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行村

关键词:

  杏行村位于新户镇政府驻地东南2公里处,北靠鸦新路,南接东鲍井村,东距九顷村1公里,西距新户水库1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000亩,其中耕地面积760亩。近几年来,村里大力发展冬枣、棉花生产,现已成为新户镇典型的冬枣生产专业村。

  2015年,全村109户,311人。主要有马、王、宋、张、邢、李、崔、许、康、任、牛、孔、郭等姓氏。

  1919年沾化县杏行村王新田迁此居住,取名杏行屋子,简称杏行。1958年与东鲍井村合并,命名为杏行村。1986年春,又分为两个村,即杏行村、东鲍井村。

  地瓜年代的遐思

  作者和村里许云科、李传新、马文成三位老人谈起往事时,说的最多是艰苦岁月里人们艰苦过活的时光,也就是围绕着一个“吃”的问题,自然谈到那时普遍而常见的食品——地瓜。老人的眼眸里闪烁的是依恋和兴奋,没有一点儿摒弃和厌恶……

  地瓜是20世纪50—70年代广大农村的主要口粮,被称作保命粮,农民一年四季天天吃,不少人吃够了地瓜,发誓一辈子不吃也不想。因为那时农村每户家庭一般五六人、甚至十几口人。农民耕种农田靠镢刨锨挖小车推,地里缺肥少水,粮食产量极低,加上没有副业收入,家家户户十分贫穷,缺食少衣短烧,经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那时每到逢年过节,人们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和米饭。每顿饭烀几个(玉米面饼子),也得先尽着上地干活的大人整劳力吃,小孩和妇女有时能吃到一小块就不错了。孩子和女人只能以吃地瓜为主,绝大多数孩子是吃地瓜长大的,被戏称为“地瓜孩子”。提起过去的贫穷地瓜年代,人们无不心酸难受。   

  地瓜分春夏两季栽植。春天谷雨季节栽地瓜,用的是温床畦育地瓜苗,叫春地瓜。有时还用整个地瓜当母子种地瓜,叫窝瓜。夏季割完小麦后栽的地瓜,叫半夏子地瓜。夏地瓜栽植时,或用地瓜芽或剪一截春地瓜蔓当苗。地瓜的品质:窝瓜大、淀粉多还有面儿;春瓜个大、淀粉和面儿次之;夏地瓜则个头小水分大一点。地瓜即地下的块根,一般为纺锤形,圆形、长形等,外皮土黄色、紫色、红色、偏白色等,大的一个半斤至一斤多,小的半斤以下。地瓜瓤有红色、白色、紫色、桔黄色等,红瓤和黄瓤的甜蜜,但是白瓤的蜂蜜罐地瓜,也是甘甜上品。

  栽地瓜时,要将田地泥土耕松耙细,然后开沟施足基肥,用牲口拉犁或用镢头打成一趟一趟高30公分的胖胖地瓜垄。垄打成后,拿着地瓜芽子(地瓜苗),按八寸到一尺的距离,一墩一棵地栽插在垄上。栽地瓜芽子时,每棵特意用手在垄顶压出一个拳头大的泥窝儿,以便浇水。然后挑起担丈水桶,大老远从水库或沟渠挑水,用水瓢舀着浇进地瓜窝儿。等水渗下去后就码窝儿,码窝儿时要用手捏提一下苗芽,让根须顺直利于生长,再用双手捧泥将苗窝埋好并扶正瓜苗。地瓜栽好后,过个半月二十天,就扎根长出地瓜蔓子,过一两个月,地瓜蔓就庹得老长,有的一丈多呢。蔓子上的瓜叶,有着10至30公分细高的绿梗,叶子互生,宽卵形,地里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夏秋生长期间,要进行锄草、扶垄、翻蔓、浇水等管理。经过春夏的生长,垄里的地瓜块根膨胀,大地瓜能将瓜垄撑得笑开了口子,亩产1000——2500多公斤不等。

