刘建忠、刘建仓、张会峰三位老人回忆,20世纪70年代初,附近的胜利油田建设轰轰烈烈,急需大量基建物资,特别砖瓦奇缺。村里人审时度势,为支援油田建设和增加村集体收入,在村主任刘金香带领下,历尽艰难,好不容易筹建起土砖窑一座。都是落荒于此,缺乏技术,开始摸索着烧制了几窑砖,结果全部是次品。刘金香主任只好带着部分懂点烧砖技术青年到处化缘求技,结果是“教会徒弟,师傅没饭吃”,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拼足力气就是为了一口吃的,竞争的意识更是强烈,自身的技艺一般不外露,最后自然是无功而返。还是刘主任脑子活,最后想出了一个在当时来说听没听说过的办法,技术入股。他联合烧砖技术有名的沾化县冯家乡庄科村联合烧窑,庄科村出技术人员,海丰村出劳力人员,年底按比例分成。

  农村烧砖窑集中在春、秋两季晴朗少雨的时期。那时候村里劳力劳作一天记工10分,年底按工分多少分配收入。烧窑的技术有了,但大锅饭的制约了生产量,反正出一天工记10分,劳力出工不出力,磨工怠工现象严重。村里实行了简单的责任制:劳力一天脱生砖坯600块、拾烧柴500斤、往河口运送一趟成砖各记满工10分;如果超额完成任务,将以现金的方式支付。其中,刘建仓老人骄傲的回忆,他是村里脱砖坯的状元。一般人也就能脱1300左右砖坯,除去600块的任务,刘建仓老人能再脱砖坯1700多块,按每块三厘计算,一天还赚到五块多钱,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

  走进土窑场的遗址,顺着窑边的小路登上窑顶,转过烟囱壁墙,立时感到有股热浪袭来。只见宽大的窑顶呈长椭圆型,中间是一管高高的烟囱,窑顶一排排的火门排列有序。烧窑的燃料一开始以柴草为主,这是黄河口新淤地不乏的东西,遍地都是,而且生长茂盛。再后来用小推车往河口胜利油田运送成砖后,再换些煤块或废石油渣再用小推车推回来充当燃料,当然这些燃料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刘建仓老人倒杯水喝了两口,兴奋地回忆着,的确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充实而又精神富足的记忆在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窑门上有火门又叫火眼,通过火眼来观察砖胚子烧的火色。只要开始烧窑,就需不间断地巡查火门,观察火色,及时添加燃料。俗话说,打铁看火色,这烧窑也是这个理。

  窑砖烧的欠火了,砖体就像米糠做的似的,颜色发黄;窑烧的过火了,就凝固成了“琉璃头”,颜色焦黑。这样不仅耗费人力、物料,烧出来的砖也卖不出好价钱。只有窑砖烧到恰到火候,砖的颜色生红,敲击起来叮当作响,声音清脆悦耳,用起来才结实耐用。

  有经验的师傅就凭火色和砖的成色、轻重、声音等来判断烧结时间。何时加火、关火,师傅要做到心中有数。烧窑的一定要十分勤奋、细心,丝毫不能偷懒、分心。烧窑是件出力流汗的苦差事。窑场有三位烧窑工,一天采取三班倒,每个烧窑工负责烧8个小时。无论烈日酷暑,还是飞雪寒冬,都照样烧窑;即便是到了夜晚再累再困,也得打起精神来,一遍一遍地来回巡查,看好火门。

  当询问红砖和青砖的区别是否是烧制材料不同时,几位老人笑了,这就是土砖窑的优和何独特之处了,红砖和青砖材质是一样的,只是在烧制的时候多了一道工序。农村人喜欢青砖,在用土封好窑顶后,周围打好坝子,所有烧窑的工人,集中时间到附近的坑塘里挑水,倒入窑顶的坝坑里,等水慢慢地渗入窑内,浸透砖坯,几天后出窑便是青砖了。

  透过老人们亢奋的笑容和激昂的话语,仿佛看到了窑内的砖胚被烧的通红通红,感到全身上下被炙热的空气蒸烤着。

  风暴潮袭击

  由于海丰村地理位置的原因,历年来多次受到风暴潮的侵害。1964年4月5日,遭受特大风暴潮侵袭,30%的村民返回原来居住地。1977年5月份龙卷风袭击海丰村,多数村民房屋顶被狂风掀掉,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当时的公社党委、管委会发动大家团结互助,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及时从各大队无偿调集解决受灾住房修建所需的檩条、秫秸、麦穰、木料等料物,仅3天的时间,近百间受毁房屋全部得到修缮,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村里历任带头人

  1957年7月荆连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海丰村第一个党员。1958年8月该村成立了党的小组,荆连河任组长,1959年12月党员发展到6人。并成立了党支部,隶属新户公社,新户农场荆连河同志任书记,郭金銮(女)郭文海任支部委员。2015年1月,与西村、盐山合并为镜湖社区党支部,吴治国担任党支部书记。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荆连珂、李金杰、刘学东(挂职)、高胜泉、高胜元、吴学文、邵春光(挂职)。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

  农业社社长荆连珂;生产大队长李清忠、刘金香;革(管)委会主任刘金香张会生刘建忠;管委会主任高士祥;村委会主任高士祥、刘建仓、高胜泉、张义香、高胜元、张会峰、吴学文、高胜利。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