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郭村

关键词:

  麻郭村位于新户镇驻地西部,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处,西部隔潮河与沾化区滨海乡为邻,南与西华村、东与东华村接壤,北与南王村毗邻。

  该村由郭家坝、麻湾井、小围子3个自然村组成。土地面积5000亩,其中耕地面积4000亩,土质主要为沙碱性和粘性土质。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大豆、小麦、花生等农作物。

  2015年全村260户,651人。麻郭村居民均由外县区移居而来,因迫于生计,多数举家迁移或同村乡邻结伙迁移此地,故姓氏较多,共有21个,同姓多源自同地。26个姓氏分别是王、张、李、路、郭、宋、康、修、巴、姜、韩、商、丁、高、刘、林、史、薛、苏、许、朱、任、窦、陈、刁、杨,其中王、张、李、路、修、丁、许、薛、宋等诸姓由沾化县迁入,韩姓由太平乡韩家村(今属新户镇)迁入,姜姓迁自原太平乡北楼村(今属新户镇),宋姓一部分由巨野县迁入,刘姓与史姓由乐陵市迁入。朱姓由江苏省迁入,陈姓由义和镇西韩村迁入,康姓从无棣迁入。

  麻郭源于三个自然村

  1935年,沾化县南集郭姓举家逃荒来到此地,因落居处周围有几座土坝,遂称郭家坝;1938年,现麻湾井处亦有人落居,为解决饮水困难,就地挖井汲水,人称麻湾井;1940年,沾化县黄家村黄荣升迁到今小围子处居住,为安全起见,住处周围筑堤,人们习惯以小围子代指其居。其后落居者众多,渐渐成村,即以小围子命名。后来,郭家坝、麻湾井、小围子这三处各自成村,炊烟相望、鸡犬相闻,成了三个美丽的自然村落。

  1958年8月,人民公社成立,郭家坝、麻湾井、小围子3个自然村合为1个生产大队,将麻湾井、郭家坝村各取第一字组名为麻郭生产大队,自此,麻郭村就这样叫开了,一直叫到现在。

  植棉致富的麻郭村

  熟悉这里的人都说,麻郭村既变又没有变:说它变,是由穷变了富,从10多年前人均收入不足300元的“穷汉村”变成了现在的“千元村”;说它没变,是因为它立足农本,坚持在土地上做文章、下功夫,认准路子、大种棉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以棉为主、棉粮并举的共同富裕之路。

  这条路,充满了艰辛坎坷与曲折。

  要发家  种棉花

  麻郭村,座落在潮河东岸,新户、太平两乡交界处,全村人口较多,耕地也多,因多年干旱缺雨,引水无源,土地碱化严重,耕种困难。1980年以前,村里粮食产量不低,但因背着“以粮为纲”的沉重包袱,群众生活日渐艰难。“棒子窝头吃半年,养鸡打兔换油盐”是这里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全村粮食产量连年猛增,连续几年人均产粮近千斤,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但入均收入却一直徘徊在300元以下,用群众的话说就是“驼子上山——前(钱)上紧”,离富裕还差一大截。有见识的人逐渐认识到种粮只能解决温饱,想致富却是难上加难。头脑灵活的人开经销店、办豆腐房,有了较高的收入,大多数群众仍然致富无门。如何带领群众走一条共同富裕之路成了党支部的中心议题,支委们一致认为:在麻郭这样的偏远小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人才匮乏,资金有限,又没有传统的工副业项目,发展工企业不现实;村里群众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对土地感情浓厚,只要选准方向、引导正确,土窝里照样能抱出“金娃娃”。衡量再三,党支部决定发动群众种棉花。1980年到1981年,村里群众经历了一个从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开始,从村到组沿用行政干预的办法,强行安排棉田面积,受到群众抵制,有人将村免费下发的良种榨了油,也有人播棉带粮种,稀苗时留粮去棉,当年收获了了。第二年,他们汲取教训,一面宣传棉花政策,跟群众算清粮、棉收入两笔帐,一面带头种棉花,秋后的好收成使群众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全村人转变认识,认准了路子。1984年掀起了棉花生产热潮,从此全村棉田面积一直稳定在1300亩左右,棉花成了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占80%以上),1985年全村人均收入700余元,一举摘掉了多年的穷帽子,在经济收入上翻了身。

