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合堂村

关键词:

  中合堂村位于河口区新户镇政府驻地东10公里处,河口区蓝色经济开发区西侧1.5公里处,东临沾利河,西邻八顷村,南邻兴合村,北临奇古村,北距渤海15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9907亩,其中村庄面积371亩,耕地面积2408亩,台田1200亩,滩涂9100亩,苇场6000亩。2015年,全村306户,828人。

  村庄溯源

  1920年前后,济南富商刁参斗,从济南乘船到此地,见荒无人烟,一眼望不到的黄河新淤地,随圈地(当时叫“盖地”)招农开垦,并以自己商号的名字“中合堂”命名,利津、沾化、无棣、鲁西、莒县等县农民来此地租地开垦渐多形成村落,遂成中合堂村。至1926年,已有近百户人家,并开设集市,当时集市上比较有名店铺有崔家馆子、董家店,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为防土匪的侵扰,还成立局子(自卫军队,现仍有遗址)建起炮楼,当时的人口已发展到近千人。

  1938年农历7月17日,一场特大海潮袭击该地,有的迁回原籍或迁徙他乡,全村仅剩30多户人家。而后周围比较小的几个村庄所剩户也都投靠到中合堂居住。当时有小奇古村、小打雁铺村、三十二顷村、刘家坝、莒洲坝、三顷村等,组成了新的中合堂村。1966年中合堂村称为中合村。1984年,河口区成立后,该村随乡划归河口区。2010年5月,成立新户镇区化调整时,因与原太平乡中合村同名,改称中合堂村。     

  彩家庄屋子

  彩家庄屋子位于中和堂南偏西大约一华里,是中和堂村四大自然村落组成之一。

  由垦利坨庄镇彩家庄的张安荣张春荣兄弟二人最早来此安家落户而得名。

  张氏兄弟在来现在的彩家庄屋子之前,曾在中和堂村南大约两公里,纪垫屋子东大约1华里处开荒种地。那时,他们的居住地曾有一口土井,称东井,还有一颗大柳树,一人合围,曾遭过雷击,大约也有十几户人家。

  1927年9月15日,第一次大潮时,张氏兄弟的住地被淹没,变迁到现在的彩家庄屋子。

  张氏兄弟迁来后,便有(以姓氏笔画为序)于恒昌、王汝香、王汝林、许寿山、刘相震、刘振庆、何理京、陈福庆、赵增田、周广兴、张忠石、张管忠、张官仁、张官德、曹建兴等20多户人家先后也来此居住。

  1964年4月5日大潮以后,张春荣之子张金居,张金环,张金波,离开了彩家庄屋子,回到了原籍胜坨镇彩家庄。

  张安荣之子张金铎及其孙张和泽,张松泽,张秀泽一直在彩家庄屋子居住,再后来,张和泽,张松泽也回到了胜坨镇彩家庄。目前,张秀泽仍在中和堂村彩家庄屋子老宅居住。

  后来,于恒昌、周广兴也先后回到了原籍胜坨镇宁海村。

  王汝林携子王树银、王树刚去了滨县随其长子王树金居住。

  张官德曾任南中合大队大队长。

  张官仁之长子张学彦曾任中和堂大队会计。

  张于卿解放初期是中和堂村第一任财粮(会计)。

  周广兴会打铁。

  张金铎曾是中和堂村的文艺骨,擅长打锣,也能演丑角,如:王小赶脚等。

  彩家庄屋村民以种地为生,解放后受开荒三年不缴公粮的鼓励,赵增田,张官忠两家发展较快,都买了骡马车,耕地也增多,是中和堂村的四大富裕户之二。

  车家屋子

  车家屋子位于中合堂村南大约一华里,它与彩家庄屋子在一条东西线上,中间隔着抗日交通壕和一条南北大道。车家屋子在东,彩家庄屋子在西。

  车家屋子由垦利县董集乡车宫庄,车元忠最先居住而得名。起先车元忠家在三顷居住。三顷在中合堂村南大约三公里,有一口水井,住户也有10多户。

  1927年9月15日大潮时淹没了三顷,车元忠便携子车锡九,车锡銮,车锡元(女)等到中和堂南,华里处居住。

  随后,车家屋子便有(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汝汉、华金江、柴寿德、商汝秀、商春景、扈崇义、谢胜德等10多户人家。

