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合村

关键词:

  兴合村位于新户镇政府驻地东10公里处,北距渤海10公里,东距沾利河1公里,南距官庄村1公里,西距原黄河故道500米。全村土地面积9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3800亩,村庄面积880亩。全村土质属沙碱性和黄粘碱性土地,主要种植作物:棉花、玉米、小麦、大豆、花生等农作物。

  2015年,全村367户,1133人。主要有董、周、陈、赵、郑、屈、孙、张、李、王、商、尚、马、钱、武、刘、公、高、代、魏、孔、范、韩、曹、孟、邵、郭、樊、吴、薄、杨、邓、云、吕、徐、许、宋、黄、祁、牛等姓氏。

  村庄的形成过程

  1928年春,由曲阜县皮韶仙为计生所迫逃荒过来落此处,此人性格活泼,为人和善乐于助人,后由他介绍,又有部分人投靠他来此垦荒,坐落位置,现村办公楼东南,北大街100米处,住的是半地上、半地下的地屋子。因皮韶仙来的最早,后又有几家皮姓兄弟投靠他来,一时间皮姓人多,所以,人们管这里戏谑为皮子窝。

  1929年河北省盐山县云树芬和外号叫陈大胡子等人前来垦荒定居,故起名叫盐山屋子。1930年春嘉祥县张楼、王集村村民张大燕、王利伟为计生所迫扶老携幼经村西黄河故道坐船来此垦荒种地,建地屋子,后又有很多户前来投奔,因居住于中合堂村西南,故称西南屋子。1945年成立村公所,正式成立行政村。当时村已成立组织,第一批党员叫刘兴合、曹修连,刘兴合是第一任指导员(书记)。

  据村里老人们回忆,1948年由皮子窝、盐山屋子、西南屋子三个垦荒居住点统一取名字时,改叫“兴合村”,一是取字面的吉祥之意,二是刘兴合是兴合村最早的村干部,以他之名作为村名,也是对他的一种褒奖。

  兴合村成立若干年后的1966年,北官庄村也并入兴合村。北官庄也有一段历史了,从1928年垦利县官庄村官姓村民就来此垦荒种地,种地屋子形成了一南一北两个村落,南边的叫南官庄,北边的,叫北官庄。并入兴合村的是北官庄,南官庄单独成村。1968年兴合村划归新户公社,1984年随新户乡划归河口区。

  发展历程

  建村初期,生产条件各方面都比较差,农作物种植单一,主要作物为高梁、大豆,主要靠人工使用钩、锄、铲生产。靠天吃饭。生活方面缺少水源、缺衣少穿,靠挖水坑取水,没房屋居住,只能依靠挖地屋子遮风挡雨。遇到自然灾害,只能靠挖野菜充饥。

  1958年“大锅饭”开始,兴合村分3个自然生活点,一直到1959年结束。人民公社成立后,兴合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有7个生产小队,每个小队以发展有马、牛、羊、大车。1966年组织村民大搞植树造林,当年造林2000余亩,主要有槐树、桑树、榆树、枣树、苹果树等树种。1975年3月积极响应沾化县革委会发出的农林牧渔其发展的号召,种植桑树1500余亩,保证了全年养蚕不间断,后多种原因停产。掀起了畜牧养殖热潮,建立起养猪场、养羊、养牛场当年猪存栏达170头,羊1200只、牛150头,由当时民兵连长郭立祥负责发展成为多种经营规模。任命王端桥、张正福为厂长投资建成大型窑厂、瓦厂各一座,产品远销黄河南北,村无无外债。为扩大规模1976年村里大搞工业生产,扩建窑厂7处,年产砖100万块,实现村集体收入10万余元左右。20世纪60年代后期村两委为改善生产力的发展,积极向国家申请无偿投资75型东方红链条式拖拉机,后村集体又自费购买了50、30轮式拖拉机。1980年该村又建起大型窑厂一座,1982年该村村民云勇、马帮岭共同筹资5万元,建酒厂一处,当年产值12万元,利润8万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全面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原来7个生产小队组织形式,1980年开始分田到组,每个小队分两个生产小组,全村共14个生产小组,工具共同使用,为完善生产力、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完善,1981年全部分田到户,以户为单位的种植方式,每户自费购置生产工具、牲畜及生产设备,村民高忠付自费购买了4马力浇地机具(1990年),尚吉成自费购12马力轮式拖拉机(购生产队分开后处理机具)。