  靠科学,连年稳产高产

  麻郭的农田多为红粘土质,不耐春旱,播种困难。再加上水利条件极差,前一二年大田直播棉花出苗难、保苗难,成长慢、收获晚,产量低而不稳。为解决这一难题,1983年春,党支部书记王奎丙学习外地经验,率先买来地膜,在责任田里覆盖了1.5亩棉田,经过精心管理,获得了亩产籽棉700斤的好收成,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质量大有提高,经济效益比大田直播高出二、三倍。为了号召群众,王奎丙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组织召开了三次现场会,让群众实地比较:第一次在棉花苗期,当时覆膜棉田的棉苗叶子又嫩又大,颜色墨绿,棉棵比直播棉高出许多,直播棉棵小叶小颜色呈黄绿,象营养不良的病人一般。第二次是棉花盛花期,覆膜棉已是果实累累,直播棉才刚处盛花期。第三次是覆膜棉开始摘拾时,直播棉尚未吐絮,覆膜棉每株成桃率比直播棉多三分之二。鲜明的对照,使大家看到了地膜覆盖的优越性:苗全、苗旺、早产、高产、优质高效益。棉田覆膜逐渐普及,1986年后覆膜棉田一直稳定在1000亩以上。

  “优良品种非用不可。”这个村针对一个品种使用数年即出现产量下降、衣分降低的问题,坚持自己不留棉种、年年更换的办法选用良种,并于1987年开始,在区农委指导下建起了700亩的棉花良种繁育基地,除满足本村使用外,还向区种子站提供大量推广全区和外调。保证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群众的收入。

  “土专家”发挥了大作用。为搞好科技兴棉,村支部、村委会选拔了一些热心棉花事业的初、高中毕业生作为技术员参加区、乡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并通过各种渠道使他们成为专业人才。农忙季节,依靠这些技术员和富有植棉经验的村民举办科技讲座,向广大棉农讲授地膜覆盖、蕾铃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棉花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他们在棉花生产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技术员王桂森,个人承包棉田10余亩,每天早上进田、日落而归,摸索管理办法,掌握虫情规律,一旦有病虫害发生,即通过广播通知全村棉农防治,并详细指导用药办法,成了群众信得过的“土专家”。1986年夏天,正值棉花盛花期,全村近千亩棉田遭受雹灾袭击,棉棵被砸成光杆,不少人认为收成无望,主张把棉花翻掉,改种其他作物,王桂森会同村科技服务小组长宋春青,及时查阅有关资料,然后深入田间、地头,传授遭受雹灾后的管理技术,抢救受灾棉花;通过施肥、整枝、抹芽等管理措施,保住了大部分棉田,并获得了平均亩产籽棉400斤的好收成,使群众减少经济损失十几万元。

  宜统则统  搞好服务

  在棉花生产中,村集体把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全包下来,实行了“五统一”。

  统一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由集体统筹解决,所需人力、物力统一调配,执行义务工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了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的水利灌溉骨架,在水源有保障的情况下,全村农田可在5天内普浇一遍。

  统一购买生产资料。对棉花生产中所需的化肥、地膜、农药、柴油等物资,集体联系.购买,按种植面积分配到户。

  统筹解决生产资金。不少棉农春季资金匮乏,发展棉花再生产无能为力,村里帮助统一申请贷款。

  统一使用良种。每年都由村到乡种子站订购优质棉种,按棉田面积统一分配;自繁良种由村统一掌握发放。

  统一组织棉田灌溉。集体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安排专人看泵护渠,按次序排号浇地,既不误农时,又避免了各种纠纷。每年都能抓住时机搞冬灌,棉田普浇一遍水,为春季棉田保墒打好基础。