  地瓜,到九秋十月了叶梗被霜打蔫了才真正成熟,到了霜降刨收。刨地瓜时,先将地瓜垄上的地瓜蔓子用镰刀割掉扔出,把地清理干净。地瓜蔓割完后,社员们则抡起大镢,一垄一垄一墩一墩地刨。刨出红的白的紫的鲜艳地瓜,三垄并一垄地摆放一趟,呈现迷人的丰收景象。然后将地瓜收拾起来,小心地放在草包或车筐里,抬着装在小车上,推着送到生产队或各家各户。三秋大忙时,生产队就在地里将地瓜过称堆分到各户,上面压着户主纸条,各自搬回家里。每当在地里分地瓜时,老弱病残和缺少男劳力的农户会愁哭的眼珠子发蓝。但是,勤劳善良的农村人,在辛苦干完自家的活儿后,会热心帮助困难户搬运,体现出乡亲邻里的互助互爱精神。    

  地瓜刨收后要大量存放,当作大半年的口粮。还要选择一部分好的,存到生产队的地瓜窖子当地瓜种,来春用于育苗。地瓜是个怕冷怕热的东西,热了会烧包烂掉,冷了会受冻变味,都无法食用。因为地瓜是农民的养命粮,农民无不视地瓜为宝贝,小心翼翼地存放。存放地瓜最怕挫破了皮,要轻拿轻放,因为皮一破,极易失水长痂坏掉。

  老实巴交的农民说,地瓜很娇贵,存放很费事。农民储藏地瓜,基本都放在地瓜阁子和土炕上,让地瓜日夜陪伴着自己,生怕热坏了,更怕冻坏了。那时农村每家每户的房子,都选择睡觉土炕的这一间,在横梁上间隔一尺左右的距离,固定五六根木头杆子,然后铺上高粱秸帘子或粗草把子,用稀泥抹平,在中间靠墙边留一个可上下人的口子,建成五六平方米的地瓜阁子。一个地瓜阁子,一般能承受千把百斤地瓜。向阁子上放地瓜时,一篓一篓向上递,匀称四散摆放,要是堆在一起会压垮地瓜阁子。另一个办法,就是在睡觉的土炕边上摞垛放,人就睡在地瓜旁边。无论是地瓜阁子、炕边,或者窖藏地瓜,都先在底部铺上麦秧或软草,再放上地瓜,然后铺一层草放一层地瓜,为的是给地瓜通风保暖,垛的顶部拿麻袋片或厚布、棉被覆盖。生产队的地瓜窖子,有专门的技术员管理,保持科学合理的温湿度,经常为地瓜通风、保温保湿,确保新鲜。地瓜的存放期限,从前秋11月到来春四五月份,长达七八个月的时间。

  晒生地瓜干,利于长期存放,也是为了备荒。因为来年六月小麦收割前,新粮没下来,家里存放的地瓜大都吃完了,这时生地瓜干就成了主粮。母亲们常常将生地瓜干洗净放在锅烀熟,或者捣碎做粥饭,就着白菜萝卜,就是一顿饿不死人的饭了。秋天晒地瓜干时,大人小孩忙得累得可以说裤子套在头上,每天起早带晚用地瓜干擦子,手工将一堆一堆地瓜打成片,找地堰子、空场地、石硼、路边等,抛撒出来后蹲着一片一片摆着晾晒;有的在庭院平房子上晒。晒个一天两天,差不多干了就收起来,然后堆在一起,扬净杂草,再在外面出风干燥后收起来储藏。晒生地瓜干最怕下雨,每当响起风雨声,就像听到了命令和冲锋号,男女老少迅速出动抢收。因那时没有雨衣、雨伞等工具,少数人戴着破草帽,披着蓑衣或破塑料布,大多数只穿着破旧衣衫抢收,被淋成落汤鸡全然不顾,因为抢的是保命粮。除了晒生地瓜干外,家家户户也在墙头、网上、或小干树枝架上晒熟地瓜干。熟地瓜干了放进面斗和缸坛,放在温度低的厢房或平房里,半月二十天就会捂出白霜,嚼起来特甜蜜。熟地瓜干是当时农村最好的零食,经常捎一些给城里亲戚,孩子们会馋得偷着吃呢。为调节生活,主妇们还要搭配晒一些生、熟地瓜丝。