  车锡九曾任南中合大队支部书记。

  车锡銮曾任中和堂村村长。

  车锡元曾任中和堂村妇女主任。

  柴寿德曾任南中合大队支部书记。

  商春景曾任中和堂村村长。

  谢胜德曾任兴合乡文书,义和区文书,义和人民公社贫协主席。

  车锡銮会拉二胡。每年唱戏时,他为“小姑贤”“王定保借当”伴奏。

  后来,车锡九、车锡銮、车锡元(女)先后回了原籍董集乡车官庄。

  柴寿德回了沾化县下洼镇曹家庙。

  现在的车家屋子和中和堂连成了一片,和彩家庄屋子连成一片。

  1978年,纪春和最后一户搬离纪垫屋子。

  中合堂真正成了一个自然村。

  纪垫屋子

  纪垫屋子是利津县北宋乡西尹王庄纪垫纪友纪富(培)兄弟三人在中和堂西南大约一公里处种地时居住的地方。起初,这里是中和堂的种地屋子,纪氏三兄弟中和堂看房子,陆陆续续来了十几户人家,形成了一个小村落,行政上归属中和堂,习惯上都叫纪垫屋子,慢慢的就形成了纪垫屋子。

  1921年7月19日,利津县宫家决口,初宽二三十米,未及两个月,冲开口门一千五百多米,黄河水由此涌出,向西北直趋徒骇河,至邵家后,泄洪受阻,水势缓慢,泥沙落地,形成大面积良田。郭局,耿局,中和堂等村一带土地即此次淤淀形成。广阔的肥田沃土,招来各地移民,一些退役老兵也携眷来此定居。例如中和堂村南的义胜村,裕民村,当时叫功劳兵屋子,就是这时形成的。垦户日多,义和庄,太平镇,新户等大聚落形成,三五相处的种地屋子星罗棋布,新垦区形成。

  纪垫屋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纪垫兄弟三人,本是贫困农民,其文述曾去世较早,纪友纪富二人年近三十尚未成婚。大哥纪垫带领兄弟二人下洼种地。中和堂附近正有大片新淤地荒地,他们放火烧荒,用锄头镢头,除挥杂草,深翻土地,撒上种子,就长出很好的庄稼来。刚下洼时,他们给中和堂看屋子,给中和堂放牛。利津县第二大商号——中和堂,掌柜林仙儒占领了大片土地,放给附近的佃农为其种地,所以,纪家也是中和堂的佃农之一。一块大洋一亩地。他们自己开荒,南到月亮坝,西到盐山屋子,东南到三顷,纪家很快有了大块土地。中和堂和纪垫的协议是为中和堂义务看屋子,义务放牛,生了小牛归纪家,没有几年,纪垫家就有八头小牛,所有“八大牛家”之称。

  纪垫家有了大片土地,有了八大牛耕作,人又耕劳,兄弟亦团结,再有风调雨顺,连年丰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纪友纪富两兄弟相继成了家。纪垫屋子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起来。

  后来,利津县的程湘,闫继发,也来到纪垫屋子种地,沾化县的闫振邦、闫振熙、闫洪彬、刘元、马秀峰、张宪云、陈子宽、张世佩、蒋维新也先后来到纪垫屋子种地。再后来,东平县的胡清玉、王继孔也来此种地纪垫屋子成了中和堂村的主要组成部分。

  后来,由于两次大潮的侵袭,纪垫屋子的土地受到严重的破坏,村民也陆陆续续离开了纪垫屋子。

  1970年,纪春和最后一家搬离了纪垫屋子,经历了1993年的纪垫屋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只留在老年人的记忆里。

  村里通上了电

  1979年中和堂村,成为新户人民公社第一个通上电的村。原来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没有液化气,没有硬化路面,群众生活在“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环境里。

  1979年,在胜利油田工作的村民纪春茂看到了这种情况后,他就想办法让村里用上电。这时,刚好在中和堂村南500—600米胜利油田3178钻井队打了一口探井,井号是义古24井,投产后装了一台变压器,纪春茂先是找到河口采油厂设计室尚林山主任说明了情况,并和他一起去河口采油厂找到了李本生副指挥,反复说明,中和堂村是革命老区,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过贡献的模范村,由于自然环境的缘由,这里的老百姓还很贫困,还在点煤油灯,小学生中近视眼的很多,这样一五一十的把村里的情况乡李副指挥做了反映。