  记忆花絮

  民兵建设

  1946年,麻郭村成立了民兵自卫队,共产党员时年20岁的路宝田担任自卫队队长。新中国成立,实行普通民兵制;以村为单位,设民兵队,其中年龄在18-25周岁,政治纯洁,历史清白,身体强壮的,经党支部批准,编为基干民兵,其余为普通民兵。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公社设民兵营,生产大队设民兵连。生产小队设排,排下设班。男16-30周岁、女16-22岁组成基干民兵。当时麻郭的民兵连,基干民兵达150余人。其余为普通民兵。可以说达到了全民皆兵。麻郭大队民兵连设立了3个排,每排50余人。1969年,由李恩德任民兵连连长。大队民兵连配备有“三八”式步枪,“三八大盖”14支。后更换为苏式步枪,1972年更换为“五六”式半自动步枪15支,“五四”式冲锋枪1支。当时枪支可在民兵个人家保管维护,并且都是持枪义务负责。民兵多数是白天参加生产劳动,业余时间进行各种训练、巡逻放哨、治安等任务。因此,全大队多年无抢、偷等案件的发生。至1981年,按中央文件精神,民兵组织进行了大调整改革,精简民兵人数,民兵年龄缩短,18-35周岁。随着我国国防事业和军事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村里的民兵组织仍保留,但枪支上缴,民兵各项训练逐年减少。

  聚贤小学

  1954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普及文化知识、扫除文盲变得尤为紧迫。是年秋,沾化县人民政府教育局决定在现郭家坝(时称聚贤村)建立一座小学,解决该村学生就学难的问题,扩大适龄儿童入学率。

  是年9月,沾化中学毕业的张希晋领受了组建该村小学的任务。学校筹建完全是白手起家。热心的村干部村民在村西段找出了两间流动社(不固定的农业社址)空置的土房子做教室。没有课桌、凳,村民们帮助用泥土、土坯垒起台子当桌凳。不出一日,学校修缮一新,按时开学。当年招一年级新生15人,原出村到西华就读的二年级学生2人,四年级学生4人,全部返回本村入学。学校建成后,被县教育局命名为“沾化县太平区东华乡聚贤小学”,并颁发4公分见方校印一枚。

  学校开设算术、语文、自然、音乐、体育等课,为复式教学。所有课程均由张希晋老师兼任。1958年,张希晋老师随第一批入学的学生升学至东华高级小学执教。聚贤小学调入新教师姓储。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导致的生活困难时期,张希晋老师又回到聚贤小学任教,时设一至四年级,有学生15名左右,仍为复式班。1964年,经济形势好转,因此时麻湾井、小围子、郭家坝亦合并为麻郭生产大队,故上级教育部门决定将聚贤小学和早在1953年与麻湾井、小围子两村结合部处设立的另一处小学合并,名为麻郭小学。

  村里剧团

  1956年秋,为活跃群众业余生活,时任农业社团支部书记的王奎炳,向时任聚贤小学教师的张希晋老师提出了组建村剧团的想法。

  张希晋老师当时刚20余岁,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无一不通,并且热心群众活动,便自告奋勇担当起了导演兼剧务指导,并立即进入角色选演员。

  演员均出自本村爱好戏曲文艺的团员青年,高长生长相清秀被推为反串女角,其他演员由王奎炳、张茂祥、付宪杰、李保安(花脸),乐器李平安、张希晋。

  人员定好了,为解决服装、道具,王奎炳组织团员,利用工余时间割草,采绊子、割荆条(柽枊)等,售卖后换购戏服、道具等,资金不足,再自己动手或求人制作。选定演出剧目有吕剧《借年》、《王定宝借当》等。演员白天参加农业社劳动,夜晚则集中到村小学排练。经过充分准备,是年深冬在村内进行了首场演出。本村及东华、西华等群众蜂排而致观看欣赏,演员唱念作打有板有式,引起阵阵喝彩声。戏团活动两年,后因种种原因解散。

  大队砖窑厂

  1971年春,按照上级关于发展多种经营壮大集体经济的要求,麻郭大队决定建砖窑厂,筹建窑厂的任务交给了党支部原书记路宝田。由于大家都对业务不熟悉,经人引荐,自义和公社聘请到了精通砖窑厂制技术的陈金常作指导。