  1998年河口区水利局为周围几个村庄用水困难的问题,在村后建成中合堂大型水库一座,解决了浇灌土地的困难,同时国家投资建设了水利设施,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配套设施,粮食产量猛增。2003年该村利用地处黄河故道优势,发展棉花种植,开挖台田260亩,开发“上农下渔”台田工程,2005年国家投资1000万元进行农田开发,使原黄河故道5000亩洼地荒碱地改良成良田,2006年底,全村棉花种植面积3000亩,创产值270万元,仅此一项收入人均2700元,人民生活水平一年一年富足起来。近年来村两委组织部分村民去外省、外地参观学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全村有个体工商户20户,从事人数达120多人,主要集中在经销、餐饮业、养殖业等行业。

  被淡忘的避水台

  作者来到兴合村采访,一提到村落记忆,村民总是很沉重地谈到村子的历史和逃荒的苦难,因为早年为活命不远万里而落难于此不毛之地,其辛酸坎坷程度可想而知,在几辈人的心中确实无法淡忘的。于是,采访者自然也会被感染,沉浸其中,生于斯,长于斯,几乎是相同的经历,让彼此唏嘘。一路走来,一路写来,再回味一下,几乎是雷同相似的内容,大有无可奈何的感觉,只好挖空心思在村民中另辟蹊径了……

  作者想起早时此地的避水台,这倒引起了村民孟兆良的注意。在被采访者群中年龄小一些,对过去的历史似乎有点茫然,没有过多的话语,倒是避水台让他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

  避水台是过去黄河下游的村子里地势最高的地方,现在虽已失去了作用,但仍然是老人们津津乐道的去处。

  鲁北平原小村庄都有避水台。这儿没有过多的人家,全是土坯垒砌的房子,和旁边那条弯曲的黄河故道里的土一个颜色,到处是黄茫茫的一片。早先这儿也是黄河的径自流过的地方,浑浊的河水滋润着岸边的人们,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漫漫无边际散漫的黄沙土上执著地耕耘着自己的绿色的希望。

  虽然现在的黄河温顺地躺在广阔的平原上,两边高耸的大坝已牢牢地禁锢着它混黄燥动的身躯,失去了往日那不可一世的势头。可是在过去,特别是解放前,黄河下游是没有成熟的水利设施的,失去了约束的黄河是随意的,一天天暴虐起来,于是“三年两决口,十年一改道”,两岸的人们苦不堪言。

  每年雨季,黄河开始躁动不安起来,它若咆哮起来,会冲毁两岸堤坝,滔天的洪水席卷着人们的梦想一起冲向大海。人们不甘心这来之不易的家园,不忍背井离乡,于是人们采用了最原始的办法,在村里磊土高台,建成了一种经济适用的避洪建筑设施——避水台。每当洪水漫滩来袭时,人们便携儿带女奔向高台,任凭周围洪水肆虐,台上的人倒是心安理得起来。因为这时人们早就在台子上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支起帐篷,垒起锅灶,炊烟袅袅,照样吃饱肚皮,即使困于此月余,照样是梁丰柴足。高大广阔的平台早就被夯实了,再植上茂密的树木,任凭洪水如何侵蚀涌撞,避水台在洪水中岿然不动。林下再开几块菜地,台上避水的人们倒时还能吃上可口的饭菜。等洪水退了,人们便走下高台,去清理被洪水冲毁的家园,不久就又会矗立起一个个倔强的土坯房,依然和黄河泥沙一个颜色……

  后来,黄河在人们不屈不挠的治理下,驯服成一条安澜平静地流入大海。避水台渐渐失去了它的作用,村里看中了它土质的肥沃,把它全部开辟为菜地和瓜地,种出来的蔬菜新鲜嫩绿,结出来瓜果如蜜似糖。这儿却是孩子们欢乐的天堂,每到放学,疯似地跑到台子上,干着自己欢愉的游戏。农村的孩子皮实,天不怕地不怕,只要有机会就使劲地捣蛋。碰见有个骑自行车的小孩过来,便一拥而上抢下,几个人连拖带拽把车子弄到高台上,依次骑上顺着坡势往下溜车子,那速度就像箭一样冲下高坡,如果刹车不及时,不但车子摔出老远,而且人也摔得鼻青脸肿。即使这样,仍全然不顾,爬起来照样我行我素,这可苦了旁边骑车的孩子,哭得昏天黑地。调皮的花样多的是,也有在陡立的坡壁上掏洞的。人多力量大,几个小家伙不一会就会掏出深深的大洞来,直掏到台子上的树根底下,稍一处理,台上一棵硕大茂密的树一夜之间便凋零了。气得看树人拿着小棍满街追赶着那些嬉笑着调皮蛋,咯咯的笑声瞬间满了大街小巷。