  广大勤劳手巧的农村妇女,为了缓解亲人吃够了地瓜的愁烦心态,发挥聪明才智,变戏法似地发明创造了30多种地瓜饭菜的做法,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子孙,创造了悠久灿烂的食品文化,让人羡煞不已。

  地瓜面粉是白色,叶子绿色,但熟了后皆变成黑色,被称作黑色食品。做地瓜饭主要用大锅,即烀鲜地瓜、烀生地瓜干、熬煮各种地粥和地瓜汤、蒸地瓜面馒头、烀地瓜面饼子、烙地瓜饼、擦地瓜面条、包地瓜面包子;还有做地瓜粉、地瓜冻、晒生熟地瓜干和地瓜丝;再就是用炉子和灶堂烧烤地瓜、烙地瓜片等。对地瓜叶子,巧妇们也能做出多种菜品。摘来鲜地瓜叶,揉一揉烫一烫,用来下杂面条喝,非常地滑溜。地瓜叶子梗,用来做汤或粥。秋天刨地瓜前,则拿着莆团坐在地瓜垄上,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将地瓜叶子捋下来,拿回家放在缸坛里盐制,常年可以用来下面条、熬稀饭、蒸菜豆面球等。如今人们又研究出地瓜拔丝、油炸地瓜丸子和薯条、微波炉蒸烤地瓜、制作红薯汁等现代食品,丰富了地瓜食品文化。

  如今国家强盛,物质丰富,人们吃腻了鱼肉大米白面,将地瓜视为最佳辅助保健食品。

  从地瓜的今昔变迁,可以充分淋漓地体现出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美德,以及勇于面对困难生活的毅力。而这些,必将成中华民族追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内在动力。

  地瓜育秧

  许多老一辈的人对地瓜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在物质不太充裕的过去,地瓜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哪怕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地瓜仍旧是人们饭桌上的“常客”。如今,清明节刚过,农民又开始张罗着发地瓜芽了。可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地瓜芽,那一株株嫩芽里,埋藏着许多人难忘的回忆和故事。

  据许云科、李传新两位老人回忆,这里的村子处于黄河淤积的废弃的河道内,拥有丰厚肥沃的沙壤土,俗称沙土地,这种土质最适宜于地瓜的生长。落户到这儿的人们,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这点,还因为这儿的草势很旺,很费人力,所以人们往往习惯种植高杆作物,高粱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主要作物。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也不甘心总是吃不饱的日子,于是就有脑子活泛的人出村讨生活。外出的人们一般是步行背着粮食,再或者是推着一辆小推车,到几百里以外的潍坊、博山等地去多换些地瓜干,回家度灾荒。在长期的粮食换地瓜的交流中,人们也萌生在自己村里种地瓜,也好免去路途的辛苦。一开始,春天的时候,人们从外地换一些地瓜苗栽种,结果地瓜长得出奇得好。人们信心倍增,腾出劳力外出学人家育苗的技术,然后回家再传授给村民。

  说起发地瓜芽,67岁的李传新老人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发地瓜芽的情景:“每年过了清明节后,一家人都会因为发地瓜芽忙得焦头烂额。”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地瓜芽几乎每个农民必备的生活技能。“每到发地瓜芽的时节,母亲就会把火炕空出来,撒一层沙子在炕上,把地瓜长须的一头朝下放,竖着摆满整个火炕,最后铺上沙子把地瓜完全覆盖住。”一家人在炕上忙活着,小孩也不闲着,不断地加柴烧火,给炕增温。

  温度上去了,湿度也得跟上,有人每天都要给沙子洒温水,如此一来,地瓜芽才发得快。半个月左右,一棵棵地瓜芽就从沙土中冒出头来。李建新说,芽发出来,得捡着长得壮实的拔,一边拔,地瓜芽一边长。一茬一茬的地瓜芽被拔下来,200棵一捆地放好,村里的生产队集体收上去,让大家栽种到田里。男人们只管栽,女人们则继续发地瓜芽、拔地瓜芽。