  砖窑厂选址在小围子村内一片荒地里,该处属沙质有粘性混合土土壤,便于就地取材,降低劳动成本。筑窑座、立窑筒是关键一步,大队既无机械,又无其它设备,推土运砖全靠人工,自3个生产小队挑选出的18名精壮劳力,每天以独轮小推车由低往高一车车将土、砖堆砌上去,最高处达8米,坡陡,开始两人一车一推一拉,到高点时则需4人合作,一推三拉方能将装满载的小车推上去,劳动强度之大可见一般。修筑窑笓子也不轻松,凸起比例要求必须精确,技术含量高,稍有马虎即可导致塌陷,所有劳动付之东流。困难面前,无一人退缩,更无人叫苦、叫累,仅用25天时间,砖窑厂建成。窑建成后又整平,清扫硬化出一块场地晾砖坯用,随即投入砖坯生产。制作砖坯过程亦全靠人工,18个窑厂工人,每人打制砖坯2000余块,每日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

  烧砖用的燃料是最原始的柴草,以每斤0.03元左右价格向村民购买。后期柴草不足,油田用砖便大部分换了原油,用原油作燃料。砖窑根据需求烧制青、红两种颜色砖,因青砖技术难度大,火候、浸水等各项工序都须严格控制,更多烧制红砖,每砖售价0.05-0.08元左右。经过大家艰苦劳动,第一窑3.5万块砖成功出窑,成品砖销往当地和油田,用于社员住宅和油田基本建设,方便群众生活和支持油田建设同时,也给本大队带来了收益。

  随着周边窑厂增多,销路下降,麻郭大队窑厂于1975年秋停工。

  村风习俗

  本村村民多数来自沾化县,故风俗习惯上以沾化县风俗习惯为主流,多地风俗习惯兼有并存。

  生活习俗

  住房喜座北向南,宽敞明亮,改革开放前,受经济条件制约,一般住房建3-5间,多不用梁,屋基砌五至七层砖或石,因当地粘性土质,抗盐碱,无条件住户也就地打墙,不用砖、石,均不建院,房前屋后广开菜园,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住房愈来愈高大气派,一般正房(座北向南)少则5间,多则6、7间配厢房,垒院墙,建门洞兼车库。

  村人饮食结构以馒头、面条、包子、米饭等主食为主,配稀饭或咸汤,一般早晚餐为主食加炒菜,随着生活越来越好,人们饮食结构亦不断向好改变,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讲究荤素搭配,多吃疏菜,水果等付食大幅比例提高。

  生产劳动亦有作息规律,忙时每天三段出勤(早、上午、下午)清早出门下地,至8、9时左右回家吃饭,饭后复又下地,中午午饭加午休1-2个小时,下午劳动至日落方归,此种作息方式一直沿用至1983年本村土地承包至个人为止。土地联产承包后,各家根据土地距村远近、上学子女就餐时间,各自调整出勤时间、规律。