  李本生副指挥是西北人,刚从长青油田调到胜利油田来,分管河口采油厂的水电工作。他也是从革命老区来的,对以上情况表示了很大的同情。但是,油田只负责油田生产用电,村里用电应有地方政府——河口区政府协调解决,表示有点为难,在纪春茂尚林山的多次诉说下,李副指挥还是做出了果断的决定,在不影响电井生产的情况下,可以为村里接上电,具体事宜有河口采油厂水电大队负责。

  大家知道,20世纪70年代是计划经济年代,像电缆、电线、电机类的物资都按计划下拨,在市面上没有零售,乡村那里有这类物资计划?

  从义古24井到中和堂村,再到每家每户,要用不少电缆、点线、电杆、村里还准备安装电磨,供全村磨面粉。在这之前,村里有一台12马力的小架油机带动机磨,用柴油机一方面效率低,更重要是有柴油喷出,面粉里有柴油味,有害于人的健康。为了解决这些物资的限购,纪春茂又找到了供应处机电科朱科长,多次协调,最后找到胜利油田何中正副指挥、说明了情况,何指挥亲笔批示,有设计院供应站赵学泽站长具体办理。经过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的协调,中和堂村总算用上了电。家家户户电灯亮起来,电动机磨转起来,老百姓吃上健康的面粉了,周围几个村也来中和堂加工面粉。

  识字班在中和堂蓬勃开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文盲充斥的落后现象急需改变,提高了农大众的文化水平不容迟缓。1950年9月,全国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确立了“开展识字运动,逐步减少文盲”的工农教育方针和任务。

  一个争取文化翻身的扫盲识字运动在全国展开。1951—1952年,祈建华(解放军文化教员)根据部队特点,结合军事训练,独辟蹊径,创建了速成识字法:先教1918年教育部颁发推行的注音字田,在集中图集识字汉字,后进行阅读写作训练。经过几个月的教学活动,成绩显著,全军效仿。国家给予嘉奖,并将识字法定各为“郑建华速成识字法”,在全国推广。

  1952年8月,惠民专属教育局举办推广速成识字法学习班,沾化县文科教派王希和张学敏等6人前往参加,学习12天回县推广。9月12日始,全县678名小学教师在下洼集合,学习速成识字法。

  速成识字法所以能够速成,关键有三:一是思想发动。讲明政治经济翻身后,还必须争取文化翻身。否则,政治经济翻身的成果就难以保障。二是精神高度集中。强调记忆,学员像战士在操场练兵,一样,绝对服从指挥,不准走神。瞄准生字,跟着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呼读。三是实行科学教学方法,用注音字田做拐棍,帮助认识汉字,并强调形象直观教学。为配合注音字田的学习,教唱了《拼音歌》,用“二郎山”调,唱出拼音的要领,大家对拼音歌很感兴趣。

  基于上述特点,学习速成识字法,必须集中进行。中和堂的速成识字班没有专门的教师,就在老书记车锡九(车家屋子)的三间大屋里,聘的老师是牛建章,祖籍博兴,住在车家屋子,他识字,有文化,教识字班里业余的,自愿的,无报酬的。谢胜德也当过一段时间的识字班教师,后来去了乡公所当文书,就牛建章一个人教。

  参加识字班的大部是中青年妇女,16—30岁不等,学生大多数没有名字,老师就一个一个的起名字,按着识字课本,先属拼音,在教汉字。

  采用的是《农民速成说字课本》,1815个汉字,要求全部认下,会讲会用,部分学员能全部或大部默写。为了配合识字班,中和堂小学还发动小学生当教员,帮助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及邻居认字,也作为学校的一种课外活动。

  经过速成识字班学习,大多数文盲认了不少字。农民王希五还能看小说,当时叫“闲书”,主要是大八义,小八义,三侠五义之类的。晚上或雨天,农民不能下地干活,很多人都聚在王希伍家听他的“闲书”,他不是念,而是用小调哼哼。因为是突击强化教学,学得快,忘得快,回家一干活都忘了,像王希伍这样的毕竟是少数。

   中和堂小学

  中和堂自划为行政村以来,老一辈人就重视后辈人的教育。1951年8月村民在温饱问题难以保障的情况下建起了三间土房办起了中和堂全日制小学,当时办学条件极差,柳木板用青砖垒起撑着,晃晃悠悠的为课桌,学生自家有杌子的搬去坐着,无有的站着上课。