  那时,孩子们放学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帮父母拔地瓜芽。“我们坐在窗台上,探着身子拔地瓜芽,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想起当初的课余生活,李建新老人感慨万千。家里发地瓜芽,一家人不仅要成天干活,晚上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炕上都摆着发芽的地瓜,我们只能在地上铺块苇草,凑合着睡,一凑合就得两个月。”每回生地瓜芽,都觉得非常折磨,生地瓜芽之前,他们兄弟要提上篓子,去外面运沙土回家,等地瓜芽全部发完,他们还得再把家里的沙土全部运出去,简直只有“遭罪”两个字可以形容。  

  发地瓜芽的方法也几经变革。20世纪70年代,家家户户小作坊式的育苗方式,已经远远达不到需求,村子里有能人,把火炕搬到野外,建立大型的火炕,发地瓜芽就不再在自己家进行了。每个村子都会盘一个个大型的回龙炕,样子很像家家户户的火炕,只不过面积更大,还能就地取柴草和沙土。“回龙炕四周用石头或砖垒砌,下面挖了很多烧火的洞,回龙炕的上面像个凹槽,四周有围挡。”李建新老人回忆说,虽然发地瓜芽的地方换了,但方法大致相同。

  人们还是会在回龙炕上撒上沙子,把地瓜竖着摆放整齐,再撒上一层沙子。回龙炕下面的火不断,上面的地瓜芽在高温和水分的催化中,慢慢孕育出来。等第一茬地瓜芽发出来之后,村里的女人们便集中在一起,提着小木板,坐在回龙炕上拔地瓜芽。

  木板很长,搭在回龙炕四周的围挡上,人就能坐在木板上,发出来的地瓜芽在木板下面,人们得弯下腰,一点点地拔。常常一个回龙炕上的地瓜芽由好几个人同时拔,两三个人坐在一块木板上,这一排地瓜芽拔完了,大家从炕上下来,把木板往前移动,再爬上去接着拔。

  坐在木板上拔地瓜芽比在自己炕上拔地瓜芽还要累,因为人一直处在弯腰的状态,有时拔完一个回龙炕上的地瓜芽,下地之后累得连路都走不了。“想想那会,什么苦没吃过,再看看如今的孩子,简直生活在蜜罐里。”李建新老人笑着说。

  再到后来,育苗技术发达了,再不用像以前那样费事、费时、费力了。弄一个简易的塑料大棚,清明过后,在棚内底部铺上一层小麦秸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温,然后把地瓜竖着放进去摆好,再铺上一层细沙。这一切准备完毕,用塑料纸把凹槽整个包裹起来。这种形式有点像简易的大棚,太阳出来后,塑料纸内的温度迅速上升,地瓜芽会发得很快,十多天就能长出来。等地瓜芽发出来之后,把塑料纸揭开,拔地瓜芽就行了,拔完再盖上塑料纸,让地瓜接着发芽。

  这种方法可比以前老式的发地瓜芽方法方便省事多了,不用天天不离人地看着,也不用累死人地拔地瓜芽。社会进步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自从村民大面积开始种植地瓜,再也没有人出去换地瓜干,而本地优质的地瓜苗和地瓜反而引得潍坊和淄博等地客商来此收购,大大提高了集体收入,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自从分产到户,地瓜的需求量不如从前大,种地瓜的人也少了,从前那育瓜苗、拔瓜秧的热闹场面已成为了久远的记忆。不过,对地瓜情有独钟的市民还是很多,每年清明节一过,仍旧有人惦记着那一株株嫩绿的地瓜芽,它们长在老一辈人的心里,还有回忆里。

  民间艺人“宋涛”

  在2007年东营市确定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一项非常少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显得有些特殊,这就是东营市河口区申报的民间杂技“眼皮挑水”。

  这样一个民间杂技项目被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不少人感到吃惊,但是在人们惊奇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民间杂技艺人的坎坷之路和这项绝技的发展困境。

  “眼皮挑水”技惊四座  

  两颗黑色的大衣扣被塞进眼中,扣子上拴着的两个铁钩分别挂上一个盛满水的水桶,一声大喊之后,两个重达20公斤的水桶被提起,而施力的部位仅仅是薄薄的眼皮……这个惊险的杂技项目近几年开始陆续登上中央电视台、山东卫视、江苏卫视和湖南卫视等国家和省级电视台,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而这项绝技的表演者宋涛就来自东营市河口区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而除了这项“眼皮挑水”绝技,“灯管飞人”也是这位民间杂技艺人的一项绝活。