  春节习俗

  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是延续不变的主要习俗。旧时一进腊月,村中即开始弥漫年味,家家拿出积蓄赶年集,一般逢集必赶,今天买鞭炮,明天购年画,最后集日(一般在腊月二十五天)买菜、买肉,实在筹不到款赶前面集日的,则赶腊月最后一个集(腊月二十九、三十)人称“穷汉子集”。改革开放后生活条件向好,人们已经不再在春节时段集中改善伙食,故进腊月后赶年集的忙碌喜悦气氛不复存在。过腊月二十三——俗称辞灶,是村人共同的习俗,这一天家家彻底清扫卫生,连盆盆罐罐都擦得铮明瓦亮,蒸年糕或买糖瓜(带有粘性的糖块)祭灶,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至腊月二十七、八,家家开始忙碌,蒸馒头、包子预备过年主食,腊月三十这天下午家家贴对联,对联内容不断演变,彰显时代色彩,改革开放前门口多贴“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破四旧,交四新,勤俭持家”等等励志对联,改革开放后门口对联一般换成“迎八面春风”“纳四季来财”“家门兴旺”“万事如意”等,初一讲究早起吃饺子,放鞭炮,饭后结队成群,到长辈门上拜年。初二时兴走亲戚,一般是新婚夫妇走娘家,大些的孩子走姥姥家或走姑姑家。正月初五村人谓之“破五”,多数人家在这天包饺子吃,称为“提小人嘴”,希望借此避免口舌是非。正月十五是大节,俗称三天十五两天年。正月十四至十六,家家张灯结彩,上等的人家挂马蹄灯(抗风、抗雪灯),一般户挂纸糊灯笼或点蜡烛照明。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家家门口悬以电照明的大红灯笼。主食较之春节更丰富多彩,除去包子、馒头,手巧的主妇还蒸象征安宁的鸽子,象征财富的刺猬。夜晚华灯初上,孩子们成群结队,打灯笼或手捧背点烛火的刺猬,走门串户,口中念念有词:“刺猬刺猬拱拱门,往家里驼金和银”。而今这些旧俗已不复存在,孩子们更喜欢趁节日有闲,坐在电视机前或电脑前,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或玩游戏。正月二十五村人称“填仓日”,旧时此日前一天,待鸡上窝后,人们习惯在院内,以草木灰划圆圈,中间抓放各式粮食,二十五一早把鸡放出看鸡先抢吃哪样,俗称打囤,鸡先吃哪样预示哪样丰收。这一天家家把过年后剩余的食物一应端上桌举家大吃一餐意味着一个春节彻底收尾。

  婚丧习俗

  结婚:1966年前,男女成婚时兴男骑马女坐轿或马车,鼓乐班子,一路相随,吹吹打打,新郎上身十字佩红,胸佩红花,新娘头蒙红盖头,入洞房后方能由新郎以称杆挑下。男家一般庆祝三天,广宴宾朋。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旧婚俗被破除,至止1980年,男女结婚近者步行(文革开始后第一对结婚的是同村青年,新娘步行跟随新郎到婆家,小学校组织小学生,敲锣打鼓,送至门口,热闹非凡)。远者则派出自行车队,男家六辆迎娶,女家六辆相随,打头阵车子,一律插红旗,自行车队绵延不下300米,彩旗飘扬车轮飞转,排场至极蔚为大观。1981年至1990年,自行车做为迎亲交通工具已成为历史,婚车换成了拖拉机,吹鼓手复现迎亲队伍。1991年后,迎娶新娘换成了汽车,且汽车档次不断攀升,2015年时迎娶车辆中已有宝马现身,其他程序被简化,所有客人一天待完,以适应现代的快节奏。

  丧葬:建村至1975年,人逝后,丧主门口贴白纸以示人,孝子等晚辈穿白鞋,孝衣,烧香,焚纸,磕头,路上逢人即拜谢,丧期三天,死者以苇席卷裹掩埋;1975年—2000年,逝者须按丧葬改革规定火化之后以木棺材葬之,孝子摆酒席以谢乡邻亲朋,其他同前;2000年后,村中成立红白理事会,丧事程序按理事会规定进行,并受村民和村两委监督,丧期改为一天,不准用棺材,孝子不封白鞋,不穿孝衣,不用吹鼓手和随葬品,不喝酒,不上好烟,丧主只需以大锅菜招待帮忙乡邻,体现了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新风尚。   

  古道热肠的麻郭人

  麻郭村人均系移民而来,虽多数非亲非故,但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养成了团结和睦的良好风气。村民刚移居此处时大多生活拮据难以糊口,住处简陋,多以篱笆围墙,无院甚至无门,一向夜不闭户,即无盗,更无抢掠之事。困难时候相扶相助,一家有难大家帮扶,许多新迁移此处的住户,无处栖身,乡邻主动腾出本不宽裕的房子,没有吃的村人这家一把米那家一碗面,帮其完全安顿下来融入新生活。

  麻郭村人古道热肠乐于扶弱助危。“文化大革命”那段岁月里,一些并非居住麻郭村的外地移民,或遭不白之冤,或有其他缘故,不能回迁原籍,有的沦为无户口“黑人”失去口粮难以为继,麻郭村人不受条条框框限制,排除种种干扰,把这些谋生无计的亲朋好友接纳进村,使其享受正常公社社员待遇,帮助他们度过艰难岁月,至到问题得到解决。