  学校成立后第一任教师为闫洪滨。1953年8月随着入学儿童的增加又盖了三间东偏房,暑假后调入王瑞廷执教,教学班为二级复试(小学为四年制)。1958—1959年由闫洪滨、齐继忠执教;1959—1961年由闫洪滨、王瑞廷执教;1961年由闫洪滨、王瑞廷、刚守福、张梅泽(代课)执教;1966年由闫洪滨、张景英(代课)执教;1967—1971年由屈恒堂、张景英、谢淑兰、李若伍(代课)执教;1972—1974年由谢淑兰、马景停、徐宝歧、许广义执教(小学为五年制);1974—1978年由牟花芳、王希海、曹秀林、许广义、魏福廷执教;1978—1995年由闫洪滨、许广义、赵庆森、丁来华、魏福祥、赵俊红、杜金廷、徐俊利、宋宝庆、巴学月、刘云霞、董希军执教。1987年为“双基”及五年义务教育实施,在原校址东120米处,新建青砖房六间,五年制小学。1995年根据上级教育精神,实施学校布局,提升教育资源,中合堂小学撤消并入兴合小学。

  过年唱大戏

  春节前先搭好戏台,初二开始就唱戏,有传统节目,也有新戏。中和堂的节日都是“上得厅堂,拿的大奖”节目。

  据说,从中和堂建村以来,就有唱大戏的传统。从初二唱到初五,现在本村唱,再到周边的六合,义胜,大洋铺去唱,有时还在新户参加公社组织的文艺汇演。传统戏剧有《华荣道》《锄美案》《打渔杀家》《水漫金山寺》也有吕剧《小姑贤》《王定保借当》《王小赶脚》等。文革后,也演过《红灯记》《沙家浜》等,演员都是本村的村民,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每年都有新演员,闫洪奎、张金铎、闫文俊、董民岐、李树琛都是比较老的演员。特别是李树琛能自编自导自演节目,他编的都是本村的事,类似与今天的小品,单口相声。形象生动,感人至深。

  在1960—1963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和堂过年演戏的传统也没有中断过。

  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老中医“魏法田”

  魏法田自小出生于中药世家,深受中医熏陶是一名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老中医。他运用祖传中医秘方,治疗各种常见疑难皮肤病。凭着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外加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治愈一例例深受皮肤之痛的患者。被四乡八邻亲切的尊称“魏先生”。此人于1947年由原籍山东省阳谷县搬迁至中合堂村居住,在他一生行医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谨记“医以德为先”之古训,默默无私奉献。中合堂村是个退海之地,居民生活非常穷苦,卫生条件极差,患皮肤病的人甚多,给患者及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魏先生他擅长运用祖传中药秘方义务为乡亲治疗各种皮肤病,做到了手到病除妙手回春,叫人称奇。慢慢的附近村庄大奇古村、裕民村、兴合村等村庄也成了他步行义务行医的地方。后来覆盖到了沾化、利津、垦利等县,救治了数名皮肤病患者,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曾有一位患者双手患有“脓疱型”牛皮癣多年。溃烂滴液痒痛难忍,曾奔赴过多家医院治疗病情没有得到好转,后来经魏先生精心治疗,通过外涂内服慢慢治愈了多年的疾病,患者千恩万谢并拜魏先生为再世父母,魏先生推脱不成只好收为干女儿。

  现今,魏先生虽已病逝多年但他为人处事不为名利的高尚医德在人们的心目中记忆犹新,同时把他精湛的医术及做人的品德传承给他的子孙后代,使其发展并发扬光大。

  投身革命的“董迁壁”

  董迁壁是垦利县胜坨镇常庄村人,解放前跟随文亲董向前来到中和堂村。起初,开荒种地。后来,在集市上开了个馒头房,卖馒头、称董家铺子。董迁壁常挎着篮子,走街串巷,沿街叫卖。由于家庭贫困,最早接受了革命思想,是中和堂最早的共产党之一,在他的影响下,弟弟董迁瑄也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中和堂较早参加革命的人。