  少小离家   行走江湖  

  在诸多光环的包围下,这位民间杂技艺人仿佛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身负这些绝技背后,是宋涛历经坎坷的演艺生涯。  

  宋涛,1976年出生,从小酷爱表演艺术,从15岁开始便走上了随演出团四处奔波的演艺之路。“那时候就是随团奔走全国各地演出,我的整个少年时代几乎都是在这种闯荡中度过的,那时候我在团里从唱歌到伴舞样样都行,但是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表演自己也感觉有些乏味了。”而他的这种生活却因为一次偶然的演出而彻底改变了。

  高人相中  苦练绝活  

  宋涛在一次随团到广西演出时,被当地一位著名民间杂技艺人相中收为门徒,直到后来宋涛才知道,他的师父就是“眼皮挑水”杂技的创始人刘成。在这位严厉的老师传授下,宋涛开始一门心思投入到了练习中,经过三年的苦练,宋涛最终掌握了这门绝技并带回了家乡。“这个杂技也不是那么好学的,刚开始要将两粒扣子塞进眼中,晚上睡觉都不能拿出来,你想一粒沙子进入眼中我们都不停流泪,何况是两粒大大的衣服扣子。”正是经过了这样的痛苦训练,宋涛才最终成功。随后宋涛又自创练成了“灯管飞人”等杂技,开始频频在各个报纸、电视上露面,成为了“名人”。 

  虽然成功“申遗”  传承仍然堪忧   

  经过宋涛和河口区文体部门的共同努力,他的“眼皮挑水”最终申遗成功,成为了东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扶持。但是宋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这项绝技的传承遇到了不少阻力。  

  “当我在很多电视台表演这项眼皮挑水杂技以后,很多来自全国的观众都联系我要拜师学艺,我也收了几个徒弟,但是大部分都因为吃不了这个苦而半途而废。”  

  河口区文化馆的王馆长也告诉记者,像这种民间绝技如果不能抓紧保护和推广,就很难传承下去。  

  目前,宋涛的一名徒弟已经能够上台表扬“眼皮挑水”绝活,还有一名徒弟也已经学会了“灯管飞人”,宋涛也依然在努力做着这些民间杂技技艺的推广和传承工作。

  宋涛和他的鸣海艺术团

  宋涛于2009年精心筹办河口区鸣海艺术团(现河口区艺术团)经山东省文化厅、东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河口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河口民政局联合批准成立的民营专业艺术团体。并亲自担任团长。

  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在各方的亲切关怀下,从建团初期的投资30万元,演职人员15人。发展到今天的包括:灯光设备、音响设备、快装舞台、自动舞台车、设备运输车、办公用车等固定资产300万元;演职人员28人。办公场所1000余平方米,大型排练厅一处,中型排练厅一处小型排练厅三处,艺术团由三个部门组成(演出部、艺术培训部、和庆典部)

  宋涛本着“扎根本土 服务社会 面向全国 走向世界”的建团宗旨,在2008至2016连续五年在河口广场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参与诸多场次的晚会总体策划、文艺节目演出、舞台设备提供。受到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及观众的好评!

  “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文化遗产”,宋涛团长2009年在“东营市第二届庄户剧团文艺调演”中,参演的杂技节目荣获一等奖。在山东省首届农民艺术节参演的杂技节目《灯管飞人,眼皮提水》荣获铜奖,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2013年河口区艺术团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农村优秀文化团队荣誉称号。2012年团长宋涛被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文化下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发扬光大。2009年,宋涛团长率河口艺术团演出小分队赴全区幸福园慰问演出10余场。2010年慰问演出10余场次。2011年10场次,2012至2015年春节前后慰问演出30场次,并为老人们带去了鸡蛋水果等慰问品。丰富多彩的节目为幸福园的老人带来了欢乐,每到一处幸福园演出结束后,宋涛还带领演职人员为老人们整理被褥,打扫卫生等,使演职人员接受了尊老爱老的品德教育。