  麻郭村人正直淳朴,重情重义。从立村至今80余载,村人互敬互谦,相处融洽和谐,除去那些生活放荡、趋炎附势、偷盗抢劫之人之事为人不齿,任何事情乃至错误都被大而化之,宽以待之。历次政治运动中,不论是“反右打老虎”还是文革斗“当权派”“坏分子”村人只作过眼云烟,往往会上是批斗对象,会下仍是座上之宾。

  从境内解放始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村民以朴素的感情,悟出一条最简单的道理,中国共产党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共产党所有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所以几十年中,无论是土地改革,走集体化道路还是实施生产责任制,村民均毫不犹豫按上级指示不遗余力投身其中,即是在1959-1961年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的艰难岁月里,全村群众都不折不扣服从上级安排,踏踏实实遵守统购统筹政策,从没想到过“多吃多占”“瞒产私分”。

  麻郭人吃苦耐芳,踏实肯干。麻郭村土地虽多数贫瘠,沙质土壤不保墒,粘性土壤不保苗,麻郭村民不安于现状,不断靠艰苦劳动改善生产条件。集体时组织社员将粘土地里运进沙土,沙土地里掺上粘土,冬春闲时修沟挖渠,使大部分土地旱能浇,涝能排,粮食产量稳中有增,1973年上纲要,1976年过“黄河”,麻郭生产大队多次被评为沾化县“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

  麻郭村出了个艺术大师

  刁望平先生,1967年出生,现任“香港国际艺术家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授。1996年6月24日,蒙特克尔国际艺术协会授予《轮宇生灵》蒙特克尔艺术金奖,并授予刁望平先生国际艺术联合会青年艺术大师称号。

  刁望平先生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后进入法国当代超写实油画艺术家 “克劳德.伊维尔油画艺术技法研修班”学习;1990年作品《暖暖的冬日》在山东省首届青年美术新作展中荣获一等奖;1991年6月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1992年9月作品《两个时代的边缘》《外面的世界》两幅入选中国油画藏品大展赴香港展出;1993年参加“中国名人油画邀请展”“国际青年邀请展”“中国油画双年展”;1996年6月 作品《轮宇生灵》参加挪威“Monkter International ArtsAssociation”油画艺术展并获金奖;1999年10月作品参加“中共致公党书画艺术展”。

  个人代表作品有《秋谷戏雀图》《牡丹》《禅静图》《梅简》《白菜蝈蝈》《回声》《黎明到来之前》《大漠黄昏》《门头沟印象》《黄河壶口》《暖暖的冬日》等。作品曾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齐鲁晚报》《大众日报》《美术》等杂志和报纸上发表。

  刁望平先生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艺术的热情和执着,在父亲的督促下每天习练书法,有时也会跟在村里画墙画的艺人后面偷偷观看。那时的他已经显露出超人的悟性,一边听评书,一边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画出他脑海中的连环画《岳飞传》。他曾偷偷离开家徒步往返两百里路买回油画颜料,在素描纸上开始对欧洲写实绘画大师们的临摹,只可惜在他离开家乡后,这些承载着他年少时憧憬和理想的画稿无法再找回。

  人物名录

  黄守玉  1924年出生,1945年入伍,1947年过长江南下时牺牲。

  刘杰民  1947年牺牲。

  王奎炳  1933年6月出生,1962年7月入党,小学文化,于1950至1961年任麻郭村团支部书记,带领团员青年利用劳动之余割草、采绊子,自筹资金办起村剧团,农闲时组织演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1958—1996年,先后担任麻郭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党支部副书记。任职期间,带领群众从改变生产条件入手提高粮食产量,兴办各种副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1976年麻郭大队被评为沾化县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1988年率先在全区引进种植良种棉“86”系种子棉,使每亩增收籽棉100斤以上,增加了群众收入,也大大提高了群众种棉积极性。1985年、1990年王奎炳连续被推选为山东省第七、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路宝田、王奎炳、王洪琪、郭立平、路来国。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王奎炳、路永德、闫长泰、路宝田、郭立平、朱春清、路来国。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