  在董迁壁的组织领导下,从垦利同来的五户同乡联合起来搭伙种地,帮助老百姓反匪抗税,秘密地发展党员,做地下工作。在抗日战争时期,董迁壁带领全村老百姓为八路军做军鞋,送军装,抗战支前,按一个共产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抗日战争中,中和堂村为革命作出的一切贡献都与董迁壁的努力工作分不开。由于工作努力,成绩突出,在成立人民民主政权时,董迁壁被调到沾化县第八区(义和区)任指导员,后改为兴合乡仍任指导员,当时称指导员,就是现在的党委书记,他和乡长王嘉祥一起领导领导了全乡土地改革,大生产运动,在反特反坏运动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特别值得全村村民的尊重是,1948年,董迁壁亲自送弟弟董迁瑄参军参战,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贡献。当时,弟弟董迁瑄已经有了一儿一女,妻子刚刚去世,家庭急需人照顾,在弟弟参军以后,董迁壁主动承担起了抚养侄儿侄女,送他上学,为他们成家,操碎了心,出尽了力,做到了一位伯父,一位老共产党员的责任,全村人们无不为之起敬。

  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董迁壁从乡公所回到中和堂村人党支部书记,并任新户人民公社党委委员。在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除了抓好农副生产以外,他还能积极的发展新党员,培养年轻干部,为党的后继事业做铺石。这期间,他先后发展了    名新党员,培养李树俊、丁兆会、柴寿德、董民岐等一批年轻干部,培养了一个又一个党支部书记,提高党的农村的战斗力,保持了党的先进性。促进了中和堂村的经济发展,文明进步。董迁壁是一位高瞻远瞩的革命先驱,革命的先行者。

  由于董迁瑄的亲传身教,其子董民岐也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党工作,曾任中和堂村的党支部书记多年。

   积极向上的“徐建祥”

  徐建祥是江苏省人,1924年与母亲一起讨饭来到中和堂村安家落户。起初,他与陈广仁合伙开荒种地,17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和堂的早期共产党之一。他与董迁壁、陈广仁等共产党员积极开展党的工作,积极组织民众抗战支前,处处带头,事事表率,并与妻子陈秀英一起积极为八路军工作,往各家各户分发布料,收缴军鞋,验收质量,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所以,中和堂村的军鞋做的又多又好,战士们争相穿,不磨脚,走路快,受到部队领导的表扬。

  解放后,徐建祥曾任乡长,并在中和堂村组建了第一农业合作社——建国社,并亲自担任社长,直到人民公社化后任中和堂村第一任大队长。在任大队长期间,组织社员大搞农业生产,发展多种经营,养蚕、养船、植树造林,还组织社员大搞柳编。

  铁匠“曹新利”

  曹新利年轻时学到了一手铁匠手艺,曾依照中和堂村的行政归属,分别在当时的郭局公社、老鸦公社、新户公社的铁木社工作过。回村后利用业余时间不辞辛苦风箱拉起,火焰飞腾,一番锤头上下,挥汗如雨,随着“叮当”的打铁声和“吱啦”的淬火声,一件凝聚了匠人心血的铁器便为村民及周围村庄农民服务,锄、耙、犁、镰,锨或是菜刀、锅铲,这种单调而有节奏的叮当声响彻在中和堂村数年。已使用钝的铁制工具经过他的手变成锐利农具,即省力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他的一生为大家付出了心血,为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

  人物名录

  闫文俊  曾任河口一中副校长。

  田效华  现任沾化经贸委副主任。

  胡志民  曾任无棣县物资局局长、税务局长、滨州市税务局长。

  纪春祥  曾任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

  刘云奎  河口区经信局副局长。

  李若华  河口一中团委书记、河口实验学校工会主席。

  曹秀林  曾任新户镇中学校长、教委主任、河口实验小学校长、河口一中工会主席。

  尚广俊  新户镇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

  王立然  河口区妇幼保健站站长。

  村里历任带头人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张福顺、董延毕、车锡九、李树俊、柴寿德、丁兆会、董民歧、张玉山、王建华(挂)、 季新国、张玉义、曹俊河。

  历任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分别是:村长车镯銮、商春景;农业社社长许建祥;生产大队长许建祥、丁兆会、徐昌科、张关德;革委会主任高顺成、李树俊;管委会主任张学彦;村委会主任张学彦、张玉山、王希勤、付长东、常爱柱、任凤祥、张新峰、付建华、丁祥军。

(责任编辑:侯丽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