  2012年至2016年每年春节期间河口区艺术团的文化三下乡舞台车开到了各个乡镇大集和村庄文化大院拉开了30多场“新春送暖”文艺演出活动的序幕。每到一地得到了老百姓热情的欢迎!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艺术团发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2010年8月应东营市民政局及东营市双拥办的邀请,宋涛义务参加对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的慰问演出,并义务提供运输车辆及舞台音响设备,八一建军节期间由区文广新局组织去河口驻军部队慰问演出,艺术团也免费提供舞台车和音响等设备。

  建团8年来,在宋涛的带领下,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部署,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河口区艺术团参加“三下乡”文艺演出千余次。

  孝亲敬老楷模“王书坤”

  由省妇联等开展的寻找“齐鲁十大孝亲敬老最美家庭”活动揭晓,经层层推荐、评选、公示,村民王书坤被推选为“齐鲁十大孝亲敬老最美家庭”提名家庭奖。

  王书坤是杏行村的一名普通农家妇女,她独自承担着养育孩子、操持家务、耕耘农田、喂养禽畜的重担的同时,悉心照顾身患重病的丈夫和卧床的婆婆。她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孝敬老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王书坤与丈夫婚后的前10年是比较幸福的,丈夫是一名优秀的冬枣技术员,因为技术好找他的枣农很多,每年的收入也很可观。天有不测风云,丈夫38岁的时候突然身患脑出血,经过抢救保住了性命,但从此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之后她丈夫陆续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癫痫等病症,从此她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每天大早起床做饭,照顾公婆和丈夫吃过后,先是洗衣做家务,然后就下地做农活。

  午饭时间到了,她赶紧收拾起农具赶回家中,为一家人操持午饭。好吃的总是先给公婆和孩子,经常嘱咐孩子们不准动老人的饭。她做在先、吃在后,收拾完碗筷,顾不得休息,就又抄起农具投入到劳动之中。

  公公因突发脑梗塞住进医院,王书坤二话没说,拿出所有积蓄,东拼西凑了几万元钱,及时为老人看病。住院期间,王书坤跑上跑下交钱拿药,端屎端尿,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同室的病友都以为她是老人的闺女,羡慕的不得了,在王书坤的精心照料,公公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逐渐能自己走路了。

  25年来,王书坤再忙也把照看公婆的事放在心坎上、摆在第一位。一定要让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说,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爹妈个好脸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但这样的情况在王书坤家是看不到的,无论遇到什么难心事,她面对老人时都是是一张笑脸。

  王书坤不但孝敬老人,还和睦邻里,不管谁家有个大小事情,她都会主动去帮忙。谁家有了困难无论是经济,还是家庭纠纷她都主动帮助化解。每当提起她,村民们便赞不绝口,说她是照顾丈夫、孝敬公婆、关爱家庭、团结邻里的好楷模。她们家从未出现过争吵的情况,在村里面是出了名的和睦家庭。日子长了,公婆对她更加信任,以她为主心骨,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愿意让她操持,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用自己的行动,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爱情、亲情和真情,她爱老人、爱孩子、爱丈夫,谁能算得清她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患难显孝心,日久见真情!生活的重担压不倒这位善良、坚强的女人,她会承载着爱心、孝心一路走下去。

  人物简介

  王志军   1962年出生,1980年1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中学历,现任聊城市消防大队后勤处处长(副处级)。

  王金林   1967年出生,1985年11月参军入伍,中共党员,现任湖南省怀化市96324部队副团级助理员(副团级)。

  任宝良   1967年5月4日出生,党员,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内控部主任。

  任双喜  1970年2月12日出生。民主建国会会员。1991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东营市林业局技术员,助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站长,东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东营市卫生监督执法局科长。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王志雨、丁培泉、崔兆礼、李忠明、李顺喜。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村长蒋连彬、蒋连举、许殿奎;农业社社长许殿奎;生产大队长许殿奎、王洪智、王朝江、崔兆礼;革委会主任崔兆礼;管委会主任崔兆礼、邢福田;村委会主任邢福田、许云法、王建民、王金柱、李顺喜、王金森、李顺喜。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