  再后来,人们开始在避水台取土,运回家垫地基、盖房子,慢慢地台子变小了,没了,只剩下几棵沧桑扭曲的老树依然矗立在一个个小土堆上……远处,在树林掩映下,整齐有序的院落、宽敞的马路、漂亮的路灯、生意红火的街市,融入了太多城市元素的村子,早已冲淡了那儿时爽朗的笑声。风过,那扑面而来的喧哗,搅动着那几棵老树彷佛晃动起来,影影绰绰,一树小鸟扑愣愣地飞起来了,顷刻便无影无踪……

  狐仙台的传说

  据村民孟兆良回忆,生长在海边,对海潮的印记有点司空见惯的感觉,但对能殃及到村民生命的大海潮还是记忆犹新的。

  生长在这片退海之地,最初的感觉,就是草多,茂密而没人。所以蒿草中活跃着各种动物,这些生灵也锤炼得异常精明,自然也孕育出了很多神奇的传说。以白貔子最为传神,身形似兔,而又比兔较为粗壮,身体大于猫小于狗,比狸子大,能吃猫、狗;据说也有吃小孩的先例;常筑穴于土岗,有几个出口,性狡猾。传说常在路边迷惑人,使人看不清路,而至迷路,即便是熟悉的路亦如此。所以人们痛恨此物,猎人冬季留一洞口堵住其他洞口,在洞口用火烤辣椒将其熏出捕捉,现已绝迹。再者是狐狸,没有恶名,据说这种动物能修炼成仙,并且嫉恶如仇,只要相安无事,它还可能帮助人们。

  1964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北风呼啸,雷声震天。人们没见过如此恶劣的天气,早早胆战心惊地躲进屋里。还是有胆大的老人,出门观察天气,结果发现北边的天空黑压压一片,风中传来闷雷般的响声。懂“海气”的人明白,这种声音是上大海潮的预兆。

  不大一会儿,村子里就进了海水。村里乱了起来,开始慌不择路,但是天黑,也不知道向何处逃难。老人都懂得,海边居住的人遇见海潮,要么原地不动,要么逃往高处。可是海水越来越多,即使再镇静的人,也开始乱了分寸,但又无计可使。

  正在人们孤立无缘的时候,村中大路上嘈杂起来,朦胧中人们看见有一片白乎乎的东西穿过。胆大的人靠近一看,原来是一队狐狸和貔子。这些动物本来是俱人的,今天反而旁若无人地走着,还有让人惊奇的地方,凡是它们走过的地方没有或很少的海水。

  还是村里老人清醒,号召村民跟它们走。人们也不说话,生怕惊动了它们,悄悄跟在后面。不久来到了村子东南角一个杂草丛生的土岗停了下来,人们也停了下来,后面的海水也涌进了村子。人们这才发现村边还有这么一处宝地,大水围困了两天两夜,人们和狐狸也相安了两天两夜……

  海水退后,狐狸和貔子们悄无声息的消失草丛中,人们也回到村子里。后来人们听说村东南地势较高的刘家坝村(因为这次海潮,村民后并入兴合村和中合村)被海水冲没了,还有一个人在海水来的时候躲在麦秸垛冻饿而死。

  人们感激狐狸的恩情,又恶于貔子的恶名,便把此地叫做“狐仙台”。

    人物简介

  王延华  1945年参加工作,1947年牺牲。  

  王端平  1958年12月出生,1975年9月参加工作,198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胜利石油管理局首席专家。

  郭恒振  1967年参加工作,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退休,小学高级教师(副高)职称。

  王庆华  1971年1月参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离任于河口区交通局局长、党组书记职位。

  王庆来  1974年12月参加工作,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江汉油田武装部政委。

  王庆臣  1981年参加工作,中学高级职称。

  董丙亮  1982年参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东营区派出所所长。

  李元庆  1963年9月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嘉祥县梁宝寺镇副镇长。

  王端吉  1966年3月出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河口区财政局局长。

  吴向阳  1966年7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东营市教育局职教科科长。

  高忠岐  1970年10月出生,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河口区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杨吉军  1991年参加工作,199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东营区国税局副局长。

  樊纯金  1994年7参加工作,200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副教授。

  王国锋  1994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河口区财政局副局长。

  樊纯银  1996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加入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新户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王兆伦  1996年参加工作,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纪委纪检监察一室主任。

  王雪锋  1996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河口土地局副局长。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王端桥、张明记、高守森、云玉胜、高德元、曹务金、李元明。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村长高登营、王端桥、王士文、商希汤、陈松林;农业社社长王端桥、王维俊、陈松林;生产大队长王维俊、高守森、陈松林;革委会主任高守森、张明记、云玉胜、王端桥;管委会主任张大珍(病故);村委会主任张大珍、曹务金、黄令来。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